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小麥收割機市場是真的飽和了嗎?

暈暈的Honeybaby


小麥收割機市場到底有沒有飽和,這裡不用收割機的銷量數據分析,聽小編說2個小故事,基本就知道小麥收割機市場情況了。

河南駐馬店的小麥收割機

小編前兩年在河南出差,遇到幾位農機手,都是河南駐馬店的。這幾位農機手都是用的約翰迪爾W80收割機,從十年前的1075開始用,基本兩年更新換代一臺收割機,用了4臺收割機了。

原來是每年的春節後拿一臺新收割機,經過磨合保養後,開著收割機從駐馬店往北跨區收割。一路到達山東、河北、東北等地,然後在往西去,到甘肅青海收割油菜。收完油菜再開著收割機回河南,用時半年多,一路奔波,很是辛苦。

在2010年前後,一臺20萬的收割機,基本一年可以回本。第二年掙得就是利潤了,基本也可以掙個20萬左右。在收割機使用兩年後轉手,可得10萬左右。也就是說,兩個半年的時間,可得30萬收入的辛苦錢。所以,在河南駐馬店地區,很多從事收割機跨區收割的。

但是,從2015年開始,這種情況開始轉變。當年他們去跨區的時候,就發現收割機明顯多了起來,一路走一路多。即使他們短打快跑,還是不行,每個地方的收割機數量都是很多,這一年,他們沒有賺到錢。

他們回來後,商量了一下,等油菜季節到了,直接去甘肅吧。第二年等他們到了甘肅,發現很多油菜已經被收割機預定了,而且價格比他們的報價低很多。那年,他們虧錢了。

從此,他們再也沒有換過新收割機,舊的收割機又捨不得轉手。就用舊的收割機在家附近收收麥子了,再也不跨區收割了。

蘇北的履帶收割機

在前些年的農村,用一輛130的小貨車,拉著一臺小履帶收割機去全國跨區收割,是個很好生意。小編的表哥就是原來就是作這個生意的。

表哥做這個跨區收割的生意也比較早了,一開始是他和他的連襟一起開一臺收割機去東北跨區,生意不錯,基本一年半到2年回本。後來是一個人一輛收割機,各請一個幫手。每年也是全國到處跑,有時候去雲南,有時候去東北。記得那時候也是好幾個月見不到他人,家裡的收割機在,他就在家。

掙了多少錢不知道,反正他家是我們村裡比較早蓋樓房的。

不過,從16年開始,他也不再跨區了。不是老了怕辛苦或者錢掙足了,而是跨區掙不到錢了。就拿東北那裡來說,不光是跨區的收割機越來越多了,當地的收割機也多了起來,有時候一天都收不了幾晌地。而且價格競爭很激烈,有的基本就是毛利了,去一趟東北的收入,根本不夠吃住和路途成本的。

現在他家裡停著一臺快2000小時的久保田收割機。用他的話說,這臺收割機用用來收自己的幾畝地,在附近幫幫忙了。

兩個故事就說到這,小麥收割機市場到底有沒有飽和,各位農機手應該有數了吧。


拖拉機跑得快


小麥收割機市場是真的飽和了嗎?

作為一枚返鄉的農村人,根據去年夏收小麥情況,我感覺這兩年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數量應該是已經處於飽和狀態。記得去年我們這邊夏收小麥時,光在我們村東頭就有三輛小麥收割機,有時因為天氣不好,很多農戶並不著急收割,就會在地頭或路邊等著!因為每年我們村收割小麥都比周邊村莊要早幾天,很多農戶其實並不著急收割,往往會在天氣晴朗時才去下地,這樣能在一天之內收完曬乾,待第二天時就可以去鎮上糧站賣掉或拉到家裡儲存起來!

