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尋找樂亭最美支教人”:走進毛莊鎮

“尋找樂亭最美支教人”:走進毛莊鎮

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2019年10月18日,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王愛民攜人事科科長陸有鎖、綜合科科長王宏深入到毛莊鎮毛莊初中,專程慰問苗秀梅、李潔婷和高連青三位支教教師,詳細瞭解他們的工作及生活情況,並勉勵支教教師要嚴於律己、率先垂範,把城區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改革經驗帶到支教學校,努力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王愛民一行與三位支教教師進行深入交談,親切詢問其在支教學校的工作生活情況及存在的困難。慰問中,王愛民勉勵支教教師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抱定“紮根在哪裡,奉獻就在哪裡”的理想信念,為新時代樂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三位支教教師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盡最大努力,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服從支教學校的工作安排,虛心向鄉村學校幹部教師學習,盡心盡力做好支教工作,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以優異成績出色完成支教任務,決不辜負縣教育局和父老鄉親的期望。

支教,是一種選擇,是一種情懷,是一種責任,是對青春的詮釋,是對生命的註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苗秀梅、李潔婷和高連青三位支教教師,領略別樣的支教風采。

(縣教育局綜合科)

【支教教師風采】讓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

“尋找樂亭最美支教人”:走進毛莊鎮

永懷感恩 傾心支教

樂亭一中 苗秀梅

2019年8月29日,根據縣教育局的安排,我成為了一名支教教師。在支教的日子裡,我體會著工作環境的變化與角色的轉換,品嚐著平淡生活中的真味,感受著毛莊初中領導教師的奉獻精神,感動著毛莊初中學生樸實和熱情。

我的工作經歷特別簡單,畢業就進入一中,一干就是15年。成為一名支教教師,將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很珍惜這次支教機會。從縣城到農村,只為反哺那些曾跟我一樣的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深知農村教育環境的艱苦,看到農村孩子們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渴望,心裡就湧起兒時的回憶,所以我將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傾心支教,也堅信這段支教生活定會讓我魂牽夢縈!

剛到毛莊初中,我猛然就意識到初中與高中的巨大差距,初中更重基礎的訓練,高中更重能力的培養。我驚訝於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跨度之大,然後我就想初高中語文到底應該怎樣銜接呢?趙玉渤校長也非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關注學生終身的發展,特意給我搭建了一個平臺,讓我進行了一場《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銜接》的講座。我和初中老師們一起探討初高中語文的銜接問題:翻閱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比較高考試卷和中考試卷的區別;我以高中語文視頻課例,談高中語文課堂能力的培養;以《修辭無處不在》談了大語文理念的培養;以《素芭》這節課的視頻為例,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以《娜塔莎》視頻為例,講形象化閱讀的方法。講座之後還有好幾個老師和我探討這一問題;我將和毛莊初中的老師們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進步。

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穫。迴歸自然,天更明淨;迴歸純樸,人更和諧,毛莊初中的老師和學生滌盪了我的靈魂!“你給我的感覺就像媽媽一樣,你真是一個好老師!”這是毛莊初級中學703班郭浩同學幸福地給我說的一句悄悄話。這是一個班級最後一名的孩子,剛開學時幾乎不會寫字,也不和別人交流。當聽到這句話時,我覺得這是我最幸福的收穫。漸漸地,我倆有了更多的悄悄話,他也開始寫作業了,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將在毛莊初中這方沃土中,一路耕耘著,一路收穫著……

“尋找樂亭最美支教人”:走進毛莊鎮

支教·樂教·受教

樂亭綜合職校 李潔亭

2019,一個極其普通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我依然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線;2019,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我離開了自己所在的樂亭職校,到毛莊鎮初級中學支教。

不忘支教初心,走好支教第一步

8月31日,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將手中的團委和宣傳工作移交,帶著初中英語老師這個普通而又全新的身份,離開了熟悉的樂亭職校,告別一直並肩作戰、共同奮進的良師益友,帶著豐滿的教育理想和十足的教育信念,來到了陌生的毛莊鎮初級中學。

