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直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樣的?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逆行IT


首先直腸癌主要是發生於直腸上皮部位的惡性腫瘤,而且有直腸癌發病率遠遠大於結腸癌,而且早期的直腸癌和痔瘡症狀差不多,所以這兩者不經過仔細檢查是很容易混淆的,而且直腸癌晚期會轉移到臨近組織器官,所以治療是很複雜的。



直腸癌發生率很高,但是具體的病因還是不明確,主要是由飲食習慣不良,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低纖維飲食,因為這些飲食習慣會容易導致人體腸道內食物殘渣排除延遲,容易導致腸道毒素的破壞、還有就是腸道疾病,入慢性腸炎、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也是容易誘發腸癌、還有遺傳等因素所引發。

直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但是到了中晚期,由於腫瘤刺激容易導致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排便習慣改變,而且還有下墜感及裡急後重感,由於腫瘤導致腸腔狹窄,容易出現大便變細及梗阻,還容易導致出現腹脹及排便不盡感,也會出現下腹部疼痛,而且晚期還會轉移到臨近組織器官。

對於直腸癌的治療主要是儘量解除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主要的治療措施是手術切除、放療及化療,但是這些治療還是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適應症及檢查結果來進行的。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直腸癌是直腸異變發生的癌症,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解剖位置的原因,發現直腸癌時已經是中晚期,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不佳。直腸癌有什麼症狀,對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直腸癌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直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早期直腸癌一般無任何不舒服,部分病人僅有輕度的肛門部不適,如肛門部瘙癢,大便帶少量血等,但人們往往均不注意。直到腫塊增大後有症狀才引起注意。

1.排便不適。正常人大便在直腸內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有排便感覺。腫瘤存在於直腸內,也會象糞便一樣刺激腸壁,總有排便感,每天大便次數增多,但又排不淨,這種不適感與腫瘤大小有關,腫瘤大症狀重。部分病人由於刺激直腸,直腸產生液體增多,液體流出肛門,經常汙染內褲。即使症狀輕,也應及時就診。如排便前肛門已有明顯的下墜感,大便時有裡急後重(總想排而又排不出),或下腹部隱約疼痛時,往往已到中、晚期直腸癌。

2.便血。由於腫瘤表面潰爛或大便乾燥時摩擦腫瘤可出現血便,人眼一般均能看到大便呈紅或暗紅色,如腫瘤有感染可出現膿血便。因此便血往往是直腸癌的最早期表現,也是最易被誤診誤治的原因。



3.慢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是指腸道被阻塞,排氣排便困難,主要是由於腫瘤較大,使直腸變窄,即可出現腹脹、腹痛,大便條變細,部分病人有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的表現,出現此症狀說明腫瘤多已處於中、晚期。

4.全身不良表現。該病患者可出現短期內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消瘦,全身無力或面色蒼白、貧血症狀。晚期腫瘤侵犯直腸周圍,可出現尿頻、尿痛等其它臟器受刺激的症狀。

以上四點是幫助臨床發現直腸癌的最常見表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直腸癌的治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能不生癌症最好了,我們要知道如何去預防直腸癌。

如何預防直腸癌 ?

目前研究表明直腸癌的病因並不明確,也就沒有特殊的預防辦法,但可減少一些誘發因素並治療一些易發生癌變的疾病,可以大大降低直腸癌的發病率。首先要調整飲食結構,多食蔬菜,對有息肉者及早切除,有炎症者消炎治療,定期到醫院查體,做必要檢查。體檢最好有腸鏡檢查,不僅是預防直腸癌的基本手段,還是發現結腸癌的利器。



治療的方法很多,不外乎以下的方法: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及支持治療等。

1.手術切除。目前手術根治性切除仍是直腸癌主要的根治方法,醫生會根據病情制定相應的手術方案,常用以下方法:

(1)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性手術:適用於距肛門2~8釐米以內的直腸癌。此手術切除徹底,但創傷較大,無法保留肛門,需做永久性人工肛門(結腸腹壁造瘻),從腹壁痿口排便,有專用的大便袋接大便。


