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作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日月惟明


建文帝最大的失误,就是因为用错了人。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给大家详谈。

建文元年,新君即位之初,朱棣就按耐不住他的狼子野心,举起了谋反的大旗。

中国人起兵自古讲究师出有名,朱棣就在他的出兵檄文中这么写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

“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就这么扯了出来。而他清的又是哪些人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之二,建文帝智囊团的代表人物——黄子澄和齐泰。

(关于他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既然朱棣发出了大招,那么朱允炆就不得不接。而他最后的覆灭也就从此开始,跟随他的智囊团们也是与朱允炆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他们将在这场争锋中,决定自己最后的命运。

朱棣和朱允炆的争锋,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最初朱允炆出于巩固政权的考量,做了削藩的决定。但是众多的藩王,从谁身上先下手,这可难住了年幼的皇帝。

皇帝一时半会儿做不了决定,那他的智囊团就要出来替皇帝出谋划策了。黄子澄和齐泰俩人就开始商量这件事,但是他们两个人却出现了一个分歧:齐泰认为削蕃要从实力、能力和影响力都是最强的朱棣身上下手,把他搞定以后,那么其他的藩王自然是手到擒来;但是黄子澄却认为,朱棣盘桓在北平城多年,早已经积累了稳固的势力,如果轻举妄动的话,很有可能削藩不成,还会逼他造反。

最后黄子澄的建议占领了上风,他说服了齐泰,准备从燕王朱棣之外的藩王身上寻找突破口。很快他们就把枪口对准了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

但是我们其实分析一下两个人的策略,依照笔者来看,其实还是齐泰说的更靠谱一点。因为一旦拿周王下手的话,朱棣一看肯定会有所警惕,并且开始防备,那么之后再拿他下手的话,就取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很有可能会失败。

之后的发展也确实是这样,朱棣在听到风声以后,抓紧了自己的战备准备,做好了反击的打算。而齐、黄二人的决定,相当于给了朱棣一个战略上的缓冲期,让他有时间来做进一步的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战争中,朱棣为什么能够接连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说,在双方第一次交锋的时候,朱允炆就因为采取了错误的方针,而败下阵来。

到了朱棣大军压境的时候,朱允炆再次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朱棣起兵以后,朱允炆派了耿炳文北上平乱。据《明史》记载:“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可见这耿炳文也是朱元璋时代仅存的硕果之一。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员老将,却也未能阻止朱棣南下的步伐。在真定大战中,耿炳文失利了,朝廷军队损失了上万人马。

虽然说失利不等同于失败,但是在年轻气盛的朱允炆眼中,作为老将,他就应该取得大规模的胜利,这样才是不负皇恩,才无愧于他老将的身份。

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的朱允炆气急败坏,他的情绪开始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这个时候黄子澄站了出来,他对朱允炆说自己有一个锦囊妙计,保准可以把朱棣杀得片甲不留。朱允炆很高兴,让他马上说出来妙计。

于是我们又一位主人公——李景隆就出场了。

很显然,黄子澄的这条妙计就是推荐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担任北伐的统帅。朱允炆听了以后,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虽然齐泰在一旁劝他再考虑一下,但是朱允炆根本听不进去,直接把李景隆任命为北伐统帅。

但是提起这个李景隆,就让我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赵括。他们两个人实在是太相似了,都是将门之后,又都饱读兵法军书,看似是军事上的天才。但是他们都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只会纸上谈兵,就突然被临危受命,成了带领几十万人的统帅。

就这样的一个人,突然就成了北伐统帅。最后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李景隆不仅丢了粮草淄重,还损失了几十万的大军。第二次北伐,朱允炆又失败了。

而在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郑村坝之战李景隆失败以后,黄子澄竟然向朱允炆隐瞒战况,他谎称大军并没有失败,朱允炆信以为真,反而对李景隆加官进爵。一个战败之将,竟然还有这样的待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这件事还有一个后果就是,使朱允炆失去了对战场的主导权。

