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國演義中蜀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新江說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傳奇,再加《三國志》參照,為我們展示了那個風雲變幻,英雄叢出的歷史畫卷。

《三國演義》開篇便有“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的英雄史詩。

單說劉備,起自微未,投身時局,結交關張,割劇城池,得徐州,交曹操,依袁紹,結劉表,在軍閥割劇時代,居無定所,東奔西逃,至劉表讓他北拒曹操定軍新野才得以喘息。時嘆脾肉縱生,感嘆時光如水,屈據人之下,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得時局要領,雖有關張趙萬人敵大將,又有簡雍,糜竹之輩,但羽翼未豐,抑鬱不得志。後得徐庶始站穩腳跟,不意又被曹操挖走,徐庶走馬薦諸葛,司馬微又推舉臥龍,風雛,劉備三顧茅廬屈身訪賢相,千古傳奇。

諸葛亮一篇《隆中對》鼎足三分,使劉備頓開茅塞。

隨後劉備集團,敗曹操,聯孫權,據荊襄,佔益州,春風得意。

北向以取漢中,關羽與劉備互為倚角,關羽起兵水淹樊城,夲來態勢極好。

時馬超守西涼,張飛守閬中,劉備帥諸葛亮,黃忠,趙雲,顏嚴,魏延,兵鋒逼近魏都。

關羽則帥荊州之軍,所向披糜,聲勢大掁。

不意由於關羽的剛愎自用,善攻,而不善略,與孫權反目成仇,被孫權襲其老巢。

一著棋錯,滿盤皆落索,如米骨牌一樣,蜀漢剛剛起色的大好局面,隨著關羽人頭的落地,開始了。

荊州已失,張飛被殺,劉備頓失兩臂,他惱羞成怒,挾私憤,報義仇,不顧蒼生,不聽勸阻,冒然起兵。盡舉國精英,七十餘萬,夾江而下,連綿乏七百餘里,意欲一舉吞吳。

但卻犯了兵家大忌,孤軍深入,兩傍及他方沒有策應,天高氣燥,被陸遜一把火燒得片甲不留。

他羞於回國,惱羞成怒,一病不起,六十三歲死於白帝城。

舉國託孤與諸葛亮。

時局艱難,外有大敵虎視覷覷,內有南方諸郡叛亂,國內精銳盡失,人心浮動,大有滅國之虞。

諸葛亮不愧是一代名相,他泰山崩於前而不驚,運用謀略,不動聲色,智退五路敵兵,修書孫權,與東吳和解,北據險隘,使魏國不敢輕動,西倚馬超,以鎮西涼,整頓內部,清除內奸,重用人才,提拔後生,獎勵耕戰,減低稅賦,交通內外,與民休息,數年間,政通人和,一片欣欣向榮局面。

內部己穩於是舉兵向南,釆用了馬謖之策,撫為上,剿為下,以剿安撫之策,南方望風歸順。

南方已定,決計北伐,凡六出祁山,終因糧草不繼,時局已失,道路艱難,而無功而返,實現了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病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死時安置相帥之權,一分為二,內用忠誠老臣蔣琬費諱,外依姜維執掌帥印,初時尚可,後內宦為禍,納權受賄,政局混亂。

諸葛亮在時尚能制約黃皓,諸葛亮一死,他飛揚拔扈,把持朝政,時局直轉而下。

姜維避禍,將兵在外,雖有連年征戰,但國內空虛,精兵良將,消耗殆盡,他把重點放在與郭淮對峙上,在險要內腹不設精兵,被鄧艾偷襲成功,此時的蜀漢早已名存實亡,內無可調之兵,外僅有的兵力在前線,鄧艾等如無人之境,少有抵抗也無濟於事,劉禪出降,蜀漢滅亡。

究其失敗的原因:

一用人不當,用剛愎自用的關羽守荊州,東不能和東吳,內不能用良將,驕橫自大焉能不敗。

二劉備顧小義,棄大義,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報私仇,洩私憤,自以為事,無恢宏大度之量。

三諸葛亮將相權一分二,使內豎干預內政,禍國殃民,而不早治,此其一失。

四蜀漢國狹民少,關隘重重,屢起大軍,勞民傷財,卻不見功效,精神可嘉,實不可取。

四宦官掌權,而不能治,這也是蜀漢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劉禪無能,內不能控制宦官,外不能聽政於朝廷,完全是一個庸君。

