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你现在离开北上广深,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又回来北上广深,你会后悔自己当初离开吗?

英睿yingrui


1、无论哪里,房子第一

没有房子,就没有幸福感,就没有归属感,有了自己的房子,无论多累,回到家,感觉都不同,这是我在深圳生活的最深感受。在深圳的前5年,搬了若干次家,累。08年到12年,买了房子,住进去后,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感觉完全不同。

2、收入很关键

10年以前买的房子,月供少,收入少点,无所谓,15年后买的房子,对收入很敏感。没个几万的收入,很难过。其实无论你在一线还是二线,房价对应薪水水平。感受都是一样的。

3、无论在哪,两三套房子,会有安全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谁都无法保证家里没点事情,一套房子,无法保证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实无论你在哪个城市,这都不是核心问题,关键有归属感吗?有安全感吗?


王阅注册牛


看到这个问题,我必须来回答下,太符合我们目前的心路历程了。我们现在离开9年了,孩子还小,以后是否会去大城市未知,但我们现在已经后悔了。

我们是2010年离开北京的,当时是因为老公在老家工作还可以,我在北京工作很一般,当时年轻,也从来没想过长远问题,没有考虑留在北京,所以就离开北京回老家了。

目前回来9年了,从当初的什么都没有,到目前在省会城市定居生活,房子车子都有。但是我们后悔了,非常的后悔,总结了周围当时的情况,坚持留在北京的条件比我们好的,差的都在北京买房定居了,虽然不说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都还可以,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当然这中间肯定也付出了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辛苦。

说说我们后悔的原因,当初2010年咬咬牙再借点,其实在偏远地方也是可以买得起房的,我记得当时有个远房舅妈喊我去买房和她做邻居,她们家当时2009年2000多一平米买的,现在大概是5万。我们因为当时要回来,根本没有想过要在北京买房,所以完全没有考虑,所以错过了。

第二孩子以后长大了,肯定要去更好的城市发展,目前我们在中部省会城市定居,他们以后定居的城市北上广深或者更发达的省会城市。但是等他们那时候再去买房,价格和条件都会让买房变得更艰难。

第三因为当初离开,目前中国限购这么厉害,即使我们现在拿出所有的家当来买,也是不符合资格的,现在我们想在一线城市买房,价格和限制条件都太多了,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综上几点,我们后悔离开一线城市了,因为孩子迟早会要回到一线城市去的。

当然既然已经离开了,现在也在想办法,努力赚钱,不说再回到一线城市,至少还想去一线城市买套房子,虽然很难,但有目标总相信有一天会实现。


禹小鱼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你,一定会后悔得要死!

简单说吧,12年前我从深圳回到内地一个地级城市,辛苦干了十年服装店生意,最后清算一下,我也赚了不少钱,但是不是现金,全都是货。

2年前我回到深圳,我还和10年前一样买不起房子。当时留在深圳的同事和朋友都买了房还不止一套。

如果我没有回去,在这里的10年一定比在内地的10年要好吧?至少我会买一套房子。光房子增值就比我做生意要赚得多。

当然,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

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来到深圳,虽然我是租的房子,可是她不用再租房了。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饭,她觉得幸福我也开心,毕竟这样比她一个人在这里奋斗我在老家担心强吧。

所以能在这里奋斗就不要回去,因为我们自己怎么奋斗都不如乘上一个城市发展的大势。

最近国家出台的政策,让深圳成为社会主义示范城市,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特别开心,这次我终于赶上了,我的孩子赶上了。





一生爱自由的女人


2012年我和我老公(当时还没结婚)在深圳买了一套房。但是后来我们做餐饮失败,欠了40万的外债,还都是有利息的。那时我们刚有了孩子,光靠老公一人上班压力巨大,于是在2015年底把房子卖了还债。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房子当然是卖亏了,房价比我们卖房那会儿涨了不少,而且卖完房还完债以后我们也在深圳买不起房了。

因为没有房子我们离开了深圳,现在一家在杭州生活。也没有后不后悔一说,因为我老公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杭州的互联网氛围也不错。

深圳的夏季太长,短袖可以从四月穿到十一月,长期的炎热天气让人感觉心里很燥热。而来杭州之后,春来桃李芬芳,夏有十里荷花,秋有三秋桂子,终于感受到了四季。

至于孩子这辈,我倒觉得真不一定非生活在北上广深。一来一二十年后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除北上广深这几个超一线城市,武汉、成都、杭州、南京、苏州、天津等也将发展为一线;二来有钱在哪都是天堂,没钱去美国也只是底层,有钱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生活的很好


风一样的小柒


看到这个问题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在上海居住了10年的外地人。“逃离北上广”的言论和风气真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就风起一段,而我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逃离北上广的念头。