(2)經腹直腸癌切除術:用於直腸癌腫下緣距肌門10釐米以上者,能保留肛門,不影響排便功能。

(3)拖出式直腸癌切除術:用於直腸癌腫下緣距肛門10釐米之間者,此法可保留肛門,一般不影響排便,但少部分可出現排便控制異常,如大便失禁等。

總之各種術式均有其適應證,要根據患者病情來選擇,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對於肝臟有小的、單個轉移瘤時,手術時可同時切除。


2.化療。化療即用藥物治療,應用抗癌藥物。此方法主要用於不能手術、術後及術後復發轉移的患者。近年來對於手術切除者用輔助性化療,具體方案,由腫瘤科醫生根據癌類型、轉移情況來定。化療期間可出現一些化療反應如嘔吐、乏力、白細胞減少、感染、貧血、脫髮等,要及時複查化驗,對症處理。

3.放療。放療即用放射線照射腫瘤來殺滅癌細胞,主要用於腫瘤晚期及不適合手術的病人,可出現與化療相似的反應,臨床上常與化療交替使用。

4、靶向治療。靶向治療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抗癌方案之一,遠景較好。靶向治療是分子水平治療,靶向藥物能針對腫瘤細胞殺滅,對其它正常細胞沒有損傷,從而達到抗癌的作用。一般對人體的副作用較少,對人體的傷害遠低於化療和放療。主要用於直腸癌術後復發、無法手術的病人。要進行靶向治療,必須要有病理檢查報告、和變異的基因類型,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從而殺滅癌變細胞。但是目前靶向治療藥物的費用昂貴。

直腸癌重在預防,如不幸得了直腸癌,應該積極的治療,早治療以獲得康復。

覺得李醫生回答得還不錯的,點個贊或者轉發給朋友,關注李醫生告訴你,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


李醫生告訴你


您好,直腸癌的症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是大便習慣以及大便性狀的改變,一些患者會出現大便次數的增多,每天排便三至五次,甚至更多,有的時候是軟便、有的時候是稀便,有的時候是幹便,有的時候排便困難,有的人還會有排便排不乾淨、裡急後重的感覺。

此外,一些患者還會在大便裡面出現黏液或者膿血、果醬樣的物質等。還會出現消瘦、貧血、惡液質、營養狀況變差等表現。晚期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腹水、肝脾的腫大,腫瘤如果轉移到腦、肺或者骨裡,會出現相應的比如說骨痛、咳嗽、咳血,以及一些神經系統的症狀。


黃志豔大夫


腸道不好的人,大便會出現4種表現,占上一個,最好查一下腸鏡!

1、大便不成形

在排便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糞便不成形,出現腹瀉這種情況,需要警惕腸道病變。

在腸道功能維持良好時,排洩廢物的能力比較強,排洩出來的糞便應該呈現長條狀,這說明腸道保持健康。

大便不成形,就要需要警惕腸結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引起。

2、大便乾燥

很多人排便是硬邦邦的,或是很多天排一次便。

這說明腸道的蠕動能力差,很難將糞便排出體外。

如長期導致有毒物質堆積,嚴重患者出現腸梗阻,就會引起腹痛,加速腸道癌變。

3、大便有凹槽

大便可以直接反應出一個人的健康情況。

我們在平時排便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引起重視。

如在排便時,突發發現,大便上出現一道凹槽,像是有劃痕一樣。

這很有可能是腸道內出現腫瘤,壓迫人體的糞便,出現劃痕。

4、大便有血色

臨床上,70%以上的腸癌患者中晚期都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主要就是腸道腫瘤破損,潰爛等問題導致的。

很對人以為是痔瘡,,從而忽視腸道的健康。

腸癌便血主要是便與血混合,而痔瘡多是點血,或是擦拭出血。

醫生提醒:不想得腸癌,少吃4肉,常喝3水,戒掉2習!