六歷史的發展規律在起決定性作用,事物的發展總是由盛到衰,由衰到亡,這是歷史規律的惰性拋物線,如處於社會未期,即使諸葛亮在世,也難以挽回,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好比後來的三國歸晉,晉分南北朝,又復歸於隋,隋歸唐,唐分十國,十國歸宋,宋歸元,元歸明,明歸清,清歸民國,民國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這是歷史週期律在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狼煙一九三一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有時呼之即來;有時不請自來;一直堅持原創和厚著臉皮求贊求關注的小小三國迷——暮雨夜行歸何處,大家也可以叫我歸何處!

要談蜀漢是如何滅亡的,就要從關羽失荊州開始談了。劉備打敗曹操,拿下漢中,是整個蜀漢政權的巔峰,從那之後,蜀漢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關羽一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兵圍樊城,威震華夏,一時風光無比;但之後,徐晃千里行軍來救曹仁,打敗關羽,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兩路夾緊,打的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身亡!蜀漢政權失去了重鎮荊州,也失去了大將關羽和數萬兵士,深受重創。

後來,劉備怒起伐吳,戰爭前半段,蜀軍銳氣正盛,吳軍無力抵抗,節節敗退;結果劉備發了個昏招——在山林裡連營七百里。成就了陸遜的名聲,火燒連營七百里,威震天下;使得劉備在白帝城鬱鬱而終。蜀漢經此一敗,絕大多數的青壯勞力和精銳將士十不存一,已經算是喪失了爭霸天下的能力。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和李嚴,雖說兩者一個管政治一個搞軍事,但是到後期,諸葛亮慢慢的把李嚴擠了下去,軍政大事兒一手抓,治理國家井井有條,使得蜀漢得以在三國亂世中延續國祚數十年,諸葛亮居功偉至!

諸葛亮對內遍佈發令,治國以嚴,整個蜀漢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對外,一方面諸葛亮出兵蠻地,大戰孟獲,安撫蠻夷,使得南蠻此後數十年不在蜀漢南部作亂;另一方面,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雖然未獲的什麼實質上的好處,也有很多人指責他窮兵黷武,消耗蜀漢國力。

但是,我想說:諸葛亮北伐真的是不得已而為之!至於原因,之前我的問答已經詳細回答過了,這邊不多做解釋,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我,看一下我之前的問答,謝謝!

諸葛亮北伐失敗,在他死後,他知道沒人有自己的能力能夠軍政一手抓,因此上把權利一分為二:政治交給蔣琬來搞;而自己的得意門生薑維則繼承了自己的事業,九伐中原,堅定打魏,矢志不渝!

而到了姜維這時候,蜀漢的國力已經很弱了,許多人都是主張休養生息。因此上,在姜維想發動戰爭的時候,總是被姜維、費禕、董允等人掣肘,再加上自己對外戰爭不是很順利,因此上,姜維在蜀漢的高層很受排擠和猜疑。

再加上曹魏內部矛盾差不多解決完畢了,那時候司馬懿已經差不多扳到了曹魏宗親勢力獨攬大權。而且成功的鎮壓了許多反抗司馬家族、擁護曹魏的勢力,搞定完內患,他們開始著手搞定外憂了。

孫吳多年未有大亂,百姓安樂,不好打;因此上,司馬昭決定派鍾會和鄧艾打西蜀。

後來的事兒,我們都知道了,鍾會與姜維對陣劍閣;鄧艾兵行險著,偷渡陰平,直搗黃龍,打下了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說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希望大家點一下關注,多多點贊,我會不定期的推送關於三國的小文章,謝謝!


