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部分家庭斷奶都操之過急,該如何正確給孩子斷奶?

幸福的方向


操之過急的斷奶方式會讓寶寶適應不過來而不斷哭鬧,媽媽乳房沒有做好準備也會變成斷奶路上的障礙。孩子總會長大,一年兩年就過去了,總會有跟母乳說再見的時候,餵奶的時候安靜恬和的畫面在人生的軌跡上留下美好的記憶,到了說再見的時候,我相信90%以上的母乳媽媽都希望能用一種溫和的方式來告別。溫和地給孩子斷奶,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加上對的思路,讓斷奶的過程能讓母乳媽媽和寶寶更加輕鬆。

正確給孩子斷奶,首先要找到斷奶的最佳時機

雖然各種組織機構建議母乳餵養到2歲以後,但是我覺得中國媽媽們最適合斷奶的時間段其實應該是一週半到2周之間。因為這個時期寶寶的戀奶感處於最低峰,並且99%的母乳媽媽在這個時候已經實現了供需平衡的餵養模式,加上產後回去上班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媽媽在母乳餵養上已經沒有當初那麼堅定,這個時候斷奶,對於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比較容易且傷害也小。

正確給孩子斷奶,最好不要挑這些時候

如果孩子在一週半到兩週之間有以下這些問題,那麼需要媽媽考慮把斷奶計劃進行適當延遲。

  1. 寶寶有過敏症狀。雖然說母乳是最不容易過敏的食物,但是寶寶在添加輔食之後,接觸到了更加多品種的食物,就有可能會因為吃了某些食物而引起過敏。比如,蝦、雞蛋、牛奶等。寶寶過敏是體質發出需要增強的信號,繼續餵養母乳有助於寶寶過敏症狀的改善。

  2. 寶寶或者母乳媽媽生病了。生病的時候身體是處於比較柔弱的狀態,這個時候斷奶可能會拖延病情,孩子和媽媽的情緒也會因此而低落。

  3. 最近家裡有比較大的變故。比如搬家、媽媽換工作、爸爸要長時間出差等。環境的改變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斷奶,勢必會讓寶寶更加焦躁不安。

循序漸進地斷奶是最溫柔的方式

斷奶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決定斷奶的時候,最溫柔最好的方法是慢慢來,慢慢地縮短餵奶的時間,減少餵奶的次數,這樣寶寶可以習慣新的作息和新的食物,母乳媽媽的乳房也才能慢慢減少泌乳,防止“脹奶”出現的疼痛。

下定決心斷奶以後,可以做一個時間表,比如打算用兩個月的時間來斷奶,那麼在開始的一個月時間裡,就應該逐漸減少餵養次數,增加輔食攝入量或者奶粉攝入量。前面一個星期,可以首先從最容易減掉的那餐奶開始,等待寶寶適應了兩三天以後再進行第二餐的減奶,這樣下去,直到徹底斷奶。

特殊時期給予寶寶額外的關注和安撫。斷奶不管對於媽媽還是寶寶來說,都是特殊時期。如果斷奶這個決定是媽媽單方面做出的選擇,那麼寶寶比媽媽更加需要關注。除了加強親子互動以外,還可以給予一些額外的安撫,比如戶外活動、撫觸、講故事、唱兒歌等。

引導寶寶逐漸過渡到用奶瓶或者被子喝奶。如果在斷奶的時候是寶寶第一次使用奶瓶,不要在孩子非常餓的時候去讓孩子做新的嘗試,習慣了親喂的寶寶在非常餓的時候會更加想要按照以往的吃奶方式吃奶。一開始可以把奶瓶或者被子當做玩具給寶寶玩一陣子,等寶寶熟悉了這些物品以後再讓寶寶接受新事物。

採取“不主動,不拒絕”的斷奶策略。對於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來說,限制餵奶的量和次數是可行的。可以考慮悄悄地不給他喂一頓奶,然後細心觀察他有什麼反應。不要主動去提起喝奶這件事情,寶寶主動提出要喝奶的時候也不要拒絕,通過玩遊戲、吃輔食等其他的一些事情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玩著玩著他自然而然就忘記了這頓奶。