在之后的对峙中,朱允炆也是输多胜少,最后一步步地走向毁灭。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出身的智囊团,由于缺乏军事智慧,并没有给他什么太多行之有效的军事策略。而他信赖的李景隆甚至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打开了城门,做了一个叛军。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意外。

而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虽然没有带给朱允炆胜利。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骨气向世人证明,他们是建文帝的铁杆忠臣。

朱棣拿下南京城以后,他们三个人誓死不降,无一例外都被朱棣处死。

方孝孺更是因为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并且当众大骂朱棣,不仅他本人恼羞成怒的朱棣处死,就连他的亲友也全部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令人发指的“诛十族”。

而李景隆却因为打开了城门做了投降派,而被朱棣视为功臣,不仅加封爵位,更是名列群臣之首。

就这样,建文帝失败了,连带着他的智囊团,都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他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是用人不当,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对于皇帝而言,大臣无功便是过。他们虽然不是奸臣,但也是罪臣。


听历史说话


削藩意志不坚定,目光不长远

朱棣的三个儿子前往南京祭拜先祖,当时齐泰和方孝孺连夜上书:只要以这三个儿子要挟朱棣,我们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出其不意,一招致胜。

朱允炆犹豫不决,转头问向黄子澄:我们该怎么办?

黄子澄:万万不可,我们应该把这三个孩子送还给朱棣,用来迷惑他。如此这般,在日后进攻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迷惑他?迷惑个溜溜球!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知道朱允炆要削藩了,朱棣会不知道?

这次放回的朱棣三个儿子,其中之一当上了未来的皇子,剩下两个都用勇猛过人,为之后的靖难之役出了大力气。

万万不可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啊!

一位皇帝,对即将出征的军队这样说。

这岂不是拿数十万的军队开玩笑么?数十万人发动一场战争,竟然还要顾及你的叔叔?

正是因为有这句话,在日后开到朱棣率领一小股部队来回穿插在朱允炆军队中也不足为奇了。毕竟,不能伤害你叔叔嘛。

削藩太急

朱允炆在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连续削掉五位藩王。

这么整,只会带来一个结果:其余藩王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抵御你这个皇帝。

说一千道一万,终究还是太年轻。和常年与北元打交道的朱棣相比,你还年轻些。


虾仁儿谈历史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太祖朱元璋之孙,皇太子朱标之子,明朝第二任国君,由于其父朱标早逝,按照明律朱允炆先被太祖定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年号建文元年。

建文帝登基执政以后为了巩固皇权,实行了一糸列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削藩。朱允炆知道自己是个子侄帝,上边众多的叔叔辈的藩王不是手握重兵就是坐镇一方,对自己的政权构成了威胁,如果不削弱这些人的势力将影响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开始了削藩之举。这也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其中就有燕王朱棣。

朱棣,生于1360年洪武帝朱元璋封他为燕王,封地在北方,对于侄子朱允炆继位朱棣本身就不服,再加上这么快就削藩,这不是耍他的命吗。但是自己的三个儿子还被扣压在北京当人质,朱棣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待时机。其间也装疯卖傻请求皇帝遣反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他的几个儿子陆续回到他的身边,于是燕王再无顾忌举兵对抗朝庭。建文四年燕王帅兵攻克京师,建文帝朱允炆及其随属卒于火难,史称靖难之役。

纵观整个靖难战役之过程,笔者认为建文帝作了以下几件错事导至自己身陷囵圄

1,为保皇权急于削藩,登基才短短的几个月就开始削藩,自身的政权还未巩固就开始算计别人,这叫饥不择食。

2,放虎归山,本来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燕王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3,用人不当,错用主帅李景隆导至皇城被攻破。