  • 少吃4肉:

1、加工肉

加工肉類,主要是指經過醃漬、發酵、煙燻及其他工藝增加風味或延長存儲的肉類,

主要包括熱狗、火腿、香腸、臘腸、鹽醃牛肉、罐裝肉、肉類配料等。

項研究指出,每天吃50克加工肉類,會使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提高18%。

加工肉類會添加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進入體內會增加腸道的損傷,誘發癌變。

2、燒烤肉

食物在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

另外,在燒烤過程中,蛋白質在高溫下,尤其在烤焦時,也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

尤其是肉類本身就很難消化,在經過烤制會加重腸道的負擔。

3、肥肉

肥肉是一種含很高脂肪的食物,若吃太多,會促使血脂代謝異常,引發血管疾病。

同時,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主要是,脂肪中含有的類固醇會在體內轉變為雌激素。

當體內雌激素過多時,就會增加乳腺疾病的發生,甚至會誘發乳腺癌。

4、殭屍肉

“殭屍肉”就是指存放著冷凍時間過長的肉。

一般來說,家用冰箱存半年以上,就有些長了。

長期將肉放在冷凍裡,會有很多細菌,甚至是寄生蟲,對身體有害無利。

如果長期吃過期的冷凍豬肉,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的機會。

支你三招,緩解便秘,排腸毒,保護腸道健康

第一招: 每天堅持保養腸胃

腸胃不分家,胃不好的人,腸胃也不會很健康,每天堅持保養腸胃,不僅可以保護胃黏膜,同時對於腸胃病的預防非常有好處。

常見的養胃食物有甘藍、白菜、蘿蔔、西蘭花等。還有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胃蔬菜:恰瑪古

恰瑪古產自新疆,是一種富含有機活性鹼的植物。《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恰瑪古,無毒、性溫歸胃經、歸肝經、通三焦、益中氣、利五臟、解邪毒。常吃可以緩解腸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現代醫學證明,其對殺死幽門螺桿菌還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恰瑪古並不常見,並且單獨吃口較差,所以可以搭配羅漢果、猴頭菇等多種食材製作成羅漢果前麻古 ,每天喝一杯,對於預防保養腸胃很有幫助。

第二招:多運動,常鍛鍊

外出運動,很多人都很排斥。

那麼,就來做做室內運動吧,來注意腸道健康。

敲走

也就是,一邊敲打腰部兩邊,一邊走路。

腰部的兩邊,是帶脈所經之處,經常敲擊,能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

所以,在家裡,不妨試試這樣的運動,簡單方便。

手握空拳,輕捶自己的腰部兩側,每天堅持敲打300次。

轉腰

早上起床後,做做簡單的轉腰運動,可有效的改善便秘。

腰腹,對上下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影響。

適當的進行腰胯的轉動,可促進胃腸的蠕動,來改善腸道健康。

卷腹

躺在床上、沙發上,也可以運動。

做做卷腹,增強腹部運動。

上半身和腿部,向腰腹部位置靠攏,形成一種卷腹的效果。

第三招:注意飲食,莫貪嘴

飲食,對於腸道健康,也尤為重要。

少吃辛辣之物

寒冷的秋冬,麻辣火鍋,是很多人的最愛。

但是,長期吃辛辣之物,也容易導致便秘。

便秘者,更要少吃辛辣之物,以免加重便秘情況。

多吃漿果

漿果,水潤多汁,水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軟化大便,減輕大便乾結的程度。

草莓、藍莓和黑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適當吃點酸奶

酸奶,可補充益生菌,保證腸道活力,緩解便秘。

所以,日常喝點酸奶,也是不做的選擇。

不要吃宵夜

很多人,喜歡吃宵夜,但是,吃的時候是很爽,吃過之後,胃腸遭罪。

經常吃宵夜,不僅會增加胃腸負擔,還容易增加腸癌的風險。

所以,一定要注意,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營養學王先生


(修正稿)直腸癌,與便秘息息相關。我在2008年夏天檢查出直腸癌晚期。經過七年艱難困苦摸索出治療的門道,所以一直健康活著。

直腸癌形成的病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便秘,長期大便不順暢,有些患者三四天不解大便。

②抽菸、喝酒過多。抽菸會讓大腸氣閉(做深呼吸也會讓大腸氣閉)。喝酒傷肝,肝氣鬱結,腸道運化失衡,也會造成便秘。

③吃肥膩、肉食過多,脂肪沉積大腸;如果大便不順暢,三天不解,肯定毒素滋生,把腸壁醃久了,就會結塊,輕則息肉,重則腫塊(腫瘤)。也有很多是繞圈(大腸頭)長成小雞蛋、蒜頭狀。