充分挖掘寶寶對輔食的興趣。無論寶寶之前對輔食的接受程度如何,斷奶時期為了讓寶寶愉快地接受沒有母乳的日子,需要寶寶把對母乳的興趣轉移到別的食物上。大人吃飯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嘗試更多的食物品種,讓寶寶坐在對面看著大人進餐,在寶寶的輔食製作上多花一些心思、搞多幾種花樣,家裡有哥哥姐姐的話還可以讓他們來“教”寶寶吃輔食,等等。

注意媽媽乳房的回奶速度與斷奶進程齊並進。乳房的回奶需要一個過程,斷崖式的斷奶會帶來諸多乳房問題,乳腺炎發燒、反覆吃吃又斷、淤積水腫等。斷奶初期,母乳媽媽乳房可能會有一些小硬塊,並持續5-10天左右。這是因為媽媽的身體回奶速度跟不上減奶的速度,需要媽媽自己試著擠出少量母乳,可能得到緩解。如果硬塊持續存在,應該儘快請專業人士幫忙。

斷奶有可能是寶寶自己不想喝了,也有可能是媽媽認為應該斷了。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不要太過於急切。斷奶前騰出一點時間給寶寶和媽媽做好思想準備,不要本來吃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強迫寶寶接受母乳的離開。在時機的選擇上應該要同時顧及到雙方當事人的感受,斷奶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學會靈活應對。


餵奶有學問


我認為我給我女兒的斷奶就斷得很不錯,我說說我給孩子斷奶的過程,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幫助。

科學的斷奶時間應該是孩子一歲以後。

在我女兒一歲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有了要給孩子斷奶的想法。原因有幾個方面:

1、我的奶水量遠遠夠不上孩子喝,每次孩子喝著喝著沒有了就大哭,一直吸著不放,這樣子很痛苦;


2、孩子夜裡很依戀母乳,醒來不管是不是餓了都是要吸一吸;

3,孩子的輔食已經吃得很不錯了,都能自己拿著小碗自己勺著吃一小半碗。有輔食要變為主食的趨勢。

有了想法後我就行動起來了,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1、心理準備,告訴自己斷奶是每個母乳媽媽和孩子都要經歷的,一定要堅持住,不要孩子一哭不忍心又給孩子吃,那麼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斷奶成功了。

2、讓孩子適應奶粉,剛開始幾天我嘗試每天喂孩子一次奶粉。孩子剛開始當然不接受喝奶粉,我就慢慢引導,用小勺子餵過,哄著吸奶瓶、也輕微的餓過她使她沒有辦法只能選喝奶粉。


3、我給孩子斷奶是9月多快10月,這個天氣很好,不冷也不是很熱。孩子因為沒有母乳喝哭鬧起來不容易著涼不舒服。

4、給孩子做各種好看好吃的吃食,引起孩子的喜歡,一是補充營養,二是轉移孩子對母乳的注意力。

注意:不要暴力斷奶,比如在乳頭上抹風油精、清涼油什麼的;要陪著孩子斷奶。

正式斷奶的日子開始,孩子哭鬧了三個晚上,就對母乳沒有那麼執著了,後面幾天有時候也會拉扯我的衣服但是不會再哭了。

我以為成功斷奶最少要7天,後面三天就搞定,比我想像的容易一些,看來我的準備工作做得不錯。


六六的成長日記


我剛給孩子斷奶。一歲八個月了!我個人提倡離乳不離人的做法,孩子會更容易接收點。

我家有吃夜奶的習慣,有時候一晚上要吃三次左右。在準備斷奶的半個月,我就給他斷了夜奶。第一個晚上半夜醒來要吃奶,哭鬧了兩個小時左右,雖然心疼。但必須堅定。(之前,我婆婆說過斷奶,晚上跟她睡幾晚,我拒絕了。因為孩子沒奶吃本來就傷心,沒有媽媽不是更傷心)第二天晚上比第一天晚上好了很多,雖然醒了兩次要吃,我不給。也沒多久就睡著了。第三天,直接一覺到天亮(我心裡老激動了,好久都沒睡過整覺😂)。斷夜奶的時候,他早上起來也沒說要吃,我就順其自然的把晨奶斷了。就是他起來就給點水喝,然後馬上幫他做早餐。(他不吃奶😪)

