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已经有全款自住房,手上有100万,是买房好,还是存定期好?

稻田莲花


买房比较好

如果不说其他的稳定的投资的话,只看存钱和买房的话,肯定是买房子比较好。如果没有其他的安全且稳定投资的话,买房子肯定比钱存在银行要好。

但是买房子的话,也要看在哪里买。现在真的已经过了投资房地产的黄金时期了,已经过了傻傻买,傻傻赚的时期了。

个人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二线城市还有买房子的价值,因为一二线城市的经济总量比较大,人口的吸虹效应比较强,一二线城市有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并且从长期来看,上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短期的话,可能不会赚多少钱,但是从长远来看,是肯定的,至少比放在银行,比货币贬值,比通货膨胀跑的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发币量的增加,人民币的购买力是不断下降的,据研究表面,人民币的购买力以每年6%到7%的速度在下降,如果100万都放在银行的话,每年除去银行的固定存款利息,你的钱的购买力还是在不断下降的,所以说,存款是最傻的行为。

未来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不但不会增长,大概率会出现下跌的趋势的,人口是支撑房价的支柱,除了极个别特殊的城市,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的人口会不断流失的,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会不断的集中到资源,资金和机会更多的一二线城市的,三四线城市会失去房价上涨的动力。所以说就算是买房子,也不能在三四线以及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买了。

所以说,如果只看存钱和买房的话,肯定是买房比较好了。


蓝色太阳


首先要说的是我很幸运,因为年前的时候,家里亲戚介绍了一个新盘,周围的亲戚都买了这个开发商的房产,我们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再观望一下,后来售楼先生联系我说出了特价房,价格非常便宜,我们还是稳住了没有马上下手,如果那个时候买了,现在真的要拍大腿了,投资真的需要谨慎,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多查查多看看,不会有错。理财方面我就没有什么经验了,虽然很想试试,但苦于不懂行情,只能选择保本的方式,这样收入比较少,但贵在稳妥。这次疫情给我们大家都提了个醒,不能透支大自然的恩赐,勤俭,自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工作,勤勤恳恳,虽然这些话看起来比较冠冕堂皇,但这才是最朴实幸福的生活!谢谢


sofy在米兰


看了很多答案,一个劲的算买房多少收益,存银行多少收益,怎么样来收益高,我的天啊,这些人难道就不考虑一下经济现状,难道赚钱就是为了赚更多利息??说说个人看法:


你已经有全款自住房,说明你不缺房子,也不是刚需,既然还有100万,那么买房就不必了;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钱买房,你这种有房的又去买房不是推高了房价吗?如果人人都去买房,那么房价还要涨,房价还要涨的话,那么那些年轻人咋办?房价涨租金也要涨,那些企业家怎么办?真的要逼他们吧工厂搬到越南去吗?搬到越南去,那么我们的就业咋办?没工作就没安全感,会干坏事的,所以没事别乱买房,更何况你还有房子住。


存定期可能收益率也就是5%不到,但是你这个存款存到银行后,银行可以拿去放贷,企业拿到贷款后可以缓解资金问题,多好啊,企业有钱了,企业活了,企业活了经济就活了,经济活了我们的工资要涨了,良性循环,所以存银行比买房好得多;


其实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消费掉。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第一是投资,第二是出口,第三是消费;核心是消费,你有100万,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建议没事就到处玩,该吃吃,该喝喝,该旅游旅游,该干嘛干嘛,反正就是要把钱花掉,只有花掉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只要人人都消费,那么经济会再上一个台阶!大家认为呢?


蚂蚁聊股市


如果已经有全款自住房,我的建议是既不买房,也不建议单一地存定期,这两者目前都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因为买房虽然可以保值,但是变现能力实在太差。以我朋友为例,她从去年9月份挂牌卖房,到现在几乎一年的时间里,看房人络绎不绝,但是房子依然出不了手。本来急需用钱想从这套房子变现的想法,终究无法实现,只能另寻他径。国家现在打击房产投资者,对于第二套房外的贷款,提高首付比例高达70%,并且贷款利率也会随之提高为以前的1.3倍!国家“限购又限贷”的政策,就是为了打击非自用的投资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于买房者让他们一下拿出七八百万付个首付,哪有那么容易啊!


本人一直认同这个观点,只有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供方价格才会因为短缺而上涨。当供过于求时,价格自然会回落。想想咱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哪家没有一两套房产?更多的不下于10套房。当未来20年后,家家户户都不缺房,谁来买?谁来租呢?当然您会说,一线城市总会有买不起房的外地人或刚毕业大学生来租房,可是当房源越来越多,而且政府配套的公租房价格更低,配套服务更好的时候,房子又去租给谁呢?


