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黨彥寶:教育扶貧挖“窮根” 尺寸功積千秋利

黨彥寶:教育扶貧挖“窮根” 尺寸功積千秋利

圖為2018年8月10日,黨彥寶與邊海燕在鹽池縣高級中學與燕寶獎學金獎勵資助學生親切交流。

站在西海固的山樑之上,一望無垠的黃土,高唱著絕望,低吟著貧窮。伴隨著國家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一股春風讓希望在這裡生長。

2011年,黨彥寶和夫人邊海燕共同成立的燕寶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9年間,基金會捐資19.53億元(人民幣,下同)、19.79萬學子受益;幫助近20萬個貧困家庭減輕經濟負擔,有近10萬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如今基金會每年獎勵的學生穩定在10萬人左右,年獎勵金額3億元。

10月20日,記者來到寧夏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在這一組組數據中深切地感受到慈善的力量。

做有價值的社會企業,是黨彥寶一直以來的追求。“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社會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光彩事業事關全民,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更要承擔起這份責任,跟著黨的政策,扶真貧、真扶貧,切切實實讓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在實業有所成就的同時,黨彥寶始終責系社會、心繫民生。

收穫:學生成長社會受益

深秋,寧夏中寧喊叫水鄉,村民賀小軍一邊用手指捻著玉米,一邊盤算著下半年的花銷。

賀小軍所在的地方,位於以貧困出名的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是中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也是國家扶貧攻堅主戰場,5個孩子上學的開銷成為困擾他的最大難題。

黨彥寶:教育扶貧挖“窮根” 尺寸功積千秋利

圖為2019年8月20日,黨彥寶為受獎勵資助大學生代表發放“燕寶獎學金”。鍾欣 攝

基金會的出現解決了賀小軍多年的心病。2013年,大女兒考入中南民族大學後,成為基金會獎勵的對象,老三和老四在高中就讀銀川育才中學時起,也得到了基金會幫助,直到大學畢業。

一年12000元資助,對賀小軍一家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黨彥寶在調研中發現,基金會的獎勵不僅幫助貧困家庭驅散了貧寒,也有了更為長遠的收穫。

準備高考的學生信心更足了,他們知道只要好好學習,以後不用擔心上不起學了;家長們的觀念也從要把孩子留在身邊,轉變為支持孩子走出大山,追求新的生活;考上大學的孩子們經歷蛻變,涅槃重生。

“逆境中,有不認識的人能拉你一把,這種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黨彥寶說。

學生不僅個人得以健康成長,也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愛與責任。

目前,基金會資助的學生已遍佈全國500多所高校,是全國覆蓋面最廣、資助數量最多的教育扶貧項目之一。

初心:心向陽光匯聚力量

基金會成立不久,黨彥寶就拜訪了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等全球一流慈善基金會,汲取經驗。

他深有感觸地說:“慈善本身是一份事業,除了奉獻精神,更需要專業精神才能幹好。”

2011年,基金會積極響應寧夏實施中南部35萬群眾移民搬遷戰略號召,在5000人以上生態移民安置區,捐建了9所學校和16所衛生院,同時資助了1.5萬名貧困學生求學圓夢。

黨彥寶在實踐中發現,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往往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貧困。

“光彩事業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可持續發展。扶貧扶長遠,關鍵要變‘輸血’為‘造血’,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黨彥寶說,從短期看,產業扶貧效果最好;但從長期看,人才是大到一個國家地區、小到一個家庭的核心競爭力,貧困家庭的真正希望在下一代。

就此,基金會將教育精準扶貧作為事業重點,幫助貧困家庭孩子依靠知識改變命運,進而改變家庭、家族命運,徹底挖斷“窮根”。

方向確定後,執行細節體現了專業水準,也決定著項目成敗。

“2012年調研時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些孩子拒絕被資助,可調查發現,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黨彥寶後來得知是自尊心作祟。

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的80%屬於貧困家庭,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強。“而且越是貧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越強,都不願意因受到資助而被扣上‘貧困生’的帽子,而感到低人一等。”

“不僅給予孩子們經濟上的資助,更要注重精神上的支持。”為此,黨彥寶決定對寧夏六盤山連片特困區9縣區、5鄉鎮的大學生不分貧富,進行“全覆蓋、無差別化”資助,並將“助學金”改為“獎學金”,把資助變為獎勵和鞭策。這樣一來,既有效解決了貧困孩子上學難問題,又最大程度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平等無差別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實現人生夢想。

“只有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真正成才,這錢花得才有價值。”黨彥寶說。

使命:立足當下著眼長遠

2019年8月20日,在“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2019年獎學金髮放儀式”上,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白尚成評價說,黨彥寶、邊海燕夫婦堅守回饋桑梓的初心,關愛貧困學生的慈行善舉,既是中華民族團結互助、扶危濟困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的發揚光大,也是民營企業家致富思源、奉獻擔當優良品質的具體體現,更是主動投身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

黨彥寶:教育扶貧挖“窮根” 尺寸功積千秋利

圖為黨彥寶接受記者採訪。 鍾欣 攝

“我的孩子以後可能不會從事企業管理,但基金會的事一定要負責。”黨彥寶說。

相比創業、管理企業,基金會的事,其實一點也不輕鬆。

記者發現,基金會獎勵的範圍從高中生、高職生到大學生,跨度比較大,而且數量多,工作量可想而知。

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每年,通過統戰部、民政廳、扶貧辦、教育廳、學校等相關單位通力配合,統一組織申報,嚴格資格審查,確保扶貧對象精準。同時,基金會為受助學生特製獎學金銀行卡,定期點對點發放獎學金。保證受助學生安全、及時得到資助。

業內人士判斷,像洛克菲勒基金會這樣全球一流慈善基金會,已傳承六代,贏得了極大聲譽。如今,受益於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家,正代表中國慈善事業向全球提供一份中國方案。

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基金會的使命是什麼?

這個問題,黨彥寶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答案。

“全民小康,代表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個臺階,但從更長遠來講,與我們的期望和國家發展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實現共同富裕也是一個過程,為國家、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也需要不斷積累。”黨彥寶說,正是基於更為長遠的考慮,今年企業把獎勵的範圍擴大了一些,為脫貧攻堅取得最後的勝利再添一把力。未來企業的投入比例也會根據需要進一步提高。“盡我們的一份力,爭取讓更多的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基金會的光彩事業在繼續。

它的價值已逐步顯現,若干年後,當一批又一批學子成為社會棟樑,當每一顆善的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會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