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通常20日龄的蛋鸡发病症状明显,最快可以从3日龄的雏鸡身上表现出来,腹部明显异常的膨大,这是鸡腹水综合症最凸出的病症。而生长速度快、体状健康的鸡发病率比较高,通常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症状也更为严重。一个月龄以后的雏鸡发病率比较低,发病之后恢复健康的雏鸡,会由于鸡体受过伤害,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发生生育障碍。

这种鸡的疾病,主要和养殖环境以及饲养管理有关。如果养殖户给养殖的鸡,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糟糕的养殖情况。咱们从鸡腹水综合症发病的原因分析解决,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出壳的雏鸡

一、养殖环境缺氧。

该病通常冬季为高发期。冬季为了给鸡舍保温,通风采光不够,鸡舍中由于鸡粪等污染物,会造成鸡舍内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那么,鸡舍在空气污浊的情况下,好氧量下降,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以后,30日龄以下的雏鸡,对恶劣环境的抗逆性比较弱,雏鸡心脏如果长时间缺氧状态下过速运动,会一定程度造成其心脏负担过重而衰竭,就会形成腹积水。当雏鸡腹水越积越多以后,会形成对心脏的压迫,那么,雏鸡会发生呼吸障碍,机体会更加缺氧。那么,这么恶性循环,雏鸡腹水会更加严重,最终导致病鸡心脏衰竭而死亡。特别是在用煤酚类消毒制剂给鸡舍消毒以后,通风不及时、地面潮湿、空气质量太差等原因,往往是导致雏鸡患腹水综合症的主要诱因。

预防性建议:改善鸡舍的养殖环境,保证其生长环境空气质量,保证鸡舍氧气供应充足。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加强通风采光,将鸡舍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干净。同时,要保证鸡舍正常的温度,减少鸡体的热能损耗,保证鸡群有一定的活动量,增强鸡体抵抗力。同时,要及时打扫鸡舍卫生,消毒以后及时通风换气,排出各种有毒气体,提高鸡舍环境的空气质量,是有效防止鸡群出现腹水综合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通风采光良好的鸡舍

二、饲料管理不当。

蛋白和能量饲料比例过高,会导致蛋鸡心肺功能和肉鸡增长速度不一致、心肺会出现肥大和心力衰竭,也会造成鸡腹水的问题。如果鸡饲料中,维生素或者矿物质缺乏,特别是维生素E和晒元素缺乏,容易导致养殖的鸡出现肝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腹水的问题。如果饲料中含盐量过大,会造成鸡的血液渗透压过高,也往往会导致鸡出现腹水问题。如果饲料有些变质,黄曲霉素超标,或者饲养氧化变质的油脂,都会破坏鸡的肝脏功能,造成鸡的血压升高,引起腹水综合症。

预防性建议:调整鸡饲料,给食全价、平衡的饲料,满足其各种营养需求成分,保证饲料中含有全面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在此前提下,确保饲料新鲜、无污染、优质无霉变。冬季养殖一周龄内的肉鸡,需要尽可能的刺激其食欲,给予合适的雏鸡饲料,确保7天雏鸡超过品种标准体重15克以上,胫骨长度超品种标准2㎜以上。雏鸡机体茁壮,抗逆性强,也就不易发生腹水综合症的情况。养殖环境氨气过大,可以在鸡饲料里加入适量的尿酶抑制剂,降低鸡肠道内的氨气浓度,改善养殖环境。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加强饲养管理