4,心慈手软,建文帝几次将燕王朱棣围困,但不愿担侄子杀死叔叔的骂名而让朱棣一次次脱困。

以上几点个人看法,如有不敬请谅解。





宏发超市赵荣青


勿伤我叔,一句话,寒了广大征讨将士的心

让前线将领打仗畏畏缩缩,不好施展

你皇帝都这样说,让做臣子的怎样办

打的狠了,扫了皇帝的面,给皇帝留骂名,自己以后也可能被清算。打的不好,人家本来就骁勇善战,这样无法取胜。

皇帝是好人,想留个好名声,可知皇家争位

历来都是拼个死活,不能手软,最是无情帝王家。建文帝没有读懂,后世九子夺嫡,雍正帝诠释了什么是无情人得天下


不一样的维强


朱允炆大家都熟悉了,朱元璋的嫡长孙,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朱标。

回到问题上面,朱允炆21岁当了皇帝,他在继位以后做了哪些错误决定呢,我来列举一下。

1、削藩太急,削藩的对象选择不正确。朱允文登记以后,面对众多藩王叔叔他选择马上削藩,这是不可取的。新君继位,一定要稳固自己的帝位,把内部安抚稳定之后才能去处理外部矛盾,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看来朱允炆只学了儒家思想没有去学习老子的思想啊。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以后兵强马壮也没有说马上去把藩王全部除掉。由此对比可见朱允炆急迫削藩的愚蠢,也许是新皇帝自己想有一番作为导致的吧。

既然选择削藩,就要有轻重缓急,分析哪些藩王是我马上要拔掉的,哪些藩王是威胁比较小的可以缓一缓的,还有一些藩王可以拉拢的。朱允炆的选择是柿子要找软的捏,建文元年一年之内削藩五个,全部都是那种小的藩王。这就影响很坏,藩王们一看,朱允炆这侄儿不厚道啊,这是要赶尽杀绝啊,比他老子朱标差远啦,赶紧加强实力,各地藩王纷纷暗地里招募兵马以备不测。如果在削藩之初,朱允炆直接把矛头对准实力雄厚的藩王如燕王,拉拢一些小藩王,我想猝不及防的燕王很难打赢这种无准备的仗。

2、把朱棣的儿子放回去。这是极其愚蠢的举动。当年燕王还没造反的时候,燕王有三个儿子在在南京做人质,朱允炆不知道是怎么考虑的(可能是朱棣演技比较好,骗过了朱允炆)把燕王的儿子给放了,这是何其愚蠢啊!如果朱允炆不放人质,燕王可能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发动“靖难之役”。

3、用人不当,瞻前顾后。朱允炆是没有经历战火洗礼的年轻君王,他的经验和胆识都远远不如身经百战的朱棣。朱允炆也许饱读诗书但在武略方面显然是个新兵蛋子。有人说朱允炆的老师和崇祯皇帝的老师是一样的,有那么点意思。朱允炆的文臣相对来说都是大儒,对于战争显得很生疏。在点将方面,朱允炆缺乏睿智。老将耿炳文、盛庸等曾经将战线拖入僵持,朱允炆却在这个时候毛手毛脚,派出一批草包将军如李景隆之辈统帅大军,以致一败再败。

4、眼高手低,准备不足。既然朱允炆决定削藩就要做好万全准备,毕竟历史上也有七国之乱可以借鉴。从后面的靖难之役来看,朱允炆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如果当初藩王进京吊孝的时候直接拿下朱棣,也许结局也会不一样。

您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历史de缝隙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朱元璋驾崩,依祖宗礼制,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登上帝位,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这些愚蠢的决定,导致他的一手好牌打成烂:

建文帝

一:削藩策略失败:

1、削藩操之过急:新君继位,自己的帝位未稳固就连续削掉五位藩王:将周王橚贬为庶人,革去王封,迁置云南蒙化。以贪虐罪,削代王封,贬为庶人,幽禁大同。岷王楩废为庶人,徒置漳州。湘王柏以王府擅杀人等罪,遣使拘捕,导致湘王自杀。将齐王召至京师,以有人告变为由,废为庶人。如此操之过急且心狠手辣的行为导致一个结果:其余藩王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抵御这个年轻新继位皇帝。