尤其是在2016年,投资失败,不仅仅所有积蓄归零还负债50万。那时候刚生了孩子,背着房贷,负债50万的我,真的真的很想卖了房子,还了负债去二线城市。

当然也因为刚生了孩子,没时间没经历大折腾,就这样慢慢过了三年还了欠款。今天的我也还是时不时的会想要不要离开上海。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离开,想要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1,真的想离开,压力大到已经快崩溃了

想离开的原因是,不喜欢这个城市,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压力太大,几乎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是以上原因,那么我真心建议,离开吧。对孩子而言,最初也最重要的教育就来自父母。父母的言行父母的状态,孩子每天看在眼里,这个是装不出来也逃避不了的。

如果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都不好,是没办法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在最初成长的二十多年都错了的话,就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了。

2,想要离开,只是因为还没适应

想离开的原因是,刚来缺乏归属感,因环境改变有些不太适应,喜欢这个城市但是畏惧压力和改变而想要逃避。

如果是以上原因,而且还有对孩子长大的顾虑,我建议,就不要离开了。坚持坚持吧,努力了总会变得更好。生活条件可以通过奋斗改变,归属感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和自己小家庭的建立而来。不要因为短暂的压力而轻易放弃自己喜欢或想要争取的结局。

3.关于北上广深与育儿教育的思考

说了离开,我们再来看看孩子,关于问题的后半段,也是关键点,会不会因为离开了北上广,以后孩子长大了又要回来而后悔。这个问题曾经也无数次出现过我的脑海。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关乎育儿,关乎教育。

一馨育儿倡导给孩子最好的是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积极上进的行动力。如果拥有了这三样,孩子长大了,无论是选择北上广还是选择其他任何地方,他都会很好的驾驭自己的人生,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满足。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直接给他他想要的就是好的。听过一个故事在此分享一下,一个富翁的儿子,16岁的时候对他爸爸说:爸爸,你送我一辆法拉利吧。这位富翁的回答真的很有艺术,也可谓是教育的典范。

富翁说:儿子,我可以给你买法拉利,但是车有从夏利到法拉利很多很多,如果我给你买了法拉利你就不会感受到从夏利开到法拉利的乐趣。爸爸也是从夏利靠自己一步一步开到法拉利的,这个过程真的非常快乐。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这个快乐,不想剥夺你享受这个快乐的过程。后来,儿子主动说:爸,给我买个夏利就可以了,我要靠自己开上法拉利,我要拥有这份快乐。


其实,如果你真的有自己想要的,从夏利到法拉利,就和从18线到一线的道理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得到你,总之,无论是一线城市的繁华压力还是二三线城市的小幸福小安定。没有对错,也没有谁比谁好。找到自己想要的,享受其中的乐趣,放下选择中的缺点,无悔生活吧。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一下我所提倡的育儿根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同样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而付出而担当。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需要的人,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一起交流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

专注于孕产,喂养,儿童教育。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让我替你整理,让我给你干货。

一馨育儿


我是1993年去的北京,大专毕业,当时男朋友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当兵。在他的殷殷召唤下,实习没让学校安排,直接去了北京。之后一路顺畅,工作结婚买房生子买车。儿子北京出生北京长大,因为户口问题不能高考,早早打算他出国读大学,高中去读的国际部,然后也顺利申请到了美国一个很好的大学。儿子出国前有一笔投资出了问题,为了缓解自己压力也为了让孩子安心读书,我2017年初卖了北京一套房子,给孩子备下6年学费,北京还有一套房在出租。我和老公在儿子出国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处理完北京的一切,回了中部平原的老家生活。

回老家不到一年,老公呆不住,朋友拉他去一家中医院做首席运营官,这家医院在包邮区和北京两个点,这样他就开始了在两个城市之间奔波,我大部分时间陪他,小部分时间老家陪父母。

离开北京的时候是欢喜不已的,因为我过敏性鼻炎,还莫名干咳,在北京特别难过。回老家并不是很适应,老家空气质量并不好,城市的便捷和总体环境还有人的素质比北京还是差了很多。暂时不打算回京,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如果回国工作,再考虑回去。

离开北京并不后悔,卖房子的时候有诸多不舍,但是也没有办法,幸运的是还算是高位出的手。

人生过半,无所谓生活在哪里,父母在哪里哪里是家,老公在哪里哪里是家,未来,也许孩子在哪里哪里也是家。吾心相安处,他乡亦故乡。





忧愁少少快乐多多


不会。

我和先生现在就在一线城市,因为承受不起的房价,准备等小孩上一年级时就回二线城市。

看到这个题目,就觉得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一样,后悔什么呢?