因為我上班,他不吃奶粉也不接受奶瓶。所以白天幾乎都沒吃奶。一般都是我早上出門喂,回來喂,睡前喂,然後還有夜奶。夜奶和晨奶都斷了,我就斷我下班回來的那頓。這頓很好斷,要吃的時候拿玩具吸引,或者給點其他吃的。因為一會我就要喂他吃晚飯了。斷夜奶之後十幾天,我就開始斷睡前的奶。因為之前做了準備,所以睡前的奶,不怎麼哭鬧就斷了。

說真的,我也很捨不得。總結一下,斷奶,第一,一定一定要堅定。第二,循序漸進的原則,三離乳不離人。


蒙帥


我是非常不建議太早斷奶的,對於母乳這件事我是非常支持母乳到2週歲甚至3週歲的!寶寶生病的時候沒有胃口吃飯,喝母乳就不用擔心她營養不夠,肚子餓的問題,還可以給夠寶寶安全感和依賴感!並且寶寶生病的時候,通過接觸母乳可以給寶寶抗體。

增進親子關係,我自己深有感觸,我女兒第一次過敏,那是她奶奶給她喝了剛泡的檸檬水,應該是農藥過敏了,當時手足無措,諮詢頭條兒科雨滴醫生,讓我先觀察,我給寶寶餵了母乳睡醒過敏已經好了!雨滴醫生說過敏源通過尿液排出就沒什麼問題了,繼續觀察,孩子沒有不適就不用擔心了!如果讓寶寶喝水,有些不愛喝水的寶寶太難受了!

關於夜奶這個問題,其實小寶她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斷了,我女兒突然有一天她就一覺天亮了,睡醒睡前她是要喝奶的,但並不會造成過分依賴,因為她爸或者她奶奶可以很好的哄睡,當然了媽媽在身邊她第一選擇就是奶睡!

小孩大了,自然離乳是對寶貝和媽媽都是非常好的!


小雅媽媽若冰


寶寶已經7個多月了,因為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職場媽媽,所以婆婆說:“希望你能夠堅持母乳餵養8個月,這段時間上班堅持一下,8個月以後想繼續母乳還是斷奶都隨你”,婆婆是貼心的婆婆,奈何我家老母親下達指令:“母乳必須吃到一歲!”一句話打翻了我的所有美好夢想。


最後經多方溝通,協商出一個既能安全離乳,同時也能減輕媽媽壓力的方式,就是:寶寶滿10個月以後,開始適量的添加奶粉,每天下班後直到第二天早上上班前母乳親喂,白天上班的時候,奶粉和輔食相互切換,至於白天擠出來的母乳,就冷凍儲存,積累一定量後,就可以正式離乳了,並且還能保障寶寶繼續吃到母乳,直到完全適應奶粉和輔食為止。


寶寶斷奶前,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呢?

1、習慣奶瓶,一般在寶寶3個月以上,就可以著手培養寶寶用奶瓶喝母乳的習慣

有些寶寶對於吃奶的方式特別的講究,喜歡直接吸吮乳頭,不喜歡使用奶瓶,畢竟奶嘴與乳頭的觸感有著天翻地覆的區別,這個習慣讓無數媽媽感到頭疼,因為如果寶寶不愛吃奶瓶,就意味著媽媽一離開家門,寶寶就會“絕食”。



如果寶寶能夠快速適應奶瓶,奶粉餵養也能快速的進入狀態,可能前期會面臨口味不一致的困惑,但是隨著奶粉量和餵養次數的逐漸增加,寶寶也能快速適應奶粉。當然,建議家長們儘早鍛鍊寶寶使用奶瓶,讓寶寶瞭解到吃奶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否則,一旦習慣養成,再想改變就很難了。


2、4~6個月期間,讓寶寶吃上第一口輔食

一般來講,六個月添加輔食是最為合適的,但是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有些生長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一點,在六個月以前就開始少量的輔食餵養。



輔食是開啟寶寶味覺人生的重要突破口,同時也能夠為斷奶打下良好的基礎,正確的輔食餵養方式如下:

