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引言

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历史时代。各国统治者为了在大国争霸、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求得生存,皆以富国强兵,发展实力为重。虽则如此,由于东方各国深受周礼及儒道思想的影响,尊礼重信,怀仁崇义犹有广阔市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其功利意识。追逐功名利禄,凸现个人价值,这是春秋战国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诸侯国,秦国由于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史传统,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和诱迫下,更使功利主义急剧升温,功利主义价值观几乎成为支配整个社会生活的支柱,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秦赢族原是渭水上游河谷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周平王东迁后,秦襄公才被封立国。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春秋时期各国地图

《战国策》中记载:"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

"这种状况,直到战国初年也没有多大变化。虽然在商鞅变法之后,去掉了些许的戎狄风俗,但也只是表面上而已,深层的历史传统并没有被破坏,反而与变法措施结合在一起,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秦孝公的时候,已然抛弃了所谓的礼仪制度,富国强兵成了秦国统治者的惟一追求。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崇尚功利,鄙视仁义。在此崇法抑儒、重武轻文思想指导下,秦国在实践中极力压抑儒家学说,推崇法家学说。法家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和施政依据,成为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强效催化剂。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战国时期各国分布图

功利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作为社会存在和客观现实的折射,义利观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化的。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与商周奴隶制社会类比,无论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是促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奴隶制的生产方式,跃居社会的统治地位。

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身束缚的减弱,给人们施展才智和释放能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商业都市的兴起及货币流通量的骤减,突破了商周以来小国寡民的封闭系统,更加助长了拜金风潮和功力行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形象而真切地反映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春秋战国时期商贸场景

在政治方面,随着各诸侯国实力的增长和地位的提高,诸侯争霸,成者为王败者寇的逼人形势,迫使各诸侯国着力寻求富国强兵,称雄天下的佳谋良策。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代替传统的的宗法分封制度,以军功爵定等级的官僚制度代替以血缘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度,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统治者的最佳选择。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推行,为人们改变自己的命运,猎取功名利禄提供了可能,从而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的巨变。

在意识形态方面,随着商品凯济和货币关系的发展,宗法统治秩序的崩溃以及劳动人民地位的提高,商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宗教迷信观念、君臣父子的忠恕孝悌观念受到了猛烈地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被名利金钱潮流所吞没。尽管儒家倡导"重义轻利",力图构建仁礼德信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却无力扭转以"功利"为核心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儒家学派

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各方面的体现

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政风。春秋战国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给统治阶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在当时各国中,秦国是一个后起的诸侯国家。春秋初年方始立国,处于戎狄包围之中而生死未卜、前途难测的秦国,其统治者就已经萌生了称王称霸的野心。全国统一后,秦始皇又马不停蹄、大张旗鼓地开展建设国家的活动,废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很短时间里,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无法企及的成就。

"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利"的战风。春秋战国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完成统一的惟一途径是富国强兵,武力兼并。因此,这又是一个重气力,争霸权,迷信武力,轻视礼义。在商鞅的治国方略中,富国是基础,强兵是根本,军功爵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军功爵把人们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与斩首立功、奋力作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助长了秦民的功利主义行为,形成了"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利"的战风。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徙木立信

《商君书》中有言:"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其狱法,高爵訾下爵级。高爵能,无给有爵人隶仆。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

"重利而忘义","先富有而后退让"的民风。秦国的民风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普遍流行的有重农之风、重商之风、尚武之风和告奸之风。这些风气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是以"重功利,轻伦理"为特征的,造成这些社会风气盛行的内在因素,则是秦人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换言之,对官爵、富贵、功利锲而不舍的追逐,乃是形成上述风气的根本原因。这些社会风气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反映了秦人强烈的功利主义意识。

急功近利的学风和惟利是图的士风。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各个诸侯国大都采用一种或几种思想治理国家,而儒家思想则是绕不开的话题。不过在秦国,儒家学说是受到排挤压抑不得流行的,秦国统一后,秦始皇接受了李斯建议,把秦国的法治政策推广于六国故地。崇法抑儒、以吏为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学风。它的推行,虽然有助于秦国的强大和统一的完成,但却严重窒息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百家争鸣

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功过得失

秦人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贡献,在于它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壮大,加速了统一大业的完成。首先,秦人功利主义价值观,使其传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保证了耕战政策的顺利推行。秦国能够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与其耕战政策的顺利推行有很大的关系。秦民爵位的高低,官职的大小,田宅的多寡,有无庶子,能否免役,皆以军功、事功的大小而论。

这种赏功办法,深得后人赞誉,但当时重农重战、论功行赏者并非秦国一个国家。东方各国中,魏国有李悝变法,齐国有齐威王的改革,等等。这些变法和改革也是围绕富国强兵进行的。秦人本来就有"重农"、"尚武"的历史传统以及对功利、富贵的强烈渴求,而商鞅的耕战政策又纯粹是用功利作为鼓励人民重农、重战的手段。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汉书》中评价秦朝的军队士兵:"然犹未本仁义之统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秦国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有用性:一切有利于秦国发展壮大的人,不分亲疏,不论贵贱,都有可能进入秦的统治集团。这种功利主义用人观,使秦国汇集了大批足智多谋的将相,他们都有治国将兵之所以均被秦王罗致麾下,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才能。这对于秦国由弱到强,最后统一中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重农、尚武、弃礼”,漫谈秦朝“功利制度”的利弊得失

全民皆兵

评价

功利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秦国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致命缺陷,在于其加剧了秦国百姓,以及文武官员对于名利的追逐,以至于不近人情,违背道德法律,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秦国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利于处理百姓之间的关系,进而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秦人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过于看重名利,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亲情、友情都弃之不顾,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无信义可言,互相猜忌的社会现象,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冲突。

秦国功利主义价值观,关东、关西两大区域的冲突产生,究其根本也是因为利益问题而造成的,无疑加剧了秦王朝的灭亡。秦王朝的统一,是通过兼并战争,武力消灭六国的手段实现的。在战争中,秦国统治者在功利主义驱使下,不仅以斩首多寡作为赐爵的惟一条件,鼓励秦民斩首立功,奋勇杀敌,而且对和平居民和战争俘虏也极尽杀戮、迫害之能事。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本应该效法汤、武,逆取顺守,在统一后改弦易辙,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社会生产,逐渐平息六国人民的不满。但秦始皇却一味沉醉于功利网中,"其道不易,其政不改",严刑酷罚,重复繁役,结果激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这是秦国功利主义价值观带来的必然恶果。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汉书》、《商君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