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上初三了,學習不好,還不想學習,該怎麼辦?

吳知


你好。

孩子已經初三了,目前再來考慮這個問題,恐怕有些為時過晚,畢竟再過幾個月就要中考了。其實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學習好不好、會不會已經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他本身的學習態度。如果能從現在開始端正態度,幾個月的時間也還是有機會實現反超的。

學習態度不好、不願意學習,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家庭條件太好,孩子自小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簡單來說,就是家裡“不差錢”。

這樣的孩子在心中早已樹立了“我不用奮鬥就什麼都有”的觀念,即使他很清楚成年後的壓力和生存問題,也不會有緊迫感。既然心中已認定這個觀念,也就不會花心思在辛苦的學習上了。

2.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管教,在疏離中長大,習慣了放任自流。

這樣的孩子沒有自小感受到學習好與不好的區別,沒有目標,且更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如果與父母偶爾的溝通,都是聽見父母催促自己學習,或者指責自己沒有好好學習,他會更加不願意“順應”父母的心意。

3.家長太過寵溺。

這樣的孩子習慣了有人幫忙,有人安慰,清楚無論自己怎麼樣,父母也拿自己沒有辦法。學習是一件持久而辛苦的“戰爭”,他們更容易“知難而退”,更容易放棄。

4.不明白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沒有動力。

這樣的孩子只知道要學習,卻從來不知為何而學習。當面臨繁重的學業時,他們更容易感到無措、感到煩躁。在他們眼裡面,上高中或是不上高中,上職高或者乾脆直接出去打工都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可能產生“早打工就能早賺錢”思想。

5.父母比孩子更早放棄,曾在有意無意間透露出,為孩子找到了不讀書的“後路”。如曾提到上“職高”的種種,或提出“不行就去某地打工”“不行就給你找個師傅學門手藝”等等。

這樣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家長心中的“底線”,也找到了可以不辛苦讀書的“退路”。即使家長鼓勵孩子學習,他也在心中劃下了這道“底線”,要再建立學習的信心就更加困難了。

孩子不願意讀書,家長應該更多地找找自身的原因。學習很辛苦,要長期堅持學習更加辛苦,當你感到十分疲倦、厭煩的時候,任何一個小小的原因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對此,家長非常需要與孩子進行一次平等、深入的交談,徹底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才可以“對症下藥”。

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式:

1.確定學習的目標。

可以問一問孩子對將來有什麼打算,或有什麼職業願望,以此引導孩子進入更高的學習殿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對於沒有打算的孩子,可以以自己或身邊人的例子,告訴孩子擁有知識和高學歷的精英人才,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知識可以怎樣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告訴他們學習不僅可以成為工作、生活的階梯,還能給他更多的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2.切斷孩子的“退路”。

如果家長曾讓孩子以為自己有“退路”,可以非常正式地告訴他這樣並不可行。你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爸爸媽媽也希望你能成為更好的人。若孩子有了早早去打工的打算,可以將目前他可能做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真實情況告訴孩子,讓他清楚自己的選擇遠比讀書還要困難。

3.讓孩子學會自立,明白生活的艱辛。

如果孩子只想躺在家裡玩遊戲,整日無所事事,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既然你已經不想當一名學生了,那麼你就要分擔家務,併為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玩買單。”簡單一點的方法,可以收走孩子的手機和零錢,讓他學會自己做家務、做飯,或者用各種家庭勞動形式賺取“微薄”的工資,買手機或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讓他明白——“學習是比生存簡單輕鬆得多的事”。

4.讓孩子切身體驗工作的辛苦。

初中的孩子還未成年,目前並不能真正出去打工,但對於自己有公司、“個體戶”、或以體力勞動為主要收入的家長,則可以讓孩子切身體驗打工的艱辛。

這裡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我的某位學生家長有個大兒子,已經上了大學。多年前,他們家裡並不富裕,大兒子上初中的時候,家裡只能靠每天擺早餐攤賣煎餅為生。而那時候的大兒子完全不想學習,也是迫於無奈(早餐攤太辛苦的確忙不過來),這位媽媽就讓兒子暫時休學,跟著自己天天擺攤。風雨無阻、早出晚歸,不出半年,大兒子就提出太辛苦了不願意做了,但媽媽繼續堅持。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時間,到了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大兒子鄭重地向媽媽提出要去上學。從那以後,大兒子的成績直線上升,現在考上了還算不錯的大學。

孩子不願意學習,一定是有原因的,或是對“打工”存在誤區,或是貪圖離開校園的舒適,或是不明白為何要學習,或是單純只想和父母“作對”。

遇到這樣的孩子,千萬不可打罵、指責,更不可說“別人家的孩子”。你需要做的,就是讓他長大,明白成人後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多陪伴、多鼓勵,放手讓孩子去做,去體驗和戰勝辛苦。那麼從任何時候起,都不算太遲。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羽川語英課堂


