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莊則棟的連續三次世界冠軍是別人讓給他的,大家怎麼看?

春秋74741935


莊則棟在中國乒乓球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是20世紀60-70年代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力隊員之一,他曾經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國家隊內部冠軍,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從1961年開始,莊則棟在第26-28屆世乒賽中連續三次奪冠,成為中國第一個在世乒賽上奪得三連冠的人,1973年9月1日國際乒聯將男單冠軍獎盃聖·勃萊德杯複製品贈送給他作為永久的紀念。在莊則棟身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了。1971年4月,莊則棟在日本參加第31屆世乒賽期間,冒著風險,結交美國運動員Glenn Cowan,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

不過關於莊則棟在世乒賽上的三連冠,後來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其當時的對手徐寅生、李富榮後來都提到了“讓球”一事,莊則棟成為讓球的受益者。據徐寅生透露1961年世乒賽就曾讓球。“當時領導考慮到莊則棟還年輕,而且非常有潛力,把冠軍讓給他可以讓他在後來的比賽中有連續三次奪冠的機會,這樣中國選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會很高。”而莊則棟自己也曾表示:“讓不讓球我們管不著,當時是計劃經濟,那都是組織上決定的事。我只管打球,技術在那兒擺著,我莊則棟就是靠實力打球!”

以莊則棟的實力來說,確實不管讓不讓球都有很大機會取勝,但他也確實享受了讓球帶來的益處,這也是國乒讓球風氣的起始之處。不過,這些也都無礙不了莊則棟成為一位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


叮咚體壇


北京在1961年舉辦了第26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前四名清一色的是中國球員,冠軍將在莊則棟、李富榮、張燮林、徐寅生四人中產生,半決賽前,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在北京華僑飯店主持召開了組委會全體會議,賀龍在會上很輕鬆的說,這次男單冠軍中國人是拿定了,可誰來當冠軍呢?大家討論一下,經過協商討論,最後請賀龍定奪,賀龍說,我看莊則棟比較合適,一是他在團體賽中立了功,二是他代表首都,就這樣賀龍一錘定音,會議確定男單冠軍為莊則棟。


世乒賽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在1963年和1965年的第27屆和28屆上,進入男子單打決賽的都是莊則棟和李富榮,為了確保能製造出一個三連冠,體委要求李富榮必須讓球,最終,莊則棟連續獲得了三次男單世界冠軍,這種事情,我們現在理解起來有困難,但放在當時,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個人服從組織,一切以國家利益,國家榮譽為重,這是每個人必須無條件遵守的,當時還未進入聯合國,也沒加入奧運會,我們的體育精神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同奧運的更快、更高、更強,完全不在一個調上,所以沒有對錯之分。


事實上憑“真刀實槍”地打,莊則棟未必不能贏得三連冠,他的實力是明擺在那裡的,他1957年獲得全國混雙冠軍,1959年參加斯堪的納維亞,獲男子單打冠軍,並和同伴一起獲男子團體,男子雙打冠軍,這個三連冠讓他遭非議,自己也覺的不高興,但總的來說,還是憑實力得來的,少許有點瑕疵而已,今年馬龍繼莊則棟獲三連冠54年之後,又一次獲得了此殊榮,這可絕對是貨真價實的。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識別這種謠言其實非常簡單:所謂讓球,有一個前提,就是A實力強於,或至少不弱於B,故意輸給B,這叫讓球。如果A本來就打不過B,輸給B就是自然的,不可能是讓球。莊則棟三次決賽的對手都是李富榮,那麼,他們誰強呢?且不說1961年男團決賽,莊則棟是第一單打,而且在決賽中橫掃荻村伊智朗,立下頭功,而李富榮甚至不在前三。更突出的事實是,國內比賽兩人打過多次,李富榮從來沒有贏過!!!就這樣,莊則棟贏了還有人說讓球???!!!還要點臉嗎?

這是別有用心的造謠汙衊,就好像關於私生活的謠言一樣。其原因無非是莊則棟積極參加了文革,而且成為了文革中的“新幹部”,“老幹部”翻身之後,輿論自然對他百般汙衊。


王暴發


我相信莊則棟老師的實力。儘管這題不是生活領域的標籤,但我在生活中,與世界冠軍相識,所以,一定來回答。

我有機會,曾和莊老師相識。他和藹可親,那時他才剛剛六十歲。因為早年打球的經歷,他顯得很精神,很結實,也很年輕。談起當年打球的事,他會有說不完的話。他給我看,他和毛主席打球的照片,那真是太珍貴了。

六十年代,莊則棟老師可是真正的男神,紅的發紫。他拿了三次世界冠軍,真是無人能比。當年,小孩子們說的天津快板是:莊則棟,第一名,體育報上把名登!足以證明他的人氣!

