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無論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好人緣,不求人見人愛,起碼融入大家不成問題。但是,孩子們的世界往往

非常單純喜歡直來直去,有時,寶寶想要跟小朋友們一起玩還是會遭到拒絕的,而孩子們的內心又非常脆弱,這時候,家長的反應至關重要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在小區的小公園裡看到過這樣一個場面,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做“丟手絹”的遊戲,這個時候,一位寶媽帶著一個小男孩也過來了,小男孩看起來四五歲,想要加入遊戲,卻被負責丟手絹的一個大一點的小女孩指著說:“你走開,我們不跟你玩。”

小男孩愣了一下,但是還是想加入遊戲。卻被女孩更高聲地說了一句“我說了,我們不跟你玩,討厭鬼!”說完,用手扮了個鬼臉。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這個時候,男孩的媽媽看不下去了,特別生氣地訓斥那個小姑娘:“你才是討厭鬼,這麼小就學會欺負人,沒禮貌!”轉身就拉著小男孩離去。

家長這種看似保護孩子的行為,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表面上看,這位媽媽在孩子委屈時做到了及時保護,但實際上,這種用訓斥的暴力方式替孩子出惡氣的行為,既不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作為家長,其實我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誰也不願意看見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但家長過分介入、越庖代俎的行為至少有兩個弊端:

一是家長向孩子示範了一種簡單粗暴的問題解決方式

孩子無法判斷父母行為的對錯,但卻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漸漸地孩子會學家長用暴力去處理自己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問題,久而久之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孩子。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二是家長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孩子解決問題。

不僅讓孩子對父母越來越依賴,也會讓孩子變得膽小自卑,社會適應能力差,無法很好的融入社會。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沒有辦法去替代孩子交朋友,但是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去理解,幫助孩子找到構建友情的關鍵因素。那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呢?可以採用ICPS的方法教會孩子學會如何社交。

那麼當孩子想和別人玩被拒絕,如何運用ICPS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呢?

首先,什麼是ICPS法?

ICPS法的核心就是運用對話教給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思考技巧。一個完整的ICPS對話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明確問題出在哪裡;二是理解自己及他人感受;三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四是預估解決辦法的後果。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如何運用ICPS法解決問題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理解問題出在哪裡。

家長應認真傾聽孩子的情緒。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拒絕,被拒絕的孩子都會因此感到失落、難過,甚至會對和別人打交道產生畏懼心理。

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擁抱孩子,去理解她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陪伴。並告訴孩子,被別人拒絕是人際交往中很正常的事情,對方並沒有惡意,教會孩子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中,蔡少芬6歲的小女兒因為多次跟別人玩被拒絕,難過地跟她訴苦,蔡少芬的做法得到了網友的高度評價。

她抱著女兒說: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接納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樣東西,就是你笑容多一點,你主動一點,你做回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的。如果你還計較,你永遠不是一個快樂的人。

家長應幫助孩子思考問題所在。安撫孩子後,家長要通過有效對話,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明確發生的是什麼問題。這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家長平時可以在遊戲中,在日常的交流中有目的性對孩子這兩個方面進行訓練。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第二步:家長要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被別人拒絕時,家長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進行安撫後,應該正面引導孩子去努力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我前面講到的小男孩想加入丟手絹遊戲的例子:

家長:你拿著手絹就要藏了,有人衝你 跑過來,你讓他一起玩嗎?

孩子:不讓。他看到我扔給誰了,會告訴人家。

家長:那你什麼時候願意讓他一起玩?

孩子:等我們玩完這一輪,我讓他一起玩。

通過進行能引發孩子思考的對話,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拒絕自己是為什麼,知道原因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第三步:思考多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後果,並進行選擇。這是ICPS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幫助孩子理解問題在哪裡之後,引導孩子思考解決辦法。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個問題往往不止一種解決辦法,要鼓勵孩子多思考,想出儘可能多的辦法,並引導孩子認識到每種辦法帶來的後果,進行比較後,讓孩子最終選擇其中一個去執行。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需要強調的是:整個過程,家長只是起引導和點撥的作用,不能自己去代替孩子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無論哪種方案,都不要去幹預,讓孩子自己在不斷地實踐和受挫中,最終懂得怎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社會能力越來越強。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那麼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在交往中真正能學會如何把握交友分寸,被別人喜歡的同時又能夠做回自我,堅守自己的價值?

這往往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心中想法也是千奇百怪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也是脆弱的,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所以父母應該找到正確的方法來引導他們,但一定不能夠矯正過枉,反而還會起反作用,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愛上語言表達系列繪本》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家長的這一顧慮,書中內容選題新,立意好,八本故事精選八個主題。經典手繪大圖,鮮豔的色彩搭配、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將人物豐富的情感體現地淋漓盡致,即使孩子認字不全,看圖也能理解故事內容。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每冊都有寫給家長的話,從科學的角度為家長分析孩子出現該語言習慣的原因、過程及改善的方法,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贈送音頻二維碼,同步伴讀免費聽故事。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大方說話,不做“小蚊子”》獻給一說話就臉紅、聲音小的像蚊子叫的孩子。《輕聲說話,不做“大喇叭”》獻給說話聲音特別大、不顧及別人感受、不能保守秘密的孩子。《積極說話,不做“悶葫蘆”》獻給遇到問題悶在心裡、不敢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清楚說話,不做“小結巴”》獻給平時說話很流利,可一著急就變得結結巴巴的孩子。《勇敢說話,不做“膽小鬼”》獻給膽小、怕事,什麼都不敢問、不敢說的孩子。《得體說話,不做“窩裡橫”》獻給在外懦弱、在家對誰都沒有好脾氣的孩子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全套書8冊僅58元,不過幾杯奶茶,幾包煙錢。就能夠幫助你教會孩子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學會清楚說話、大大方方、果斷說話、積極表達、擅長表達、聲音柔和、不吵不嚷、熱愛表達、得體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