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互聯網+醫療健康”助力跨區域聯手抗擊疫情

【專家點評】

作者:田光鋒(寧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三級編審)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寧夏對口支援湖北襄陽市,從1月28日起寧夏先後派出六批782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襄陽、武漢,和當地白衣戰士一起承擔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篩查、隔離工作。雖然湖北與寧夏遠隔千里,但是前線與後方,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技術優勢,能夠協同分析病情,從疑似病例確診、治療方案確定和實施,最大程度為患者提供及時精準的救治。在援助湖北醫療戰“疫”中,“互聯網+醫療健康”跨越時空,提供了強大的後方團隊技術支撐,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寧夏近年來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的探索和積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檢驗和應用,線上和線下業務的融合,增加了疫情期間就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醫療資源緊張備受各方關注。寧夏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全國首個示範區優勢,積極倡議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平臺力量,使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挽救了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有效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感染率。

“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和模式的優勢還在於保障疫情防控外的正常醫療服務和疾病診治,滿足群眾日常診療需求。通過線上接診,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聚集,有效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醫院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供線上專家科普解讀,並展示諮詢較多、情況典型的案例供醫生和患者參考,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及時公開發布一些權威的疫情信息,讓大眾實時知曉疫情發展狀況,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恐慌。

無論從公共服務還是商業應用的角度看,此次疫情,都使“互聯網+醫療健康”站上了一個新的風口,“雲看病”將在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這次防控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中,寧夏廣大醫務工作者通過運用“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模式進行遠程診療,迅速集結優質專家資源,在快速確認病例和疑似病例排查等方面的實踐,為國家下一步整合醫療資源形成一張網,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偏遠地區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06日 0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