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看點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每到秋冬季,京津冀地區的“藍天保衛戰”就將掀起一波高潮。有專家預測,史上罕見的超長“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到今年底,今年極有可能成為史上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之一。受此影響,今年秋冬季北方風速小,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偏弱,可能出現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的情況,進一步增加了約束性指標完不成的風險。今年的《方案》有哪些看點呢?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看點

任務細化 時間表明確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結構調整任務艱鉅,企業深度治理還有較大空間。為此,《方案》提出以下幾項主要措施:

一、深入推進重汙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

各地細化分解2019年度任務,明確與淘汰產能對應的主要設備,確保按時完成,取得階段性進展。

二、推進企業集群升級改造。

按照“標杆建設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優化整合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實施治理,統一標準、統一時間表,從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產能規模、燃料類型、原輔材料替代、汙染治理等方面提出具體治理任務。

三、堅決治理“散亂汙”企業

各城市進一步明確“散亂汙”企業分類處置條件,進一步夯實網格化管理,以農村、城鄉結合部、行政區域交界等為重點,強化多部門聯動,堅決打擊遏制“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等反彈現象。

四、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建立工業爐窯管理清單,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則,加大焦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綜合治理力度。

、強化重點行業VOCs綜合治理。

在傢俱、整車生產、機械設備製造、汽修、印刷等行業,全面推進低VOCs含量塗料、油墨、膠粘劑等替代。全面加強含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設備與管線組件洩漏、敞開液麵逸散以及工藝過程等五類排放源VOCs管控。2019年10月底前,各地開展一輪VOCs治理執法檢查,將有機溶劑使用量較大的,存在敞開式作業的,末端治理僅使用一次活性炭吸附、水或水溶液噴淋吸收、等離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技術的企業作為重點,對不能穩定達到《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以及相關行業排放標準要求的,督促企業限期整改。

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

與去年的方案相比,今年更加強化依法依規。堅決反對“一刀切”,《方案》中,強制性錯峰生產、大範圍停工停產等要求一律沒有涉及,堅決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嚴格依法依規,做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各項工作。

實施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

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差別化指導,結合本地產業特徵、發展定位等,確定治理方案。對重點行業中焦化、煉油和石油化工、農藥、塗料等15個明確績效分級指標的行業,確定A、B、C級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原則上,A級企業生產工藝、汙染治理水平、排放強度等應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在重汙染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應達到省內標杆水平,適當減少減排措施。

強化汙染源自動監控

強化汙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各地要嚴格落實排氣口高度超過45米的高架源安裝自動監控設施、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90%的要求,未達到的實施整治。2019年12月底前,各地應將石化、化工等主要VOCs排放行業中的重點源,以及涉沖天爐、以煤和煤矸石為燃料的磚瓦燒結窯、炭素焙(煅)燒爐(窯)、磷化工焙燒窯等工業爐窯的企業,原則上納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企業在正常生產以及限產、停產、檢修等非正常工況下,均應保證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並聯網傳輸數據。

此外,各城市也針對當地特色,出臺了各自的行動計劃。

北京市:2019年12月底前,堅決依法清理整治“散亂汙”企業,強化動態監管治理,實現“動態摸排、動態清零”。開展石化、化學品製造、橡膠製品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專項執法檢查;組織揮發性有機物年排放量超過25噸的工業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組織50家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治理方案並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措施。

天津市:2019年12月底前,在化工類產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推行LDAR核查評估,對重點企業進行核查,形成工作報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啟動監測預測預警監控體系建設。

石家莊市:2019年計劃完成搬遷汙染工業企業包括:石家莊市興康化工廠、石家莊市綠豐化工有限公司、石家莊柏奇化工有限公司、河北新化股份有限公司、新樂市興達化工廠等。完成晉州市化工等企業集群綜合整治,同步完成區域環境整治工作。

唐山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玉田縣塑料行業等企業集群綜合整治,同步完成區域環境整治工作;完成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行業的排汙許可證。2019全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不低於3000輛。

邯鄲市:2019年12月底前,化工企業等建設高效的治汙設施。重點行業末端治理禁止使用等離子、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單級治理技術處理VOCs廢氣,推進治理設施升級改造。

