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高铁站、高速路口等重要关口都配备了测温仪、红外成像监控仪等电子设备。

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非制冷红外MEMS传感器芯片的持续供应成为关键一环。在此期间,位于浦东新区的芯片制造企业——华虹集团旗下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宏力)通过产线调度,加快生产相关的产品,在上海市经信委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顺利交货,保证市场需求。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早在春节前,华虹宏力就收到了相应产品的需求订单。华虹一厂收到紧急订单后一方面调整产线产品生产的优先级,另一方面,紧急动员在上海的员工来厂加班。在上海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原计划五周的交货周期缩短到三周。


最近两个月,华虹宏力针对疫情防控应用的相关工艺产品投片量已达到往常一年的产量。“生产优先级调整是集成电路行业通常使用的手段,特加急的芯片生产周期可以被压缩到原来的一半。”据华虹宏力党委副书记、执行副总裁周卫平介绍,华虹宏力生产线以提供功率器件和嵌入式存储器技术等特色工艺平台为主,而额温枪是一个集“传感器+算法电路”的器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工艺平台,每年的需求量并不多。


但是在疫情爆发时,作为防疫工作的重要物资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器件,出现了与往年相比较大的市场需求。


疫情面前,不能停止的“芯”跳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产业链高度细分,包含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整机系统应用等环节。测温仪传感器芯片只是产业终端环节的细小分支。而在疫情面前,对于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来说,除了保证应急产品的快速供应外,更重要的任务是不能轻易放缓正常的生产节奏。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据了解,华虹宏力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共有三条8英寸生产线(华虹一、二及三厂),月产能约18万片,其工艺技术覆盖1微米至90纳米各节点, 其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及电源管理和逻辑及射频等差异化工艺平台在全球业界极具竞争力,并拥有多年成功量产汽车电子芯片制造管理的经验。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以来,一般的制造型企业普遍受到物流、供应、人员返岗、货物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放慢脚步。而作为生产工业“粮食”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华虹宏力即使在特殊时期也要始终保证7天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节奏。


“上游设备、材料行业相对垄断,下游终端市场充分竞争,中间的制造在整个产业链处于‘压舱石’的环节,”周卫平表示,制造一旦停产将会对诸多领域内的下游企业产生很大范围器件短缺的影响。


疫情的爆发并没有打乱华虹宏力当前阶段的生产节奏。

与往年相比,今年前两个月的芯片产量始终保持稳定,华虹二厂在1月的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对此,周卫平认为,这归功于集团内部一贯的风险防控意识,面对疫情时主动应对,才能在疫情突发时保证生产经营的“不断不乱”,甚至“危中寻机”,力求生产速度要快于行业内的平均速度。


提前防范,主抓人员安全和生产管理

2月10日,华虹宏力常日班员工返岗第一天,戴着红色袖章的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与党员志愿者一起站在厂区门口,为返岗员工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疫情爆发前期,华虹宏力内部的疫情防控措施就已经开始部署。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1月16日,华虹宏力管理层召集全体干部对于疫情防控做了重要指示,并于春节假期前1月22日正式成立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小组,各厂区制造部立即站岗,对车间员工进行日常的体温测量。“华虹宏力在这个时间段的疫情防控措施走在了其他企业前面。”周卫平表示,“基于风险防控和底线思维意识,华虹宏力能够早在春节假期开始前进行预先防范并付之于实施,为后续防疫工作赢得主动。”


针对春节返岗后的疫情防控,华虹宏力的防控措施集中在人员健康安全防控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管理。


华虹宏力在上海的工厂加上华虹无锡的工厂共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目前到岗人员比例已达90%。安全是前提,质量是基础,进度是关键,一直是华虹宏力内部生产管理要求。“而在疫情面前,守护员工安全是前提,疫控措施质量是基础,维护生产进度是关键。这既是华虹集团对制造企业的一贯要求,也是公司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追求。”周卫平说。


在人员管控上,公司按照在岗、上岗、是否体温正常、是否重点地区人员等不同维度对员工进行分门别类,确保上岗人员的安全管控;在员工健康管理上,每日测体温、勤洗手、戴口罩等成为公司内部一项纪律;环境管理上,严格按照频次和标准对办公场所、通道、电梯、餐厅等特殊区域进行了保洁和消毒,并每天安排人员专项检查,不留死角……制定了疫情时期的临时制度,包括了用餐、宿舍管理、考勤申报。


在设备采购、防疫物资储备上,华虹宏力也进行了提前部署。华虹宏力合资设立的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华虹七厂)投资25亿美元,建设一条月产能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据介绍,华虹七厂于2019年9月建成投片,并已不负众望达成了年度1万片产能的目标,正在致力于完成无锡产能爬坡的任务。


公司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正紧锣密鼓加快进行新项目研发,开足马力加大生产,继续履行对于所有客户的承诺。


灵活调度,与产业链上下游共渡难关

与其他产业相比,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紧密合作、资源整合是集成电路产业链显著特征。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集成电路制造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难以避免将受到影响。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对于未来的发展,周卫平坦言,华虹宏力在产业链内部协调、交通物流、防疫物资等方面也会面临诸多挑战。事实上,当前阶段他就感受到了来自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压力。


例如,生产设备辅助、维修服务行业的复工节奏差异,下游企业终端市场的波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订单影响,国内外物流不畅造成交货期时间的延长。此外,尽管企业提前进行物资储备,但是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口罩等防疫物资缺口也将成为企业必然面临的问题。对此,华虹宏力也早在1月份开始就紧盯物流、紧盯出货,千方百计、灵活应对。


另外,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科经委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也在努力协调为企业解决各种难题,包括应急物资保障等。周卫平介绍,华虹宏力提供设备维修服务的一些企业分散在上海青浦、浦东等各个区域。按照正常流程,这些企业的复工返岗都需要当地园区部门的批复;春节期间,产品的海关通行证正常获取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


针对防疫期间产业链和生产管理上的特殊需求,华虹宏力通过行业协会反馈给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相应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7天24小时持续生产,浦东芯片企业抗疫“芯”驰援

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智能设备、无线通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提高防控工作效率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周卫平表示,华虹宏力拥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积淀,将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抗击疫情提供科技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