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深圳少年派

一直被家长“围剿”的“五毛零食”的代表——辣条,也要出国家标准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几毛钱一根的辣条竟然坐拥500亿的产值……赶紧吃包辣条压压惊!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以辣条为代表的“五毛零食”,

味道浓郁、口感独特,价格低廉,

一直是学校周边小店的热卖商品。

但由于卫生和质量不达标,

也是地方食药监部门抽检黑榜中的常客。

尽管家长十分抵触,

媒体也屡屡曝光,

仍有许多孩子“偷吃”解馋。

不过,好消息来了!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酝酿已久的辣条(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进入“落地”准备阶段,将为这个行业正本清源,一方面是发放通行证,另一方面也是戴上紧箍咒。

辣条的诱“祸”有多大?

有人狂吃辣条进ICU,有人暴瘦20斤

2018年1月31日,湖南一名15岁少年狂吃15包辣条之后,出现呕吐、腹痛、烦躁等症状,家人紧急送医之后,少年一度出现昏迷症状,并转入ICU救治。经医院检查发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表示,“ 该病例属于食物中毒。”

辣条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产生的叠加效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人工色素、甜味剂等摄入过量,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如果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卫生得不到保证,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2015年至2017年,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2017年底,四川绵阳11岁女孩玲玲被诊断出罕见的克罗恩病。玲玲对校外五毛钱一袋的辣条特别钟爱,近一年多来,每天至少2袋,多则达到5、6袋。不久,玲玲出现严重腹泻和腹痛,每天腹泻10多次,体重减轻20多斤。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征求意见稿》中标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的规定。辣条中常用的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最大使用量规定为1.6(g/kg)。

《征求意见稿》还标明,调味面值应是以小麦粉和/或其他谷物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辅料,经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韧性的即食食品。

对于辣条常见的“大刀肉”等食品名称的标注,《征求意见稿》要求标签标识中应标明产品真实属性为“调味面制品”。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再红也是垃圾食品!

略带土气的网红零食,年产值500亿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辣条一直是食药监部门抽检黑榜上的“常客”,因此受到家长们的强烈抵触。但总是有孩子抵抗不住诱惑,偷吃解馋,这种充满添加剂的廉价食品在学校周边小店里依旧热销。

孩子爱、家长厌的这种“五毛零食”要翻身?

而对于不少80、90后来说,辣条更是童年的一大经典回忆。近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这个略带“土气”的零食竟然成为风靡网络社交圈的“网红零食”,“来包辣条压压惊”等各种“辣条梗”在网络社交语境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辣条甚至被公认为“史上最牛零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辣条目前年产值达到500亿元规模。

不过,辣条的“网红”地位仍然无法改变其“垃圾食品”的定位。而辣条将有“国标”的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表示: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吃辣条了!

@令人荡气回肠的汉子: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申遗了……

@得力品质君:从担惊受怕地吃变成理直气壮地吃。

@木子吉茄王其:曾经被爸妈看不起的辣条就要翻身了!

@真的是希瑞:重新定义辣条……

@Gdragon小跑腿:厉害,我们居然创造了500亿的市场。

些小吃的地方标准,你都知道吗?

扬州炒饭:要加海参和3个鸡蛋

江苏省扬州市质监局于2015年发布了“扬州炒饭”新标准,要求不仅要配海参和3个鸡蛋,还要在形态上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和谐;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

驴肉火烧:重量不低于140克

2009年,河北省地方标准纳入了省标准审定委员会关于“驴肉火烧”的审定。一个标准的驴肉火烧重量应不低于140克,夹带的驴肉应不少于50克,脂肪含量不高于12.6%,所含水分不高于30%等。

兰州拉面:熟牛肉不得少于30克

早在2000年,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制定并实施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兰州牛肉拉面》,规定普通牛肉面中熟牛肉的含量不得少于30克(即0.6两)。此外,萝卜呈薄片状,牛肉呈片或丁状,蒜苗、香菜呈丁状,大小基本均匀一致,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螺蛳粉:请叫我“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

2016年,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发布,包含对商品内辣椒油、酸笋、腐竹、花生等配料的规定。广西所有生产预包装螺蛳粉的企业都将严格执行该标准,否则将面临整改或处罚。此外,据报道,螺蛳粉还有了官方英文名:“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