  • 第一口輔食的時間建議在四個月以上,六個月以內,過早吃輔食,寶寶消化不良,過晚吃輔食,寶寶缺少更多營養的補給。

  • 嬰幼兒第一口輔食,建議是高鐵米粉,因為六個月左右的寶寶容易缺鐵,所以,需要靠食物來補充鐵元素,如果擔心寶貝不習慣吃輔食,可以嘗試用母乳或者奶粉來衝調或者煮米粉,切忌不要用米湯、米粥、果汁來衝調米粉。

  • 6個月~1歲的嬰幼兒,每天的喝奶量大約在600~800ml左右,一歲至一歲半約在400~600ml,記住一個原則,一歲內母乳或者奶粉為主;一歲以上開始漸漸以飯、粥、菜為主。

  • 7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逐步添加蔬菜、肉泥、蛋黃、果泥,果泥選擇蘋果或者香蕉最為合適,刮成泥給寶寶吃;10~12個月的寶寶可以吃碎狀食物,比如:水果條、碎肉、軟飯、碎饅頭之類的。

  • 輔食禁忌:一歲以內不能添加鹽、糖以及其它調味料;一歲內禁食豆腐以及果凍這類食物;寶寶長牙期間,不建議用生黃瓜或者胡蘿蔔做磨牙棒。


3、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要知道,寶寶斷不了母乳,很大程度上是對媽媽過於依賴,喜歡媽媽身上的味道,讓寶寶特別的有安全感,所以,在準備斷奶之前,建議先從減少寶寶對媽媽的依賴開始,比如:準爸爸擔負起喂輔食和奶粉的工作,以此轉移寶寶對媽媽的注意力;讓寶寶的身邊充滿媽媽的氣息,比如布玩之類,放在媽媽身邊睡覺,這樣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也能帶給寶寶些微的安全感。


以上技能get到了,寶寶斷奶也就順其自然了,切忌千萬不要採取暴力斷奶的方式,更不要隔離媽媽與寶寶,這樣容傷害到寶寶的身心健康。


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斷奶方式嗎?關注:燕旅聊育兒,留言一起探討吧!(以上配圖選自網絡,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燕旅聊育兒


我家大女兒一歲八個月斷奶,我們和公婆在一起住,就想著讓女兒和婆婆睡幾個晚上。但是第一條晚上從送到他們房間就哭,哭的撕心裂肺,我又抱過來了,實在受不了那種煎熬。抱過來以後我一看寶寶的棉衣棉褲都沒脫我就給寶寶脫了,哪成想寶寶腿上被什麼小蟲子咬的全是包能不哭嗎。我給寶寶說媽媽可以抱著你睡,但是不能吃奶奶了,可以嗎?寶寶答應了,從那以後寶寶真的沒有吃,從那以後就斷了。再說說二女兒吧,兩歲一個月斷的奶有一天我們回姥姥家,我沒也去了,她家孩子比我們家孩子大一個月,就商量著給她們斷奶,我把我妹家孩子帶過來,我家孩子我妹帶著。第一天晚上都沒哭沒鬧沒要奶吃,從那以後就斷了。我家小兒子,一歲兩個月了還在母乳中,最喜歡看孩子吃飽後滿足的小模樣,怎麼都看不夠,真心捨不得給孩子斷奶啊,我們這的老人經常說以前哪有斷奶一說啊,到大了直接就不吃了😂。因為以前的人不用出去工作掙錢啊,現在人壓力比較大,媽媽也得掙錢養家不是嗎。




瓶子的生活點滴


早就聽說,寶寶斷奶很痛苦,要撕心裂肺哭很多天才能緩過來,寶媽也會出現乳房脹痛等不適感,這就是傳統意義的斷奶,似乎有點殘酷,不近人情。我的寶寶從出生就是純母乳餵養,直到19個月才斷奶,為了讓寶寶和我都能順利度過這個斷奶期,我提前準備了半年多時間,到19個月非常自然地就實現了斷奶,我們倆都沒有經歷斷奶的痛苦。

我從6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因為一歲以前的寶寶仍然以母乳為主,所以,輔食的添加量不多,以適應不同味道和鍛鍊咀嚼吞嚥能力為主,這個階段我只適量減少了母乳餵養的次數。