孩子上初三了,學習不好,還不願意學習,那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是現在初三學生中學困生的父母都比較關注和頭痛的事。作為長年帶畢業班班主任的我,也經常遇到家長問這個問題。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踐,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首先,家長要弄清楚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現在初三的孩子年齡一般15歲左右了,是發育期間成長期間,所以他們已經養成了一個不愛學習的習慣,甚至有些科目,他不喜歡的重要的原因是他成績不太理想,或者是,師生關係不太理想。我們都知道學生與老師的親和關係,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成績,從某個方面來說,這是影響學生不想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父母要及時和孩子及老師進行溝通

作為父母,我們儘量的抽些時間,一起陪孩子學習,雖然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這些題怎麼做,但是孩子們看到了父母的努力,同時感受到父母的誠意與關愛,不是有句話說嗎?陪伴是最好的成長嗎?一旦孩子取得一點點的進步,及時的給予精神的鼓勵,學習是個習慣,因為父母的陪同下,養成習慣,至關重要。最起碼要20至30天,安排時間每天堅持。你每天都堅持,那麼我們就養這個習慣,在這個習慣當中,一點進步,我們要及時去鼓勵他,並且我們要和老師及時的溝通,積極的互動嗯。老師及時指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他,表揚他,肯定他,才是良方。隨著孩子成績有所提高,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的自信心,學習的自控能力才會慢慢的提高,感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有可能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自己解決學習上的一些問題,面對老師的這些作業,積極與老師溝通這個習慣的養成極為重要。自覺學習的前提,是孩子成績不錯,或者很好。所以成績提高不起來,最終孩子是不會有興趣去主動學習的。因為在學校就有比較,這是不爭的事實。自信心的前提,主動性的前提是你要會。所以這個過程是比較艱難與耐力的過程。

最後,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

學生學習心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及時的找他最親近的朋友或者同學,鼓勵他,讓他相信他是可以的,只要自己努力一點,耐心一點,多花點時間肯定不比別人差。發現孩子某些科目英語,數學,語文等等薄弱環節在哪裡?及時的溝通,找出問題,儘快的補救。只有成績真正地提高了,孩子的學習態度才有根本的改變。一句話,這是孩子的成長的心裡的問題,不但是學習的問題。

總之,孩子成績不好,這是事實,我們必需面對。但也不能過於急躁甚至打罵孩子,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旦孩子從心理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時,他會奮起直追的,這時的效果比什麼辦法都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釘釘在線


我相信不止您一個人面臨這種問題,很多家長都為此而苦惱,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監急”,馬上面臨中考,反而像拉車的老牛,一動不動了。

各位家長,謹記我一句話,此時此刻,要“不擇手段”的讓孩子提高成績。當然,這裡的不擇手段不包括歪門邪道。下面我來分析一下各位家長該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1、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給孩子講清利害關係,講清中考對自己以後的求學生涯,乃至職業生涯的影響。讓孩子能主動去學習。我一直覺得中考比高考還要重要,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孩子,決定你人生的是初中三年》。

有條件的可以花幾天時間,帶孩子去大學校園散散心,可能會有意外的效果。

此時如果孩子懂得了這個道理,那就萬事大吉了,孩子能自主學習比外界強迫好十倍不止。

2、如果孩子始終不開竅,還是不想學習。那家長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切有利他學習的環境。如果孩子不自覺,可以放下工作多陪陪孩子;如果孩子愛看電視,那就當孩子在家時,家長也少開電視;如果孩子心理壓力太大,就適當給予鼓勵疏導。

總之,家長要多多觀察孩子,多溝通,給孩子創造一切有利於學習的環境。

3、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應試教育就是分數第一。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和方法也有很大幫助,一分之差有可能就幾百個名次。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要“不擇手段”,讓孩子提高分數。不管孩子現在理不理解,未來的他會感謝現在明智的父母。


贏在中小學


大家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堅信好的教育,還是應該給人帶來成功體驗。 孩子上初三了,學習不好,還不想學習,該怎麼辦?我的建議如下:

1.父母應該坐下來和孩子談談,瞭解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是厭學呢?還是貪玩?只有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改變孩子。

2.家長可以多多鼓勵孩子,陪伴孩子,不要經常罵孩子,畢竟孩子這個年紀屬於叛逆期,有些孩子是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也要了解孩子的喜好,培養孩子的興趣,可以從孩子興趣入手,從而培養學習的興趣!

3.可以找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些時候家長不好管,但是老師可以很好的管理好孩子,從而促進孩子!

