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10大經典名言,開啟美麗心靈的金鑰匙!

王陽明(1472年-1529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明代著名心學大師,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他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因此自號陽明子,人稱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陽明先生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他主張致良知,認為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理就在人心中是不假外求的。而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認為天理在聖人那裡,聖人之心是純天理,而大眾之心充滿人慾,因此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人應該匍匐在天理、聖人腳下。相較於程朱理學主張向外求理,服從於聖人,陽明心學更側重於個性的張揚。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更是給後世學人以極大地鼓舞和啟發:知而不行,非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完美結合才有實際意義。他的這些思想在《傳習錄》這本書中多有闡述,逍遙子為大家整理了幾句,我們不妨一起學習一下。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10大經典名言,開啟美麗心靈的金鑰匙!

1、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

釋義:生而為人,良知是我們最大的堅守,因為一切的良心、善行都從這裡發端,因此,“良知之外,更無知”;窮極一生不斷地學習,目的在於不讓良知蒙塵,因此,“致知之外,更無學”。

2、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釋義:好的品德和修養的形成就如同種樹,要從根本上下功夫:種樹要維護好它的根系,德行的養成要培養好自己的心性。

3、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釋義:人心如同一面鏡子,他原本只是如實地觀照世間萬事萬物,是無所謂善惡的。之所以有善惡,是因為我們有了私心。判斷善惡的最高標準是我們的良知,因此發揚善的東西,去除惡的東西,正是探究事物道理的意義所在。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10大經典名言,開啟美麗心靈的金鑰匙!

4、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釋義:天地萬物,花開花落,只有人去認識它的時候,才賦予了它們價值和意義。沒有人,這些價值和意義就不存在,因此,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都源於人心。

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釋義:真正明理的人,都會用行動表現出來,只是嘴上說明白,而沒有實行,跟不知沒有什麼區別。

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釋義:真正抱定的志向,就如同“心痛” 一般,一切心思和行為只在它上面,是顧不上說閒話,管閒事的。

7、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釋義:一切道理都源於人心,心是萬事萬物的本體,所以,“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10大經典名言,開啟美麗心靈的金鑰匙!

8、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釋義:意志是否堅定,心性是否穩定,在具體的事情上就能體現出來,平時可能高談闊論頭頭是道,一遇事情卻方寸大亂。在事情上不斷磨礪自己,才會更加堅韌,有定力。

9、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釋義:不犯錯誤不一定是最好的,人非聖賢,做事情難免會出錯。如果知錯能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10、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釋義:在頓悟的那一剎那,才會明瞭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和自在,良知、真誠和善良,這些人天生具有的品性,才是我們的本性,依這樣的品性行事,自然問心無愧,無憂無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