01.10 《臨渭區校外特色課程展示》系列報道——濱河小學、渭河小學分站:青銅器剪紙課程 展現傳統手工魅力

近年來,臨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採取多項舉措豐富未成年人課餘生活,下設中小學分站、社團共計36個,開辦培訓課程37類,涵蓋體、音、美、科技多方面,讓學生從實踐中真正收穫快樂,得到成長。即日起,《教育在線》欄目推出“臨渭區校外特色課程展示”系列節目,記者將走進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各分站,深入報道美術手工、科技益智、音樂舞蹈等豐富多彩的校外課程。今天,我們將走進臨渭區濱河小學和渭河小學兩個分站,一起來了解富有特色的青銅器和剪紙課程。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每週四下午四點是臨渭區濱河小學的青銅器課程時間,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輕粘土體驗青銅器的製作過程。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課堂上,指導教師陳蕊首先帶領學生們欣賞了古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品,讓孩子們瞭解古代青銅器的花紋、裝飾品等特點,並從推、擠、壓、粘貼、著色等方面給孩子們講解了輕粘土製作青銅器的工藝流程,聽完老師的講解,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動起手來。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製作過程中,老師先讓孩子選擇喜歡的瓶子作為磨具進行紋樣雕刻,學生們創造性地把傳統紋樣與我們當今的美好生活結合起來,兩兩合作、互幫互助,不一會兒,一個個鑲嵌有龍紋、牡丹、藤蔓等飾品的青銅器就呈現了出來,最後進行技巧性的上色,成為更為逼真、精美的青銅器作品。超輕黏土製作青銅器特色課程,不僅可以變廢為寶、還使孩子們的藝術欣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據瞭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濱河小學分站成立於2018年9月,經過一年的不斷摸索和改進,開設了剪紙、泥塑、足球、籃球、乒乓球、少兒舞蹈、校園廣播、航模、科技製作以及手部極限運動等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其中,手工製作《青銅器》被評為2018年度臨渭區校外教育特色課程,在培養學生興趣、激發青少年兒童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傳承祖國傳統的文化藝術。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剪紙又名刻制、窗花,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是我國優秀的文化瑰寶。在渭河小學的剪紙課堂上,老師為大家講解了不同紋樣代表的美好寓意,手把手的教學生們如何正確使用剪刀,讓學生們瞭解剪紙的原理和技巧。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通過簡單的講解和示範,讓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的組合紋樣進行創作。學生們有條不紊的上下翻折手中的彩紙、時而低頭思考,時而又拿起來仔細地對照圖樣,神情十分專注。不一會兒,一張張富有創意的團花、葫蘆等形態各異的剪紙作品就呈現出來。在製作剪紙的過程中,不僅磨練了學生們的耐性和毅力,還提高了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據瞭解,2017年9月渭河小學開設了非遺剪紙課程,聘請市級非遺剪紙傳承人曹靜與校內剪紙課程兼職教師白賓娟,共同為學生執教,培養學生剪紙方面的興趣,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和傳承我國的傳統非遺文化。

《临渭区校外特色课程展示》系列报道——滨河小学、渭河小学分站:青铜器剪纸课程 展现传统手工魅力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全國剪紙邀請賽、臨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組織的“迎新年---築夢童年,非遺嘉年華”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學生也多次在市區的剪紙比賽中收穫殊榮。截止目前,渭河小學共開設了陶藝、兒童畫、水粉畫、軟筆書法、硬筆書法、手鼓、合唱、排笛、口風琴、航模、體操等26種校外活動課程,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