4.平時帶孩子體驗生活,做一些苦力的勞動,讓孩子感受掙錢的不易,培養孩子節約的習慣,從而激發孩子努力奮鬥!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謝謝大家!歡迎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Today物理


初三是個分水嶺,每一個人的人生在這裡都要進行一次重要抉擇。

孩子不愛學習,應該不是到初三才有的現象,到初三下學期再來著急,首先父母的責任就有缺失。目前來看,排除智力因素,時間已經很緊張,建議走三條路。

一、找出孩子不愛學習、學習不好的原因。倘若不是智力原因。那麼久需要到學校找任課教師、班主任、同學瞭解情況,同時在家長身上找找原因,通過外部的情況瞭解,勾勒出孩子不愛學習、學習不好的大致發展過程,把孩子不愛學習的內因找到,才能對症下藥。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為進入初中以後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跟不上同學的步伐,也沒有得到教師和家長及時的關心和引導,成績越來越差,越差越沒有信心,越差也就越無所謂,惡性循環,週而復始。

二.和學校、教師一起想辦法。為了孩子,無論多麼難,請耐心與學校及教師溝通,把家長的意願坦白的告訴學校及教師,希望他們和你一起為孩子的成長想辦法,多關心多鼓勵孩子。

學校及教師溝通好了後,做孩子的工作,因為具體的原因不清楚,無法給出具體的意見。在你們的或者孩子的生活圈子中一定存在一個孩子內心佩服的人,求得這個人的幫助,讓這個人發生作用,一方面做孩子的工作,同時請求多花時間在初三下學期給你的孩子。

家長在這段較短時間也一定要切實的盡到家長的責任,無時不刻體現對孩子關心、包容、理解、信任。

如果一切順利,孩子願意認真學習,那麼就從每一科的基礎知識開始學習,因為實際上很多題目是基礎性的,也只有基礎好了才可能朝好的方向發展,考上了高中也有適應的基礎。肯定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希望能在最後的幾個月能夠學到考上普通高中的水平。

三、考五年制大專。經過努力普通高中考不上,或者勉強夠得上但孩子已無意願再讀高中,建議報考五年制大專,這是國家認可的全日制專科學歷,而且專升本也不是很難。

有數據及實踐證明,很多本來可以讀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的學生,通過三年的高中甚至還考不上招收五年制大專的專科學校。

希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路。

希望有用。


採星


孩子上初三了,學習不好,還不願意學習,那怎麼辦呢?這是父母比較頭痛的事,但是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孩子的學習動力。因為孩子已經15歲左右了,是發育期間成長期間,所以他們已經養成了一個不愛學習的習慣,甚至有些科目,他不喜歡的重要的原因是他成績不太理想,或者是,師生關係不太理想。我們都知道學生與老師的親和關係,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成績,從某個方面來說,這是對的。那麼怎樣去改變這種狀態呢?第一,作為父母,我們儘量的抽些時間,一起陪孩子學習,雖然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這些題怎麼做,但是孩子們看到了父母的努力,同時感受到父母的誠意與關愛,不是有句話說嗎?陪伴是最好的成長嗎?一旦孩子取得一點點的進步,及時的給予精神的鼓勵,學習是個習慣,因為父母的陪同下,養成習慣,至關重要。最起碼要20至30天,安排時間每天堅持。你每天都堅持,那麼我們就養這個習慣,在這個習慣當中,一點進步,我們要及時去鼓勵他,並且我們要和老師及時的溝通,積極的互動嗯。老師及時指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他,表揚他,肯定他,才是良方。隨著孩子成績有所提高,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的自信心,學習的自控能力才會慢慢的提高,感覺自己是可以的,那麼他有可能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自己解決學習上的一些問題,面對老師的這些作業,積極與老師溝通這個習慣的養成極為重要。自覺學習的前提,是孩子成績不錯,或者很好。所以成績提高不起來,最終孩子是不會有興趣去主動學習的。因為在學校就有比較,這是不爭的事實。自信心的前提,主動性的前提是你要會。所以這個過程是比較艱難與耐力的過程,第二,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及時的找他最親近的朋友或者同學,鼓勵他,讓他相信他是可以的,只要自己努力一點,耐心一點,多花點時間肯定不比別人差。第三,發現孩子某些科目英語,數學,語文等等薄弱環節在哪裡?及時的溝通,找出問題,儘快的補救。只有成績真正地提高了,孩子的學習態度才有根本的改變。一句話,這是孩子的成長的心裡的問題,不但是學習的問題。




2020逆行僧


青少年的孩子是叛逆的,心靈也是脆弱的。看題主的描述,孩子應該是出現了輕度厭學的情緒。輕度厭學就是孩子雖然嘴上說不想學習,但是還是會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只是作業質量差強人意。作為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開導孩子,改變他們的厭學情緒。