暮雨夜行歸何處


大家都知道。蜀漢的滅亡,再所難免。因為蜀國是三國當中最弱的國家。在劉備還活的時候,還能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在劉備去世前兩年,卻把蜀國的元氣給傷透了。劉備為了弟弟報仇。出動的蜀國所有的精銳部隊討伐東吳。結果被東吳的名將陸遜火燒連營。把劉備打的大敗。從此劉備一病不起,病逝在白帝城。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掌管蜀漢軍國大事,輔左幼主劉禪處理國家政務。劉禪接手的蜀國已經,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爛攤子一大堆。蜀漢的國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一直在走下坡路。雖然有名相諸葛亮的輔佐,但是苦於蜀川兩地的侷限性,再加上劉備把精銳盡失掉。讓諸葛亮也無計可施。只能勉強的維持蜀國的最後一點臉面繼續死撐著,但是諸葛亮明白,蜀國的滅亡遲早的會到來。因為蜀國已經人才凋零,國力耗盡。剩下的只是空殼子的蜀國景象而已。想要繼續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不太可能了。,諸葛亮在怎麼?能幹化腐朽為力量,也無法讓蜀國重振當年的雄風呢?面對日薄西山的蜀國國力。諸葛亮雖然選擇了主動出擊。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後來他的繼任者姜維九伐中原也是無終,而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蜀國受到兩川之地的極限性無法提供充足的兵員以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無法戰勝魏國與吳國。只能在幾個文臣武將的維持下,苟延殘喘而已。無法實現恢復漢室的宏圖偉業。只要蜀國沒有能幹的文成武將維持局面,蜀國的滅亡將會到來。結果大家都知道鄧艾從陰平小道偷襲成都獲得成功。就是因為蜀國後主劉禪聽進小人讒言,把姜維調到踏中去屯田,錯失了最佳的反攻時機。造成了兩面受敵的困難局面,在鍾會與鄧艾的兩面夾擊之下。使得姜維沒辦法,首尾兼顧。錯失了拯救蜀國的最後局面,最終劉禪選擇了投降蜀國加速了滅亡。


鐵木真165163663


蜀漢的滅亡有著許多原因,比如人口數量、地理位置、蜀中內耗、人心向背等等,但我以為歸根結底是因為蜀漢綜合國力太弱。下面我們就以這些原因慢慢分析

人口及地理

對於蜀地我相信大家都聽過李白的《蜀道難》,這首詩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但也從側面表現出蜀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而在這種崇山峻嶺,交通十分不便的地方,也就有了人口短缺的問題。天府之土,守者守矣,要想攻取中原,難遇上青天,他的地理位置也從根本上限制了他的戰爭能力。在這兩點上,曹魏集團就顯得比吳蜀有很大的優勢,魏國所佔的位置多是富饒之地,人口自然比蜀吳要多,那麼實力也就比吳蜀要強,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人口吳蜀不能居其半。

人心向背,根基不穩

劉備以漢室自居而建立的,可當時天下興復漢室時機已過。劉備在奪取益州後在對待益州本土勢力時一直都是採取打壓的態度,而在蜀漢的發展中益州本土勢力態度就顯得有些冷漠,那麼蜀漢政權的基礎就顯得有些不穩,但由於諸葛亮在時,以出色的政治能力和治國理念,在這個問題上顯得不是特別突出,諸葛亮去世後,由於卻少一個勢力的結合點,蜀漢政權可以說得不到當地世家的支持,而由於當時社會的性質,決定世家對於資源的掌握比普通百姓要更有優勢。這也就從側面再次降低了蜀漢的綜合實力,尤其是荊州丟失和夷陵之戰的大敗,不僅使蜀漢百姓多有怨言,還大大降低了蜀漢的地盤和人口,這對於蜀漢政權無疑是雪上加霜。

人才凋零,內耗不斷

蜀漢政權內派系林立,摩擦不斷,尤其是諸葛亮去世後,就立刻引發了魏延、楊儀、蔣琬等人的相位之爭。當然這場爭奪的結果是魏延以謀反罪誅滅三族,才幹超群的楊儀遭到流放,這對實力較弱的蜀漢無疑又是一次重大損失。要知道蜀漢的人才一直都是不如曹魏的,尤其是諸葛亮等人去世後,在人才方面就顯得更加突出,加上內耗,蜀國的實力就又要打一個折扣。



諸葛獨政,架空皇權,主張北伐,耗盡國力

諸葛亮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認為諸葛亮在蜀漢政權裡,最大的亮點不是北伐,而是治國,當然他的治國也是為了北伐。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在治理蜀國方面做的比吳魏要好許多,他積極鼓勵農民屯田,減免農民大部分稅收,保護農民土地所有,防止土地被地主剝削,為農民提供各種屯田便利,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相信三國裡蜀地的百姓是比較幸福的,他們種地不僅有國家的支持,而且稅收還很低,這無疑極大的提高了農民幸福度和種地的積極性。