三、养殖环境温度过低。

鸡在低温环境下长期生长,为了抵御寒冷,鸡体损耗更多热能,血压升高。在我们养鸡过程中,假如说20日龄的蛋鸡,长期处于10~15℃的低温环境下,往往会血压升高,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大,增加右心室对整个心室的重量比例。我家曾经养殖雏鸡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温度下养殖才15天左右,雏鸡群就出现腹水综合症,就有小鸡开始死亡。在事实养殖过程中,如果雏鸡在冬季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饲养管理两个月,通常腹水综合症的死亡率可以高达1/5,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预防性建议:冬季雏鸡孵化厅温度要保持24℃以上。要在不降低饲养环境空气质量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不要为了保温而采取过于密封饲养环境的状态,造成空气质量污浊。在保持雏鸡环境空气湿度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水蒸气占有部分氧气的空间,如果通风换气不佳,往往造成空气含氧量过低的问题出现。因此,在出雏器内要保持较低的湿度,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蛋雏鸡正常的养殖环境下饲养:2日龄左右控制温度在32℃左右;4~7日龄控制在31℃左右;雏鸡一周龄以后,每天温度逐步下调0.4℃,最终中控制在24℃左右为宜。舒适的温度环境,有效减少鸡体为了抗寒而损耗热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鸡不易出现腹水综合症的问题。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确保养殖环境适宜的温度

四、养殖密度管理不当。

规模化养鸡,在雏鸡饲养期,一定要注意一个养殖密度的问题。同样的养殖空间,养殖密度过大以后,雏鸡的排泄物,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虽然保温性比较好,但是雏鸡呼吸次数都会明显增加,增加身体呼吸系统的负担。而且饲养密度过大,雏鸡群拥挤、抢食,会使得弱小的个体无法有利生长,造成体重发育不均。那么,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鸡群出现腹水综合症、以及别的疾病出现。

预防性建议:确定养殖密度考虑到:每㎡养殖多少鸡,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以及良好的保温和增温措施。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采光条件、以及养殖方式来决定。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适当性降低养殖密度,冬季可以适当性增加养殖密度,饲养密度管理需要根据养殖环境,灵活掌握,在此过程中,根据鸡的大小,要及时扩群。保证饲养环境条件优越,鸡就不易出现腹水综合症的问题。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养殖密度要合理

五、其他综合因素。

比如说鸡群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鸡机体缺氧引起的腹水综合症,鸡患有霍乱、白痢、大肠杆菌等疾病,这些疾病会破坏鸡的肝功能,从而引起的腹水综合症。

比如说给鸡舍消毒的时候,采用了损害鸡肝功能的药剂,比如煤酚类消毒剂等,带鸡消毒后不及时通风,消毒通过呼吸道损害了鸡的肝脏功能。或者给鸡大量使用了呋喃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驱虫消毒,造成鸡肝功能退化。或者痢特灵中毒引起鸡的肝脏受损等原因,引起的腹水综合症。

还有鸡舍垫料潮湿、卫生条件差、氨气多、高海拔空气稀薄等等问题,都会造成鸡机体肺泡性缺氧,从而诱发引起腹水综合症。

预防性建议:这些综合方面的因素,是需要养殖户,因地制宜,根据养殖的方式,加强饲养管理。给养殖的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1、做好科学免疫工作,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新疫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特别在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尽可能不使用活毒疫苗,避免对鸡的肺部组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2、合理化用药,特别要注意呋喃类、磺胺类、煤酚类消毒剂使用不能过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消毒或者用药。

3、根据养殖环境,及时扩群,让鸡能够活动起来,增加鸡体抗逆性,可以促进鸡的肺活量,提高肺功能,非常有利于防止后期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冬季养殖雏鸡,如何减少腹水综合症?五分钟看完,少走弯路

加强日常管理

如果鸡群发生了腹水综合症的情况,请专业人员,给病鸡及时治疗,越早越好。可以选用:腹水清和腹水消等药剂治疗,必要时需要对鸡腹腔穿刺进行放水,在病鸡饲料中添加利尿剂和维生素,降低鸡饲料中的含盐量,适当限制病鸡饮水。

鸡腹水综合症,主要由于鸡体机能的肝功能“失效”,造成病鸡腹腔内积水的一种现象。其发病原因的源头,由于养殖环境条件太差,比如缺氧、空气质量污浊、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用药不当等等综合原因,损伤了鸡的肝功能,造成鸡肝功能障碍,发生的一种疾病。如果我们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给养殖的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境”。那么,在鸡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就不发生腹水综合症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