2、削藩行动策略失误: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而建文帝不分轻重缓急却先对势力弱藩王的先动手,不会采用拉拢等手段导致的打草惊蛇,引起后面的藩王联合抵御。

二,用人失败

1,用谋士的失败:建文帝的谋士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文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都是书呆子,十足的证明了:“书生误国”。他们是错误决策使建文帝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深渊!

2,用武将的失败:当时建文帝手上还有耿炳文、徐辉祖等骁勇善战的武将;而建文帝重用了李景隆这位没有军事家的指挥能力且十分懦弱无能的将领,建文帝最终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的错误指挥,使形势最终无力回天。

三,妇人之仁

1、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心慈手软,大军几次将燕王朱棣围困东昌、夹河、藳城之战 ,朱棣多次有战败或被杀的可能,但不愿担侄子杀死叔叔的骂名而让朱棣一次次脱困,也让朱棣后来更大胆勇闯建文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为所欲为,以少胜多。

2、放朱棣儿子离开京城:本来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建文帝把燕王的儿子给放了,愚蠢至极!燕王无后顾之忧发动“靖难之役”。

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建文帝一手好牌打烂,朱棣成功登上皇帝之位。

朱棣


沙雅笔记


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削藩事件,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败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败,一是因为削藩是众望所归,代表全国各阶层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毕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藩镇割据,藩王造反。二是中央军队强大。不管藩王怎么打,其力量都是比较弱小的。其军队无论人数、实力都是不够的。而朝廷不但有强大的军队,还能获得各方的支援。三是朝廷削藩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根本就不用宣传,大家都明白这样做没有错。

建文帝削藩,也占有这样的优势,他也是理由堂堂正正,也获得了全国性的支持,也是中央军队十分强大。但最终他苦战四年,却被打败了,而且的皇位也被夺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建文帝会输得这么惨呢?

(建文帝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削藩策略和战争策略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削藩策略。

我认为,建文帝削藩这件事没有错,但是削藩的策略是欠考虑的,处置是不恰当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打草惊蛇。建文帝削藩,采用的是由弱到强。先削夺那些能力不强的藩王,包括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朱允炆集中性地对这五王进行削藩,这无疑是一种打草惊蛇的表现。

其他藩王都明白,接下来就是对付自己了。

外国人有一句话叫“斩首行动”,中国古代也有一句话叫“擒贼擒王”。只有这样做,才会付出极小的代价。李世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动“玄武门政变”取得成功的。刘邦抓韩信,也是这样成功的。显然,建文帝的做法,第一步就错了。

事实上,建文帝并不是没有机会,朱棣曾经违背朱元璋遗嘱,到南京祭拜去世的朱元璋。建文帝当时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下就把朱棣给擒拿了。但他偏偏放朱棣回去,派军队去打。这不是太笨了吗?

(朱元璋剧照)

其二,心狠手辣。建文帝之前在削夺五个藩王的时候,对这五王打击得非常严厉。如果这五王确实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如此严厉打击,也没有错。但问题是五王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鸡毛蒜皮的事情却如此大动干戈,明显就是为了削藩,做得毫无亲情可言,也毫无人性可言。这一点,所有的藩王都看见了,内心都非常不满,也非常恐惧。

其三,一视同仁。建文帝削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团结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这样有步骤又节奏地来,并以此达到全面削藩的目的。

可是建文帝并没有进行分化瓦解,而是一视同仁。一副要把全天下的藩王一股脑儿全削掉的样子。这样怎么能得到其他藩王的支持呢?

