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在經歷了2018年3.9%的總保費疲軟增長之後,中國保險市場在2019年迎來了反彈。在2019年前七個月,總保費增長13.9%,其中,壽險市場增長了15.9%,非壽險市場增長了8%。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壽險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在從資產驅動向負債驅動轉變,對客戶需求的把握和價值創造將愈發重要。然而,不斷下降的利率使保險公司難以維持具有吸引力的利益水平。

在非壽險市場,贏家通吃的局面正變得愈加明顯,尤其是在車險領域,大型保險公司在市場上有越來越強的優勢。中小型保險公司將不得不探索新的技術和能力,試圖找到合適的利基市場。

保險公司都面臨這數字化轉型,旨在提高業務效率,改善客戶體驗,並應對來自科技巨頭的顛覆性挑戰,而這些科技巨頭正越來越多地涉足保險市場。

注:本文來自安永《2020 China Insurance Outlook》。

壽險趨勢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從規模增長到質量增長

2018年,壽險公司總保費同比增長近乎為零,創下過去7年來的最低點。保費總額為393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0.8%。而另一方面,壽險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依舊強勁,約60%的壽險公司實現了盈利。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監管的不斷完善,我國壽險行業積極調整業務結構。例如,短期產品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長期產品。這種轉變使壽險行業從高速規模化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增長。

持續性市場開放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指出,金融監管部門將繼續推進保險業的開放。今年,銀保監會就推出了多項新的措施,包括:

將原來規定2021年取消外資壽險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這有利於吸引更多優質外資保險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引入更加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多元化的壽險產品。

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

這有利於吸收借鑑境外優秀保險機構的經驗做法,激發國內保險資產管理市場活力,促進提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能力。

放寬外資保險公司准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

這為具有經營特色和專長但經營年限不足的外國保險公司來華創造了條件,有利於進一步豐富保險市場主體和保險專業服務,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外資保險公司

這將進一步豐富外資保險公司的股東類型,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許多申請已獲批准。例如,安聯集團成立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安達保險獲准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至30.9%,使之從中資保險集團公司轉變成為中外合資企業,這在國內也是第一家。隨著有關部門採取進一步開放措施,確保一個公平和一致的市場環境,併購或將成為進入或擴大中國市場的有效途徑。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利率下降

中國國債收益率已降至過去5年的最低水平。

鑑於壽險產品保費對利率的敏感性較強,持續的低利率被視為一大威脅。在此環境下,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可能不足以滿足對投保人的合同擔保義務。對此,今年8月銀保監會下發通知,將長期年金產品的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從現行的4.025%下調至3.5%,以防止潛在的利率風險。另外,我國還應該借鑑其他經歷過低利率的市場的經驗教訓和最佳做法。

續嚴監管+新版險企會計準則IFRS17

今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暫行辦法》,其目的是:

• 完善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制度體系

• 加強分類監管

• 強化資產負債管理監管硬約束

此外,銀保監會將在近期修訂償付能力要求。其結果是,合規成本上升了,包括費用和管理層的關注度。

中國保險公司仍在為IFRS 17做準備,這是20多年來最大的會計變化。IFRS 17將使行業朝著財務報告的標準化、協調化和透明化邁出一大步。

非壽險趨勢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大型非壽險公司繼續主導著一個穩步增長的市場

2018年,中國非壽險市場保費總額為1760億美元,同比增長12.2%。前十大非壽險公司約佔中國市場份額的85%。“馬太效應”顯著依然是非壽險市場最鮮明的標籤之一。在2018年,“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的市場份額合計高達64.04%,而合計淨利潤更是超過行業整體,佔比高達104.34%。

一旦將老三家除去,中國其餘非壽險公司整體處於虧損狀態,這主要是由於市場高度集中在汽車行業,導致競爭異常激烈。對此,中小型非壽險公司可以通過進一步探索其競爭優勢(如股東協同效應和專業知識),並集中於特定利基市場的個別分銷渠道,而不是力求提供全面的服務,從而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隨著商車費改再深化,車險保費增長放緩,利潤率下降

非壽險公司在車險市場面臨巨大挑戰,進一步的價格自由化降低了平均保單保費,而新車銷售首次出現負增長。這兩方面的變化都對保險公司帶來了挑戰。

了打擊不公平競爭的市場行為,2018年6月,保險監管機構制定了進一步監管非壽險公司遵守商車費改計劃的相關條例,並將佣金比例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汽車價格自由化進一步挑戰了非壽險公司的競爭能力,從傳統的佣金驅動方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在這個新的環境中,優質的服務和產品是關鍵特色。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多元化市場給風險選擇帶來新挑戰

鑑於激烈的行業競爭,非壽險公司也一直在積極開發車險市場以外的新產品。對於許多非壽險公司來說,近年來非車險保費的增速已遠遠超過了車險保費增速。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發展,從宏觀經濟變化到社會風險管理,保險需求呈現多樣化。目前的趨勢表明,

信用保證險、工程險、責任險和農業險最有快速增長的潛力

不過,這些新興業務的承保利潤率目前仍不理想。例如,一些非壽險公司不計後果地進入P2P網絡貸款業務的信用和保證保險領域,並因極端的風險而造成巨大的承保損失。

非壽險公司已經吸取了教訓,正在努力加強內部控制和承保紀律,在風險選擇方面守住自己的底線,而不輕易在風險太大的領域追逐保費增長。

2020年中國市場保險業前景展望

保險公司的必備要素

(一)發展數字化策略來提高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從現有數據資產中挖掘並實現價值。

(二)關注監管變化(例如,IFRS 17,償付能力要求,資產負債管理要求),將實施計劃與業務轉型計劃相匹配,以創建業務價值,同時提高風險管理及法規遵從性。

(三)建立保險生態系統,為特定客戶開發新的分銷和服務策略,並注重數字渠道的搭建,和傳統渠道的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