諸葛亮做事事必躬親這在當時是相當難得的,但也正是這種大權獨攬,導致皇權被完全架空,執政但不篡位,國家領導大權由皇帝轉移到丞相手裡,也就是所為的“虛君實相”,也就是這種虛君實相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蜀漢這種權利分配,恰恰相反這種制度可以說是當時蜀漢最好制度,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重要在於,缺少民主基礎,缺失勢力結合點。相的產生只能由前任指派,但這種指派缺少了民主基礎,無法信服眾人,這也就導致在諸葛亮死後矛盾突出,蜀國內部立即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相位爭奪戰。其次就是這個結構弱化了皇權,諸葛亮死後在文武之間卻少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結合點,這也就導致了政權分裂,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加強皇權,二是民主選舉,但這在當時都是無法做到的。

再有就是諸葛亮提倡的北伐政策,從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內部矛盾,而且從根本上削弱了蜀國國力,北伐戰爭從一提出來時,就曾經遭到了以李嚴等人為首的阻止,而北伐戰爭消耗巨大也無疑再次加速蜀國的滅亡。當然這也是諸葛亮的無奈之舉,北伐找死,不北伐等死,這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而歷史上諸葛亮以弱伐強,卻是做的比較出色,他牽制了魏國的發展,又從一定程度上又延長了蜀國的滅亡,但還是無法改變蜀國的滅亡。



劉禪軟弱,政策失誤,陳祗亂政,黃浩弄權

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繼續北伐,這個政策首先本身就是錯誤的,諸葛亮北伐是從全局考慮,而姜維則是從軍事考慮,這兩者有著天壤之別。許多人都以為執掌蜀漢政權後期的人是姜維,實際並非如此,陳祗的軍方地位雖然不如姜維,但他的政治地位卻遠遠高出姜維,在董允死後,他結交宦官黃浩,對劉禪投其所好從而受到劉禪的喜愛,不久就掌握了蜀漢大權,而陳祗掌權期間無視宦官干涉朝政,而在陳祗死後黃浩弄權,多盡讒言,蜀漢最終以劉禪的投降而結束,可以說在蜀漢滅國上陳祗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可劉禪呢,將陳祗當作忠臣,甚至在陳祗死後追封為忠侯,竟然將陳祗地位提到與諸葛亮並立,讀史如此,不得不由人感嘆。


古今注


地處偏安,兵微將寡,國力孱弱都可以說是蜀漢滅亡的原因。

蜀國後期,宦官黃皓專權,想廢黜姜維轉而扶持右將軍閻宇。姜維感到害怕,遂到沓中避禍。當他得知鍾會在關中訓練軍隊時,便上書後主說,鍾會可能要討伐我們,要趕快差人守衛陰平橋頭和陽安關口,以做防備。而黃皓卻相信巫師的話,要求後主壓下姜維的書信。說魏國根本不可能進攻我們。就這樣全朝文武都不知道鍾會鄧艾伐蜀,當大家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後來就出現了鍾會克漢中兵進劍閣,鄧艾偷渡陰平取得成功,後主投降,蜀漢滅亡。這是蜀漢滅亡的客觀情況。


當然,蜀漢的滅亡也不單是軍事方面,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君臣不和。這主要體現在後主和諸葛亮以及後主和姜維的關係上。

一,後主和諸葛亮的關係。後主和諸葛亮的關係並不好。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忠心耿耿,但是他獨攬朝政,沒有給後主一點權利,這讓後主很不開心。以致在諸葛亮死後,全國各地都要求給諸葛亮立廟,後主都與拒絕。後在大臣們不斷地要求下,在諸葛亮死後近30年,才同意在遠離成都的沔水為諸葛亮立廟,立廟的當年,蜀漢也亡國了。這點可以看出後主對相父諸葛亮的成見有多大。



二,後主和姜維的關係。姜維是主動投降諸葛亮的,姜維來降時,諸葛亮因姜維心中屬漢臣和其才能才收了姜維。後主是非常反對北伐的,但他沒有什麼權利,只能反對而不能制止。而姜維顯然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一心北伐。所以才出現了後來姜維沓中避禍的事情。這樣一來,給司馬昭伐蜀提供了機會。這是屬漢滅亡的直接原因。


