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有囚犯上岸付錢,今有妻子開門睡覺

妻子對老公說:晚上11點後回家就鎖門!

第一週很奏效,

第二週老公毛病又犯了,老婆就把門鎖了,

結果老公幹脆不回家了。

老婆鬱悶,看完一則囚犯故事,

再對老公說:11點不回家,我就開著門睡覺!

老公大驚,從此11點之前準時回家。


古有囚犯上岸付錢,今有妻子開門睡覺

18世紀末期,英國政府決定把犯了罪的英國人發配到澳洲去,也就是澳大利亞,一個由囚犯建立的國家。一些私人船主承包從英國往澳洲運送囚犯的工作,英國政府按上船囚犯人數支付船主費用。當時運送囚犯的船都是破舊的貨船改裝的,船上設備簡陋,人員嚴重超載,沒有藥品,沒有醫生,食物不足,甚至被故意斷水斷糧。畢竟是公家的買賣,付錢的人不坐船,坐船的囚犯也不能反抗(可以理解大家對監獄疫情的憤怒了)。只要船離了岸,船主拿了政府的錢,對於這些人能否遠涉重洋活著到達澳洲就不管不問了。

三年以後,英國政府發現:運往澳洲的犯人死亡率達12%,甚至有一艘船高達37%,英國政府付了大筆資金,缺沒能達到大批移民的目的。隨後英國政府做了兩件事:其一、開展教育培訓,教育船主要有仁愛之心,同時要理解英國開發澳洲的長遠大計;其二、派駐監督官員和醫生,同時對運輸船隻的硬件條件定期驗收。然而囚犯死亡率仍然高居不下,同時政府的財政支出大幅增加,甚至出現派駐官員和醫生失蹤死亡事件。原來一些船主為暴力而賄賂官員,如果官員不同流合汙就被扔到海里餵魚。

最後一位議員讓這個難題迎刃而解,他提出: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數為準支付報酬。此後,船主紛紛主動請醫生跟船,提升硬件,改善生活,儘量讓每一個上船的人都健康的到達澳洲,最後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

一點感悟:制度遵守不在強制,在於核心利益的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