站在這裡,我牢記著自己的光榮使命,不忘支教初心,走好支教第一步。沒有多少寒暄,趙玉渤校長早已對支教老師的工作做了合理安排。我擔任初一一個班的英語課,每週8節。在接觸學生之前,熱心的同事們就告訴我,莊裡的孩子比較樸實本分,但由於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有調皮的,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比較淳樸努力的。

帶著這些忠告,我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孩子們在安靜地等待,四十多雙眼睛向我看來,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尋。我也微笑地看著他們,相信他們也會懂得我的友善。這裡的學生特點是都很熱愛讀書,對知識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們都聽得那麼入迷,我想這和毛中嚴謹的校風、學風是分不開的。他們的感情很豐富,觀察力也很細。最令我感動的一個細節就是,每天上課師生互相問好時,他們都會面帶微笑,儘自己最大的聲音向我喊出“Hi, Sunny”、“I feel good! I feel great! I feel wonderful!”雖然我的耳朵經常被高分貝音量震得嗡嗡作響,但沐浴在孩子們的愛裡很幸福。

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很有禮貌,見到老師都會駐足行禮問好,他們也很努力,上課都會跟隨我的步調伸出手來寫呀讀啊,下課的時候他們又很調皮,在我的身邊就像一群小麻雀,嘰嘰喳喳的,跟著我從東邊到西邊,從辦公室到教室,他們有問不完的問題說不完的話,而我總是摸著她們的頭,拍著他們的肩。更有膽大的孩子,他們會摸摸我的頭髮,拉拉我的衣襟,我從來不會批評他們,我經常想——讓孩子們臉上有笑容、眼裡有光彩,課上積極發言,課下認真思考,用愛交流,用心呵護,這不就是我願意成為的老師的樣子嗎?

樂教:沉下心、俯下身去做教師

在支教之時,我給自己定下一條原則:到新的工作環境中要做到敬業樂群。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認真細緻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精講精練。針對學生知識面窄、理解問題膚淺的情況,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分享了讓我諸多弟子受益的學習方法---“三餐原則”和“小紙條原則”,並在“701班家校聯繫群”裡每天晚上發送“每日一練”(針對當天所學知識精心設計的經典20題)和同學們進行互動,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針對學生不靈活的問題,我上課儘可能從多個角度提問,並且將問題難度降低,同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課堂評價。學生們漸漸由沉默到搶答。在教學中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強求一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分組合作、自行探究、積極引導和熱情鼓勵等各種教學手段,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在豐富、寬容、輕鬆的課堂氣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當越來越多的家長通過家校聯繫群向我傳遞孩子在家能夠自主學習的欣慰時,當我看到連26個英文字母都記不住的小閆寶也像其他同學一樣一遍又一遍地用手勢記憶著單詞時,當第一次月考後孩子們主動反思並制定下一次考試的突破目標時,當我收到孩子們向我發出渴望學好英語的求助信號時……我更堅定了我的支教之初心,育人之使命。沉下心、俯下身來做教師,我樂此不疲。

受教:一年經歷益終身

2019年——2020年,是我在毛中支教的一年,也將是我在毛中受教的一年。這裡的領導思路開闊、處事果斷,謀長遠、顧大局、善謀事、會幹事,這裡的老師善良淳樸、愛崗敬業、勇挑重擔、無私奉獻,在這裡我的收穫頗豐、感受良多。首先,我們的到來對於毛中是一個良性的補充,促進了城鄉教育的交流,我們帶來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也學習到了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第二,對於教師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利。在這裡工作更能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方式,在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下磨鍊自己的意志品質,加強自身的師德建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我收穫了諸多感動,感動於以趙玉渤校長為首的毛中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感動於毛中這個集體的精誠團結,溫暖和諧,感動於這裡師生的熱情,感動於這裡老師們的敬業奉獻,感動於這裡學生學習的執著……還有什麼比心情舒暢,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從職高到初中,改變的不只是方向,更是看待教育的 眼光;從任教到支教,改變的不只是身份,更是認識自己的方式;從2019到2020,改變的不只是時間,更是人生閱歷的積累。我相信一年的支教經歷,會使我擁有更清楚的眼光看待教育,擁有更理性的方式認識自己,支教必將成為我受益終身的寶貴財富。