秦野雁


蜀國的滅亡是極其突兀的,恐怕是下令攻打蜀國的司馬昭也沒想到,鄧艾率領兩千兵馬,就成功逼得後主劉禪投降。除了鄧艾兵行險招以外,蜀國內部的衰落腐朽,是其中的最大原因。

鄧艾偷渡陰平,當時掌權的諸葛瞻聽說魏軍進攻以後,急忙率領大軍前去迎敵。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他的水平是遠比不上其父的。所以諸葛瞻在戰爭一開始,便失去了據險而守的先機。綿竹一戰,諸葛瞻父子血戰沙場,雙雙為國捐軀,成全了諸葛亮一門忠烈的千古名聲。而他在臨時之前,曾說了這麼一句話:“內不平黃皓,外不制姜維。”下面筆者便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對蜀國滅亡的看法。


1、黃皓亂政,朝堂烏煙瘴氣


黃皓,是一個太監,也是劉禪最為信賴的宦官。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帝的意志。也正因如此,當黃皓亂政之時,竟無一人出來阻止。那麼當時的朝堂,是否有人能阻止黃皓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認為有三個人有這個實力。

第一個人是姜維。作為蜀國軍方的頭號武將,姜維手中的權柄還是極大的。從他多次興兵北伐來看,他完全掌握了蜀國的軍權。而事實上,面對黃皓的荒唐之舉時,姜維也做出過努力。他直言向劉禪上書,要求懲處黃皓這個小人。但後主劉禪給出的建議是,希望姜維能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在意黃皓的小動作。


劉禪的這句話,其實在向姜維表明,黃皓是他的人。可見劉禪的本意是,扶植黃皓與姜維作對,以保證自己的權利。顯然,劉禪是不信任姜維的。而姜維聽說了劉禪的話之後,也頗為惶恐,竟然為了躲避災禍,率軍前往沓中種地。這樣一來,黃皓便沒了對手,自此開始了自己呼風喚雨的日子。


剩下兩人,便是董闕和諸葛瞻了。董闕是諸葛亮一手提拔上來的良才,而諸葛瞻則是諸葛亮弟子。所以到了蜀國後期之時,這二人成為了蜀國政治方面上的一把手。但頗為可惜的是,諸葛瞻和董闕因為擔心觸怒劉禪,所以對黃皓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換句話來說,正是因為此二人的縱容,黃皓才肆意在朝堂之上作亂。正因如此,諸葛瞻在臨終之前,會悔恨當初以為一己私利,沒有做到阻止黃皓亂政,從而感到悲哀。


2、姜維興兵,蜀國窮兵黷武


那麼諸葛瞻的後半句,為何又指責到了姜維呢?這一點,倒是令人奇怪。因為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是後者的徒弟;而諸葛瞻更是諸葛亮的親子。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兩人之間應該是統一戰線才對。可在事實上,諸葛瞻和姜維向來是有矛盾的。


上文中說,劉禪不信任姜維,其實有兩方面原因在內。首先,姜維窮兵黷武,常年北伐空損國力。諸葛亮死後,姜維接替了蜀國的軍權。在蔣琬、費禕在位時期,姜維的權利還是要受他們制約的。但到了蜀國後期,姜維為了完成諸葛亮交代給自己的業務,開始不計損失的發動北伐戰爭。據相關史料記載,劉禪在投降之時,蜀國的人口只有94萬左右。而反觀佔據中原的魏國,大概有三四百萬的人口。眾所周知,戰爭本就是一場最為奢侈的消耗戰。姜維屢次北伐,讓蜀國人口銳減、經濟上也得不到恢復,最終落入了窮兵黷武的境地。

而諸葛瞻看在眼裡,心中也是非常無奈,因為他阻止姜維,便是在變相的反對自己的父親。除此之外,這還與劉禪忌憚姜維的第二層原因有關。蜀國第三位丞相費禕,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在他執政時期,蜀國實力蒸蒸日上。但好景不長,費禕遇刺身亡了。這個刺客,是魏國的降將,名叫郭循。而接受此人投降的,正是姜維。也就是說,姜維是唯一一個接觸過郭循的人。而且從動機上來看,費禕是姜維北伐的堅定反對者,他死之後姜維自然不會有掣肘。所以這麼來看,姜維在費禕之死中有很大的嫌疑。不難發現,這其實是諸葛瞻和劉禪共同忌憚姜維的一個原因。


