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潛伏在辦公室》(十七)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潛伏在辦公室》(十七)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最後要明確,這條潛規則和"以德報怨"之間的區別。

"以德報怨"是典型的老好人哲學,是東郭先生以身喂狼。你毫無節制的忍讓,沒有原則的對別人好,絕對不會令別人對你仁慈。

通常,對方一邊佔著你的便宜,一邊還恥笑你是笨蛋。所以在做這種老好人時,你失去的不僅是利益,還有尊嚴。

第56節:有限度地受欺負(4)

在職場中,人是不能沒有尊嚴的,你失去利益還可以彌補,失去了尊嚴就徹底丟掉未來,或許沒尊嚴的人也能靠抱人大腿活的很好,卻再也不能達到頂級的高度。

你要守住自己的底線,有節制的抵抗,但不要過分與惡人為敵。

這種消極抵抗並不是永久的,也不是僵硬不改的。

這是和"以德報怨"的最大區別。傳統教育是讓你忍讓一輩子,無論你擁有什麼,站在什麼位子上都要忍別人。

而我們所講的,卻是在弱勢的時候忍,強勢的時候就無須再忍。既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之前說過,得罪人是有成本的。當別人對你不好,就是得罪了你。規則如此,就應該讓對方付出成本。

在你弱勢的時候,考慮到自己儘量不樹敵,所以別人對你壞,你反而對人好。可當你到了高位,掌握了大量資源,可以控制別人時,如果還要一味忍讓,甚至以德報怨,那就是啥了。

對方得罪你,就應該嚐到後果,這是利益世界的規則,也是當初你忍讓的回報。

若沒有這一天,你為什麼要苦苦忍耐呢?

千萬別當一輩子的老好人,這比做一輩子惡人還要糟糕。因為惡人就是專門吃老好人的。

只有隱忍、等待、反擊。這才是職場中為人處世的三部曲。

案例:

這幾個月,A公司華東銷售大區可謂坐過山車,大起大落,令員工們大呼吃不消。先是拿下了"好人家"的獨家渠道合作,令公司士氣大振,鮮于成為風雲人物。可隨後局勢逆轉,"好人家"分拆上市的計劃,又讓A公司跌入谷底,鮮于被打成過街老鼠。就在所有人以為,A公司這次在劫難逃時,張宇卻突然殺出來,挑起一切擔子,甚至寫下軍令狀,要在一個月內解決危機。

沒人相信張宇真的能做到,可一個月後,張宇卻將黃陵華的寧夏醫工併入公司,完美的解決了問題。

於是鮮于徹底落入谷底,張宇卻成為華東大區的英雄。當初張宇定下軍令狀時,副總監曾說過,只要他能做好,就可以滿足張宇一個要求。

而如今,正是論功行賞的時候,大家都在揣測,立下蓋世功勞的張宇,會向總公司提出什麼要求。

有些人說,張宇會要錢,至少得讓公司獎勵一輛A4,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否定,張宇從哪個角度都不是個貪錢的人,換成鮮于倒是可能。

還有人說,張宇會要求重回總公司。但仔細一想也不太對,因為一年前,張宇是自動要求來華東的,沒理由不升職就回去。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意見都集中到一點,那就是升職。

人就是這樣,在公司裡不是為了升職,就是為了加薪,既然張宇對錢沒要求,那就只有抓住權力了。

第57節:有限度地受欺負(5)

恰好這時候鮮于闖下大禍,總公司也斟酌著給予處分。如果張宇在這時候提出要求,把鮮于邊緣化,而張宇自己則扶正成為大區總經理,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這個合乎邏輯,又可能性極大的猜想一提出來,就獲得大部分員工的贊同。私底下,大家傳來傳去,都說張宇會是新任總經理,而鮮于則鐵定走人。

流言一多,就眾口鑠金。攪得小西區的主管們人心惶惶,高層幾個窩在鮮于辦公室裡想轍,而小人物卻開始對馮暉和王小峰示好,希望能引薦跳到張宇這邊來。

沒多久,總公司便開始論功行賞,副總監擺出姿態,要張宇自己提要求,並公開說了,只要不離譜,都可以實現,而升職加薪之類,都不算是離譜的事情。這等於在鼓勵張宇,讓他把話給說出來。

恐怕連鮮于自己都覺著,這回是死定了,完全沒有迴旋的餘地。

可誰料到,張宇竟發了一封郵件給總公司,既沒有說升職,也沒有要求加薪,其中所提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鮮于繼續做華東銷售大區總經理的位置。張宇言明,華東區域正處亂時,這個關鍵點上高層人事變動,必然影響士氣。考慮大局,他希望總公司能夠考慮,讓鮮于繼續履行總經理職務。

這封信原本是秘密發給總公司三位總監的,可後來不知怎的流傳了出來,搞得公司內人人皆知。

眾人都是震驚不已,覺著張宇太傻了,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不給自己撈些好處,反而還要保鮮于。

鮮于和張宇可不是一路人,在之前,鮮于動不動就打壓張系人馬,把他們都給逼到牆角了。雖然說不上有仇,但關係肯定是不睦。

有這一層在,張宇還竭力幫忙,那不是以德報怨麼?

