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引言

春秋戰國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歷史時代。各國統治者為了在大國爭霸、弱肉強食的環境中求得生存,皆以富國強兵,發展實力為重。雖則如此,由於東方各國深受周禮及儒道思想的影響,尊禮重信,懷仁崇義猶有廣闊市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其功利意識。追逐功名利祿,凸現個人價值,這是春秋戰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諸侯國,秦國由於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和歷史傳統,在統治者的大力倡導和誘迫下,更使功利主義急劇升溫,功利主義價值觀幾乎成為支配整個社會生活的支柱,成為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秦贏族原是渭水上游河谷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周平王東遷後,秦襄公才被封立國。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春秋時期各國地圖

《戰國策》中記載:"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此天下之所識也,非有所施厚積德也。"

"這種狀況,直到戰國初年也沒有多大變化。雖然在商鞅變法之後,去掉了些許的戎狄風俗,但也只是表面上而已,深層的歷史傳統並沒有被破壞,反而與變法措施結合在一起,在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到了秦孝公的時候,已然拋棄了所謂的禮儀制度,富國強兵成了秦國統治者的惟一追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崇尚功利,鄙視仁義。在此崇法抑儒、重武輕文思想指導下,秦國在實踐中極力壓抑儒家學說,推崇法家學說。法家學說成為統治階級的指導思想和施政依據,成為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強效催化劑。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戰國時期各國分佈圖

功利主義價值觀形成的原因

作為社會存在和客觀現實的折射,義利觀總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隨經濟基礎的變動而變化的。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大動盪、大變革時期,與商周奴隸制社會類比,無論經濟、政治或意識形態,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鉅變。這是促成功利主義價值觀產生的根本原因。經濟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封建制的生產方式逐漸取代了奴隸制的生產方式,躍居社會的統治地位。

經濟結構的變化和人身束縛的減弱,給人們施展才智和釋放能量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特別是商品交換的發展,商業都市的興起及貨幣流通量的驟減,突破了商周以來小國寡民的封閉系統,更加助長了拜金風潮和功力行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形象而真切地反映了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人們的精神風貌。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春秋戰國時期商貿場景

在政治方面,隨著各諸侯國實力的增長和地位的提高,諸侯爭霸,成者為王敗者寇的逼人形勢,迫使各諸侯國著力尋求富國強兵,稱雄天下的佳謀良策。以國王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代替傳統的的宗法分封制度,以軍功爵定等級的官僚制度代替以血緣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度,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和統治者的最佳選擇。郡縣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推行,為人們改變自己的命運,獵取功名利祿提供了可能,從而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取向的鉅變。

在意識形態方面,隨著商品凱濟和貨幣關係的發展,宗法統治秩序的崩潰以及勞動人民地位的提高,商周以來天命鬼神的宗教迷信觀念、君臣父子的忠恕孝悌觀念受到了猛烈地衝擊,傳統的倫理道德被名利金錢潮流所吞沒。儘管儒家倡導"重義輕利",力圖構建仁禮德信的倫理道德規範,但卻無力扭轉以"功利"為核心的社會風氣。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儒家學派

功利主義價值觀在各方面的體現

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政風。春秋戰國急劇變化的政治經濟,給統治階級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也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在當時各國中,秦國是一個後起的諸侯國家。春秋初年方始立國,處於戎狄包圍之中而生死未卜、前途難測的秦國,其統治者就已經萌生了稱王稱霸的野心。全國統一後,秦始皇又馬不停蹄、大張旗鼓地開展建設國家的活動,廢分封、立郡縣、統一文字貨幣,很短時間裡,取得了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無法企及的成就。

"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利"的戰風。春秋戰國是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時期,完成統一的惟一途徑是富國強兵,武力兼併。因此,這又是一個重氣力,爭霸權,迷信武力,輕視禮義。在商鞅的治國方略中,富國是基礎,強兵是根本,軍功爵則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軍功爵把人們的物質利益、社會地位與斬首立功、奮力作戰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助長了秦民的功利主義行為,形成了"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利"的戰風。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徙木立信

