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5萬億基建計劃,對於房價是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奧斯卡薩瑪


25萬億資金的投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的釋放到市場中來,這方面中央會控制達到穩定市場流動性,提高經濟增速但是被迫也會造成一定程度通貨膨脹。所以房價可以放心不會暴漲,受通貨膨脹影響價格會變高,而房價具體的漲跌幅度是當地供需情況決定的。之前中國房價迅速攀升是因為國家釋放了大量流動性資金,比如救市,比如舊房改造,比如徵收,創造了需求也釋放了大量現金所以樓市迅速攀升。而這一次是用在基建工程之中更多的是提升國民生活質量,提升公共交通等方面。所以政策不變住房不炒。


愛冒險的眼鏡蛇


疫情過後,國家放出25萬億資金拉動經濟,要知道08年金融危機只放出了4萬,這次是25萬億,很多朋友就說是不是房價,又一輪飛漲了?


不可能,或者說這個是低概率事件,這次25萬億資金沒有投向房地產,高鐵這些項目,而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上面,房地產已經是一個去存量市場了,並且房貸資金貸款太大,佔據了居民大部分的貸款,負債不怕,只要收入增長速度大於這個負債就好了,所以這次國家把資金投放到了5G,這樣相當於是刺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擺脫房價的債務,繼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


那房價會跌麼?大哥!!經濟發展的是要大家都去消費,變的更有錢,只是錢沒有那麼值錢了,所以房價跌是不可能了,沒有房子的人還繼續拿錢去買房,但是有房子的人會拿去投向其他市場,那些地方財富增長速度更快,在錢面前大家都是聰明人。


哲思去創業


這次包括河北、四川、重慶、福建、陝西、河南、雲南在內的7個省推出投資總額高達25萬億的基建項目,很多人直呼大放水要來了,其實我們認真分析一下這次的重大投資計劃,可以發現其目的還是以穩經濟為主,並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對房價會構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分析如下:

首先這25萬億是總投資額,一個項目要建很多年的,並不是一年就集中花掉這25萬億,所以,並不存在大水漫灌的情況,第二,新一輪”基建“重點放在了5G、新能源汽車、雲計算、工業互聯網、以及智能製造等方面,這和以往的“鐵工基”並不是一樣的,具體有多少資金會流向房地產,我認為不會有很多,那麼也就不會造成以前出現過的房價過熱的情況,當然疫情之後的經濟如果能得到快速恢復,對房地產也會起到一個支撐作用,這也符合上層防止房地產大起大落穩步發展的方針。

綜上所述,25萬億基建計劃,其實用“新基建”計劃這個詞更準確些,要說對房地產的影響肯定不會像以往年份那麼直接,更多的是整體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間接聯動效應,到目前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容量已經非常大,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也事關全局,所以,我認為,今年的房地產市場還是以穩為主,大起大落都是要防止的。


牛散航哥


25萬億基建計劃,對於房價是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25萬億可以這麼簡單的說,2008年的4萬億都很厲害了,現在搞了6個多,你自己想有多厲害!主要的影響看幾個方面:

第一、和2008年房價的影響相比優劣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2008年當時的房價並不高,而且很多人在城市裡都還沒有買房,就是當時的城市化率非常的低,但是現在呢,和12年前相比,有錢的人在城市裡可能好多套了,但是沒錢的估計也很難買得起了,所以很多房子是在少數人手裡的,我在深圳看見過一個客戶手上有70多套房,真的太牛了,聽她說她朋友比她還要多,她只能算一般,我不明白幾十套房子是什麼概念,收房租都收不過來的感覺。但是我想強調一點的是,高層一直強調住房不炒,就算是採取了相對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對於房價影響也不是很大,相反由於疫情的影響可能很多城市房價反而跌了。現在推出了25萬億基建計劃是想刺激經濟,量化擒牛反而認為最多能讓樓市泡沫不至於破滅,可能想房價上漲可能想多了。

第二、對於資金的吸引力股市的影響反而更大一點。

當時4萬億出來股市從1600多點一直做到3500點,個股很多翻翻的。3倍5倍個股比比皆是。量化擒牛認為股市的流動性要比樓市要好,股市今天買,明天賣再過一個交易日就可以取錢出來了,非常的方便。而且25萬億的新基建對於很多已經上市的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其實投入到這些利好的行業的上市公司得到的回報可能要比投到房子上面的回報要高得多。

一旦股市的利好多起來,對資金的吸引力大的話,房地產對資金的吸引力就弱了。

綜上所述,量化擒牛認為25萬億的基建投資拉動在住房不炒的定位下,以及股市吸金力比房子強的情況下,很難再推高房價。


關注量化擒牛,你身邊貼心的專業理財顧問!專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討論,感謝你的評論點贊和支持!量化擒牛聲明:所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依照此報告觀點進行投資產生的盈虧,風險自擔。