有人說是李富榮老師讓的,但莊則棟老師球打的好,當年沒人敢否定的!讓沒讓,誰能證明?也許為了國家榮耀,李富榮老師讓了他,但沒有莊則棟老師自己打敗其它人,與李富榮老師相會在決賽上,也談不上誰讓誰了吧。

莊老師人很爽快,問他一些事,他都會耐心回答,沒一點架子。那時,他還堅持打球,開辦學校,培養乒乓球人才。只是沒想到,莊老師那麼快就走了…

現在我們討論,是不是有人讓了球,有什麼意思?我們只記得莊則棟老師為國家爭得了榮耀,他是中國乒乓球界的驕傲,永遠的世界冠軍,就成了。

莊則棟老師,老百姓們記得您!





竹笛的生活隨筆


人都死了多少年了,可以說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死完了,你們還是這麼喜歡八卦!連他們都放不過!容國團,莊則棟這一代乒乓球運動員為國爭光。他們所爭的可不是一般的光,是劃時代之光。還有,當年用小球的轉動帶動了地球外交,甚至推動了中國外交活動的發展的乒乓球運動,以及當年那些運動員。如今上了年紀的人不會忘記吧?所以他們對國家的貢獻,豈能是現在運動員能媲美的!即使現在國家最有名的運動員,在他們面前也會顯得渺小!這麼偉大的運動員,在當年,待遇非常差,生活相當貧困,莊則棟甚至找到對象都要通過組織批准,才能結婚。你們咋還好意思吐槽他們啊?看看現在,稍微有點名氣運動員,是什麼收入,是什麼生活?你甚至可以看看敗壞國名的男足,這些扶不起的阿斗又是什麼收入,什麼表現!這麼多的題材擺正面前,你們不去吐槽,咋就想起八卦容國團,莊則棟這些清清白白兢兢業業的老實人呢?況且這些人都去世多年。親愛的噴子們?悠著點,不要揪住誰都噴。大家應該發揚中國人傳統之優點,千萬不要繼承捍衛和發展有些中國人嚼舌頭之惡習!


麻辣教師649


還是先看看莊老自己是怎麼說的:

記者採訪莊老:“就是說即使沒有讓球這碼事,您也是當時的世界第一?”

莊老非常堅定的說道:“讓不讓球我們管不著,當時是計劃經濟,那都是組織上決定的事。我只管打球,技術在那兒擺著,我莊則棟就是靠實力打球!”

莊則棟短短几句話,透露的信息量還是比較大的。第一,確實讓球了,但是讓不讓球並不是自己說了算,第二,三連冠憑藉的是自己的真本事硬實力,言外之意就是即便不讓球也能奪冠。莊老何等的自信!

第六人覺得莊則棟的世乒賽三連冠確實如他所講,即便不讓球,隊友未必就能戰勝他。那個年代,所謂讓球不是說你水平比我高才叫讓球,你水平即使不如我,但是按照組織要求,你要有所保留的去打比賽,這也是一種讓球。

莊則棟的實力毋庸置疑!除了世乒賽單打三連冠,他還是全國錦標賽三連冠得主,國家隊隊內賽三連冠得主(可以想象成為直通賽)。 眾所周知,對於中國選手,拿世界冠軍相對容易,但是想成為全國冠軍,而且是連著三次拿冠軍,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但是莊老做到了,至今還沒有其他人能做到。



莊則棟因為連續三次摘得世乒賽男單冠軍,國際乒聯授予他聖·勃萊德杯複製品作為永久紀念,這本身就是外界對他的認可和鼓勵。不可否認,那個年代,組織為了提升中國乒乓球隊的影響力,樹立典型人物,有意安排隊員在比賽中讓球給莊則棟,這一做法其實違背競技體育的公平性,對其他隊員是有傷害的。

說白了,競技體育本身就充滿不確定性,比賽中稍弱一方通過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超水平發揮還是有機會戰勝強者的,這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退回到那個年代,徐寅生也好,李富榮也罷,在談到讓球時,作為當事人,他們並沒有太多怨言。因為在他們骨子裡認為:祖國榮譽高於一切!