再从房产税开征这个角度来说,当超过人均面积以上的部分需要每年征收房产税时,房产非但没有带来现金流(出租或出售),反倒需要额外每年交税,这样就成为了负债,并不是资产项,这样的房产投资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刚需自住房另当别论。


那你可能会说,100万不买房,那放在哪里好呢?总得要做点什么投资吧。确实如此,正如“特别保”之前提到过的资产配置的说法,首先需要审视下自己家庭的资产配置是否合理,如同一场足球赛,需要安置前锋、中锋和后卫,同时还需组合不同的阵型,有进攻有防守有配合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


按照上图查缺补漏,在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的比例搭配,以期达到不同的人生规划。

总之,无保障,不理财!后续请关注“特别保”更多的理财话题。


特别保


毛主席说:“手有余粮心不慌”。

一百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不多也不少,放银行抵不过通胀,去买房,一线城市也只够付个首付,背上贷款更麻烦。

这种种情况下最好是做组合型、安全的金融投资,将钱分散来,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说“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金融投资的重要法则。

我是这样子做的,一部分放银行,主要用作应急资金;一部分买股票,是自己所能承担的资金;一部分买债券型基金;一部分买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留一部分买商业保险,


女人在职场




手上有100万元,在买房还是银行定期存款两者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呢?答案是选择购房更划算更给力。

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很明显,如果你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而不是投资房产或者其他理财。那你的钱就会被银行拿来借给别人购房、做生意。如此一来,别人的房子不仅实现财富保值,且不断增值。但你存入银行的钱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率,却是越来越贬值。



举个例子来说:

假设你把100万元存入银行,选择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方式,按照当前实际通货膨胀率6%计算:

存入银行100万,一年下来的本息收益合计为1020000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按实际通货膨胀率维持6%的增幅来看,那么今天100万元可以买到的产品(比如说房子),一年后就需要1060000元,相当于存入银行一年下来净亏40000元!

也就是说,一年前你存入银行的100万元购买力,仅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4万元。因此选择银行定期存款不如投资购房,或者是选择其他理财产品。



总之,一旦存入银行带来的财富“缩水”,可能你依旧浑然不知。我之前的很多文章里曾反复强调过较低的存款利息,其实是对普通工薪阶层财富的“打劫”,因为银行还可以使用你的这笔钱赚钱,同时获取更高收益!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有那么多人投资房子的原因。


东震木


我认为你现在最需要的,既不是买房,也不是把钱存银行,而是抓紧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现在的房地产投资环境下,如果不是改善住房条件的话,暂时不适合买房子。二线以下城市房产升值空间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下跌;一线城市100万买不到房子。如果贷款买房还会增加生活压力,作为投资来说也受到限购的制约。

有钱就要让钱生钱,普通人除了买房就是存银行。手里有100万现金,相较于买房子,存银行还是可取的,起码不会有损失本金的风险。钱存在银行里算是最基础的理财方法,但是收益率也不会很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点浪费。

我一贯的观点是,如果资金超过100万,就该好好打理一下了,因为理财收益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是1万元,这对很多人来说需要工作两个月才能赚到,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是寻找一个更好的产品,或者改变一下自己的理财方案。

比如,有人把100万存银行定期一年,存款利率上浮后只有1.9%,每年获利1.9万元;如果购买余额宝,收益率能到2.35%,每年获利2.35万元左右,比一年定期高4500元;如果他把这些钱购买支付宝里的定期理财,收益率能达到4.5%,每年比余额宝多收入2万多元。这些只是动动手指的问题,弹指一挥间,年收入就会不断增加,可见理财的重要性。

就银行存款来说,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4.125%,100万每年利息4.125万元;一些地方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相对较高,最高可以达到5.5%,100万每年利息5.5万元。这些都是比较保守的理财方法如果你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完全可以选择这样的银行存款。

如果你够接受较高的投资风险,完全可以选择一些中高风险的投资,像信托、基金等等,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8-10%甚至更高。即便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一个好的投资者通过投资理财也完全有可能战胜买房收益。

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买房的好时候,除刚需外没有必要再投资房产,100万资金可以先存到银行里。既然有了这么多钱,赶紧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互金直通车