一歲以後,寶寶的輔食量明顯上升,母乳餵養的量也逐步減少,我開始籌備斷奶的事宜。

第一、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1歲以後,寶寶的輔食量逐步增加,在日常飲食中,慢慢取代母乳佔據主導地位,輔食品種也日益多樣化,讓寶寶嘗試更多不同的味道,這樣可以把注意力從母乳轉移到其他食物上。

第二、逐步減少母乳餵養


減少母乳餵養從斷夜奶開始,每天晚上給寶寶吃一頓飽飽的輔食,睡前再喝一頓母乳,便不再喂夜奶了。這樣寶寶整晚都不容易餓,不喝夜奶還能保證睡眠質量,減少對母乳的依賴。

第三、嘗試給寶寶喝奶粉

純母乳餵養的孩子通常比較牴觸奶瓶,我便用吸管杯給寶寶喝奶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在斷奶前,寶寶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吸管杯喝奶,這樣也可以幫助寶寶脫離母乳。

第四、在情感上安撫寶寶

寶寶之所以在斷奶的時候很痛苦,除了對母乳的依賴以外,還有對母親的依戀,因此,在斷奶前,寶媽最好多陪伴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會一直愛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總之,寶媽給寶寶斷奶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則,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不操之過急才能讓寶寶在斷奶的過程中身心不受傷害,順利度過斷奶期,健康成長。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看見這個問題,想給給位媽媽們分享我的家寶寶斷奶的故事:


我是日常在家給寶寶做輔食的外婆。我家的里拉8個月了。有一天早上起來發現眼瞼腫腫的,臉色有點蒼白,白天奶和輔食都不怎麼喜歡吃了。

仔細觀察後發現,是月嫂阿姨晚上要給她喝3次奶,8點一頓,10點一頓,凌晨3點還要喝一頓!

問阿姨原因,阿姨說是因為里拉晚上老是會醒來哭,怕我們擔心,就給她餵奶。因為喝完奶她就睡了。

殊不知奶喝飽後,血液都流入胃裡,大腦血流少了自然就睡了,這樣是非常不對的。

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我讓里拉跟著我睡,我發現里拉一放小床就哭,夢中也老是會被驚醒,閉著眼睛哭,反覆翻身,而且喜歡趴著睡。這是典型脾虛和心熱受驚的表現。

