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3首代言了一个城市的宋词,展现了宋词大咖们的随心所欲

3首代言了一个城市的宋词,展现了宋词大咖们的随心所欲!

文字总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或许它没有权利和金钱那样直接的影响,却能够穿越千年的风雨直达人心。

对于一个城市也是如此,政策权利的倾斜、金钱商业的繁荣只可能是一朝一代,而优秀的文字会让一座城市拥有一张有温度的名片、书写一段不忘的历史。

我的专业是读宋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首代言了一座城市的宋词,太出名的城市像南京、开封之类的就不介绍了,属于它们的诗词太多!

郴州:郴江幸自绕郴山

北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州的“郴”字篆书的写法左边一个“林”,右边一个“邑”,明白无误地告知,斯地林中之城也。如今,能被誉为林中之城的,与生态文明、美丽城市相差无异,是莫大荣耀。但在唐宋年间,这里却是蛮荒瘴疠之地,还是唐宋帝国流放官员的“西伯利亚”。

秦观是苏东坡的弟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苏东坡很是喜欢这位门生。

苏东坡对秦观仕途的影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秦观一贬再贬,最后被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1096年),流放到郴州。

应该是到郴州后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秦观栖身郴州简陋的旅舍,想到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八斗之才,却屡遭排挤打击,难酬报国之志,心中忿忿不平,便借景抒情,挥笔写下这一首《踏莎行.郴州旅舍》。

3首代言了一个城市的宋词,展现了宋词大咖们的随心所欲

一时间,文人雅士间争相传颂,苏东坡在惠州读罢唏嘘不已,“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师将门生的这首词书写在扇子上,不时扇一扇世态炎凉。

也许是那个世界不适合太过悲伤易感的秦学士,52岁的秦观在再一次贬谪去往广西的路上逝世。苏东坡惊悉噩耗,悲痛不已,后作跋于《踏莎行.郴州旅舍》:“少游巳矣!虽万人何赎?”;同时代的大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于是成就了历史上的“三绝”。后来,南宋郴州知军邹恭命石匠将“三绝”摹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石壁上,故称“三绝碑”。

秦观留下的一阙词,加上三位名家合作的“三绝碑”,让郴州有了最鲜艳的色彩!郴州,近一千年来,南来北往多少游客,为这一首《踏莎行》,寻访一座城市。

杭州:钱塘自古繁华

北宋柳永,《观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如果不看赏析,很多人不会知道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因为这首词把杭州写的太美,让看的人都想去折一朵那“三秋桂子”,所以让人忘记了柳永写这首词的政治意图。当政治遇上美学,经过时间的洗礼,往往都无能为力!

那一年,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3首代言了一个城市的宋词,展现了宋词大咖们的随心所欲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也就是说这首《观海潮》基本上就是这个词牌的鼻祖,值得申请原创保护的!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紧接 “钱塘自古繁华”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那时的杭州还不叫杭州,叫做钱塘,之后它还有一个传奇的名字叫做“临安”,但不论叫城市名字怎么变换,一提到这里的景色,人们总会想着“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就是一首宋词为一座城市加持的最好注解!

上饶:稻花香里说丰年

南宋辛弃疾,《西江·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驰骋过沙场、血战过官场的北方硬汉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他江南的家--上饶带湖,并在此度过了近十五年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3首代言了一个城市的宋词,展现了宋词大咖们的随心所欲

烟雨江南的上饶(当时称信州府)对于少年成名的辛弃疾来说,原本只以为是个短暂的居所,他念念不忘的是上场杀敌,可惜直到生命的结束他也再没有走上他魂牵梦萦的“沙场秋点兵”!一生都在为了收复北边失地而奋斗的辛弃疾永远留在了上饶,在弥留之际又大声呼喊了三声“杀贼”、“杀贼”、“杀贼”之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南宋本来会多一个有名的将领,最后却多了一个跟苏轼齐名的词人。这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个遗憾,对中国文学却是一个庆幸,特别是对上饶来说更是一份天大的礼物!

因为辛弃疾在此旅居的15年,上饶多了一份慷慨、也多了一份恬然。就像这首《西江月》写活了上饶的夏天,那年上饶登上《魅力中国》就是以“稻花乡里”而自居的!

一首宋词代言了一座城市,这是一位词人的荣耀也是一个城市的幸福。千百年来,我们可以为了一首词去寻觅一个自己可能很陌生的城市,收获的是美景和回忆;我们也可以爱了一座城去读遍每一首有关的诗词,收获的是美文和传承!

左手捧宋词,右手拼职场!你认为还有哪些城市有自己的代言古诗或宋词,欢迎在评论区来!一定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