12歲的兒子告訴我,每個人都在坐井觀天,只不過井口的大小不同罷了。的確,從職校到毛中,擴大了我人生井口的半徑,也讓我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一個人只有不斷擴展自己生活的半徑,增大自己看社會、看世界的“井口”,才能讓我們所看到的“天”更大一點,見識更廣一點。就教師來講,才能讓我們所看到的教育更真實,更清楚,更明白。

“尋找樂亭最美支教人”:走進毛莊鎮

在毛莊初中的支教心得與收穫

新戴河初中 高連青

今年,在縣教育局的號召和校領導的諄諄囑託下,我懷著滿腔熱血和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踏上了前往毛莊初中的支教之路。在路上我想了很多:離家這麼遠,如何解決食宿問題,自己能不能在工作中與其他老師更好地合作,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能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

一個多月的時間飛馳而過,我那顆惴惴不安的心早已安穩下來,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大集體中,不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得到了領導和老師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在與毛中的各位老師的交流與溝通中,不僅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更是做到了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猶記得,剛踏入毛中大門,張振華老師便熱心地幫我聯繫通勤車輛,讓我能順利上下班。剛坐在乾淨的辦公桌前,張曉娟和史洪湧老師就帶我熟悉學校情況,讓我感受到了毛中老師的熱情和來自他們的溫暖。得知我中午需在學校用餐,洪秀琨老師馬上幫我辦理了飯卡充值,讓我吃上熱乎乎的可口飯菜。下午,趙玉渤校長又單獨找到我,細心地詢問我來毛中支教各方面有哪些困難,然後盡力幫我解決。想起進行教師資格認定時,陳建軍主任的話:“回原學校認定麻煩,我幫你完成認定!”一股暖流湧入我的心間,讓我有了在家的感覺。

我來自縣城中學,如今要面對的是一群農村學生,他們和城裡學生存在著很大差異,工作將如何開展,他們能接受我的教學方式嗎?怎樣上好開學的第一課?正在我發愁時,王順誠老師主動幫我備課。王老師是一名有著多年曆史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在他的耐心幫助和指導下,我認真製作課件完成備課,我充滿信心地走進了課堂。在和學生的接觸和磨合中,我發現這兒的學生與縣城學生相比的確接受能力較差,我甚至需要放慢語速來配合他們。但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心裡暗暗發誓:不管用什麼方法,我都要這他們能夠獲得知識。在之後的時間,辦公室裡每位老師都給我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幫我分析我教學方式的優缺點;幫我分析一些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幫我完善備課;幫我聽課……我沒有忘記來時領導的囑託,把我校已經較為成熟的“高效課堂”、“分組教學”等模式介紹給毛中的各位老師,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和改進方法,我們共同探討這些模式如何適應毛中的實際情況,如何具體實施等等。經過一個月的教學,我收穫良多,不僅完善了我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而且讓我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得到了他們的認可。通過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學期第一次月考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在和毛中老師這一個多月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對他們的敬意油然而生:他們在這相對艱苦的環境中,不但沒有任何怨言,而且精精業業、勤勤懇懇、不計回報地付出。每天魏學豔老師、許丹老師都早早到校開始準備一天的工作;午間休息時,安會賢老師、楊英君老師的輔導學生的聲音早已在走廊裡響起;課間時梁愛賢老師、周海英老師、梁月老師耐心地輔導學生;周振英老師、張曉娟老師、石慧老師伏案認真批改作業;李淑珍老師和陸雅靜老師利用休息時間幫助年輕教師。

支教的路才剛剛開始,我相信在毛中領導和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我不但自身能力會得到提升,為教育奉獻的精神也能夠昇華,而且會在與其他教師的工作交流中獲得共同的進步!

免責聲明: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好文章要和大家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共享經濟的社會,我們需要共享與分享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