其四,不给保障。藩王们可能也明白,自己的势力太强,会影响朝廷的统治。但是,建文帝得想一个妥善的安置策略啊。动不动就寻一点理由,把藩王废为庶人。同样是老朱家的后人,凭什么你朱允炆就是一言九鼎享乐无数的皇帝,而其他藩王却必须是庶人呢?

赵匡胤要削夺大臣的兵权,但他采用的是“杯酒释兵权”的方法,他是用金钱买权力。被削夺了兵权的大臣,其实也不吃亏。建文帝却一下把藩王们变成庶人,谁受得了这个呢。

没有想好安置策略,就匆匆忙忙削藩。让藩王们情绪非常激动因而冒险对抗,结果糟糕,是可想而知的。

(耿炳文剧照)

二、战争策略。

比削藩的策略更糟糕的,是建文帝的战争策略。

其一,选将错误。在四年的战争中,建文帝先后撤换了三任主将。第一任主将是老将耿炳文,第二任主将是纨绔子弟李景隆,第三任主将是资质平庸的盛庸,没有一个有打仗的能力。

本来燕军的力量根本没法和朝廷军相比,就算朱棣夺了宁王朱权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力量其实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建文帝的朝廷军却一败百败,让燕军像切蛋糕一样,一下接一下切去。

选将错误,固然是朱元璋杀功臣造的孽,但也不得不说,朱允炆看人的眼光,确实是非常有限的。

其二,遥控指挥。朱棣和朝廷军打仗,几乎都是亲临前线,冲锋陷阵。他为了激励将士们的斗志,还有几次亲自去中央军的营寨中杀一圈出来,面不改色。而且整个战场形势,他也都了如指掌,能够及时调整。

但是朱允炆却只是躲在皇宫里遥控指挥,从来不去前线。更不打感情牌,笼络将士。这是他和朱棣最大的区别。

其三,疲劳作战。建文帝和朱棣的战争,打了四个年头。这个时间打得太长了,一直没有成效,最终将领疲惫、士兵疲惫,都集中不了注意力了。

而朱棣在熬过了朝廷军的数次攻击以后,准确地找到了反攻点。他不再不攻城拔寨,一城一池地争夺,而是长驱直入,直捣京城。这种删繁就简的打法,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他也因此迅速获得国家。

总之,建文帝方法步骤及战争策略都不恰当,他确实是有一手好牌,但是都给他打得稀烂。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说起朱允炆(建文帝、明惠帝)呢,大家肯定很熟悉。他是一个可悲的人,本该由他的父亲朱标继承皇位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朱元璋当政期间,朱标就去世了,留下了自己年幼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疼爱自己儿子朱标,同时也疼爱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的性格和朱标的性格差不多,都是个老好人,性格温顺,最后朱元璋决定把皇位传给朱允炆。最后朱元璋驾鹤西去了,21岁的朱允炆继位。

当时有很多藩王都不服气,其中以朱棣最嚣张。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告诫朱允炆小心自己的几个叔叔。

当上皇帝的朱允炆,因为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尤其背后还有几个叔叔威胁着,所以就决定削藩。毕竟是年轻,同时对五个藩王出手,不出事才怪呢。藩王们认为,既然皇帝(侄子)不仁,我们也不义,就在背后鼓动着。同时当时在朝廷中当官的,首文官多,这就是朱元璋留下的祸端,他害怕,他去世之后,活着的武将们造反什么的,毕竟只有他自己才能压住他们,加上当时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导致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因此朝中,真真正正有才学的人并不多。所以朱允炆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了削藩,所以说,朱允炆有点年轻,太心急,他要做的应该是韬光养晦,先稳固了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之后,才进行自己的目的。这正是他的错误之一。

加上朱允炆太仁慈了,自古至今,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毕竟,好人优柔寡断,不够心狠,那么就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就比如,当时朱允炆和朱棣进行大战的时候,朱允炆下达了一个命令,正是因为这个命令,救了好多次朱棣的命,否则那还有朱棣的事。这个命令就是,不得杀害我的叔叔朱棣。朱允炆啊,人家想要你的命,而你却维护着他。所以正是这样的结果,导致朱棣一次次的化险为夷。这是错误之二。

朱允炆用人不当,瞻前顾后,目光不长远,让一群文人为自己做参谋,真是开玩笑,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加上朱允炆的不够果断。然而用人不当,本该有利的局面,却变成劣势。这就是错误之三,乃至更多的错误... ...

