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温当年《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对病例呼吸道标本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近日,国内多地连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并时有死亡病例发生。

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温当年《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与2003年的SARS病毒相似度达80%。另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症状与传染途径也与SARS病毒感染相似。笔者查询了大量资料,在2003年5月的《安全与健康》杂志上找到这篇《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该手册站在个人预防的角度,在2003年举国抗击“非典”的历史时期,总结了当时国内预防“非典”的一些成功经验,所写内容非常系统,措施也很实用。在此非常时期,提供给大家,供参考。希望能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有所帮助。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温当年《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


非典不可怕,预防是关键

-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

一、三大传染途径

1、提防飞沫,病毒随口水在一米内散播、生存可达六小时。

2、小心口水沾身,尤其在与人共膳时更要注意。

3、勿穿别人衣物,严防病毒沾在衣物上的分泌物散播。

二、五大病症

1, 38度以上持续高烧、不退。

2、发冷。

3、咳嗽。

4、头痛。

5、全身酸软。

三、预防十法

1、无论患病或接触患者,一定要戴口罩。

2、发病后不要上学、上班。

3、打喷嚏、咳嗽要掩口,并立即洗手。

4、不要共用毛巾。

5、可有消毒液在室内消毒,并擦抹家具。

6、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7、注意均衡饮食。

8、休息要充足。

9、室内空气要流通。

10、尽量避免吸烟。

四、正确洗手方法指引

1、用水管的流水洗手。

2、加入皂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10秒时间洗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和手背。别忘了交叉双手的手指,洗擦手指边侧,并轮流在手心洗擦手指头。

4、洗擦时切勿冲水。

5、洗擦后,要用清水将双手彻底洗净。

6、用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

7、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用抹手纸包裹关上水龙头,或者以双手捧水,将水龙头冲洗一下再旋紧。

8、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纸巾抹手。

9、离去时,可用抹手纸包着旋开门柄。

10、如果使用抹毛巾,应放置妥当,除了不要与他人共用,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

五、口罩正确佩戴方法

1、先将头带每隔二至四厘米处拉松。

2、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

3、双手指尖沿着鼻梁,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至紧贴贴鼻梁。

4、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

六、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非典

1、洗头:外出返家最好先洗净头发,因为病毒可透过飞沫传播,只要你置身于密封式空间,病毒的悬浮粒子便会随空气漂浮,头发成为这些悬浮粒子最佳藏身之处,返家后不洗头,藏身于头发的病毒便会在屋内散播。

2、戴帽:长头发的女士们外出最好束起头发并戴上大帽子,最好把所有头发都包裹,这有助预防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悬浮粒子沾附于发梢之上。

3、亲吻:下班返家切勿第一时间亲吻妻子、丈夫或子女,因为悬浮粒子有机会沾附在湿暖的嘴唇和面颊,应先梳洗,避免把病毒传给亲人。

4、佩戴合格口罩:口罩如果太薄难有作用,应该用纱布、纸质稍厚口罩或N95型口罩(该型号口罩的预防功能较一般手术用口罩为佳,因为孔洞较小,纤维密度高)。使用时手势要轻,莫将口罩弄皱,紧贴面部,用手指轻按鼻梁部位,让口罩更伏贴,口罩连续使用四小时便要更换,而N95型虽然最能阻隔病毒,但年长或哮喘人及呼吸不顺畅人士不宜佩戴。

5、换衫:衣服要天天替换,最好是一些每天可洗涤的物料,必须干洗的物料,例如西装、绒布,始终干洗的干净程度逊色干湿洗。

6、开窗通风:避免细菌在密封内游离,时刻打开窗户有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减低空气中病毒悬浮粒子。手部最易沾染细菌和病毒,须特别注意清洁卫生。

7、家具清洁:飞沫可贴附在头脸、衣物、被褥、家具、桌椅、甚至儿童的玩具表面,一般可用稀释的家用漂白水擦;若家有伤风感冒患者,则漂白水浓度提高至开稀50倍(即一份漂白水开稀49份清水)。

8、佩戴手套:公共设施如扶手电梯、车厢的扶手、公共厕所,都成为细菌病毒散播的间接工具,最好戴上手套以防万一。避免到人烟稠密的地方狂野、卡拉OK。


《安全与健康》杂志,2003-05-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