量化擒牛


2008年M2是47.5萬億,藥量為十二分之一(4萬億)。

2020年M2是200萬億,暫定藥量為八分之一(25萬億)。

2019年中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55萬億,2020年僅僅過去了兩個月,7個省市的計劃投資規模已經將近2019年的一半。

昨日之事不可留,今日之患多煩憂

昨日之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發行的貨幣都已遠超歷史平均水平,在這史無前例的印鈔運動中,全球大部分國家資產價格一直處於上漲通道。

有人將經濟增長比喻成一個上升的電梯,不管你在電梯裡是蹲著站著跳著,只要你在電梯裡財富就會增長,進去的越早(樓層低的時候進入),下去的越晚(樓層高的時候出來),就能做到資產增值最大化,這就證明房價上漲是一種順勢而為的作用。

社會趨勢一定要跟,順勢而為一定要做,努力很重要,選擇更重要,

今日之患

適度的貨幣刺激必然帶來經濟繁榮,這是被世界貨幣發展史證明過多次的真理,但經濟繁榮的本質是,生產能效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與之相對應的,各種商品的價格應該不斷下跌,才能是真正的經濟增長模式,單純靠法幣(官方貨幣)刺激經濟是沒有實體支撐的空心住。

同時貨幣過度增發,導致資產泡沫膨脹過度,實體已然鬆動,投資大行其道,暴富變成夢想,貪婪反噬道德,巧取豪奪投機倒把成為熱議話題,企業無心經營,個人沒有定力,貨幣的洪水讓整個社會都在隨波逐流。

今天的25萬億會重現昨日4萬億對房地產的輝煌嗎?昨天,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紅利優勢,有80後獨生子女的買房高峰期,有在當時並不高的人均平米數。今天,這些往日的優勢逐步消耗殆盡。

昨天,我們依靠貨幣的大水漫灌,經濟不斷上漲,今天,經濟衰退已開始顯現,GDP增速開始下行,之前保七,現在保六,疫情過後很可能會提出保五點五。


昨天,貨幣寬鬆導致資產倍數上漲,隨即開始調控,開始去槓桿,今天,槓桿率不降反升,資產價格仍居高位,房價回落遙遙無期。

昨天,一至五線城市房價還未全面系統性上漲,今天,連五線下屬縣城,房價都至少漲了兩輪。

昨天,各地政府嚴控基建擴容,基本沒有什麼債務,今天,截至到2019年12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13072億元。

昨天,通貨膨脹屬於很低的水平,感受不到物價的暴漲。今天,國人消費最多肉類價格漲了幾輪。

昨天,我們需要解決的只是內需消費擴大問題,今天,外貿,投資,消費都需要解決。

綜合來看,房地產行業已經失去了再次爆發的基底。

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

以房地產行業為核心,配以基建輔助投資,造成國內債務擴張,地方不斷髮債,房企融資不斷,個人槓桿升高,直接導致地方為還錢靠賣地,開發商為還債靠賣房,最後個人加槓桿接下債務,妥妥的乾坤大挪移。

在這一循環中,依附房地產行業的各個產業都得到了債務轉嫁的機會,但多數企業並未因無債一身輕發展本行業專業技能,反而加入了繼續翻炒房價的隊伍,使得債務已經被完全扭曲,並且週期不斷拉長。

從某方面來說,如果25萬億基建造成房價再次大幅上漲(年增長超過5%),反而會對經濟造成更大負擔,又會走回房價刺激經濟的老路,產能過剩,增加基層負擔,拉大貧富差的社會問題也將更加突出。

繼續開動印鈔機對於煎熬中的各大房企來說肯定算是個利好消息,對於各地區來說,繼續保地價和房價的信號也異常明顯。

以上的道理大家都懂,政府更明白,但是必須特事特辦,新冠是突發的黑天鵝事件,在這個事件所影響到的週期內,穩經濟穩社會才是第一要務,投資基建恰恰能緩解這次新冠對經濟的整體壓力,債務拉昇的副作用只能等疫情過後在補救。

一切為了城鎮化

有人判斷基建大禮包會導致房價繼續上漲,我倒不全是這麼認為,基建無疑會讓一些人對房價產生躁動心理,但重要的是這些錢不會直線落入買不起房子那些人的口袋裡,也就是說短期內買不起房的還是沒錢買,等基建逐步上馬,各地投資基金逐步到位後,通過時間差讓貨幣流向個體,利用差異化消費來避免資金直接進入房地產推高房價。