提到讓球,李富榮是這樣說的:

記者問李富榮:“你3次讓出男子單打世界冠軍,甚至連努力拼搏都不允許,對此你是否感到委屈?”

李富榮笑著說道:“我不委屈,真的。雖然我遇上莊則棟,總要讓給他。但別的選手遇到我的話,也要“讓球”。這是當時乒乓界的“規矩”。比如說,我的戰友湖北選手胡道本,他就3次“讓球”給我。那時總認為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國家給的,有一種當“馴服工具”的感覺。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太理解。”

最後,第六人想說,作為昔日的乒乓球世界冠軍,莊老為中國乒乓球隊貢獻出了太多太多,他還促成了有名的“乒乓外交”。同時也感謝李富榮這些老前輩,是他們共同捍衛了國球榮耀!向老前輩們致敬!讓球在那個年代有其特殊性,但是第六人並不贊成和支持讓球,你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以上是我的回答,認可請點贊和關注第六人。


國球第六人


讓?是不是太不尊重了人了?莊則棟,他是中國乒乓球的標誌性人物,中國乒壇第一個“三連冠”選手,不管是個人榮譽還是競技水平他都是中國乒壇最優秀的選手之一。

說起讓球,在莊則棟的職業生涯確實存在這樣的爭議,很顯然這些爭議在大多數人眼中就是事實。1961年,第26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莊則棟、李富榮、張燮林和徐寅生打進男單四強,中國隊提前包攬男單冠亞軍,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最終冠軍,對球迷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那個時代的中國是計劃經濟,冠軍必須要是最具價值的球員,必須要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球員,所以冠軍存在內定的必要,莊則棟第一個男單冠軍就是一場會議內定的(這是有史可查的)。當時國家體育委主任賀龍元帥主持了這場內定冠軍的會議,不用說會議肯定出現了不少爭議,作為運動員誰不想贏得冠軍?但是賀龍元帥親自拍板選擇了莊則棟。

為什麼是莊則棟?一是他在團體賽當中為國家立了功,在當時屬於有功之臣,受各界人士看好;二是莊則棟來自北京,他代表了中國;三是莊則棟年輕,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所以在當時看來莊則棟確實是條件最好的球員,就這樣,會議確定了男單冠軍為莊則棟。



但是話又說回來,就算不讓這一個冠軍,莊則棟也有絕對的實力去競爭最後冠軍,因為莊則棟的實力不比當時任何一個人差,而且年輕有衝擊。


愛踢球


睜著眼睛說瞎話,莊則棟世界冠軍是別人讓的?誰讓的?誰當時的乒乓球球技,球藝,竟技水平超過了莊則棟的。同時代的乒乓球人也只有李富榮,徐寅生,但他們那時的水平還不可能與莊則棟爭鋒。而莊則棟是連續三界國內冠軍,三界國際冠軍,這種勢力又有誰人能破。

莊則棟不但球技精堪,對國人影響最大的是,他用乒乓小球敲開了美國外交大門,解凍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中美關係。

莊則棟不管怎樣,他在中國乒乓球運動史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筆,在打開中美關係大門上做出了巨大貢獻。讓球一說,只是一種猜測,一種意想,也是一種道聽途說(誰又能拿得鐵證出來呢),這無損莊則棟三次蟬聯世界冠軍的身譽。





善者福也xlp


莊則棟 連續獲得三屆世乒賽冠軍是靠自己的乒乓球技術實力所獲得的,不是什麼別人讓給他的。當年的體委主任賀龍現在已經不在了。他究竟指示誰讓給莊則棟,沒有其本人出具的證據。有人說某某領導有讓別人讓給莊則棟的指示,現在難以為據。

在第26屆乒乓球賽之前的斯堪地納維亞乒乓球賽(記不清是1959年還是1960年的)上,進入決賽的是莊則棟和李富榮。結果莊則棟戰勝了李富榮奪得冠軍。這肯定不是哪位領導安排誰得冠亞軍的吧?

