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诸葛亮和李鸿章相比,谁更厉害?

lienlien


看到这么多人黑诸葛亮,我不得不出来说一句话!

我只能这么说,很多人说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夸大了,但是我想说三国演义却是黑了诸葛亮。

演义里诸葛亮身边人都是菜鸡,诸葛亮轻轻松松吊打他们。

正史里诸葛亮身边人却都是一群大佬,诸葛亮小心翼翼吊打他们。

这样答太草率了,我本来要认真写回答的,可是这么大的问题,要详细说可以出本书了,写着写着跟写论文也没什么区别了啊。等我闲下来试试看吧。还有那位邀请我答诸葛亮治军那一题的,那要认真写又是论文啊。

再说那么多大佬珠玉在前,我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关公面前耍大刀,徒费笔墨。

贴两篇歌词,一篇写的是正史诸葛亮,一篇写的是演义诸葛亮,我个人觉得《汉相》写得感人至深,因为正史诸葛亮是个有血有肉会犯错的活人,他以一己之力重整季汉,燃烧自己的生命以换来汉祚延续,难道不比演义中那个多智近妖、一千多年来被涂上无数油彩的神棍形象更加伟大吗?

正史版本

《汉相》

遗庙怀先人 丹青半落浩气存[1]

阶上新苔落尘 千年前曾照乾坤

夜凉春茶温 参天翠柏作经纶

豪杰事不曾问 胸中却已定三分

声名未曾扬 整纶巾 披鹤氅

随君自此出南阳

半世再思量 醒一场 梦一场

中原共逐鹿誓以弱为强

困龙得水起 方廓开天下计

一朝腾万里

东风乍起 天地同力[2]

说吴主 舌上作风雷戏[3]

管乐何须比[4] 自垂名风云际

千秋仍熠熠

终得兴继[5] 君王事济

还旧都 敢受十锡[6]

欲作霸王图 何事生死分两路

半生一炬尽付 入浅滩再无寻处

敢忘鱼水濡 尽瘁十年不曾负

恍惚草庐相顾 夤夜惊醒已迟暮

岂不谙穷途 疲弊中 寻变数[7]

扰敌廷伺时倾覆

岂不谙劳苦 揽朝政 支病骨

英雄渐零落独将汉祚复

一州难偏安[8] 两朝冠剑在眼[9]

沥胆白帝前

誓扶季汉 誓较长短

驱六师五出再驻渭南

秋风入帐来 孤星三坠而返

照我心中憾

若可假年 若见归雁

春来代我入长安

建安远 荆益连 帝业将展

青龙败 阆中哀 夷陵不还

向宛洛 出秦川 皆作空谈[10]

孤臣只手 愿以擎天

空坐九倍土[11] 教我来去自如[12]

长驱雍凉路

宣王不出 十哲昭著[13]

应变将略岂孺子可述[14]

蜀中不闭户[15] 遗甘棠称殷富[16]

公诚谥忠武[17]

薄衣敛骨[18] 远夷宾服[19]

留丹心足耀今古[20]

注释:

[1] 化用唐代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落”一句。

[2] 出自唐代罗隐《筹笔驿》“时来天地皆同力”一句,不过它还有下一句是“运去英雄不自由”。

[3] 化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赞诸葛亮诗“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一句。

[4] 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处反用。

[5] 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载刘禅诏策“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

[6] 此处典出《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借以自明心志。

[7] 借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草庐对中“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作者认为,诸葛亮后期北伐战略目标之一是寻机生变,借以创造隆中对中所言进取中原的前提条件。

[8] 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引《汉晋春秋》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9] 出自唐代罗隐《筹笔驿》“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两朝冠剑:指历经刘备刘禅两朝的文臣武将,一说特指诸葛亮。

[10] 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草庐对中“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蓝图。

[11]“九倍”此处只指所占州数,不指领土面积。天下十三州,曹魏占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隶州共九州,季汉占益州一州。若只看土地面积,相差并无九倍之多,但算上人口密度和区域实际控制力后,曹魏确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12]化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所引《袁子》“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

[13]唐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所立武庙中,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十哲”即武庙十哲,诸葛亮位列其中,与他并列的人还有白起、韩信、李靖、孙武、吴起、乐毅等人。

[14]引用并反对《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所评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一句。作者认为,时势复杂,古今相异,往来读书人并不比刘弘、李靖、李世民等人更有谈论诸葛亮军事水平的资格。李靖有云:“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15]《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引《袁子》“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以说明诸葛亮治下的政治景象。

[16]《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引《襄阳记》“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宠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又有成语“甘棠遗爱”,表达对离去的地方官的追思和颂扬。

[17]“公诚”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其后有成语“开诚布公”。

[18]“薄衣敛骨”指诸葛亮为官一生两袖清风,去世后薄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又载诸葛亮表后主书“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19]《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孟获语“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20]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加粗的段落是我最喜欢的部分,特别是“建安远”一段,先写刘备取益州,又取东三郡,眼看荆益连成一线,十四年前隆中对时两路出兵的战略蓝图就要实现,眨眼间,关羽毁败,张飞被杀,秭归蹉跌,昔年四海升平之愿,又将化为空谈,怎能不令人心痛如割啊。

“秋风入帐来”一句,还原当时场景,然后寄情于北归的大雁,愿其“代我入长安”,也是感人至深。

之前的回答里提过这首歌,再贴一次,太喜欢它了~

演义版本

空城绝

琴声清雅杀机四发

笑看兵临城下

遗世一身风华

一片忠心比赤霞

不惧千军万马

千年之后还有 英雄为你煮酒

奏空城一首 一生传奇被写就

生于乱世天下 猎猎风沙

杀气密如麻

你指点了江山如画

羽扇纶巾儒雅 七弦轻划

成败一刹那

这一曲 定千秋浮华

一首空城千古绝响

指下玄机暗藏

智谋举世无双

当年赤壁火中浪

借东风 战吴江

百世之后还有 英雄为你煮酒

三国的恩仇 史官笔下被写就

回忆半生戎马 南征北伐

沙场谁称霸

你执笔绘江山如画

草船顺势而下 万箭齐发

生死一刹那

谈笑间 定千秋浮华

Rap:

隆中对 论乾坤天下 三分

名扬古今

抚琴 退罢三军

拨响传世的余音

用兵如神

君臣 一壶酒 情义相斟

南阳诸葛卧龙

浮萍如戏唱平生

生于乱世天下 猎猎风沙

杀气密如麻

你指点了江山如画

羽扇纶巾儒雅 七弦轻划

成败一刹那

这一曲 定千秋浮华

“公诚”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其后有成语“开诚布公”。

有点问题,这里的“公诚谥忠武”我认为是“诸葛公的确应该得到“忠武”的谥号”的意思,也即“诚”作“的确”解,不是“开诚心,布公道。”

对于“吊打”这个词我也觉得不妥当,评论区有两位提出来了。我搜了一圈,终于找到原文,在这里:

六出祁山?那是演义,我们在讨论历史。你能说出六出祁山我觉得你根本连蜀书五都没看过。

刘备远在他之上?要不是诸葛亮,刘备说不定已经投奔交州吴巨去了,虽然我是个先主粉,但你这样吹刘备黑诸葛我是不接受的。

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公司日渐虚弱?你是不知道夷陵战后季汉是多大一个烂摊子吧,曹魏上下都认为可以传檄而定,欲使举国称藩,等到建兴六年诸葛亮一伐,曹魏上下都没有防备,打出关中响震的局面,到你这里就成了国家日渐虚弱。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