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智库评估中国排放交易体系的成本收益

美智库评估中国排放交易体系的成本收益

中国启动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如果全面实施,这个全国性的排放交易体系将使全球通过某种形式的排放定价所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倍以上。为了减少排放,中国将依赖一项可交易的绩效标准(TPS),这一机制与全球范围内更常采用的限额与交易(Cap and Trade,C&T)有很大区别。2020年1月14日,未来资源研究所(Resources for Future,RFF)发布题为《中国非常规的全国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隐性产出补贴的广泛影响》(China’s Unconventional Nationwide CO2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The Wide-Ranging Impacts of an Implicit Output Subsidy)的工作报告,评估了政策适用于电力部门的第一个规划阶段的TPS替代设计的成本效益和分配后果,并将这些影响与类似的C&T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与C&T相比,在TPS下实现给定的总CO2减排目标的成本要高得多。这反映了TPS对电力输出的隐性补贴的一些影响。补贴使得生产者更少有效地利用减少产出来减少排放(事实上,补贴使一些生产者增加了生产)。这也降低了限额交易能够降低成本的程度。当TPS采用多个基准时(符合法规要求的最大排放-产出比),它扭曲了不同发电厂对减排的相对贡献。在研究的主要案例中,TPS的成本比C&T下的成本高大约47%。

(2)尽管TPS在总成本方面有一些缺点,但它相对于C&T也有一些吸引力。其以电价为基础的结构使得整个政策能够根据商业周期的变化自动调整,而且由于TPS比C&T导致的电价上涨幅度更小,它可能会导致更少的排放泄漏。此外,使用多个(即,不同的)基准,虽然往往会提高总成本,但可以缩小政策成本在该国不同技术类型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3)即使TPS的总成本高于C&T,但一旦将其环境效益计算在内,它也能产生显著的净收益。如果减排价值为每吨290元人民币(或约44美元),研究的主要案例结果表明,TPS的环境效益超出政策成本约3倍。除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外,TPS还将减少其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几种空气污染物。考虑到空气污染的减少和相关的健康效益将大大提高效益成本比。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3期,曾静静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