《商君書》中有言:"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其獄法,高爵訾下爵級。高爵能,無給有爵人隸僕。爵自二級以上,有刑罪則貶。爵自一級以下,有刑罪則已。"

"重利而忘義","先富有而後退讓"的民風。秦國的民風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普遍流行的有重農之風、重商之風、尚武之風和告奸之風。這些風氣雖然表現形式不一,但都是以"重功利,輕倫理"為特徵的,造成這些社會風氣盛行的內在因素,則是秦人根深蒂固的功利主義價值觀。換言之,對官爵、富貴、功利鍥而不捨的追逐,乃是形成上述風氣的根本原因。這些社會風氣雖然表現形式不一,但都反映了秦人強烈的功利主義意識。

急功近利的學風和惟利是圖的士風。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思想活躍,各個諸侯國大都採用一種或幾種思想治理國家,而儒家思想則是繞不開的話題。不過在秦國,儒家學說是受到排擠壓抑不得流行的,秦國統一後,秦始皇接受了李斯建議,把秦國的法治政策推廣於六國故地。崇法抑儒、以吏為師,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學風。它的推行,雖然有助於秦國的強大和統一的完成,但卻嚴重窒息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和道德水準的提高。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百家爭鳴

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功過得失

秦人功利主義價值觀的突出貢獻,在於它促進了秦國的發展壯大,加速了統一大業的完成。首先,秦人功利主義價值觀,使其傳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保證了耕戰政策的順利推行。秦國能夠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與其耕戰政策的順利推行有很大的關係。秦民爵位的高低,官職的大小,田宅的多寡,有無庶子,能否免役,皆以軍功、事功的大小而論。

這種賞功辦法,深得後人讚譽,但當時重農重戰、論功行賞者並非秦國一個國家。東方各國中,魏國有李悝變法,齊國有齊威王的改革,等等。這些變法和改革也是圍繞富國強兵進行的。秦人本來就有"重農"、"尚武"的歷史傳統以及對功利、富貴的強烈渴求,而商鞅的耕戰政策又純粹是用功利作為鼓勵人民重農、重戰的手段。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

《漢書》中評價秦朝的軍隊士兵:"然猶未本仁義之統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

秦國用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即有用性:一切有利於秦國發展壯大的人,不分親疏,不論貴賤,都有可能進入秦的統治集團。這種功利主義用人觀,使秦國彙集了大批足智多謀的將相,他們都有治國將兵之所以均被秦王羅致麾下,並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才能。這對於秦國由弱到強,最後統一中國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重農、尚武、棄禮”,漫談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全民皆兵

評價

功利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秦國功利主義價值觀的致命缺陷,在於其加劇了秦國百姓,以及文武官員對於名利的追逐,以至於不近人情,違背道德法律,加劇了國內的社會矛盾。

秦國功利主義價值觀,不利於處理百姓之間的關係,進而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秦人受功利主義價值觀的驅使,過於看重名利,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親情、友情都棄之不顧,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無信義可言,互相猜忌的社會現象,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緊張衝突。

秦國功利主義價值觀,關東、關西兩大區域的衝突產生,究其根本也是因為利益問題而造成的,無疑加劇了秦王朝的滅亡。秦王朝的統一,是通過兼併戰爭,武力消滅六國的手段實現的。在戰爭中,秦國統治者在功利主義驅使下,不僅以斬首多寡作為賜爵的惟一條件,鼓勵秦民斬首立功,奮勇殺敵,而且對和平居民和戰爭俘虜也極盡殺戮、迫害之能事。

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本應該效法湯、武,逆取順守,在統一後改弦易轍,醫治戰爭創傷,發展社會生產,逐漸平息六國人民的不滿。但秦始皇卻一味沉醉於功利網中,"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嚴刑酷罰,重複繁役,結果激起了秦末農民大起義,敲響了秦王朝的喪鐘。這是秦國功利主義價值觀帶來的必然惡果。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漢書》、《商君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