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文|東陸十三

陳繼儒《小窗幽記》:“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這句話的意思是:與人交往時,與其給人一見如故的歡喜,不如在日後漫長的相處之中,不讓對方產生厭煩。

換句話說,就是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人與人交往,確實是一門大學問。

我覺得無論情人之間、朋友之間,還是親人之間,想要久處不厭,保持界限感是非常必要的。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1

什麼是界限感?

在叔本華的哲學著作中,講過一則刺蝟的故事。

刺蝟在天冷時,需要彼此靠攏取暖,但它們會保持一定距離,既能達到取暖的目的,又能避免互相刺傷。

叔本華以及弗洛伊德都曾經用這個故事,來描述他們對於人與人之間,建立人際關係的看法。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想要久處不厭,就要像刺蝟一樣,保持一個既能相互溫暖,又能不受傷害的距離。

這種距離,就是所謂的“界限感”。

可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懂得,保持界限感的重要性。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2

讀者姚女士就遇上了一個沒有界限感的人,這個人正是她的大姑子。

大姑子比姚女士老公大3歲,自小就很優秀,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一家大型外企工作,一路加薪升職,如今已是公司骨幹,收入不菲。

在姚女士結婚時,大姑子已經出嫁3年了,但是大姑子的事業心比較重,比較晚要孩子,現在孩子才一歲,只比姚女士的寶寶大幾個月。

姚女士第一次見到大姑子的時候,其實對她印象挺不錯。

大姑子不但漂亮有氣質,而且出手也很大方,第一次見面,就送給姚女士價值3000多的化妝品。

可是,在接下來的接觸中,姚女士才發現大姑子是一個性格很強勢的人。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3

姚女士結婚後和公婆住在一起,大姑子偶爾也會回來。

每次回來,她都會帶上各種禮物,每個人都有,考慮得很周到,可是她強勢的性格讓姚女士感覺很厭煩。

大姑子一回到孃家,儼然成了一家之主,什麼事情都要管,不但老公被她使喚得團團轉,就連姚女士夫妻之間的事情,她也要插手。

好在大姑子的工作很忙,平時比較少回來。

可是,讓姚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大姑子離婚了,帶著一歲的兒子回了孃家,還住下不走了。

據說,大姑子懷孕期間,她的老公在外面胡來,大姑子有所察覺,但她一直忍著,慢慢收集證據,直到萬事俱備她才提出離婚。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4

姚女士雖然不喜歡大姑子的強勢,但一直很欽佩她,感覺她就像《完美關係》裡的斯黛拉,智慧果敢,面對婚姻危機,當斷則斷,並且確保了自身最大利益。

姚女士很同情大姑子的婚姻不幸,可她漸漸覺得,自己也是大姑子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之一。

大姑子住回家裡之後,依舊每天忙於工作,把孩子直接丟給母親照看。可是,婆婆除了要照看外孫之外,還要幫忙帶姚女士的寶寶,一時之間顧不過來。

姚女士和老公都要工作,公公也還沒有退休,婆婆一個人精力又有限,兩個孩子成了一個大難題。

而且,大姑子又經常加班、應酬、出差,每天都有突發狀況,無奈之下,姚女士只能經常請假在家一起帶兩個孩子。

姚女士就向老公抱怨,長期這樣下去,別說收入降低,就連自己的工作恐怕都要保不住。老公卻一個勁地說:“我姐已經很慘了,孩子的事先別去煩她。”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5

其實,除了孩子之外,大姑子的入住,也打破原本婆媳之間的平衡。

三個女人在同一個屋簷下,難免有摩擦碰撞,尤其是原本就強勢的大姑子,再加上如今的心情不好,火氣難免有些大。

婆婆是個善良的老人,但是帶孩子帶累了,也有些脾氣,姚女士就更不要說,經常請假被上司批評,回到家又和婆婆、大姑子各種意見不合。

雖然大家都暫時剋制住,並沒有發生爭吵,但姚女士知道,遲早有一天會爆發的。

那天,姚女士就和老公說:“這樣下去不行,會把你媽累壞的,不如讓你姐去請個保姆回來,幫忙照看孩子?”

誰知,老公和大姑子說了之後,大姑子當晚回來就和姚女士商量,讓姚女士辭職在家幫忙照看孩子,工資她來出。

大姑子還說:“反正你每個月也就4000多,我每個月出6000,何必去請保姆,讓別人賺錢呢?再說自己家人帶孩子也比較放心。”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6

姚女士聽完頓時有些生氣,再怎麼說她也是一個大學生,這些年因為結婚生孩子總是換工作,所以工資低了一點,但也不至於回家裡當保姆。

更讓她生氣的是,公婆都紛紛點頭說好,連老公也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絲毫不覺得讓自己妻子辭職回家當保姆,是一件既沒尊嚴也沒有前途的事。

姚女士決定豁出去,把事情說清楚,她說:“大姐,先不說孩子的事,我們先來說說,你要在我家裡住多久?”

此話一出,不但大姑子的臉色變了,就連公婆、老公都紛紛指責姚女士不懂事。

最後,一家人不歡而散。

老公也因此和姚女士大吵一架,姚女士很納悶,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07

周國平在《人和永恆》中寫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這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確實,一切交往,都需要保持界限感,就算是親人之間也是如此。

如果,你超越了對方的最後界限,必定會遭到對方的回擊,必定會因此給雙方,都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

對於大姑子來說,母親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她婚姻失敗之後,回母親家確實沒錯,可是她卻忽略了姚女士的感受,並且傷害姚女士的自尊。

她與姚女士之間,只是親戚,那就更需要保持界限感,保持尊重,感情才能持久溫暖。

“每月給你6000,幫我帶孩子”丈夫姐姐無理要求,妻子一番話回擊

人際交往,是一門大學問,保持界限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突破界限就是走向了盡頭。

願我們都能像寒冬裡相互取暖的刺蝟,保持安全距離,既能彼此溫暖,又能互不傷害!

--END--

作者:東陸十三,自由撰稿人,用文字行走江湖,用筆尖觸碰心靈,用溫暖照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