別人想不通,馮暉更是想不通。他做為鐵桿的張系人馬,這次本打算也能雞犬升天。可誰料到,張宇最後卻把好處給了鮮于,簡直就是東郭先生救狼,最後非得被狼咬一口不可。

張宇卻不以為然:"鮮于這種人,肚量狹小,嫉妒心強。你不得罪他,他都要對付你,若是得罪了他,以後還不曉得會怎麼樣。"

馮暉:"可這次你佔上風啊。"

張宇搖頭:"這次只是稍占上風,還遠遠沒有到徹底壓倒鮮于的時候。就算我提出來要做大區總經理又怎麼樣?總公司會讓鮮于滾蛋麼?不會的,他們會讓鮮于做副總,繼續制衡我們。"

馮暉本來聰明,一點就透:"我知道了,現在還不是徹底打垮鮮于的時候,與其得罪他,還不如繼續與他周旋,再找以後的機會。"

張宇不置可否:"就算鮮于繼續當這大區經理,可他的氣勢已經沒有了,在公司裡,這次闖的禍就是個汙點,一直都會跟著他,以後都很難再翻身。"

第58節:有限度地受欺負(6)

馮暉:"其實這次壓過他也沒什麼,我就不信鮮于還能東山再起。"

張宇:"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鮮于縱橫職場這麼多年,擠走了好幾撥人,不能不防啊。更何況我不做總經理,其實還另有道理。"

馮暉不解:"這還有什麼道理。"

張宇神秘兮兮的:"天機不可洩露。"

天機雖不可洩露,但時候到了,有心人自然會知道。

張宇的郵件上發後,估計也引發總公司高層的震驚,上面遲遲沒有回覆,直至一個多月後,處理意見才批覆下來。

張宇通令表彰,管理獎提高10%。鮮于則是嚴厲警告,扣發三個月的獎金。表面上一賞一罰很明確,但實際上,卻沒有提任何職位的事情。鮮于繼續做他的總經理,張宇還是副總,兩人位子沒有互換。

從這結果來看,總公司是接收了張宇的提議,確保銷售大區穩定,繼續讓鮮于戴罪立功。

這個處理意見下來,鮮于那系人馬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有死裡逃生的一天。而公司上下的人,卻都在嘲笑張宇是個傻瓜,這麼好的機會都不抓住。

逃過一劫後,鮮于雖然不見得有多感恩,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他再壞也沒法子繼續整張宇,要不然,公司上下的輿論就會非常不利。所以在公司中,兩位總經理的關係頓時和睦起來,遇到什麼事情,鮮于也不再專斷獨行,開始和別人商量,手中也分了不少工作給張宇做。

如果事情只是這麼結束,那未免也太小看張宇此人。那畢竟是職場上久經磨練,就算馮暉這種天才也敬服的人。

大約兩個月後,寧夏醫工的合併正式完成。兩個公司變成一個,兩套班子當然也整合成一套。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黃陵華和老拉兩個高層,應該如何安排呢?黃陵華是寧夏醫工的老闆,至少也和鮮于一個等級,但總經理位置只有一個,總不能再來一出爭皇位吧。

就在大家議論不休的時候,總公司又下達任命令,決定在華東大區新設立總監之位,與總經理平級。而黃陵華順理成章的出任大區總監,單獨帶一個團隊管理連鎖銷售的業務,以後所有的連鎖店、藥店、賣場終端,都歸黃陵華管。

如此一來,剛剛平靜下來的華東大區又亂開了,一個公司裡出現雙巨頭,而且還是並級的,這到底誰聽誰的啊。更何況那兩個巨頭還是刻骨銘心的死敵,絕對沒有共存的可能性。毫無疑問,任命令下達的那一天,就是新一場惡鬥的開始。

風聞這個消息,馮暉對張宇的佩服真是五體投地。恐怕張宇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計算到會有雙巨頭這部棋,所以力拒當總經理,一來賣個人情給鮮于,日後好相見。二來等黃陵華上位後,可以讓鮮于衝在前面去鬥爭,這樣張宇又可以在新一輪惡鬥中置身事外,保障自己的安全。

在職場中,最後的贏家永遠不是一直在鬥爭的人,而是活的最久的人。第十一章

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

章後疑問:鮮于闖了這麼大的禍,按理應該殺無赦。可總公司為什麼會同意張宇的建議,讓鮮于留任呢?