真好,有自住房,而且是全款买的,无负债。手里还有100万现金。-

如是是放几年前,我肯定会建议买房,因为经济稳步增长,货币持续超发,房产依然是最好的增值投资。但站在当前时点,要不要买房需要慎重了,特别是你已经有自住房的话,买房不存在迫切的需求,主要还是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能不能实现增值。

因为当前时点很微妙,房地产行业处于分水岭,无论是专家,还是民众,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国房价过去十年涨幅太快,偏离合理价格。如果经继继续稳步高增长,居民收入继续稳步提高的话,房价还有续升预期,但现在看这些因素正在发生改变,需要保持谨慎。

目前面临经济方式增长转变的需要,从政策面来看,“住房不炒”的大方针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需要引导更多资金从房地产转向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增长方式向高质量转变,所以未来房价不再具备持续大涨的基础。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个大方向,从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来看,有些地方环比开始下降了,同比也放缓到2%以内(已低于CPI),但也有些城市同比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上涨。

你只说想买房却没说在哪个城市,所以具体的还需要结合你当地的情况来决策。但总的来说,除了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未来会是横盘或者涨幅很小的一种趋势,很可能做为投资并不是理想的安排。

再说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很安全,但缺点是利率较低,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左右,三年期在3.5%左右,五年期在3.8%左右,一年期的显然跑不过CPI,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可以跑赢。不过其实可以适合配置一下,提高潜在的收益率。

比如说银行的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100万已达门槛,三年期利率可以达到4.18%,比普通定期存款要高出不少。而很多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一年期即可以达到4%的收益率,流动性更佳,收益也更高。可以进行大额存单+定期理财的方式,在保证流动性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收益。


财经宋建文


买房定期都不是太好。

已经有全款自住房,这是一个很棒的状态。手上还有100万,这是一种更棒的状态,说明之前的积累还是比较到位,不管是一代还是二代,或者是三代四代,都是能耐。

总之,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 这时候,要计划的是,资产的增值,而不是单纯的保值。

买房,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保值的手段。因为房价继续上涨的动能,严重不足。不说政策面,单纯的市场面来说,目前每年新房供应能力达到了十七八亿平方米,至少供需是平衡的,甚至已经开始略有过剩。所以,房价继续上涨动能是不足的,当然,如果在一些特殊的城市,有特殊的因素,房价还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但不一定你就是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投资。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定期存款,这是连保值的功能都达不到,也就是银行存款,从长期来看,基本上市属于“亏损”的投资。 那么个人建议是,30%做定期存款,这属于“守”,保证一个基本面。其余的,可以作一些风险较高、收益较好的投资,比如购买股票。

股市目前来说,点位不高,而且经过持续性的改革,股市制度逐渐完备,很有投资价值。但如果不懂常识,建议直接购买几家银行的股票,比如你想存工行,不如直接购买工行的股票;比如你要存农行,你就直接购买农行的股票。要知道,在过去十年,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年平均股息率都达到5%,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都要高,这是最简便达到方式。

或者是,购买偏股型基金,自己不懂,就让懂得人帮你打理,这也是国际理财趋势。当然,要选择一些好的基金,因为有一些基金会乱来。不过,国家对基金的监管,也是越来越规范,所以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投资选择。


波士财经


如果已经有了全款自住房,那么就不建议再买房,不过存定期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00万买房

如果100万买房,按三成首付来算可以撬动300万的房子,贷款30年,房贷利率目前普遍上浮10%以上,按5.88%来算,那么月供11837.15元。

目前,各地的限售政策不同,如果五年才能卖出的话,贷款的利息成本共计56.85万。再加上交易的税费、中介费至少在15万左右,100万首付的资金成本按每年5%来算5年也要25万。就是说300万的房子五年后卖出的话基本要在400万以上才能保本,这还没有计算通胀的因素。

中央多次重申房住不炒,在这种形势下房价很难再像过去一样大涨,二手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挂一年半载没交易出去都是常态,这也大大提高了成本,炒房能不能盈利都是个问题。

100万存定期

再说100万存定期,按目前的存款利率,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才2.75%,而2018年官方公布的CPI指数为3.13%,存3年定期甚至不能跑赢通胀,存在银行都是在贬值的。

其实,除了存定期还有不少收益更高的而且安全的产品,像目前很火的大额存单、京东金融上的智能存款、支付宝上的各类定期理财,都是安全性比较有保证而且收益率基本都在4%~5%之间的,比起普通定期存款要好的多。

总结

如果已经有了全款自住房,再买房或者存银行定期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如今理财市场这么活跃,人们可选择的余地也大大提高了,完全可以挑选一些安全可靠而且收益相对高一些的理财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