根據去年的一些統計數據,咱們國家種植的小麥是目前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糧食作物,在2018年5月~6月份小麥收割季節,全國就有63萬臺以上小麥聯合收割機投入使用,使得去年小麥機械化程度已經高達94%以上,日機收小麥面積高達400萬畝以上,大大縮短了夏收小麥農忙季節,當前除了一些特殊地形的農戶會以傳統方式外,基本上全國都已經實現小麥收割機械化作業!因此,小麥收割機在咱們國家是最早進入需求飽和期的一款農業機械,根據行業數據,小麥聯合收割機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

2009年前是紅極一時的“小鮮肉”,需求旺盛,但技術不給力;

2010~2013年期間是需求全面升級,並大量投入市場階段;

2014年以來卻開始進入飽和狀態,這時機械補貼減少,縱軸流技術逐漸成熟,並且小麥收割機出現中聯谷王和雷沃穀神兩大生產商,迅速佔據國內七八成市場份額,再加上眾多小品牌小麥收割機投入市場,使得國內小麥收割機需求市場基本處於飽和!

如果是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瞭解,在上世紀90年代仍是以人工鐮刀方式收割小麥,那時候一場麥收過程起碼需要耗時一個月左右,包括收割小麥、脫粒、曬乾、打糧囤以及人工播種玉米等農作物,記得麥收之前,人們會先把麥場弄好,然後將收割的小麥拉到麥場裡脫粒、曬乾等操作,由於那會兒農戶都會聚集到曬場上,就會特別熱鬧,也是小孩最歡樂的時候,因為這會兒村裡會炸油條等油炸食品,可以在夏天吃到過年時才有的食物!而現如今,夏收時間其實很短暫的,如果天氣晴朗居多的話,一般幾天就可以搞定夏收農忙季節,有時候也會晚上收割小麥,白天根本不耽誤農戶去縣城正常上班!

雖然小麥收割機已經處於飽和狀態,這兩年也出現了當地人和外地人爭奪小麥作業市場的情況,但目前小麥收割機的質量卻參次不齊,很多都是那種老舊款式,由於收割過程中會遺漏很多小麥,很多老款收割機根本不受農民待見,以至於寧可等新式收割機過來,也不願用那種老舊該淘汰的收割機!例如我一個親戚家也是有兩臺小麥收割機,一新一舊,其實這兩年基本上只以新的賺錢,老款那臺收割機因為老是出故障或缺零件,已經處於報廢狀態,去年,我們村一個農戶的收割機因為掙不到錢了,就停在村口進行轉讓,好像停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賣出去,以至於直接拉到鎮上維修廠去了!

所以說,目前小麥收割機雖然已經飽和了,但在市面上也會存在質量參次不齊的情況,如果這時買臺質量不錯的聯合收割機或者是一些小麥產區不適合大型機械而買一臺小型收割機,或許仍可以有賺錢機會吧!但相比2014年前高回報率的頂峰時期,或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每年生產那麼多的新收割機,每年淘汰的數量和生產的不一致,造成過剩,2018是幾年以來小麥收割機最便宜的一年,每個廠家大力推銷,降價清庫存。去年我們村玩收割機的都換新車了,6輛新車,看見別人換了,自己頭腦一熱也換了。

作為一個麥客,從13年的玩穀神GE50,到2018年換的谷王TB80,這幾年的切身感受就是車多了,活少了,以前在一個地方還能幹一星期左右,現在三四天就完活,玩收割機是不掙錢了。

為什麼掙錢少了?

(1)種麥子的減少了,近幾年工廠擴建,搞養殖,佔了不少土地,其二有種大蒜的,還有種綠化樹的,開農家樂的,都佔了不少地。

(2)土地流轉的加快,不少農戶已經把田地包出去,你會發現有大片的麥田已經是種糧大戶的了。種糧大戶一般自己都有整套的農機,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找你幹活的,就是找你幹活價錢也會很低,還是那些地,價格低了肯定掙錢少了。

