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學佛人沒讀過《楞嚴經》實在太冤了!

《楞嚴經》告訴我們:“由諸眾生遺失本明,雖終日行不自覺,枉入諸趣”。

幾千年來,我們佛教界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通過方便來明心見性,而佛2500年前的教誨,是要通過明心見性以後,成為分真即佛,帶果行因,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通過無量的法門,來圓滿究竟佛。

《楞嚴經》真是太好啦!真心沒有大小方園是非好壞長短明暗,沒有一切的千差萬別之相,但它可以顯現無量的萬法萬相。

如果說“七處徵心”是破妄識,那麼“十番現見”則是顯真。破妄則能了知一切皆是虛妄不實,現真則能了知還有一個萬象從中露身的事實。當我們了知虛妄不真實的當下,虛妄就是真實,真妄不二,性相一如。

我們的見性無形無相,但它確實存在,雖然它存在,但又看不見摸不著。當我們眼見手掌的時候,心見的是拳頭。見不見之見,才是真見。能見的是心而非眼,我們往往認為眼見耳聞身受的都是真的,這都是我們的同分妄見。而《楞嚴經》告訴我們,眼見耳聞身受的都不是真的,真正能見的是心。

無手不成拳,無眼能成見,相有明暗,見無明暗。明暗有生有滅,見無生無滅,隨心應量。

十番顯見:

1.顯見是心。借盲者有見,而燈同眼,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2.顯見不動。借客不住而塵動搖,顯見性常住不動。

3.顯見不滅。借色身變而觀河之見不改,顯見性不生不滅。

4.顯見不失。借首尾相換而隨臂之手不失,顯見性不增不減。

5.顯見無還。借塵象可還可擇,說明見性無擇,顯見性不還。

6.顯見不雜,借一切現象種種差殊,顯見性與物不雜。

7.顯見無礙。借方圓器具限量,見精超限量,顯見性自在無礙。

8.顯見不分。借祗陀林及諸物象,顯見性非即非離物。

9.顯見超情。借外道真我,顯見性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10.顯見離見。借小乘所計眼等四緣,顯見性離見。

眾生之所以在六道輪迴的根源,是由於兩種顛倒分別妄見,一種是別業妄見,一種是同分妄見。

楞嚴咒太好啦,威力太不可思議。它是《楞嚴經》的精華,整部楞嚴經都是對楞嚴咒的解釋。堅持誦楞嚴咒,你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楞嚴經太好啦,百學不厭。正如古人所講,“自從一讀楞嚴經,不讀世間糟糠書”。

繼兩次徵心。十番顯見,四科七大之後,《楞嚴經》第四卷,給我們講述了人生宇宙的真相。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山河大地是怎麼來的?

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萬法都是一個人當人當下,一個心,一個唸的變現。何為變現?識為用故變,心為體故現,萬變皆心現,因現故有變,以現解釋變,以變觀照現,悟心因變現。無論怎麼變現,臺前眾角色,幕後一個人。

《楞嚴經》1-3卷是讓我們見性,四卷是讓我們明心。你果真刻骨銘心,深信不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萬法都是同一個如來藏性,就是見性。你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萬法都是一個心的變現,萬法都是一個自己,就是明心。明心見性以後,全性啟修,全修在性,這一生就能成佛。

真心本無迷悟,但能顯迷顯悟。迷本無根,悟非生迷。覺迷迷滅,知迷即悟。

借假修真真亦假,執有執空空非空,非空非有真道理,顯空顯有妙無窮。

圓頓大法,把握萬有,活在當下。相的當下就是性的顯現。性的當下就是相的本體。性相一如,體用不二。

衡量一個人是否真的明心見性,不僅僅在於他法講的如何好。更要看他做事情是否能真正做到清淨,平等。因為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佛心。

《楞嚴經》明明告訴我們:“心本不能替代”。佛是圓滿的大覺悟者,阿難是佛的堂弟弟,阿難自己不覺悟,佛再好也沒有辦法讓阿難成佛。佛不度人人自度,作為修行人這是我們起碼應該懂的道理。

