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作為“西安三大泡”之一的特色風味葫蘆頭泡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為唐代京城(今西安)的美食。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話說早在唐代,京城長安有一種名為“煎白腸”的食品出售,是用豬腸肚做的,食者寥寥無幾。一天,“藥王”孫思邈在長安一家豬雜碎的小店裡偶吃“煎白腸”,剛端起碗吃了一小口,頓覺一股騷腥味直衝鼻端,嘴裡油膩膩的,很不是滋味,問及店主,才知製作無方。孫思邈向店主說到:“腸屬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屬土,居中,為補中益氣、養身之本。物雖好,但調製不當,也是枉然矣”。於是,他從隨身攜帶的藥葫蘆裡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芳香健脾胃且能降腥除膩之藥物,連同藥葫蘆一併贈與店主。店主將這些香料藥物放入鍋中,頓時香氣四溢。這家小店自此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店家不忘“藥王”指點之恩,將藥葫蘆懸掛門首,並將牌匾“煎白腸”改名為“葫蘆頭”。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西安比較有名的葫蘆頭泡饃館,當屬百年老字號“春發生”。他家的葫蘆頭泡饃和牛羊肉泡饃一樣,也有普通和優質之分。相比普通葫蘆頭,優質的內容相對更加豐富,有精腸,木耳,鵪鶉蛋,粉絲,丸子等。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也有小炒,可以吃到精瘦腸,豆腐乾,黃花菜,粉絲等,配上一碗乳白色的骨湯,一碟糖蒜,吃完也不會膩!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小時候真的對它沒有任何好感,現在反而覺得肥腸入口極香,油嫩滑口,唇齒留香,葫蘆頭裡的饃也很講究,煮泡發麵饃,這樣湯味滲入饃中,一口一個香濃。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此雅緻的一首詩,居然是葫蘆頭泡饃的名號,這份吃著大腸念唐詩的雅好,估計也只有西安人懂!

尋味西安之 : 葫蘆頭泡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