房地產雖然告別了黃金週期,進入了白銀青銅時代,但從未來的整體發展來看,雖然暴漲的基底不在,但也不會將房價一棍子打到底。在白銀青銅週期內,房產會明顯趨於分化狀態,核心城市會觸底回調,過度透支地區會止步不前喘口氣。

無疑這次25萬億基建大禮包,成因中少不了國民消費意願及消費預期的雙下調,在外貿受阻,投資低迷的情況下,拉動消費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而從基建的個人收益方來看,農民工無疑將會佔較大比例,為何如此?因為穩住了農民工的就業和工資,也就穩住了城鎮化繼續發展的錨,農民工有錢賺才願意留在城鎮中繼續推進城鎮化,城鎮化繼續發展才能繼續帶動經濟向上。

通過之前的分析得知如果不搞基建大禮包,這次疫情導致的諸多問題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緩解恢復,那麼這段時間(很可能3-6個月)原先在城市中工作的農民工就會因為在城市中沒有收入,而轉回農村,上億的農民工返鄉農村怎樣應對,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將農民工長期留在各個工地上。

從根本上講,城鎮化必須為進入城鎮的人口提供崗位,如果按照預期的城鎮化工作崗位要求,這些崗位大部分都要帶有養老醫療保險的全職就業崗位,這樣在這些崗位中的農村進城人口才算是真正的落戶於城鎮,然而現在大部分的農村進城人口都在從事短期和臨時性的工作,尤其以農民工大軍為主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即使是一些僥倖進入民企或國企的全職就業人員,工作年限也都在3-7年之間。

城鎮化率不是以戶口性質計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計算。就拿當年中科院《2012年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突破50%大關,達到51.3%(人到中年記憶力減退,數字可能不太準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城鎮常駐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常駐人口中將生活半年以上的農村戶籍也統計在內,如果拋出這些農村戶籍人口,實際城鎮化率為35%左右。由城鎮化率的統計結果可見,城鎮中不能缺少農民工的身影。

總結

從房價上漲的基底,和中央房住不炒的精神,以及各基層民眾的消費能力,消費觀來看,25萬億基建計劃對於房價的刺激作用不會很大,但肯定會撩起一些房價震動的漣漪,可能會結合各地區債務及經濟受創大小,順勢進行房價調整(還是以不超速5%為基準),所以千萬不要產生一種房產黃金十年時的錯覺,認為錯過這波行情,房價未來還會大漲。


屬狗的水瓶座


25萬億基建計劃,對全國各行各業都有巨大影響,對於房價也有巨大影響,推高房價是毋庸置疑的。

2008年的4萬億,開啟了中國房地產的黃金十年,房價漲了二到三倍。昨天看到一個人預測未來十年能漲三倍以上的項目,其中就有講到房價,他認為未來十年房子還能漲三倍,很多讀者留言反駁,我也不信。2008的4萬億是完成了房價的三倍漲幅,今天的25萬億雖然體量更大,但國情已經完全不一樣。

從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十年房價走勢圖來看。2008年,四大一線北上廣深房均價都在15000以內,到2017年深圳60000以上,接近70000;上海接近60000;北京突破了50000;只有廣州剛突破30000。但2008年,廣州房均價還不到10000,也是三倍有餘。如果未來十年再漲三倍,深圳房均價二十萬,這帶來的影響可不是一點二點,對深圳的發展影響是深遠,國家應該不會放任不管,所以再三倍漲幅可能性很小。

新一線城市同樣實現了三倍漲幅。小編所在十八線小縣城也從1000多漲到了4000多,妥妥的三倍以上的漲幅。

25萬億撒向基建,最終這些錢會流到全社會,就是印鈔票,放大水。

央行放水,推高通貨膨脹,錢縮水,物資價格上漲,房價自然也上漲。

央行放水,流動性氾濫,大量資金總得有個去處。或者實業,或者股市……總有一部分資金會流向房地產。在資金的推動下,房價的上漲也是可期的。

房價上漲是確定的,但是不是和上一個十年一樣,一線,新一線,十八線小縣城,都實現三倍漲幅的普漲;還是一線大漲,二線小漲,十八線不漲或者下跌,這是需要考察更多指標才能明瞭的。當然,國家的調控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你認為房價還能漲多少呢?