《楞嚴經》告訴我們:“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 意思就是說,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方便法,要我們悟後進修,全修在性。一旦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反過來三藏十二經典,所有的方便法統統都是究竟法,佛法就是這麼妙。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一人果真發真心,十方何處不加持。發心功德不可思議。當我們用現在的心見到原來的真心的當下,就轉凡夫的業報身為菩薩的願力身,就是菩提心的實踐和體現。

佛力大不過眾生的業力,業力大不過眾生的願力。佛法是心法,心法是妙法,妙法不可思議。

大道至簡,真理至易,就看我們如何用心。修行是修心,心修一切修。

這幾千年以來,我們修行人犯的最大的錯誤,最低級的錯誤,最不可原諒的錯誤,就是從修思聞下手,而《楞嚴經》明明告訴我們要從聞思修下手。這是修行人最大的誤區,也是修行人的悲哀。文殊菩薩告訴我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明心見性以後修什麼法門都能成就。

《法華經》告訴我們:一念信解如來藏的道理,勝過修佈施,忍辱,禪定等無量法門,修無量百千萬億年功德的無量倍。法華經又告訴我們:能對《法華經》生一念歡喜心,蒙佛授記。你能知道萬法都是一個唸的變現,其功德等同於供養無量諸佛。

學佛的根本要從悟門而入,而悟的根本要靠心悟。修行是修心,通過聽經聞法明心見性,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最終圓滿究竟菩提。

《楞嚴經》一至四卷,佛給我們開示瞭如來密因,人生宇宙的真相。第五卷二十五位聖人給我們各述圓通法門,第六卷文殊菩薩為我們一一作證明,為我們選擇了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諸佛菩薩語無虛妄。

告訴我們修行的下手之處,要從聞思修開始。可是現在很多修行人卻與佛的教導,與《楞嚴經》背道而馳。這是佛門的悲哀,修行人不可不慎。選擇什麼樣的法門尤為重要。

學習《楞嚴經》真讓人感慨萬分,萬分感慨。楞嚴經在空說非空,在有說非有,所謂的空和有,善與惡,好與壞,長與短無非都是我們真心性具功德的妙用,真心不隨任何一法而改變,而任何一法與別的法都是平等無二的。

《楞嚴經》告訴我們: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真心非空非有,非善非惡,非真非妄,但當下可以顯空顯有,顯善顯惡,顯真顯妄。佛法就這麼妙,世間一切有形有相的萬法很難表達我們無形無相的真心。

無量的萬法,無論是泥巴瓦塊也好,無論天人鬼畜也好,無論諸佛菩薩也好,相上雖然有差別,但佛性是同一個佛性。你講它是一吧,各有各的相,你不能講它是一,它就是多,所以是非一。你講它是多吧,萬法都是同一個本體,你不能講它是多,它就是一,所以是非多。非一非多的當下,即一即多。

圓 頓大法與一切方便法的區別有三點:第一個是成功率。圓頓大法成功率是百分之百;第二個是成就的品位。了生脫死,方便法僅此而已,圓頓大法直至等覺妙覺;第三是成就的時間。其它法門無量百千億年生生死死,圓頓大法一生一天一時一念就能成就。

開 心 般 若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一大事因緣,這是整部《法華經》畫龍點睛之處。「諸佛世尊」出世只為一件事,就是講《妙法蓮華經》,與後面講的「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相一致;與在〈藥王菩薩本事品〉十個比喻講《法華經》是「經王」一脈相承。

一大事因緣:「一」就是講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就是講一個心,就是講三個如來藏。「大」即甚深無量,過去、現在、未來無窮無盡;東南西北上下無量無邊;森羅萬相千變萬化。「事」就是以「一」和「大」這個法來教化眾生。「諸佛」就為這個「事」。佛為「能教化」,眾生為「所教化」,叫「因緣」。

這句話是不是講得斬釘截鐵,一點點都不拖泥帶水?他講「唯以一大事」,沒有講「亦以」,除此以外沒有其它事,明白嗎?佛拖泥帶水講了七方便,講了三藏十二部經,是迫於無奈,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為什麼?一開始就講這個「如是我聞」的話,沒有一個人相信,國家法律還要制裁,你怎麼講這個法呀?連泥巴瓦塊、樹木華草、牛馬豬羊都是佛,那我們誰還願意做牛做馬呀?所以佛講了四十一年經,從《華嚴經》到《阿含經》到《金剛經》都是良苦用心,方便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