第59節: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1)

第十一章

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

職場潛規則第十一條:老闆對你講的道理,永遠都是對他有利的。

在職場裡,有各種人際關係,而最重要的,自然是老闆和上司。

老闆是出錢開公司的那個,他是職場的擁有者,手裡抓著生殺大權,得罪了他就是真的不想活了。而上司則是管理你的人,擁有鞭笞你、發配你的權力,若得罪上司,那可能生不如死。

所以,有人經常說,職場裡要緊的不是做事,而是討好BOSS。老闆的大腿抱的牢,就算你什麼都不會幹,那也照樣升職加薪,別人羨慕都沒用。

這種情況當然存在,而且是一種不可能改變的現實。站在老闆的立場上,對一個忠心於自己的人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難不成還要他們去討好搗蛋的下屬麼?

老闆都不會自虐,在平時工作時,這些位高權重的人已經受了過多的氣,絕不會再去受下屬的氣。所以討好上司不止是重要,還是一個職員的常態。你在公司裡的生活就是如此,壓根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但討好上司,服從上司的事情做多了,卻容易從一個極端滑向另一個極端。

那就是唯上司是從,自己不再思考,也不顧及自己的利益,上司說什麼就做什麼,用老闆的腦袋來代替自己的頭腦。

這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在表面看,你是察覺不出危險的,甚至還能感覺到好處。可事實上,你卻已經淪陷了,過了十年、二十年後,你被老闆拋棄的時候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直都是老闆的奴隸,所謂的工作,不過是被老闆忽悠了。

而到那時覺醒,你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你已經沒價值,被職場拋棄,除了黯然離開外別無他途。

所以這種看不見的危險,遠比任何事情都要兇險。

為什麼會這樣呢?既然我們要討好老闆,服從老闆,那為什麼就不能事事聽從,以老闆的意志為轉移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利益作祟。

老闆對你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道理都不是白說的,他們時間寶貴,任何字背後都是有利益推動。而老闆說的話,當然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是為了保障他的利益。

譬如老闆說"吃虧是福",那就是要你吃虧替他幹活,這句話損害你的利益,卻保障老闆自己的。如果你不假思索就接受了這個理念,那就上當了。

因為老闆自己是不會實施"吃虧是福"的,他只是忽悠員工們別怕吃虧而已。

第60節: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2)

譬如老闆說"團隊精神",那就是要你們團結一心不計報酬的為他拼命。這句話同樣損害你的利益,保障老闆。當你用團隊精神拼命時,老闆自己獨裁時是不會考慮團隊利益的,而最終事情做成了,收益也是老闆,而沒有你們的份。

這種例子許多許多,如今職場中的老闆,都已經學會用思想控制職員,也就是用所謂的企業文化來洗腦。

洗腦文化包括"不抱怨""退步是福""忠誠教育"等等,目的無他,只是為了保障老闆利益。

但這種道理能保障職員利益麼?

未必。

1.勞資雙方是對立的。保障老闆,就是損害職員。

老闆講的道理為什麼不能聽?首先要弄清你和老闆之間的利益牽涉。

中國的企業,在移植國外職場理念時,通常會混淆視聽,斷章取義,最後形成一種獨特的只為老闆服務的文化體系。

譬如我們經常說要愛集體、愛公司,要有團隊精神。這聽起來似乎來自於西方先進職場理念,並沒有問題。

但勞資對立的問題呢?我們的企業就不會再提了,西方的勞資談判、工會等等職場現狀都被老闆們集體忽略了。

然後這卻是職場的基礎。

我們必須要明白,勞資雙方天生就是對立的。你和老闆之間絕不是朋友,從利益本質上,你們是敵人。

老闆是剝削者,通過榨取你的剩餘價值而盈利。而你是被剝削者,必須儘可能的從老闆手裡多拿價值才能生存。

這個本質弄懂了,就可以很簡單的分析。

老闆講一個事情,首先就是保障自己的利益。而他的利益和你是對立的,也就是保障了他的利益,就損害了你的。

很清楚,老闆所說的每句話,忽悠你的每個事實,都是為了更多的從你身上榨取利益。

如果你以為,老闆對你講道理是為了你好,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是一種無利不起早的生物,如果對自己沒好處,連半秒鐘都不會耽擱在你身上。

所以,只要老闆準備對你開口說話,就要在心裡做好準備,他們又要開始忽悠你,剝削你。

你做什麼反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須明白這個勞資對立的道理。

2.老闆為什麼要花錢花時間講道理?