首先,建議家長和孩子好好交流溝通,瞭解清楚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確實是學不會還是爸媽老師期望太高,還是其他的一些原因,然後給予孩子理解和寬慰。

其次,如果孩子不想和家長交流溝通,家長也不要著急,更不要對孩子惡語相向,否則只會加重事態。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給孩子一點休息的空間。每個孩子都是有亮點的,多讚美自己的孩子,不要總是批評。

最後,家長了解清楚厭學原因後,要對症下藥。如果孩子確實基礎薄弱學不會,落下的知識點太多,可以考慮其它發展途徑,比如說職業教育;如果是父母對孩子期望太高,建議空餘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幫助孩子放鬆自己,降低自己對孩子的要求。

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和發掘孩子的特長,以此為切入點,慢慢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一個孩子,學習不好,而且到了初三年,還不想學習,家長和老師能做的事情其實已經不多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學生,就算家長還當一回事,老師的精力恐怕也無法雨露均霑了。

如果家長和孩子的關係還可以的情況下,應該好好坐下來一起討論現在面臨的問題,並且問問看孩子,他有什麼打算,然後再分析看看這些打算是否合理,一家人應該如何實現這個想法。

如果學習的動力還是繼續來自家庭,恐怕孩子還是依然不想學習,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家庭有問題,主要外顯的問題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處於過分被照顧,比如生活,孩子也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是一個多餘的人,各種事情都是家庭中大人的事情,和他沒有關係。

所以,我建議你餘下的時候不斷和孩子討論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同時也把家庭的困難和孩子一道討論,讓他意識到,他是這個家庭的一個成員,他的意見也很重要,他對這個家庭是有責任的。

不過,對這個我是不會樂觀的,因為這樣的家庭不好改變的不單單是孩子,更不好改變的是家長,因為家長有一種忍不住要幫助孩子的衝動,孩子也有忍不住要讓父母承擔責任的想法。而且家長要學習如何開家庭會議等技術,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樣的家庭父母是不大願意學習的。

因此我是姑且聊聊,對於能起作用我是抱著悲觀的態度。


門前海藍藍


首先要看孩子是否符合《孩子為什麼厭學》一文裡面的性格特質。因為只有這樣的孩子如果厭學才必須引起重視。

然後再看看孩子不願意上學的行為是否嚴重,如果是輕度厭學,看到這裡,一定有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樣的情況為輕度厭學呢?為了更好地幫助家長朋友們準確的掌握這個時機,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輕度厭學的具體表現為:以前很喜歡上學、上學很自覺的孩子,現在上學前總是拖拖拉拉,放學後喜歡說:上學沒意思,真不想去上學;回家後總是說:真累,真煩,煩死了;嘴裡一邊這樣說,但是每天都還能夠堅持按時上學,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大意,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只是隨便地說一說,孩子不會不上學的;更有一些家長會僥倖地認為,我家的條件這麼好,我們很會教育孩子,厭學的情況不會發生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不會厭學的。殊不知,在我們上海神光心理諮詢中心親少年基地接受厭學心理調節的孩子的家長,以前也是這樣想的。

這個時候必須靜下心來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溝通的時機最好是孩子情緒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問問孩子,最近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煩?為何總是叫累?是不是覺得爸爸媽媽哪裡做得不對?是不是在學校跟誰生氣了?是不是學習成績下降了?是不是遇到什麼刺激或是挫折了?等,如果孩子不願意跟家長交流,不願意對家長說,那說明,家長和孩子之間在溝通上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種情況,必須引起家長的重視並加以解決;最好是能夠及時找到一個較為專業的心理老師來幫助你們快速建立親密關係。建立親密關係後,再來找到問題的誘因及深層次原因。

如果孩子願意溝通,在找到問題後,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支持講大道理,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思維較為成熟,很多孩子其實都明白父母講的那些大道理,不支持父母在這個時候發表長篇大論,更不支持父母找自己覺得有權威、有能力的外人參與說服,因為這種孩子不太喜歡別人知道自己太多的問題,更不願意將事情擴大化,他們還特別在意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形象和麵子。

切記,不管是否能夠正常溝通,決不允許拳腳相加,那樣不僅於事無補,還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那樣只會加大問題解決的難度。



快樂的數學老師


中國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模式,講究的是培養學生的共性,學校是一個機器,扼殺一切孩子的個性,我們的傳統文化表明一個小孩將來一定找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律師、醫生等才可以。一切想做工人、營業員、農民的學生都被視為異類。所以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工資比農民工和保姆工資還低。我喜歡一些國家的差異化的教育模式,講究培養學生的個性,不愛學習?很正常啊,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學習成績很好,也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修車技師。其實真正適合做精英的學生最多百分之十幾,我看了太多的學生和家長的痛苦了,在國外大學生做服務員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