3、諸葛亮的過失,亡國隱患


當然,蜀國的滅亡還有其他因素。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也要為蜀國的滅亡負上一分責任。諸葛亮有個最大的缺點,是喜歡任人為親。他的嫡系,大多都是出身於荊州地界。而這種表現,正是古人常見的鄉黨情懷。比如袁紹更加偏愛於豫州出身的謀士,如郭圖、許攸等人;而曹操最信任的臣子,除了曹氏宗親以外,便是他麾下的同鄉了,如他的貼身保鏢許褚。因此不難發現,這是當時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即便聖明如諸葛亮,也無法跳出這個圈子。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看看他帶的哪些人?無非是趙雲、魏延、馬謖這樣的老臣子和荊州系官員。而出身於益州的李嚴、吳懿等人,一直是諸葛亮提防的對象。諸葛亮任親為能,為蜀國帶來了兩大負面影響。首先,諸葛亮一時找不到接班人,所以他寧願事事親為。這就導致了蜀國後期人才凋敝,缺少扛鼎式的人物。看看諸葛瞻和董闕的表現,可以稱作碌碌無為了。



其次,諸葛亮對益州本土士族的打壓,造成了他們內心的不滿。當鄧艾兵臨城下之時,益州本土士族便開始向劉禪勸說投降。後者之所以會答應,便是這些士族給他帶來的壓力。即便劉禪選擇不投降,這些別有異心的本土士族,也會想方設法與魏軍聯繫。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決策失誤,的確為蜀國滅亡帶來了深重隱患。



暢you三國


三國蜀漢的滅亡說起來話長。從根本的原因來講,天下之勢分久必合,這是天下人共同的呼籲聲。動亂帶來的傷害之深不是任何一個地區,民族,團體所能承受的。那由誰來收攏這分崩離析的天下?以當時的形式來看,蜀國確實當不起這個重任。

當時的蜀國,人口不及曹魏五分之一,經濟和地域更加不能比,雖然佔有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畢竟不能與佔有廣大北方地區的曹魏相比。按照當時十民養一兵的比例,蜀漢和曹魏更加不能相提並論,況且十民養一兵的情形下,平民的生活是異常艱辛的。五丈原之役後,世人評論蜀中民有菜色,為何?窮兵黷武之故也。

反觀當時的曹魏,不僅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經濟實力強,更是從東漢的手中繼承了正統,至少從法統上說起是正統,道統上的輿論也不輸於蜀,吳。道統上更多的士人希望承擔天下一統的大任的是曹魏,而不是蜀,更不會是吳。

我們讀三國的時候,同情蜀漢的心理更多是被作者帶起的,小說就是小說,無法取代正史。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政治藍圖,或許我們都很欣賞羅貫中筆下描繪的蜀漢政權。但是不得不說,蜀漢的政治藍圖在《三國演義》裡呈現出來的過於理想化,或者接近於綠林模式。比如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情節,很多人扼腕嘆息,唉!要是關羽不拜這蜀漢該如何如何。其實一個蜀漢遠非一個關羽,一個張飛,一個劉備,或者一個諸葛亮就能撐起的。從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素養,從小說裡看來,劉關張幾個都顯得有些幼稚,根本玩不過曹操。也許有人會說,劉備也很腹黑啊,對,但是比起曹魏來手段依然幼稚。而從正史看來,諸葛亮也是個難得的政治天才,然而時勢造英雄,英雄推波助瀾促進時代的發展,如果認為一個能人能撐起一個天下,那就錯了。

要說起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好,或者擁護正統也罷,隨天下人高興三寸不爛一攪。總之站在中央的角度來看,不光是曹操,估計連漢獻帝都會認為那些不服王化者就是反賊,連劉備都是反賊。雖然小說裡不乏漢獻帝寄託希望於劉備的情節,這恐怕都是當事人或者是作者的一廂情願。是,大家都想實現心中的藍圖,都信仰於理想,可惜現實就是那麼殘酷。誰的政治路線更靠譜,誰的勝算就大,那麼擁護中央的曹操會敗嗎?也許會,但是還會有第二個曹操,但絕不會是政治路線走錯了的人,而劉備或許也想走上正確路線,卻沒有機會。