④下盤運動不夠,或者說性生活缺乏,長期沒有,也會影響直腸的運化。

⑤痔瘡,因為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時間長了,也會惡化成直腸癌。(注:痔瘡是痛的。直腸腫瘤大多數是不痛的不)

⑥胃病,我見過一個直腸癌病人是患胃病(潰瘍)多年,吃喝不正常,經常大便不通,後來就檢查出直腸癌。

直腸癌的症狀發作,會有炎症:因為大便不通,毒素積聚體內無法排洩,會出現喉嚨痛、牙齦腫痛、發燒、咳嗽、嘔吐等,因為傳統中醫學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就是說,大腸有病,肺臟也受影響,咳嗽也不奇怪。

所以治療直腸癌有時很難分辨清虛實:有些直腸癌患者炎症發作,下巴兩邊淋巴結也會腫大,發炎,於是喉嚨痛,咳嗽,牙齦腫痛(甚至灌膿)。

經驗少、不懂直腸癌形成原因的醫生,搞不懂這些,通常是頭痛醫頭,腸塞醫腸。其實所有這些症狀其根源都是直腸癌(大便閉塞)造成的。

要防治直腸癌,方法很多,這裡隨便舉幾個:

①每天或隔一天吃香蕉兩根,香蕉滑腸,促進通大便。(注:已經患腸癌病人吃香蕉不一定管用)

②用火麻仁、桃仁煲水喝,放點蜂蜜調和飲用更好。火麻仁、桃仁都是潤腸通便的藥材。但身體虛弱的人慎用。

③吃苦杏仁也可以,但腸道熱毒的病人不適合吃。

④煲湯吃:豬腰子兩個,生地15克,山萸肉12克,山藥15克,桃仁12克,苦杏仁10克。這幾味藥材不苦澀,口感還行。

⑤做菜,炒黑木耳,多吃點黑木耳能滑腸通便。

⑥經常肝火旺盛,大腸熱毒便秘,可以去藥店買:龍膽瀉肝丸。吃兩次就通。(注:身體虛弱,氣血兩虛,沒有溼熱上火症狀,不能吃這個)

以上幾條都是很好潤腸通便的,預防便秘和腸癌,有用。

我的經驗是:直腸癌病人只要想辦法拉出大便,就不會死!就這麼簡單。沒有太多高深莫測的理論。關鍵是讓直腸腫瘤消腫和保持大便暢通!這是治療上的根本措施。

治療上,可以用對症的中草藥煎湯燻洗肛門,這樣直腸腫瘤就會消腫,大腸排便功能就能逐漸恢復。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應用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建議去醫院檢查清楚,下面科普下直腸癌的相關知識


一:認識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發生於結腸和直腸的癌症,屬於人體消化和胃腸道系統癌症。在美國,結直腸癌是第三大最常見癌症類型,2017年預計將有大約13.5萬新發病例,該病也是男性和女性中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據估計,約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其腫瘤中攜帶dMMR或MSI-H。

二:直腸癌檢查


1:肛門指檢、大便潛血檢查

距離肛門175px以內的腫瘤,90%可通過肛門指檢發現。80%的結腸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況,且半數無法通過肉眼看到,切可通過大便潛血檢驗查出。

2:腫瘤標誌物CEA和ca19-9

如果發現其數值較高,應做進一步檢查,能為我們早期發現腸癌提供依據。

3: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應遵醫囑,每年按時做腸鏡。一般人群建議45歲開始,每隔3-5年做1次。

早期信號:

1:排便的習慣的改變

右半結腸癌時的表現為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的次數增多,交替出現的腹瀉與便秘;而左半結腸癌則多表現為排便困難,並隨著病情的發展而不斷加重。

2:大便形狀改變

變細,血便,粘液便等

3:消化道症狀

腹脹,不適或消化不良等症狀。其中右半結腸癌時,多為右下腹不適或隱痛。

4:腹部包塊

50%左右的患者可發現腹部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晚期機場愛由於癌腫浸潤較甚至包塊可固定。

