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微博上看到这样两个故事:


美国旧金山老华侨叶细英,今年已经98岁。当她从当地中文电视台新闻中看到国内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心急如焚,1月31日,当地华人华侨正为武汉捐款,98岁的叶细英知道后,对儿媳说,“我也要捐款表达心意”。


随即就从衣兜里掏出皮夹子拿出其中最大面额的一张100美元的现钞交给儿媳:“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疫区人民早点渡过难关。”


据知,第二天即2月1日,叶细英老人在家中逝世。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大洋彼岸的阿根廷,有两个华裔小朋友,他们不太明白最近中国发生了什么,只听到大人们说祖国疫情严重。兄妹俩一商量,决定把自己攒的压岁钱拿出来捐了。


大人们欣然同意,帮他们订购了2.5万只医用口罩,寄回国内,送到他们的祖籍:福建福清市。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这样的孩子在国外有很多,有的甚至从没有回到过中国,甚至中文都讲的不流畅,但是他们从小就深知,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跨过几大洲几大洋,他们仍旧心系祖国母亲。


自疫情爆发的几个月以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其实默默付出的,又何止身在国内的好人。


在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世界各地竭尽所能地找寻着物资。


他们都是海外华人,有留学生,有各行从业者,尽管身在异乡,却密切关注着国内疫情的发展,毫不犹豫的加入到捐赠大军中。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是当下海外华人共同的注脚。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这样的行动背后,是海外侨胞们的拳拳之心。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1


鲁迅先生说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面对疫情,这群孩子,一夜长大。


有群来自国内外平均年龄不到十八岁的年轻人,为了武汉行动起来,团结力量,募集善款和物资,支援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和身处围城中的市民。


他们从一个20人不到的小群,蜕变成了一个拥有上千名志愿者的大群,由财务组、物资组、宣传组、翻译组、物流组、北美学生会组等各部门组成志愿团队。


一环扣一环,他们将所购买的物资送到武汉前线的战士的手上!


短短48小时后,该团队已筹集善款超过92万元。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2月1日,日本千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西部航空免费将约7000个医用口罩、50套医用防护衣由大阪送至重庆。


参与其中的作家陈岚发微博称:

“医用口罩很不好买,都需要医疗证明。千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很多是一点点跑去开证明再采购的。”


对此千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表现得非常低调,也并未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他们有人在微博留言:

“我们都不是富二代,集资了47万日元买了这些物资,希望能送到有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除了他们,来自世界各国及地区的中国留学生都在为祖国母亲操心,纷纷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温暖着我们。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留学生们身在海外,他们筹集物资比我们更艰难,要从海外运送到中国,快递运输是一个问题,还需要和国内的志愿组织协调才能发配到需要物资的地区和医院。


可是,他们做到了,他们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2


还记得《我不是药神》里的“勇哥”吗?原型陆勇重拾老本行,用自己最为熟悉的方式为前线的医护贡献一份力量。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当年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赚足口碑和眼泪,也让陆勇在印度拥有了一定知名度。


大年初四晚,曾经的“药神”再次飞往印度,这一次,他要采购的不是救命药,而是医用防护物资。


当他在运输第一批防护物资的时候,一位印度朋友在和三轮司机交代去机场事宜时,突然这位印度朋友告诉他们,走不了,因为三轮车不让开上机场路,更别说出发层。


但出租车只能带两箱的防护物资,拉多了去机场出发层会被罚,因为这不是行李是货物。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时间越来越少,航班不等人,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cyno老板突然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硬闯,成功了,你们就发回去。失败了,你们就回来,不要和警察吵架,出示你们的护照,否则会被抓。


陆勇和柳老师马上出发,小毛驴跟在后面也是醉了,开到最大马力,突突直叫,把好多路人眼睛都看直了。


尤其是接近机场,它成了路上唯一的毛驴!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之后的几天,陆勇开着一辆绿色的小货车穿梭在印度的大街小巷采购各类医疗物资,跟印度的药店老板和供货商打着交道。


为了能带出更多口罩,他一再推迟回国的时间,还不断在微博上寻求从印度回国的旅客的帮忙。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2月9日,陆勇从印度平安归来,100个N95口罩塞满了所有的口袋,他说要直接寄给武汉协和医院。


陆勇说,他们并不是英雄,不值得写,每天在微博写这些,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安心一下,特别是有武汉同胞每天等着他更新。


其实,他的心情一直都是很沉重的。面对逝者,活着的人唯有愧疚,但事情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都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这场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跨越欧亚的山山水水,也跨越人心的沟沟壑壑。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菲律宾侨领陈永栽,一位素来话就不多,为人低调的老人。在得知祖(籍)国疫情之后,只对员工说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现在碰到这么大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帮她。”


2月15日,陈永栽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捐款1000万人民币。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20年的这一粒灰尘落到海内外每个中国人头顶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他们以惊人的凝聚力,以一颗中国心,以一群人的力量,共同扛起了这座山。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3


2月1日晚,浙江省侨界名媛汇微信群里的一则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欧洲的朋友们,如果因为飞机停飞的原因,可以把捐灾的货品送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或者西班牙,我们有货机包机带回来!免费!”