(3)玩農機的什麼時候都跟不上,農機生產廠家的步伐,今年買的新車,明年又出新款了,都喜歡玩新車,玩二年賣了,再買新的,高昂的折舊費,雖說有補貼,還不都是讓農機廠家掙了。舉個例子,圖陳出新橫軸流的變成縱軸流,穀神Gm80和谷王8bz1的縱軸流的補貼完16萬多,車是好車,幹活塊,一年就幹那幾天,掙得錢不夠折舊的,沒個七八年回不了本,等會本車就報廢賣廢鐵了,根本就不掙錢。

不能說玩農機的都不掙錢,有掙錢的只是少數,大部分都不掙錢,玩的就是一個愛好。

土地流轉的加快,連片成方,土地託管和農機合作社的興起,導致這些散兵遊勇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我家的那二畝田


在我國,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已經是重要的生產力。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速度。特別是小麥聯合收割機為奪取農業豐收舉足輕重。它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所以,它的市場前景廣闊飽和期尚未到來,具體分析如下:

1,小麥聯合收割機由於工作環境特殊。極易造成很多部件損壞,機器所有人對機器的保養維護維護不到位,機手駕駛操作失誤,以及現代的高精尖製造技術的運用,生產企業不斷的更新迭代,等等,這些因素造成了小麥聯合收割機淘汰速度加快。

2,小麥聯合收割機由於是戶外作業,沒有吃苦耐勞精神的人員是不能勝任的,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必須跨區作業,但其中的運作細節也不是平常人所能處理了的。所以小麥聯合收割機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3,隨著國家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土地規模化種植的需要。智能化,環保型,多功能式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綜合以上所述,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投資運營者,必須要有堅持不懈的經營理念,緊跟趨勢發展,把握當下,著眼未來!


鄭能量視界


這個小麥收割機更新換代快!要說飽和了不能一刀切!

新機械效率高!沒有那麼多故障率!收割機收小麥是有時間限定的!就那幾天活多!農民都忙著搶收割!過了那幾天沒有那麼麥子讓你慢慢收!

新收割機又快收的又幹淨!農民當然用新的了同樣那麼多錢一畝地!

所以收割機沒有飽和之說!只有新舊程度不同!

我堂哥用舊收割機每年都要大修!就這樣還有可能壞在地裡呢!耽誤種地農民時間和機主掙錢呢!那幾天耽誤一天可不是小事兒!等了一年就為那幾天!麥收事關農民一年的生計!在這個村壞了一次,別人都怕了再壞他地裡了耽誤收麥種秋!沒有人用你的機器了!所以沒有飽和之說!只有機器新舊好壞之分!

所以老司機都是開了三年回本了!第五年都賣了!再買新的!








豫舞扶揚


就目前來說,確實趨於飽合了。前些年,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很火爆,就是因為機械的嚴重不足,我們當地的農機手在當地麥收前一個多月就奔赴外省收割小麥,有時候甚至來不及回來收割自己村的小麥。村民為了爭先搶收自家的小麥,也經常鬧出彆扭。隨著更多人看中商機,加上國家對農機的補貼力度加大,這兩年收割機增加快速,跨區作業基本消失。

但是,現在購置小麥聯合收割機進行作業賺錢並不過時,因為機械越來越先進,作業質量肯定更好。新機械更受人們的歡迎。


世忠張



榮書銀


這要老地方,像我們村有好多,麥收的時候他們都組團到河南去,只要不怕吃苦,任何地方都沒有飽和的地方


鄉村小陶66


基本每個村都有小麥聯合收割機,你說飽和了麼


風沙飛舞1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在的麥客(收割機)想要掙錢基本也都成立了車隊,在全國從南到北跑,單純一個區域,一臺收割機基本上沒辦法長期有活。另外收割機工作時間久,機器老化,收割麥子等作物,效率低,收割掉籽多也不會受歡迎。如果說收割機市場飽和這個沒辦法具體界定。只要有農村市場,收割機老化淘汰;收割機作業服務也必須優化,秸稈粉碎,滅茬等。如果想做好,行業細分,優化服務也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