那麼蜀漢後期呢?該如何呢?不該如何,要麼自願併入曹魏藍圖,少做反抗早早還天下一個太平;要麼少折騰,你過你的安生日子,我過我的小康生活。蜀漢當時就是個小國寡民的模式,聖人求之不得,好好過日子,誰也別惹誰,或許哪天曹魏自動來犯了在軍事動員上還比較找藉口。那麼為什麼蜀漢要瞎折騰呢?這明顯是內部出問題了,對外發動軍事行動不過是為了轉移矛盾。看看當時的形式也知道,蜀漢的政治集團裡荊州集團和成都土著之間確實矛盾重重,各種小團體之間也矛盾重重。那還不得轉移矛盾重心,轉移民眾視線?顯然對北方發動軍事行動是最好的選擇。可惜這樣一來就是逆勢而動了,焉能不敗?

蜀漢後期諸葛亮執政的短短十幾年內連續六次發動北伐,到姜維的時候更加過份,短短十幾內九次北伐。試問?那個小國能承受?自取滅亡爾。

拋開這些分析不說,單單分析蜀漢的人才儲備吧。蜀漢的人才儲備狀況如何呢?答案是不怎麼樣。確實是啊,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嘛。從劉備白帝城託孤就已經看得出來蜀漢滅亡的伏筆。無人可託了,單單託給一個孔明。這人哪,最怕就是明知是千斤重擔還要一個人硬扛,誰都不是三頭六臂,鐵背銅腰。這一託孤直接逼得諸葛亮累死,沒累死的時候逮著個狸貓當猛虎哦,結果才有揮淚斬馬謖。馬謖這個人先主明確告誡,言過其實,不可託大任也。諸葛亮為何不聽?無人可用也。也許會有人說,誰說無人可用?魏延呢?不好意思,這涉及到內部矛盾。國小民寡,勢微力小,尚且內鬥不止,自取滅亡。為何一個趙雲死了諸葛亮大哭,張苞摔死了諸葛亮吐血,一個孟達一封信飛來表明心跡要回歸蜀漢諸葛亮會激動,國小民寡才會倍加覺珍惜也。反觀當時的曹魏,幾乎隨便拉出一員都可獨擋一面,高下立判也。

過小民寡,勢小力微,內部矛盾解決不了只能轉移視線,沒有人才儲備,窮兵黷武不注重內部發展,缺乏臥薪嚐膽的舉動,蜀漢不敗,那作者只能篡改歷史了。


廖武昌622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從分裂到統一,是必然趨勢。不出於魏,就出於蜀,或出於吳。有人說,正是因為蜀漢的連年征伐,才導致其及早亡國。也許有些這方面的因素,但作為三國中最為弱小的一國,蜀漢如果不以攻代守,恐怕亡得更早。對立統一,是矛盾世界的特性。如果一個事物沒有對立面,那它自身就會將自身滅亡。當蘇聯解體後,美國急於找一個假想敵,為什麼?就是因為如果美國沒有了假想敵,美國就會放鬆神經,不思進取,就會自消自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一個人沒有了人生目標,沒有一定的生活壓力,沒有一定的生存競爭,那這個人的一生也就會混沌沉淪,一事無成。因此只有有了奮鬥目標,才能有壓力,有了壓力,也就有了動力。對一個國家也是這樣,沒有一個宏偉目標,就沒有拉動國家前進發展的動力。在三國時期,蜀漢就提出了“漢賊不兩立”、“恢復漢室”的目標,內修政治,發展經濟,治軍備,南平南中,東和孫權,等等國策,都是為了征伐曹魏,克復漢室打基礎,創條件的。如果沒有這一宏偉目標,蜀漢甘心偏居西南一隅,那它就會安居忘危,不思進取,就會被有進取心而強盛起來的曹魏或東吳滅亡。因此,三國鼎立,相互對立,相互警惕,相互成長髮展。但對立的結果是統一,因此,三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水平都不分伯仲,在這種形勢下,相對於人力物力基礎條件好的一方早晚會突顯出來,必定會戰勝另兩方而一統天下。蜀漢滅亡的真正原因是自身本來基礎條件差,但諸葛亮之後再沒有繼續高舉克復漢室的大旗,內修政治,發展經濟,修養生息,擴大地盤增多人口,完善軍備,儲蓄人才,強軍鍛軍,儘快使自己的綜合國力強起來,優勢明顯超越其他兩國,最終在三國對峙中敗下陣來,走向滅亡的境地。