5.貧血及全身症狀

如消瘦,乏力,低熱

(一)手術治療:這個治療方法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治療方法,癌症就是惡性腫瘤,在早期腫瘤還小沒有轉移,用手術把它切掉是最好的,在醫學上,癌症五年內沒有復發就是達到治癒。早期的治癒率很高,達到百分之90以上。但是我們還是要依照醫囑,按時複查預防復發,前往別以為切除了,就可以不管不顧了。

(二)放療治療:通過高劑量的輻射來殺死癌細胞,或者通過破壞癌細胞的DNA來減緩其生長,而當癌細胞的DNA受損後,癌細胞往往會停止分裂或死亡,而死亡的癌細胞則會被身體分解,最後被排出體外。但是輻射副作用很大,身體機能,免疫系統被破壞,目前較少人選擇這個種方式。

(三)化療治療:是用特殊的藥物來治療疾病。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療中,患者普遍有明顯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適感。這些可殺滅腫瘤細胞,有時稱為細胞毒藥物。即使明知道副作用大,為了生存,我們還是選擇這樣子的治療方式。但是有些患者晚期嚴重不適合做化療的,以前只能回家等待死亡的日子,現在可以接收靶向和免疫治療,所以這是醫學的進步。

(四)靶向治療,是指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靶標(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設計相應的靶向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意選擇致癌位點相結合,通過干擾參與癌症生長、發展和傳播,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最終實現對不同患者和疾病的精準治療並取得最佳治療效果!【重點:要做基因檢測,基因突變,靶向藥才有療效】

(五)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通過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簡單說免疫治療就是通過激活或增強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

免疫治療檢查點抑制劑: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時,癌症細胞就可能逃脫免疫的殺傷。免疫檢查點就是在“消滅”這一步出了問題。免疫細胞明明識別了癌細胞,但卻沒啥反應,變成“圍觀吃瓜警察”。這是因為癌細胞很聰明,它們能給免疫細胞發送各種信號,來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PD-1免疫療法Opdivo抑制劑已經上市】

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又稱腫瘤生物治療方法,即將經過處理的自體或異體的免疫細胞或免疫分子輸入患者體內,恢復與增強腫瘤患者自身的免疫監測與殺瘤功能,有效地殺滅患者術後和放、化療後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達到治療腫瘤,預防復發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直腸癌最新進展:

(1)新款靶向藥在中國獲批

德國藥企默克近日宣佈其靶向抗癌藥Erbitux(愛必妥)獲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

· 聯合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5-FU)一線治療RAS野生型(wt)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

· 聯合伊立替康(irinotecan)用於對含伊立替康化療方案難治的RAS wt mCRC患者。

此次批准基於關鍵III期臨床研究TAILOR的結果。這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籤研究,共有393例來自中國的RAS wt mRCC患者參與。結果顯示,在這類具有挑戰性癌症患者的一線治療中,與FOLFOX相比,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1%(HR=0.69,p=0.004)、將死亡風險降低24%(HR=0.76,p=0.02)、總緩解率大幅提高(61.1% vs 39.5%,比值比[OR]=2.41,p<0.001)。該研究中觀察到的Erbitux的安全性與先前的隨機臨床研究相似,沒有意外的安全性發現。

(2)免疫療法成功案列

黃先生

年齡:60歲

癌症類型:結直腸癌Ⅲ期

接受的免疫治療法:NKT-DC細胞免疫療法

預後:腫瘤消失,複發性病變消失,能夠正常生活。

2015年6月,60歲的黃先生一家出國旅行,旅行期間黃先生出現腸胃不適,便秘等症狀,但當時黃先生沒太在意,以為只是水土不服。回國後,症狀更為嚴重,甚至出現嘔吐,家人急忙帶黃先生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可能是回盲性膿腫和急性腸胃炎,需要馬上辦理住院進行進一步檢查。然而,更大的噩耗從天而降,進一步檢查黃先生被確診為結直腸癌Ⅲ期,生存期只有一年半。

