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制吴茱萸与吴茱萸能互相替代吗?注意哪些?

娜美943


制吴茱萸与吴茱萸能相互代替吗?注意哪些?

制吴茱萸和吴茱萸虽属同一种药物,只是经过炮制,所以它们之间的作用功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它们之间的功效作用是不能代替使用的。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大花茱萸,中花茱萸,小花茱萸,等。

吴茱萸的作用和功效:

散寒止痛,疏肝理气,降逆止呕,燥湿止泻,温中温经,腹痛经痛,受寒头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偏头痛,脚气水肿,牙虫牙痛等作用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小毒。

吴茱萸或生吴茱萸有毒,一般只作外用,很少作内服。

吴茱萸或者生茱萸的作用功效:

比如说:治疗湿疹,阴部湿痒,等症状都只适合作外用。

外用治疗湿疹阴痒症,一般均采取吴茱萸同蛇床子,艾叶,绣球风等煎水加芒硝擦洗患处进行治疗。

下面介绍各种制吴茱萸的作用和功效:

制吴茱萸有多种:

1.甘草制吴茱萸,采用甘草煎水去渣再和吴茱萸拌匀,让甘草剂和吴茱萸吸收凉干再用慢火炒后即可。

甘草制吴茱萸,甘草可以去掉吴茱萸的毒素,内服用的茱萸几乎需要用甘草炮制过才服用。

2.酒制吴茱萸:酒制吴茱萸可作治疗小儿腹泻,五更泻,脾胃虚泻等。

3.姜制吴茱萸:姜制吴茱萸可用于驱寒镇痛,腹冷泛酸,寒湿泄泻,脾肾虚寒,等症状。

4.黄连制吴茱萸:黄连制吴茱萸可用于止呕吐,咽痛,牙痛等。

5.盐制吴茱萸:盐制吴茱萸可用于治疗疝气痛,妇女痛经,等症状。

治婴儿泄泻:用吴茱萸20克,研细,加米醋调成糊,敷于肚脐周围。

肝胃虚寒:配人参生姜等。脾胃湿热:下痢,配黄连,白芍制丸用。

湿疹瘙痒,配蛇床子,艾叶等。

吴茱萸性偏燥烈,尽量不多用,生药有毒,血热妄行,阴虚有热火旺者和孕妇慎用。


岁月如杯酒syybj


制吴茱萸与吴茱萸是不同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不同用途的中药材,临床用药时,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代替。

生吴茱萸是用沸水浸泡2分钟而成。

其余均为制吴茱萸,最常用甘草灸制,因为吴茱萸有毒,甘草可以减毒。其余有酒制,醋制,盐制,姜制,黄连水制。

酒制:治心腹气滞,

盐制:治疝气。

姜制:驱寒镇痛。

黄连水制:用于止呕。

吴茱萸, 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 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 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 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旅行中的蒲公英0430


不能相互代替的,吴茱萸就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品有小毒,多外用,散寒定痛力强,用于空腔溃疡,牙齿疼痛,湿疹。

制吴茱萸炮制方法为:取甘草片或碎块,加适量的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焖润吸尽后放于锅中,用文火炒制到微干,取出,晒干。制吴茱萸可以降低毒性,缓和燥性,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五更泻。

吴茱萸燥性较强,有毒,制吴茱萸经过炮制后燥性得到我缓和,毒性降低。


宁可851


生吴茱萸是用沸水浸泡2分钟而成。其余均为制吴茱萸,最常用甘草灸制,因为吴茱萸有毒,甘草可以减毒。其余有酒制,醋制,盐制,姜制,黄连水制。酒制:治心腹气滞,盐制:治疝气。姜制:驱寒镇痛。黄连水制:用于止呕。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柠檬爱绘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信读过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定会疑惑,为什么要插茱萸,这茱萸又是什么?

先不管唐人的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来历,为啥要插茱萸,其实源于一种驱邪仪式。因农历九月九这天,产自浙地的吴茱萸,恰好“怒发冲冠”,且气味刺人。


于是这植物,便获得古人好感。认为把它戴在头上,或插在房顶上,可以辟邪御寒。说句题外话,在重阳节那天,不仅插吴茱萸,唐人还痛饮菊花酒,官府还有假放。

药用吴茱萸,不论是方剂学还是临床中药学,都没有特别强调制吴茱萸。也就是说,吴茱萸完全可以互相替代。毕竟它又不像附子,光制过的附子,就有黑附子、白附子。临床上一般用制附子,处方单上都会标明“制附子”。

再说吴茱萸,即便是制过的吴茱萸,古人也只是用热汤水浸泡七次而已,说是祛除里头的苦烈味。


吴茱萸,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散寒止痛,主用于胃寒或脾胃虚寒的病症,说白了就是一味温中药,想想生姜,你就知道温中药的特性,能止呕温胃。

但是使用吴茱萸时要注意,毕竟它有小毒,不能多用。若单剂超过10克以上,可能会引起头晕,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重影,看不清东西的状况。怎么办,赶紧停药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