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师教学中都存在什么问题?

polaris一心


首先,得确定你的学生层次和水平。如果低层次,你讲稍微深点,课堂就会散漫,因为听不懂。大家最喜欢听案例,听故事。所以深入浅出,把抽象的讲得形象。

其次,教师自身水平不够。难以驾驭知识,难以控制课堂。从一名生涩的老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中间不仅仅是靠时间积累,更需要动脑筋,多思考。先把学生控制住了,再提高专业水平。

最后,如果能够遇到一个好师傅,就是很幸运了。工作中需要有人指点一下,能够少走许多弯路。所以,要自己确定一名良师,主动接近,虚心学习。


淘皮皮


一、怎样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有书籍、电脑、电视、手机等。有文字,有音频,有视频。老师如果还是满堂灌,就等于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如果发现老师教授的知识是从某个地方照搬照套,就会失去对老师的敬仰,认为老师也不过如此,课堂可能就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因此,老师一定要提前备好课,搜集资料,旁征博引,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设计可行的教案。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主动解疑,主动探索,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这种教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多姿多彩的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新的读书无用论充斥在城市乡村。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要沉迷于虚幻的电子游戏里,从小培养脚踏实地、攻艰克难的科学精神。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打好基础,勇攀高峰。

三、不局限于课堂,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现在的学生因为接受的信息量大,在学习上不再循规蹈矩,表达欲望比较高。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教师可以争取学校、家长的支持,适时组织学生走出去,到大自然,到工厂,到大学去,既开阔眼界,又改变课堂单一沉闷的情形。是课堂教学有益而又有必要的补充。


街头巷尾


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比如:老教师就特别郁闷不会用一体机上课,只能用传统的方法,粉笔,黑板,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动漫有趣的精彩画面。刚入职的教师就纳闷怎么样把知识点讲全讲透,还没达到精妙的地步。而且刚入职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情况,那就只能请教老教师啰。无论老教师年轻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学困生如何帮助他们的问题,这个问题太难了,学困生问题一大堆,怎样都没效果,家长一般也不配合,大部分情况都是放弃了的,只有保证他的安全和不惹事就万事大吉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望下次问得细一点,如课堂上的,课后的,班级管理的等等,暂时说到这里,如说得不好,请海涵。



林老师的数学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标准,意思是教师不单纯是一名教师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我本人也是一名教师,至于您提到的“教师教学中都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不是很好答的,因为感觉范围太广,所以我想从“传道、授业、解惑”等方面和您作一探讨:

问题一:目前的教学中授业、解惑占据主导,而且应试目标性强。

素质教育也开展多年,许多学校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许多孩子也都从中获益,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并没有多大的转变,导致我们的教学都是围绕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试卷来教,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大多成天都埋在作业堆里过日子。这种素质教育下的应试化教学评价,也是困扰教师的一个大问题。只为了授业、解惑,学生的确能掌握好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学到的实用性知识不多,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后连一份标准的合同书都写不好。

问题二:教师的授业、解惑对象也会分重点、次重点。

因为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导致社会、家长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大多停留在“升学人数”、“教学质量”上,所以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分重点、次重点,也就是抓优秀学生,确保教学质量。这样导致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这种择优式教学对孩子一讲是一种不公平,但是无法改变,这是教学现状问题二。


问题三:教师的传道越来越模式化。

本来传道应该“润物细无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渗透。教师在备课中都有个“三维目标”,其中有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要求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可以现在为了完成教学应试化目标,把这项基本就弱化了,例如在数学课,就会单纯讲解原理、算法。那么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除了专门的课程如小学的《品德》、初中的《道德与法制》外,主要就是靠班主任的班团会课程和学校的各类活动了。

问题三:教学的主导——教师的非“匠心”化。

过去对教师有一种称呼:教书匠。为什么呢?因为教师能潜心做教学,一味的搞好传道、授业和解惑,有一种“匠心”。但现在各类的检查、各类的表格、各类的应付已经无法让教师静下心来做教学教研,失去了”匠心“,成为了”表叔、表组”。

问题四: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思维固化,缺少创新意识。

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反驳教师,认为教师讲得都是对的。即使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会大胆发言,但也都是在教师设计的问题范围内,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缺少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我是学生,要听老师”的固化思维,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五:课堂教学中的小问题。

1、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2、学生做得多,悟得少。

3、教师评价多,诊断少。

4、理论课多,学生实验课少。

5、新媒体技术中课堂信息容量多,学生接受度不一定多。


青年邦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第一:就是课件,要充分的备课、练课,做最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的进行试讲,这样才会应对在真正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第二,就是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讲不同的内容,要了解你上课的学生。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会差一些,要反复地不断地进行基础训练。

第三,针对遇到的情况,要进行课件的修改,要与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请教,再反复教研。完成教学的螺旋式上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就是不管孩子多淘气、课件多困难,只要有那颗教书育人之心,一切为了孩子,站在家长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做教育的翟老师


相由心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问题。多看优点,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老师的良好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敬畏,就会顺势良性循环。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家人互相看对方的优点,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试着改变自己的看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祝你阖家欢乐!



津门老鲤


教师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责任心不强,以不出问题为原则,无心教学;教学水平低,照本宣科等问题。其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偏应试教育,注重分数,注重排名,与教育部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

当前,物质文明程度提高,速度加快,一切都注重速度,怕落后于人。辅导机构的大肆宣传,家长不停的给孩子报辅导班,兴趣班。形成互相攀比的社会风气。教师的年终绩效与学生成绩挂钩,直接导致了教学中以成绩为导向。中、高考制度以成绩为单一指标进行选拔。这都是导致当前教育偏应试教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