同年8月,黃先生接受了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的切除手術,通常,右側的結直腸癌預後比左側差很多,但幸運的是,黃先生髮現的及時,手術很順利,術後,黃先生休養一段時間後基本恢復了,就在黃先生以為一切都已經好轉的時候,命運再次跟黃先生開了一個玩笑。2016年初,黃先生CT複查結果顯示之前手術的吻合口出現結節,癌症復發,並伴隨腹膜和淋巴結轉移等多種併發症。

在醫生的建議下,黃先生接受了FOLFIRI聯合西妥昔單抗方案的治療,但黃先生耐受情況不佳,無法抑制癌細胞擴散,身體日漸消瘦。

就在全家人陷入絕望時,黃先生遠在北京當醫生的妹妹告訴他,有一種先進的NKT-DC細胞免疫療法,是通過提取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經過激活、增殖後再將激活、增殖後的免疫細胞回輸體內,且無需住院,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黃先生在妹妹的陪同下,對NKT-DC細胞免疫療法進行了走訪與調查,在調查的同時結識了幾位接受過NKT-DC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的癌症患者,經過充分的瞭解與對比後,黃先生決定前往日本進行治療。

2019年9月,黃先生來到了日本,醫療人員先對他的身體免疫功能進行了全面檢查,隨後開始了NKT-DC細胞免疫療法,黃先生共接受了4個療程,每個療程時間為2個月,第一次回輸後,黃先生明顯感覺身體內注滿了能量,之前虛弱乏力的感覺消失了,疼痛的症狀也有所緩解。第三次後,PET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複發性病變全部消失了,且腫瘤標誌物AFP由1930下降到15。(影像圖如下所示,左邊為治療前,右邊為治療後)

如今,黃先生體內病灶已經完全消失,可以正常生活了,黃先生和家人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旅途。


總結:不管是什麼療法,只要對患者有效果,都是好治療!免疫治療雖好,但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情況,所以建議諮詢好醫生,再謹慎就醫。


說腫瘤那些事


隨著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群的工作形式變成了坐在辦公桌前。大多數人是坐下去就是大半天,除非去衛生間或者是接電話,更甚至是午飯時間,才起來動一下。所以,久坐就是一個最重要的共性。今天小編跟北京天健醫院著名腫瘤專家朱世傑教授談話的時候得知久坐也不行,所以今天分享一下:久坐與直腸癌之間的關係。

  對於久坐不動且缺乏運動的人,容易引發很多身體上的隱患。久坐之後,大多人就會不自覺地不再注意坐姿了,不說像窩在沙發裡那樣,但至少會是腰部彎起來的。這樣的姿勢可能舒服些,但是會加重腹腔充血、腰部肌肉承壓大、脊柱受損、血液循環受阻……等。


  可能這樣說會難懂,那我們來說幾個情況,看看是否存在: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肚子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正常情況是,早上早起之後時間不久會有排便感,但是你經常性兩三天才有排便感,而且排便困難,更嚴重的人有便秘,還排便帶血……這些情況,對照後,大多數人至少會有腹脹消化問題的,其他的情況因人而異。


  久坐引發的問題不止這些。久坐傷胃、久坐傷肉、久坐傷筋骨、久坐傷心、久坐傷腦,這些都是併發的。很多人只是對錶徵下藥,而並沒有注意到根本原因。比如,便秘選擇開塞露這樣的外用藥。外用只是解一時之痛,應該從其根源瞭解並治療。


  那直腸癌和久坐的聯繫是怎麼樣的?


  長時間久坐會引起胃部蠕動減少,從而腹脹、便秘,若不能正常消化排除體內雜物,較長時間累積在腸道,大便內的有害物質很容易對腸黏膜造成傷害,從而產生致癌的誘因。


  注意!!!久坐人群裡面,最應該警惕的人是長期便秘便血人群。有數據顯示,大多數人不知道便血是腸癌的信號。長期便秘會導致大便乾結,而且有毒物質會被腸道吸收,毒素累積於腸道內,不斷如此往復循環,嚴重的可誘發便血。便血就有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了。


