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廈門首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恢復期血漿

廈門首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恢復期血漿

導報記者李方芳 通訊員王宇徵

3月5日上午,廈門市首位經評估符合捐獻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顏某在枋湖獻血屋順利完成恢復期血漿的採集,成功捐獻血漿200毫升,為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患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38歲的顏某是福建石獅市人,曾前往武漢出差,回石獅後出發發熱、乏力等症狀,於1月21日到廈門就診,23日被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接受隔離治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幫助鼓勵下,於2月10日出院。作為全省首例危重症治癒出院的顏某,得知自己的血漿可用於幫助重症患者的救治時,主動報名申請捐獻血漿,並經過醫院的綜合評估,符合基本獻血要求,且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血漿中對抗病毒的抗體滴度達到捐獻要求。

在採集現場,顏某說:“自己得到醫護人員的救治轉危為安,醫生告訴我現在也可以幫助其他新冠病人,我就來了”。

重型、危重症型患者適用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將康復者血漿治療納入其中。

在國家衛健委的統一部署下,省衛健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立即成立省級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專家組,制定實施方案,以確保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的採供血和臨床治療流程的規範實施,保障獻漿者、血漿產品和患者安全。

廈門市中心血站負責廈門、漳州、龍巖三地血漿採集工作

按照省衛健委的部署,福建省指定福建省血液中心、廈門市中心血站、泉州市中心血站、莆田市中心血站開展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採集、製備工作。其中,廈門市中心血站負責廈門、漳州、龍巖等3個地市的血漿採集工作。

作為指定捐獻點,廈門市中心血站接到任務後立即啟動相關工作,改造枋湖獻血屋為新冠肺炎血漿採集點,迅速配置血漿採集設備與耗材,並進行場所消毒、人員培訓等。血站體檢採血部承擔血漿採集任務。血站駕駛班、血液製備部、血液檢測部、質量管理部、血液供應部各部門緊密配合,建立起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採集、製備、檢測等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恢復期血漿採集、檢測、運輸的安全順暢。

為什麼康復者血漿能救命?

當人體感染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相應的物質來抵抗這些病原,這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抗體。這些抗體存在於人體的血液中,通過與病毒的某些特定的蛋白質結合,並與人體免疫系統的其他功能相配合共同完成對病毒的滅殺,從而阻止其感染人體正常細胞。很多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是自限性的,也就是機體通過抗體抗原反應等免疫機制將病毒清除。治癒者的血液中已經存在抗體,輸注這些治癒者捐獻的血漿治療其他被同一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這種方法就叫做康復者血漿治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明確提出康復者血漿治療,建議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康復者捐獻血漿對健康有影響嗎?

科學研究和多年實踐早已證明適量獻血漿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人體本身具有很強的調節功能,捐獻血漿後血容量很快即可恢復,其中的血漿蛋白和無機鹽等固體成分一般在48小時內恢復到原有水平。根據人體免疫的發展規律,抗新冠病毒抗體在恢復期是處於不斷上升的階段。一次捐獻200-400毫升血漿,只佔人體所有血漿量的 10% -20%,不會影響抗新冠病毒抗體的水平,所以對康復者自身恢復幾乎沒有影響。捐獻血漿須經醫生評估,捐獻過程安全可靠。每位捐獻者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耗材。捐獻者的血液始終都是在經過嚴格滅菌的,密閉管道套材中循環和分離,血液不與外界接觸,不會因為捐獻血漿感染疾病。第一次捐獻血漿後,再次捐獻血漿的間隔期不少於14天。

什麼樣的康復者適宜捐獻血漿?

符合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治癒2周後,年齡在18-55週歲,無經血傳播疾病,滿足常規獻血條件,就可以報名預約參與捐獻。

血漿捐獻如何進行?

恢復期血漿捐獻將通過血液成分單採機進行採集,每次採集血漿量為200-400毫升。所有采集都是通過一次性耗材進行的,保證採集的安全性。通過這樣成分獻血方式採集的血漿,採集過程需要40分鐘左右,康復者的下次獻血間隔期和通常血小板捐獻間隔期一樣,都是14天。

康復者捐獻血漿相當於獻血嗎?

無償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享受無償獻血者待遇,捐獻血漿200ml視為捐獻一次全血,獻血漿後發放《獻血證》,並將獻血漿者信息錄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按相關規定享有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配偶的優先用血、用血費用報銷等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