群里瞬间沸腾,求助信息纷至沓来。


大疫当前争分夺秒。2月3日,一则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联系货运包机直飞国内寻求抗疫捐赠物资的通知,将众多欧洲华侨华人凝聚在一起。

开辟了这条“战疫物资抢运通道”后,旅欧浙籍侨团闻风而动,纷纷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把捐赠物资运送到西班牙与荷兰。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辉煌的战果,背后是每一颗澎湃激昂的心和日夜兼程的身影。


2月5日,美国洛杉矶的几位年轻侨胞,买了85000只手套、1000个N95的口罩,捐赠给武汉。


他们刚毕业,没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也不留名字。义工告知国内清关必须要留名他们商量了一下,只留下四个字:中华儿女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2月3日,一架从肯尼亚内罗毕起飞的飞机满载医疗物资飞往广州。


这个航班很特殊,在坐的都是隔离服、护目镜、口罩等物资,由肯尼亚华侨华人爱心捐赠的。南方航空提供了免费的运输服务,空姐、机长也都纷纷帮忙搬运。


这里没有一个国人,却被填满了中国心。这一幕看哭了无数人。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在柬埔寨,浙江丽水华侨赵普洲得知家乡疫情防控物资紧张后,他一家一家地询问当地医疗企业有没有口罩。两天内,他采购到1.4万只口罩寄回国。


在采购过程中,赵普洲认识到,单单靠购买,难以有效解决国内口罩紧缺问题。于是,他找到了一家符合国内医疗生产标准的口罩工厂,然后就直接出手将其收购了。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另一边,远在巴西,疫情消息传开后,当地华人的微信群里像炸开了锅,巴西的湖南同乡会立刻组织起来,号召当地华人为祖国捐赠物资。


没过几天,第一批N95口罩打包好,整装待发。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可是联系了当地很多华人,都没有近期回国的打算,有天接近傍晚时分,才终于联络到一个华人当晚的飞机飞回国内,一行人特别激动,顶着狂风暴雨,加速马力赶到机场,把物资交给这个人。


直到看到飞机起飞,他们的心才落了地,十几个小时后,这批物资就能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了。


那晚巴西的雨很大,忙完已是晚上11点多,大家连饭都没吃上,可是没人在意这顿饭,他们只知道分秒必争,祖国就会痊愈的越来越快。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当然,世界每个角落的华侨华人,付出的绝不止这些。


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驰援祖国物资76.5万个口罩、900个护目镜、58万双手套、防护服1.8万件、体温枪6000个等,价值约700万日元;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在俄罗斯,返程的中国旅游团携带俄罗斯华人华侨捐赠的2吨医疗物资,从莫斯科“人肉”“闪送”带到杭州。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从日本的“与子同裳”,到加拿大的“跨洋携手”……在各个海外华侨华人建立的微信群组中,总能看到一连串长长的捐款接龙名单,名单中有许多人用的是网名或干脆匿名。还有随处可见的“华人”、“中华儿女”、“中国人”等等。


是啊,姓谁名谁不重要,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对了。


天虽远,心却近,华人华侨一份游子爱国情着实让人感动。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4


2月17日,中国外交部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天涯海角隔不开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万水千山斩不断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每一件医用物品都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平日里散落在世界各地,为了生计奔波,真到关键时刻,情分方见分晓。

疫情中,这群人的付出我们都别忘了……


横跨一个又一个时区,贯穿一个又一个昼夜,怀抱赤子之心的参与者、组织者数不胜数,感人细节难以尽录。


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海外华人华侨出人、出资、出物、出策,他们的爱心汇成暖流,完成全球“爱心接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大大小小的付出都值得被铭记。


“故园千里隔,休戚总相关。”


涓涓细流,寸寸丹心,血脉相连,大爱无疆。每一个付出过的人都是英雄,向无论身在何处默默付出的你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