后悔没有留在一线城市,要不然孩子长大了,还能经常在一起聚聚。

或者是留下自己青春的城市,自己却没能留下来而后悔。

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遗憾,但不后悔。

说一下我和先生的状况,我们都是内地人,尤其是我回去一趟即使是飞机,也是飞机转大巴,大巴转面包车,然后才能到家,一趟交通工具上的时间是5个小时,等待的时间再加上中转的时间,八九个小时是要的。这只是时间,一次一个人来回2000可能都悬得很。

这样的情况,我一年能回几次呢?

我会想自己的父母,我也有自己的责任要担起来。

如果我回到二线城市,高铁一个小时可以到先生家,周末回他家,平时国庆、五一这样的节日可以回我家,两边都能照顾到。

女儿如果以后一线城市,我们这时在交通便利的二线城市,飞机两个小时,高铁5个小时,这样的距离我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我很喜欢现在所在的城市,我是它的颜狗,我觉得它很漂亮,我在这个地方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李小说


首先我们说说这世界的法则

任何事情的付出

相对与自己来说 都是有结果的

相反 没有付出 也相对有结果

大学毕业那会 一些同学去了 一线城市

一些同学回了老家 小县城

开始工资有差别 很多老家都羡慕

大城市的高工资 其实大城市消费高 下来还不如 小地方 低工资划算

再过个4-5年 成家的 年纪 老家的 同学大多都买了 房子 有些也买了 车 一线城市的 同学大多工资很高了 但房子是不可能得

然后时间轴再次延伸 在几年一线城市的也买了房 结了婚 并且都找到了自己的路 老家的还是一样 但无论从资产和眼光 都已经变成 2种人

都说一线城市压力大 问题是

正是有机会 思维超前 观念新 才有那么人来

总结 如果你回去了 你子女还是要出来

不同的是 和别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个人起点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生活态度

有人觉得小地方活的轻松 没压力

也挺好

主要是自己觉得舒服 哪里都一样



南方骆驼


这个问题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直萦绕在心头,其实并不是家乡不好,或者超一线城市有多好,如果真的以幸福指数作为标准,我愿意永远呆在父母身边,父母在,不远游,我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你养我小,我伴你到老。

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有思想有抱负有追求,不然活得像一条咸鱼,人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被拿来各种比较,比学习比外貌比说话,大人们总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有意无意的被比较,所以无论如何还是要努力。

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就注定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注定也是必然,只能先带动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北上广深是历史必然的产物,也是新世纪新思想新未来的代表作,有时候你觉得呆在小县城也不缺吃不缺喝,甚至也可以混的风生水起,但是那永远还是井底之蛙,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我想还是需要在北上广深努力有一个家,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家,而是给孩子一个未来!


查理99


十分肯定不会 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不会

首先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所以呆着大城市或者回到小地方都是自己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 有人说孩子还会来奋斗 这句话就有问题 不要用你的想法见识去揣测别人 包括你的孩子 时间再前进 价值观也在改变 没有人能看的那么远

第三 就算是孩子还回来拼搏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他有自己的人生 就像年轻的我们 报志愿得时候拼了命挣扎跟父母作对 转眼自己就成了父母 那会有多不理解 当下就要多不理解孩子

第四 说点悲观的 现在都觉得大城市好 努力的往里面钻 那剧情发展会照你想象的一样吗 你能在北上广买了房 然后你儿子受好的教育 以后赚的比你多 然后买了更大得房子 过着吃喝不愁得生活 然后你孙子更优秀 以此类推 每个人心里感性都这么想 但是 但是 真会这样吗 香港住猪笼房 鸽子屋的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什么都那么顺利吗 身边北京的朋友 如果没了房子 会怎么样 每一个抛家弃业来闯荡得人都好好想想 如果你儿子一场大病 一次投资失败 没有了资本 你儿子得后代怎么办

第五 知乎里有一段话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望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做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我想作为家长 应该给孩子打造一个避风的地方 而不是更加焦急的逼着他们去风吹雨打

第六 小城市就没有前途吗 大城市一定会出人投地吗 是留还是回 更多是 权衡之下的选择 每个人现实情况不一样 随心就好

第七 有个问题可以想一下 李嘉诚是应该感谢他的出身还是憎恶他的出身 感谢的是这样的出身让他成为了穷小子成就富翁传奇 那这样说的话他的两个儿子就应该憎恨李嘉诚 应为这样得家势让他们永远没办法成就他父亲一样的成就 憎恶的是一路走来没有任何助力 受苦受累很多 那这样看来李的两个儿子应该感谢这样的家势让他们出生就成功了 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