朱允炆(建文帝)是个好人,但是正是因为他的性格,铸就了他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也怪朱允炆从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如果不是以上几点,或者局面会另外一种!


逍遥三浩


建文帝出了什么昏招,导致失去皇位,网友们已说得很多了,例如不该下令不准伤害燕王等,这些都对,但最大的失策还是削藩太急!

朱元璋去世时,开国武将已被他杀完,建文身边已可用之将才,又害怕叔父们的势力,因此削藩。但他一开始就错了,削藩不是这样削法的。怎可以一气削了好几个藩,还逼死了一个?当时就算最强大的燕王、宁王,所拥之众也不到十万,面对整个大明帝国,岂有必胜的把握,怎敢隨便造反?再说开国功臣已被杀完了,镇守边疆总要人吧?靠叔父总比靠外人好吧?若是害怕叔父手里的兵权太重,难道沒有好办法应付,一定要搞得血淋淋的,把叔父们逼死逼反吗?要是把燕王改封到南方,把宁王改封到西北,其他藩王的封地也換一下,不就把他们的军事势力拆散了吗?燕王是看到其他藩王被废,有人自杀才造反的,要是仅仅改封地,会反吗?这样既可防止他们起异心,又保全了叔侄亲情,万一外敌入侵,还可请叔父上阵御敌,不是很好吗?但建文搞得血淋淋的,燕王不反才怪!他手下又缺乏可用的将才,不败何待!


阿斌270202161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内战,是建文帝为巩固皇权,削除藩王朱棣的权力而引发的。

咱一块看看建文帝作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建文帝朱允炆)

烂牌一、妇人之仁

在靖难之役中的东昌、夹河、藳城之战 ,朱棣多次有战败或被杀的可能。但由于建文帝颁布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手下将士们很难活捉朱棣,又不敢伤他性命。只要他出现的地方,连枪炮都不敢放!朱棣仰仗着这个“免死金牌”,多次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化险为夷,在敌军眼皮底下得以全身而退,最终扭转战局!

这绝对是建文帝打的最烂的牌,若无他的禁杀令,一百个朱棣也死了!妇人之仁要不得!自古帝王之争从来都是六亲不认,血雨腥风!

烂牌二、不会用人

建文帝原打算让张昺,谢贵、张信在北平干掉朱棣。当时朱棣的部队都被调到了开平,满城都是张昺、谢贵的部队,本来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但建文帝却把这三个人都看错了!

首先,张信叛变,把建文帝的部署密报朱棣。即便这样也没事,朱棣已是光杆司令,张昺、谢贵却手领重兵。但可气的是,张谢等人有勇无谋,竟中了朱棣的鸿门宴之计,在席间丢了卿卿性命。嘴馋加脑残!

烂牌三、临阵换将

两军交战最怕临阵易将!但建文帝却多次换将,先是用败到固城不出的老将耿炳文,然后是李景隆,统领60万大军都占不了便宜。再就是盛庸、铁铉等人。频繁换将,犯了兵家大忌!

(明成祖朱棣)

朱棣跟着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是能征惯战的沙场老将,而建文帝心慈手软,乳臭未干,他爷爷朱元璋也没能给他留下什么良将,打不过朱棣实属正常!

据说当年朱棣攻入建文帝的皇宫时,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传言甚多。

有说建文帝自焚而死的;有说建文帝落发为僧,云游天下;还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他。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