我一晚上靠著里拉小床睡,里拉稍微有點動靜就起來輕輕拍拍她的身子,儘量不餵奶。里拉哭聲慢慢小下去就又睡著了,沒有餵奶。

後半夜又哼哼嘰嘰的,我就不拍了,觀察她。哼哼幾下自己自動也就睡了,直到睡到早晨6點多。

所以她並不是餓了才哭的。而是每晚餵奶讓她有了條件發射,但喝了脾胃又不舒服,所以導致整晚睡不安穩。

這幾天就讓阿姨按照我的方法給里拉斷夜奶,我在輔食上也給里拉做粥調理。

山藥蝦仁粥的做法

食材:30克梗米,30克山藥,蝦仁15克,葡萄籽油小半勺

首先,把山藥去皮切丁備用。

把山藥丁和梗米一起放入鍋中熬成粥後盛出。

蝦仁洗淨去蝦線,整個入鍋煮熟後,用手撕成絲,並拌入粥中。

注:水開後放入蝦仁,煮一分鐘蝦仁變色彎曲,這樣蝦仁不老

手撕的蝦仁比較嫩,而且有咀嚼感,8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做這道輔食給他吃。

經過幾天的細心調理,我家的里拉的夜奶也終於斷了!一天奶量明顯增加達到700ML以上,2餐輔食也吃的很好。里拉又活蹦亂跳啦!很開心。


外婆教你做輔食


周邊很多孩子都是6個月給斷奶的,因為年輕的爸媽都要出門打工,所以很早就給孩子掐斷奶,更有甚者,從孩子出生都不讓吃母乳,美其名曰怕胸部下垂,以後穿衣服不好看。

我家寶寶是一歲半斷奶的,那時候剛好八九月份,不太熱。原本也沒打算那麼早斷的,可是寶寶不願意吃飯,每天要吃很多次奶,所以就下定決心斷。

那天晚上決定的,就用保鮮膜包住奶頭,告訴寶寶,奶頭生病了,很疼,讓它休息不吃奶行不?白天還好,晚上就不行了,哭著鬧著要吃奶,所以就給了她一頓飽奶。

之後斷奶生涯開始了,我讓寶寶晚上跟我媽睡一個房間,我在隔壁房間,半夜寶寶餓醒找奶,餵了她點小饅頭餅乾,又玩了很久才睡,還好只是哭鬧一會。之後又重複了一週。寶寶徹底斷奶了,不再到處找奶。

可能短的有點倉促,之後寶寶不喝奶粉,不喝純奶,到現在只喝那種益生菌發酵的酸奶。

斷奶的時候,為了回奶,我每天都喝用大麥芽熬得水,回奶效果還是可以的。後來我就反思了自己斷奶的過程,我覺得我應該在寶寶還沒開始斷奶的時候,就開始喝大麥芽熬的水,這樣奶水慢慢減少,孩子就像自然離奶的一樣,或許孩子就不會連著一週哭鬧了。

那時候斷奶,我媽媽讓我抹苦瓜汁,說是那樣寶寶怕苦就不吃了,結果我家寶寶哭得那叫一個狠。

所以,建議想給寶寶斷奶的媽媽,採取溫和的方式斷奶,不要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我是@家有小女愛美麗。歡迎和我一起關注孩子成長!


家有小女愛美麗


我兒子一歲八個月了目前正在處於斷奶中。主要斷他的夜奶,因為我們的牙齒質量差,從開始剛長出來的兩顆門牙就不好。牙尖那裡剛開始有點黃,慢慢的就變的有點透明瞭。再後來就變的現在牙齒上都是豁口,跟嗑瓜子磕的牙豁子一樣,上邊四個門牙都這樣。一歲半以後白天吃奶很少。都吃飯。就是晚上奶睡加半夜醒了吃幾口 。所以先給他斷白天的,第一天找我兩次沒讓吃。轉移注意力就行了。第二天就不來找我了。第三天有時候來摸摸我的衣服,我一說不行。就笑著跑開了。其實孩子都能聽懂。這樣白天基本就斷了。因為家裡沒奶粉,現在疫情這樣,能不出門先不出門。所以晚上只是減少他吃的次數和時間,以前晚上是上床睡覺就吃奶一直到睡著。然後半夜醒了就給他吃。現在就是睡覺之前給他說吃幾口媽媽就摟著睡覺。然後他自己吃幾口我說好了,他就不吃了。然後我摟著哄睡。等半夜他要是醒了,我就給他喝點水,哄哄就睡了。剛開始那兩個晚上不讓吃就哭。這當媽的心裡有點難受。不過哄哄還是可以睡得。到早上五點醒了給他吃點餅乾喝點水還能繼續睡一會。畢竟晚上時間長會餓。昨晚表現得很棒,基本上從十點多一覺睡到六點,中間醒一次又自己睡了。就是前幾天回奶漲奶太疼了,還有一點如果你想斷奶,就提前計劃好,不提倡猛的一下給孩子直接斷奶或者分開式斷奶,這樣孩子會沒安全感,媽媽漲奶也會很難受。循序漸進的斷會比較好些,比如你下個月要給孩子斷。這個月就要開始慢慢減少餵奶的次數和時間,這樣你的乳腺也會根據你餵奶的量而慢慢減少產奶的量。它有記憶的。你孩子吃多少它會產多少的。這樣你以後斷奶不至於太受罪。,斷奶要漲奶是避免不了的。其實孩子長大後要斷奶不是孩子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孩子。我正在努力中。孩子斷奶的時候白天儘量多讓爸爸和他玩。還有每天晚上都要用含氟的牙膏刷牙。一點點就好,如果有的孩子半夜會加餐一頓奶粉,建議喝完奶粉再喝點水清理下奶漬。平常酸奶蛋糕孩子要少吃,吃了一定要認真刷牙。祝每個孩子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幸福美滿的家庭。[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