sunjin72976689


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就是蜀國。魏國被權臣篡位。吳國最後被晉滅,魏蜀吳爭漢鼎。最終誰也沒有成功。三國歸晉。蜀國的滅亡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從戰略。政治,軍事幾個方面來談談。

可以說蜀國最先被滅首先是蜀國實力最弱。無論從國土面積,經濟水平,軍事實力。人才儲備都不如另外兩國。漢代十三州,蜀漢只佔一州。從人口、文化、資源、軍力、人才先天條件都差的很多。根本沒有爭奪天下的資本。諸葛亮六出祁山應該只是以守代攻。西川地處閉塞,難以發展和吸引人才和進取天下的能力。

諸葛亮死後,蜀漢政策轉為徹不再對外用兵,徹底的閉關死守。一副混吃等死的架勢。再就是曹魏戰略方針一直都是先吳後蜀,所以蜀漢對於曹魏的突然大規模入侵確實是沒有做準備。所以鍾會,鄧艾兩路伐蜀。蜀國可以說是驚慌失措。還有就是蜀國後期已經腐敗。蔣琬、董允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姜維又長期帶兵在外主持北伐曹魏,朝廷中已經沒有幫扶劉禪和執掌朝政了。劉禪作為皇帝,無人制約。同時開始獨立處理朝政,也是庸臣與奸臣遍佈朝堂,最後造成宦官黃皓竊權的局面。

蜀國雖然沒有魏國的權臣的專權,也沒有吳國的朝臣亂政。但蜀漢政權政治矛盾其實非常激烈了,實際上就是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勢力之間矛盾。劉備在佔領益州以後,帶來的是荊州軍隊和人才,自然的就形成了外來勢力。劉備和諸葛亮在平定益州後為了安定當地的人心,也起用了部分益州本地人才,但只是擔任一些散職,實際上根本無法擔任高級職務和軍職。但等到蜀漢後期,外來集團人才的開始凋零,益州本土實力開始上升和強大了,進一步加劇了矛盾。當鄧艾的攻打到成都的時候,蜀漢政權本土投降派已經佔據主導地位,這時候蜀國外來勢力也只有同意。司馬昭在蜀漢政權滅亡之後,把所有的外來勢力都遷出了益州,以鞏固對益州地區的統治,這說明司馬昭也是很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

作為掌握蜀國實際軍權的姜維在和曹魏的作戰中,出現了戰略性失誤。漢中地區是益州北方最重要門戶。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劉備和曹操為漢中也是爭奪一番。劉備和諸葛亮都把軍事主力佈置在漢中。曹爽曾經親自率領十多萬大軍攻佔蜀國,蜀國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鎮守守漢中。阻擋了曹魏的進攻。致使曹爽伐蜀失敗。但姜維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之後。卻放棄漢中作為西川門戶。姜維的戰略思路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導致西川門戶洞開。曹魏大軍長驅直入。再加上曹魏兩路伐蜀。姜維首尾難顧。鄧艾又巧渡陰平。直抵成都。蜀國敗亡。

可以說,即便是諸葛亮復生。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保住蜀國江山。主要是先天不足造成蜀國的滅亡。


清水空流


最根本的原因是劉備是外來政權,在漢末士族興起的年代,劉備帶入益州的荊州系沒能與益州本地士族相融合作,反而是連年征戰,內部集團鬥爭。當第一代較為優秀的荊州系離去後,當然後繼無人,因為本地士族壓根就不支持這個外來政權(所以蜀後期人才凋零,這個鍋諸葛亮不背)。當最終鄧艾滅蜀時,蜀地紛紛投降,毫無抵抗,誰來當皇帝不是當,總比姓劉的強。所以說到底,蜀漢就是一殖民政權,被滅是早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