品味雙色球


您好!下面由註冊會計師郭小凡為您解答:


25萬億基建計劃推出,肯定不是為了推高房價。

為什麼為推出這項計劃,是因為在消費、出口受阻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三駕經濟馬車,兩駕受疫情嚴重影響,只有保投資了,不然經濟面會更糟糕。


鉅額資金會進入哪些行業

最近鉅額基建投資計劃出來後,我們想知道會進入那些行業。從作為經濟的睛雨表股市就能感受到。

在最近股市中,水泥,建築公司 ,鋼鐵等基建類股票,曾一度出現漲停潮。說明各地會對園林,城市設施,交通等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


我認為不會導致房價大漲,國家政策始終是”房住不炒“,這個決心不會改變。

最近政府出臺一系列與房地產有關的政策效應還是以維穩為主。做有經濟結構中的重要角色地產行業,政府肯定也非常關心,這些錢或許有部分會流入樓市,但絕不會像08年那樣子大水漫灌,所以,對房價的影響有限,何況現在的樓市,已經供過於求,這資金流入,只會讓庫存更多。


無論是剛需購房者還是持幣觀望者,絕大多數人都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二手房不好賣了,新房價格企穩或略有下降。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在樓下留言,我們相互學習探討!

謝謝關注!


郭小凡財經


25萬億的基建大投入肯定對城市的硬件改造提升到了一個足夠的高度。要是在2015年前,那麼可以肯定地說對房價具有絕對的刺激上漲作用。可是,從2015年以來房價經過了這一輪大漲,幾乎透支了房地產市場未來5~10年的上漲空間。要想再通過這種基建大規模投入刺激房地產大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是這次的大規模投入對房價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下跌的趨勢也已無法改變。

房地產財富作為居民財富的主要存儲方式,不僅在中國,即便在全球範圍也是如此。歐美西方國家的居民財富中的50%以上也是在固定資產財富中,而我國的房地產財富更勝一籌,幾乎達到了居民財富的70%以上。也就是社會居民總財富按GDP4倍計算,那麼至少會有280萬的淨房產財富,人均達到20萬元。要想推動如此的龐然大物沒有這麼容易。

可房地產市場畢竟如此巨大,不可能只是一種方式運行。

在如今的總量逐漸達到平衡,可區域分化現象會更加突出。一些人口外流嚴重、住宅特性明顯、區域經濟下滑、環境資源匱乏的地區必定會走向低谷。可一些人口流入較快、環境資源豐富、科技金融發達、土地資源稀缺、房產金融屬性強的區域還會繼續走強,並且從城市高度向都市圈範圍擴張。這也是不同的特性城市出現了分化的過程,且會愈演愈烈!
鞅哥認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用28定律概括是比較客觀的,也就是20%的城市在以後會出現上漲,而80%的城市會出現不漲或下跌的現象。這樣就意味著在選擇區域、城市、地域、樓盤、樓號、樓層、單元、價格等方面都需要更加的運營專業能力和技術判斷。這樣才可能更好地規避風險。至於,這次的大建設滾滾而來,也無法改變這種房價變化的大趨勢。


鞅論財經


沒有影響!這基建都是投入基礎建設,公路,鐵路,水利,網絡等,不會投入房地產,現在房地產仍然堅持的房住不炒,而且這只是計劃投資,得好幾年投完,這更多的是象徵意義。所以房地產就不要有幻想了,順勢而為。中國的新一輪“基建時代”已經開始,相比以“鐵公基”、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成為新的投資佈局方向,併為接下來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歷史機遇。

  2月22日,工信部召開電話會議強調,基礎電信企業要及時評估疫情影響,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

  就在今年1月初,各省市政府發佈工作報告發現,其中“5G”、“新基建”成為熱詞。拒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9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列入2020年重點工作,其中有6個省市明確規劃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超過17.8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抗疫期間,為充分保證隔離期間工作、學習任務的落實,在線教育、網絡協作系統在此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專家預計服務以上領域的5G網絡、智能物聯網、安全系統、大數據相關項目的建設日程還會有所提前,預計全年新增新基建和相應的新服務投資將超5萬億元。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但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新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

  “我們預測,到2042年左右中國城鎮人口達峰值時,新增1.9億城鎮人口的80%將集中在19個城市群,60%將在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7個城市群,未來上述地區的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教育、醫療、5G等基礎設施將面臨嚴重短缺。”

  任澤平表示,新一輪基建投資將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創新穩增長。



拙樸厚德


25萬億的基建,是一段時期內的項目總額,不是指2020年一年的投資,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既然提出了這個數字,就說明大水漫灌是有可能的。

記得上次4萬億的投資,實際規模遠遠不止,帶來的結果是樓市的崛起和通脹,這次雖然強調了房住不炒,但這些天大家都看到了,各地陸續在放寬購房的條件,這一次沒有被阻止。

如此龐大的資金,肯定會有部分進入樓市,誰也擋不住。

房價也許不會暴漲,但維持現有價格毫無問題,緩慢上漲幾乎是定局,那麼,多少算緩慢呢?每年7%算吧,大概10年翻一番。

別再盯著房價了,實際上沒有房的人不多了,最差也可以和父母住一起,現在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日常消費品上吧,新一波通脹可能就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