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早上吃青团的时候,女儿问我:“妈妈,青团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天天吃呢?”我解释说:“青团只在一个时候吃,就是我们怀念过世亲人的时候”。“那别的时候我也怀念,为什么不吃呢?小金鱼死了我很想它,也能吃青团嘛?”女儿紧接着问。

我刚想呵斥女儿,大清早的不要说死不死的,多不吉利。转念一想,这是孩子正常的求知欲,但是我们却一直对“死亡教育”闭口不谈,就和“性教育”一样,是一块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揭开的神秘面纱。

曾经女儿养的小金鱼死了,我顺手就把它扔了,女儿问小金鱼去哪了?我对她说,死了就扔了。然后女儿哭了好久问我,是不是以后她死了,我也就把她扔了。原来我们一直都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死亡教育”。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缺失“死亡教育”会让孩子漠视生命

在汶川大地震后,有这么一则报道,说的是有些孩子在沉痛默哀的三分钟里笑出声来,他们不清楚也不了解这些人的死亡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我们不能怪孩子冷漠、不尊重生命,虽然死和生是一个极其自然的生长规律,但是我们总是和孩子分享“生”的喜悦,却把“死”牢牢挡在门外,怕谈论“死”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

当有亲人过世,面对孩子的询问,我们也只会简单地回答:“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于是,孩子就会认为,死亡只不过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那有什么可伤心的呢。不是孩子冷漠,是家长教会孩子冷漠。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缺失“死亡教育”会让孩子轻视生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对于知识的汲取来源于电视和网络。他们好奇心强,看到动画人物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于是也跟着模仿。因为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动画中的人物从来不会死。

就在前几天,郑州一名15岁的学生小谷,因为班主任的批评,而选择坠楼自杀。原因仅仅是小谷未举报玩电脑的同学,被老师叫来家长教育了一番。有记者曾经对一些中学生做过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自杀”和“你曾经有没有伤害过自己?”20%的学生曾经想到过自杀,有超过20%的学生曾经伤害过自己。

对于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并不一定完全清楚。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空白,使得孩子只能从其他的途径,去了解死亡的定义。这些未经过家长把关的“死亡信息”,便成为了孩子的首选,甚至会让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死亡教育”虽然听上去很可怕,但是教会孩子的却是生,是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一切。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是清明,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

花的凋零、动物的死亡、人的离世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在孩子年幼时,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去往哪里,生命意味着什么。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孩子说的再多,都不如带他亲身体验。

祭扫让孩子感受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虽然亲人过世,但是对亲人的记忆还在延续。通过祭扫,孩子能体会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珍惜生命、敬重生命。

还记得几年前上海胶州路大火,火灾使得58人遇难。“头七”那天有十万民众去祭拜逝者。在人群中,我看到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让孩子亲手捧上一束白菊花,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之情,也祈祷灾难不再发生。

正视死亡,明白生命的宝贵,减少意外的发生,这位妈妈已经给孩子上了最好的一课。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死亡?

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

专家指出 : 死亡概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织原则,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情绪、心理及认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0~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分辨死亡,只知道“消失”,比如妈妈上班去了,孩子会觉得妈妈“消失”了,时间久了会产生“分离焦虑”的症状。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3~6岁的孩子:所理解的死亡是“和睡着了一样”。孩子会担心自己睡着就“死了”,会关心亲人让他们不要睡觉,因为孩子认为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这时候父母不要回避话题,要及时给孩子解惑和支持,消除孩子恐惧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6~12岁的孩子:拥有了逻辑思维,开始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而且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孩子对死亡拥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

虽然说“死亡教育”让孩子感知生命,但我们还是要避免“过头”的教育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的心理。比如我们带孩子参观历史抗战纪念馆,过于血腥的历史图片和骸骨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刺激。让孩子害怕自己会死,害怕身边的亲人会死,甚至害怕黑暗,产生焦虑的情绪,进而影响正面教育所带来的效果。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在一个空杯子里倒水。如果一下倒进太多的水,就会满溢,过热的水甚至会让杯子破裂。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正确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死亡教育”是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进行调节的,那么,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就成了每次扩充知识库的机会。

比如孩子问我们:“什么是死?”我们不要用一些隐晦的比喻,或者模糊的概念,像是“睡着了、离开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把这些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我们可以用身体发生的状况来解释,“死了就是不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孩子对生存需求非常明白,直观的告诉孩子,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时候孩子还会提出一些我们听起来很“触霉头”的问题,比如“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其实孩子只是认知不够,他们认为大人是不会死的,就像奥特曼一样能充个电再活过来。

面对孩子的“诅咒”,我们不能粗暴的回应,这样让孩子感到更加的困惑。最好的方法是耐心地回答他:“妈妈还会活很久很久,等你以后长大了,有了你的家庭和孩子,妈妈才会死,但是妈妈会一直爱你”。诸如此类带有温度的话,既能消除孩子的疑虑,又能给孩子关怀和爱。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利用绘本和其他机会谈论死亡

绘本是个好东西,有些图多字少、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等诸多优点。用绘本来开展“死亡教育”既能让孩子比较直观的认识死亡,又能在温暖的图画中消除恐惧感。

比如《獾的礼物》通过獾的离去,帮助孩子了解死亡和如何对待亲友的过世。獾给朋友们留下了一封信,让大家不要为它的离开难过,虽然它离开了,但是它留下的“礼物”却永远像矿藏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伙伴。

美国作家巴斯卡利亚《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很经典的绘本,它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描绘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的价值。它用温暖的图片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是能带给别人以欢乐,死亡不会毁灭一切,美好的回忆永远存在。

从孩子1岁半之后,他们就会接触到植物的凋零,动物的离世,这些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下午,我把女儿关于金鱼的困惑告诉一个朋友,她对我说了另一个故事,是她儿子和两条金鱼的故事。

他儿子所在的大班养了两条金鱼,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换水,两条金鱼死了。老师并没有像我一样把金鱼丢掉,而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为金鱼举行了一场“葬礼”。在“葬礼”后,老师把金鱼装进了纸盒子,并且把它们埋在了一棵树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认真地向金鱼告别:“金鱼再见,我们会想念你们的”。朋友说:“到现在,我仍然很感激那位老师。”

清明节,你会带孩子去祭扫吗?“死亡教育”,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死亡教育”并不可怕,怕的是家长们遮遮掩掩的态度,如果我们自己能接受生命的有始有终,就能以坦然的心情面对死亡话题。就如同《一片叶子落下来》里说的:“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这么长一段快乐时光。就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