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戰爭利器——狙擊之王——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

本期的戰爭利器呢老王想跟大家聊一聊二戰戰功卓越的一把槍其實說這把槍改變的當今的世界格局也毫不過分它就是——狙擊之王--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

戰爭利器——狙擊之王——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是二戰期間著名狙擊步槍之一,之所以如此著名還是因為它同樣優秀的對手德國毛瑟98K狙擊步槍。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狙擊的運用方面並沒有很好的表現,在蘇聯建國後,紅軍似乎對狙擊也並不怎麼熱衷,主要努力都是在朝機械化方面發展。這個情形一直持續到1939年底的蘇芬冬季戰後才改變:進攻的紅軍遇上了芬蘭軍中擔任狙擊手的職業獵人,芬蘭的民族英雄"白色死神" 西蒙·海耶,死傷慘重,經過血的教訓後才開始重視狙擊。

在二次大戰期間,蘇軍也仿效芬蘭的策略,招募各地的職業獵人做為狙擊手的骨幹,使用加上瞄準鏡的莫辛納甘M91-30步槍做為狙擊槍之用,並且首倡兩人或三人的狙擊組,跟德軍的狙擊手分庭抗禮,毫不遜色。不過這種高段的狙擊手,只佔少數,大部份蘇軍中的狙擊手跟其他士兵一樣只受過很短的訓練,充其量不過是射擊較佳的步兵罷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湧現了許多著名的蘇聯狙擊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扎伊採夫上士,他和德國的科尼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的廢墟之間的著名故事,已經被小說和電影《兵臨城下》傳遍世界。扎伊採夫最終的戰績是擊斃149名敵人,但戰績最高的是齊坎,擊斃敵人的數字達到224名。伊林本人是一個政委,他的戰績是185名,為此獲得功勳狙擊手稱號。帕薩爾中士也達到103名戰績。也正是因為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狙擊手或者說神槍手頑強的抵抗才能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幾場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局的勝利。

戰爭利器——狙擊之王——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

二戰末期,蘇軍進攻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時,可是狠狠的教育了日軍什麼叫狙擊戰,我軍的東北抗日聯軍也是其中一股中堅力量,1939年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時為保存抗聯有生力量將不少精英骨幹送入蘇聯學習,也就係統的學習了蘇軍的狙擊戰,日軍有不少機槍手和步兵死在蘇軍狙擊手的槍口下。越戰時,有不少侵越美軍被手持1944/30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的越軍狙擊手擊斃。我軍在1979--1989年的兩次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與手持莫辛。納甘1944/ 30型狙擊步槍的越軍狙擊手交戰,並從被擊斃的越軍狙擊手身上繳獲了莫辛-納甘1944/30型和S V D型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由俄國陸軍上校莫辛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納甘共同研製。1891年與M 1891式莫辛-納甘M 1891式步槍彈一起列裝於俄國軍隊。7.62 mm口徑,直動式原理,結構簡單,故障少,戰鬥性能好,經過3次改進,特別是1930年改進的1891/1930式步槍,戰鬥射速達到10-20發/分,殺傷距離2000米。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的設計缺陷在於:重量大。瞄準鏡的倍數小:只有3.5倍,只適合進行600米內的狙殺。加上因為瞄準具重疊地安裝在機匣蓋的後方,擋住了彈夾插口,狙擊步槍不能裝入普通的五發彈夾,只能一次裝一發子彈。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戰鬥效率。在中國呢可考證採用莫辛納甘步槍的歷史大約在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當時蘇聯提供數萬支槍支給國民革命軍,廣州的國民革命軍以及北方的馮玉祥部在蘇聯的援助下,莫辛-納甘步槍為援助步槍的大宗。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的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有提到第七軍"由駐粵辦事處領到了蘇制七七口徑步槍一千枝"。這批步槍成為後來北伐戰爭時的重要裝備,而後國共決裂蘇援也告中斷。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1939年國民政府與蘇聯才重新修復關係並向蘇聯購買軍械,並於1939年年中第三期貸款第一個合同中引進了5萬支莫辛-納甘步槍。

戰爭利器——狙擊之王——莫辛納甘M 91-30狙擊步槍

中國成立後,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蘇簽訂採購36個師的武器協定,其中包括莫辛-納甘步槍。志願軍最著名的狙擊手張桃芳所使用的是莫辛-納甘M 1944卡賓槍。在中蘇關係高峰期蘇聯將M 1944卡賓槍生產設備與技術資料賣給中國,於1953年開始製造M 1944卡賓槍,中國人民解放軍稱為53式步騎槍。中國53式步騎槍除槍杔使用木質不同外,與蘇聯製造的莫辛-納甘步槍沒有顯著的差異。雖然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7年換裝56式半自動步槍,直到1970年代53式步騎槍仍然繼續為中國大陸民兵部隊使用。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也曾使用53式步騎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