現在的老闆,很喜歡給下屬講道理。有的甚至會花錢去請教授、專家,給大家講企業文化,說職場之道。

老闆為什麼要這麼做?原因簡單,這是忽悠員工的升級版。

從前的老闆,用私人關係來籠絡員工,或者乾脆派親戚佔據重要位子。所以中國早期的職場,以家族企業為主,乃至現在,家族企業比比皆是。

而現代企業文化進入中國後,人們發覺家族企業的生存力太弱,只有更新換代,任用外人才能令企業有生命力。

第61節: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3)

可一個新問題出現,外人的忠誠度不高,怎麼才能讓人安心替自己賣命,並且拿的越少越好呢?

中國的老闆們從西方職場文化中領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用文化洗腦。

我們已經也經常聽到洗腦一次,往往用在"傳銷"等非法行業中。但那是低端的,靠的是不斷重複的軟暴力形式,給學歷低、層次差的人洗腦。成功率雖然也高,可只能忽悠水平比較低的人,這些人素質也差,只能做小事而無法成大事。

我們的職場需要的卻是高智商人才,怎樣去給他們洗腦,這是個很大的課題。

但有需要,就有市場。

專家、教授們很快交出了產品,那就是閹割版、剪輯版的各種職場文化,甚至是各種張冠李戴的做人哲學。

這些東西各有各的來路,也各有各的說法,通過專家講座、書籍等形式傳播出去,具有非常高的欺騙性,因為它們的來源是正途,是有文化基礎和根源的。專家們只是拿掉了對老闆不利的部分,閹割了和利益相關的部分,最後把修身養性和員工的職場生涯綁定在一起。

用這種方法去教育員工忍耐、吃虧、奉獻。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它的道理都是對的,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然而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用一個正確的東西,來掩飾見不得人的利益侵蝕。如果你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被這種文化俘獲,最後變成了職場的奴隸。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種所謂的"職場文化"呢?

就是看它代表了誰的利益,以及講這些文化的人自己是否施行。

一個教授來給你講"吃虧是福",那麼教授本身是否也用這道理呢?講完課後不給他錢行不行呢?

你不給教授講課費,跟他說"吃虧是福",教授您算是佔大便宜了。那麼這教授肯定會跟你急,這時候他是不會考慮吃虧是福的,因為教授心裡很清楚,這種道理就是老闆拿來忽悠員工的,自己是不會用的。

而老闆花了錢,請人來講這些東西,他自然不是腦袋被門給擠了,他也不會是替你們補課。而是因為他需要這些理論忽悠職員,讓職員更加容易管理,更容易被剝削。

職場萬事,都是利來利往。

千萬別以為是道理就有用,同樣的道理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截然相反的效果。遇到一個道理時,別去琢磨道理講的是什麼,而是看誰在講,誰請他來講,為什麼要講。

這才是獨立思考的精髓。

3.你不保護自己,誰會考慮到你呢?

在職場中,資方總是強勢的。因為老闆是出錢的那個人,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而你的上司也相對強勢,因為權力比你高,接觸的信息比你多。

而做為職員的你,則是最弱的一方,你除了自己外管不到任何事情,有時連自己都身不由己。而你能接觸到的信息,往往是別人讓你知道的,這種不對等使你很難客觀考慮問題。

第62節:你不保護自己,沒人會保護你(4)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做事的時候,還以老闆利益、公司利益為大前提,那無疑是將自己的一切拱手奉上。

你要明白,老闆不是你的父母,公司也不是你的家庭,你沒有必要將整個生命奉獻出去。你來職場是為了拿利益,而不是奉獻利益。

你和老闆的利益是相對的,而不是一致的。老闆要多賺錢,必然得損害你的利益。而你要多賺錢,必然要小心提防老闆的忽悠。

如果你聽從老闆的話,完全放棄了抵抗,不再保護自己,那麼,還會有誰來保護你呢?

國家最多幫你爭取到勞保利益,可你的其他利益呢?難道都由老闆做主麼?他是保障自己為大前提的,而你連自己都不愛自己,誰還會愛你呢?

在職場中考慮問題,不要以老闆為大前提,而是要學老闆,以自己為前提。

保障自己,就是保障家人,也是保障了你的未來。

多想自己,少想別人,這才是最大的愛。

4.獨立思考,曲意迎合

那麼,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我們聽從老闆的話,就會被老闆的思想俘虜,讓他佔盡便宜。如果不聽老闆的話,在職場根本混不下去,很容易被掃地出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