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理醫療廢物的“另類”白衣戰士——張德林、薛峰

清理醫療廢物的“另類”白衣戰士——張德林、薛峰

在蚌醫一附院,薛師傅和張師傅將醫療廢物裝車。

清理医疗废物的“另类”白衣战士——张德林、薛峰

3月3日早上6點半,東海大道上很安靜,薛師傅駕駛清運車輛和張師傅前往醫院的途中。

清理医疗废物的“另类”白衣战士——张德林、薛峰

廢棄物清理完成後,薛師傅填寫“醫療廢物轉移聯單”。本報記者 陳昂 文/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有一群“另類”的白衣戰士——醫療廢物收運處置人員。他們幾乎不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但他們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在疫情防控一線默默奉獻。來自我市康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的張德林和薛峰兩名員工,從疫情發生以來,一個多月沒回家,堅守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負責清理危險的醫療廢物。

3月3日凌晨4點半,整個城市還在沉睡中時,高鐵蚌埠南站附近一家賓館內,張德林和薛峰兩人已經起床,簡單洗漱後,他倆與大家一起下樓集合,開車向公司進發。

康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位於中環線以東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附近。早上6點,在公司院內,醫療廢物收運處置人員已經穿好了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和護目鏡,對車輛進行車況檢查、消毒後整裝出發。此時,東方已泛起魚肚白,薛師傅打開廂式貨車上的“雙跳燈”沿著東海大道一路向西行駛,和其它廂式貨車不同的是,這些車的車牌下都印有的黃底黑字“危險品”三個字,顯得格外醒目。

早上7點,薛師傅他們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負責清理的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將一箱箱印有“醫療廢物專用箱”的廢棄物搬到門診外,薛師傅將車廂尾部的升降平臺放下,張師傅將一摞三箱的廢棄物用鉤子拉上平臺,放滿後,薛師傅將平臺升起,張師傅將一箱箱廢棄物推進車廂內。再根據醫院的使用量情況,置換一定量消毒後的醫廢專用週轉箱。

半個小時後,轉運車來到蚌埠五院應急病房外,兩人將十幾箱新冠肺炎醫療廢物裝進車廂內。不一會,兩人的護目鏡已經看不清,鏡片上佈滿水汽。張師傅說,隔離服不透氣,加上活動量大,一個上午身上都是溼透了的。

上午8點多,轉運車來到最後一站蚌醫一附院,該院共有40多箱醫療廢物,是當天醫療廢物最多的定點醫院。在該院幾名清理人員的幫助下,兩位師傅一趟又一趟清理廢物,升降機工作不停,半個多小時後,將所有廢棄物裝進車廂。

“我們必須要快,這些東西危險性大,如果人一多造成的安全隱患就更大。”張師傅介紹,一個多月前接到單位緊急通知,負責清理疫情期間的醫療廢物,而且還是清理治療新冠肺炎病房的,當時內心也非常畏懼,但作為一名59歲的老黨員,在這關鍵時刻必須要起好頭站好崗,完成此次特殊的任務。於是他和今年44歲的薛師傅搭檔,一個月來住在賓館隔離沒回過家。而這一個月,為了趕時間,儘快將醫療廢物運走處置,加上身穿防護服的不便,幾乎沒有吃過早餐。

蚌埠市康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陳國輝介紹,醫療廢物的處置分為收集、運輸、進廠、卸料、微波消毒處置5個環節,在微波消毒處置後還要進行焚燒。相比平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醫療廢物的收集和轉運流程要求得更加嚴格。張德林和薛峰作為眾多特殊收運人員中的兩位,一個多月以來收運處置冠狀肺炎醫療廢物70餘噸,將汙染源徹底消除,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特殊貢獻。

記者手記:

清晨5點半出門採訪,外面黑咕隆咚,感覺睏意不斷襲來。而兩位離病毒最近的師傅,已經堅持一個多月不回家,每天四點多鐘起床,來不及吃早飯就開始工作,實在讓人敬佩。張德林作為一名還有一年就退休的老黨員,非典後開始從事這項工作,在危急時刻主動挑起重擔,與薛師傅組成黃金搭檔,一路上有條不紊,圓滿完成一次次轉運任務,堅守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相信有這樣一群一線抗“疫”人員的默默付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