在1961年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在同日本爭奪團體冠亞軍的比賽中,中國決定派榮國團、徐寅生、莊則棟出戰。這就說明無論是教練還是相關領導都認可莊則棟的技術水平高於李富榮。結果中國隊以5:3戰勝日本隊,奪得第26屆世乒賽團體冠軍。莊則棟一盤未輸,獨得兩分。徐寅生贏兩盤輸一盤。榮國團贏一盤輸兩盤。

有一種傳說,賀龍指示安排讓莊則棟在單打中得冠軍。但以莊則棟的技術水平得冠軍的概率應當佔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有沒有領導的指示,根本就不起什麼實質作用。

又有人傳說是因為莊則棟年輕可以蟬聯三屆冠軍。那就更莫名其妙了。我記得莊則棟比李富榮大一歲。所謂以莊則棟年輕為由讓別人把冠軍讓他的說法令人懷疑是否屬實,。

退一步講。即使當時體委有關領導真的有某種指示,也不能證明莊則棟得的三屆冠軍是別人讓的。因為莊則棟的技術水平在當年無人能比。他能夠憑自己的實力獲得三屆冠軍,不需要由誰來讓。領導的所謂''指示''可有可無,基本不起什麼作用。

如果說起一點作用的話,那就是起到防備萬一技術水平高的偶然被技術水平低的打敗的現象。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莊則棟後來被整了。這就嚴重地影響了對莊則棟在中國乒乓球歷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公正評價。所以到目前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冒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拐彎抹角地來貶低莊則棟。現在莊則棟已經走了。再傳這些就令人反感或是別有用心了。


真牛46


當容國團奪得中國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時,全國沸騰了。而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隨著莊則棟、李富榮、徐寅生、張燮林、周蘭蓀的橫空出世,乒乓球就立馬成為國球了。這五虎將是國人心目中的的英雄、明星。我那時正讀高中,非常崇拜他們。

嚴格意義上講,這五人技術高超,莊兩面攻,李左推右攻,徐巧打靈活,張削球如海底撈月,周擊球力大勢沉,各現風采,不分伯仲。莊則棟肯定是翹楚,李富榮對他有點威脅,其他三人則不是他的對手。被人詬病的讓球之說,是乒乓球發展之初曾徑發生過的歷史,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隊內比賽三次奪冠,三次蟬聯全國錦標賽冠軍,莊則棟是傲視群雄,獨霸天下,誰也捍動不了。至於有人說世界錦標賽三連冠都是組織安排,李富榮讓的,明顯是胡扯。第一次肯定不是,兩虎相鬥強者勝。二、三次有嫌疑,但不能肯定。莊則棟說過自己只管憑實力打球,李富榮何曾說過他讓球?莊老巳故,死無對證;李老還在,你叫他說是他讓的?當時有一情況值得玩味:日本新秀高橋浩在團體決賽中3:0擊敗莊,卻被李富榮打敗。在單打莊再打高時,賽前會議上,李幫莊分析原因,後莊3:0高還以顏色並奪冠。這說明高手之間,輸贏也就那幾個球,看誰能把握住。

記得蔡振華說過,世界排名前15位的選手都有機會奪冠,全在臨場發揮。這樣的例子正反面都有,君不見王濤見劉國樑從無敗績,偏偏奧運會輸給了他,痛失金牌,遺憾終身。王皓打柳承敏六次全勝,也是奧運會輸給了柳,喪氣下場。施之皓把寶押在劉詩雯身上,結果呢兩敗,丟掉團體金牌。所以說,什麼事都有變化,都不是固定的。否則就不好玩了,這就是體育的魅力:不可預測。如果冠亞季軍都事先安排好,那體育賽事還有什麼看頭。當然讓球之風也留下令人感嘆的事:焦志敏讓得有點可惜,本是絕對優勢卻旁落冠軍,雖遺憾但不為韓國乒協效力,頗具愛國情懷。而另一位的何智利則恨之殃殃,在擊敗鄧亞萍的亞洲賽上,不斷地”喲西”,把仇恨不僅僅記在個人身上,這就不好了。

言歸正傳,莊則棟的實力在那擺著,總體來說,李富榮打不過他,但對他構成一定威脅,具有挑戰性。至於說徐寅生讓球那是笑話,徐根本不是莊的對手,見一次滅一次,除非如王濤劉國樑賽事重演。我們還是要尊重莊老及他的戰友們,不要老在讓不上的事情上糾纏不清,不要再說了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