  如果你又是年齡四十以上的人,飲食不均衡且過度喜歡高脂肪食物,有一定腸胃方面的疾病,工作壓力大,作息習慣不良,那你要特別小心直腸癌了。直腸癌的常發人群就是這些哦!腸道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要從生活細節中,小心維護它。


  其實從北京天健醫院腫瘤專家朱世傑教授那得知,久坐也沒有那麼可怕,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精神積極向上,疾病自然遠離。若有腸胃方面的疾病,記得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及時治療預防。


咦你去哪呀


直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樣的?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因為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的不健康。直腸癌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多。到底

直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樣的?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診斷直腸癌的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電子結腸鏡。但這種檢查很不舒服,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那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可能得了直腸癌,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一個腸鏡呢?這就需要了解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直腸癌有幾種好發人群:

1、家族病史的人。就是家裡是不是有什麼人得了這種病。

2、頑固性腸炎的人。有這種疾病的人發病率要比其它人要高。

3、易生長消化道息肉的人。如果你有以上3點情況。那建議你定期檢查腸鏡。

二、直腸癌的臨床表現:

有家族史、偶有腹痛、排便不盡感、黏液便、排便習慣及排便形狀改變、血便或便血。有這些情況的話。建議行腸鏡檢查。

除直腸癌外其它疾病導致的便血也需要重視、需要治療。比如細菌性痢疾、胃或腸道潰瘍和炎症、寄生蟲感染、肛裂、混合痔、腸息肉、血液病、維生素K缺乏症、腸套疊等。能引起便秘的疾病。腸道傳輸功能障礙、結腸冗長症、直腸前突(女性)、腸息肉等。

無論身體哪裡出現不健康症狀,都建議先到專業的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檢查。治病得先明確是什麼病才能對症治療。只有對症治療才會出現好的療效。所有的疾病並不是都是按書本或是百度裡的症狀一樣。治療需要因病施治,也會因人而易。

平時腸道有問題的話,建議改變飲食習慣,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飲酒、飲料、冷水。保持好的心理狀態、不要熬夜。

以上純手打,只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區批評、指正。


機靈不太懂


【 出現哪些症狀表現就要警惕結直腸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ea4b4128b22364e9b959abbd1f3ad56\

醫學微視


【 編號WD467】

直腸為腸管末端,下接肛管,壺腹狀,長度僅僅12-15cm,後為骨盆(骶骨),前男性為前列腺膀胱、女性為子宮。有資料顯示近些年直腸癌發病率有所增高,可能與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改變有關。


直腸癌早期腫瘤浸潤深度很淺,突入腸腔也很小,對直腸生理功能也沒有明顯影響,所以沒有明顯症狀。當腫瘤進展到一定程度,腫瘤表面會發生破潰,形成膿血便,顏色暗些,大便可有凹槽、變細、變形(位置固定,多伴有膿血)。腫瘤進展到晚期,原發灶症狀更加明顯,也可能會發生腸梗阻,還可能有消瘦、乏力、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以肝臟、肺臟、腹膜最易發生轉移的部位,也都會產生相應的症狀。

直腸癌治療首先是全面檢查、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部分Ⅳ期都是可以考慮手術的,Ⅰ期不需要輔助治療,其他情況目前推薦放化療後進行手術,術後再輔以藥物治療。化療目前還不能被靶向、免疫所代替,仍是主要治療手段。靶向治療主要應用於直腸癌晚期,是針對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比如貝伐單抗,還有今年上市的呋喹替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派姆單抗、納武單抗已在直腸癌治療中取得了肯定的效果,適應症為微衛星不穩定性高表達患者。昨天國產第一個PD-1藥品上市,雖然適應症只是黑色素瘤,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緊隨其後會有更多、更便宜的產品用於臨床治療。

沒有辦法絕對地預防直腸癌發生,但是飲食結構、生活習慣與直腸癌發病率有關,比如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嗜煙嗜酒,不愛運動、肥胖這些都是發病的不利因素。藥物預防有阿司匹林、二甲雙胍、葉酸、維生素D等等,推薦級別不高。直腸癌約有85%是以腺瘤發展而來,年齡大於40歲做1次腸鏡,如見腺瘤處理,沒有問題一般人群5-10年做1次腸鏡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