邢臺市:2019年12月底前,所有工業園區完成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完善“散亂汙”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實行網格化管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滄州市:2019年12月底前,對臨港化工園區全面摸排載有氣態、液態VOCs物料的設備與管線組件,開展VOCs洩露檢測,建立長效機制;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有毒有害氣體預警監控體系,減少汙染物排放,開展溯源分析,推廣實施惡臭電子鼻監控預警。

衡水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1家(武邑縣天大化工)重汙染企業搬遷;完成化工、橡膠製品等特色企業集群綜合整治,同步完成區域環境整治工作;完成基礎化學原料製造、聚氯乙烯行業、肥料製造的磷肥行業、汙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環境治理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雄安新區: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雄縣廢塑料加工等企業集群綜合整治,同步完成區域環境整治工作。10月底前開展新一輪成品油黑窩點、流動加油車整治,加大對企業自備油庫檢查整治力度。持續打擊非法加油行為,防止死灰復燃。

定州市:2019年12月底前,對北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塑料行業進行提升改造,制定綜合治理方案,完成北方園區塑料行業集中整治;推廣新能源車1200輛。

辛集市:2019年11月底前,依法關停園區外6家涉氯企業;對高新區36家化工企業加強管理。2019全年,完成對1家石化企業(飛天石化)、1家煤化工企業(昊華辛集)、36家化工企業及所有涉VOCs企業推行“一廠一策”制度,加強企業運行管理。

太原市:2019年12月底前,1家化工企業通過採取設備與場所密閉、工藝改進、廢氣有效收集等措施,完成 VOCs無組織排放治理;建設 VOCs在線監控平臺,完成20家企業 22套VOCs在線監控設備建設。

陽泉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磷肥、汽車、電池、水處理等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組織開展排汙許可證持證執行情況合規性檢查,未按規定領取排汙許可證的企業,按無證排汙責令停產;不按照排汙許可證要求排汙的,依法處罰。

長治市:2019年12月20日前基本完成排汙許可證年度核發任務。在VOCs治理方面,2019全年,8家煤化工企業、2家化工企業完成“一廠一策”制定,推進現有低效治理工藝升級改造,進一步加強企業運行管理。

晉城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磷肥、電池、水處理等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組織開展排汙許可證持證執行情況合規性檢查,凡未按規定領取排汙許可證的企業,按無證排汙責令停產;不按照排汙許可證要求排汙的,依法處罰。

濟南市:2019 年12月底前,禁止新建化工園區,嚴格執行全省化工投資項目相關規定。加強對濟南刁鎮化工產業園、商河化工產業園、萊蕪口鎮化工助劑產業園監管,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淄博市:2019年12月底前,制定臨淄區瀝青、重油存儲,張店區化工等集群綜合整治工作方案,開展摸底排查,分類實施綜合整治;開展“對標齊翔騰達、提升現場管理”活動,完成齊魯化學工業區、桓臺縣馬橋化工產業園、東嶽氟硅材料產業園、張店化工產業園、沂源化工產業園、高青化工產業園6個化工園區集中整治。加快推進山東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實施搬遷,2020年底前完成。

濟寧市:在化工行業整治方面,2019年12月底前,依法關停5家、轉移3家、升級7家,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完成水處理、汽車製造等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德州市:在化工行業整治方面,2020年3月底前,德州中勝塗料有限公司、山東科信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業秋冬季前完成階段性搬遷任務,2020年底完成搬遷;2019年計劃關閉淘汰一批56家,其中34家轉產,19家關停,3家搬遷。

聊城市:2019年12月底前,對全市整治範圍內306戶違規化工企業土地、規劃、立項、環保手續不全的停產整頓,限期補辦手續,無法補辦手續的予以關停。

濱州市:2019年12月底前,石化、有機化工等重點企業在主要排汙口自動監測設備增加 VOCs監測指標,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涉VOCs重點企業安裝廠界監測設備。

菏澤市:2019年10月底前,督促各縣區制定“三個一批”名單計劃, 推動186家企業改造提升,將51家企業納入關閉淘汰計劃。

鄭州市:2019年12月底前,鄭州聯創工業防護材料有限公司、鄭州金盃塑粉製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實現關停;完成肥料製造、汽車製造、電池製造等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開封市:啟動開封市隆興化工有限公司、開封天池化工有限公司、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東大化工有限公司、河南五一化工有限公司、開封市華星化工廠等 6 家企業搬遷改造,2020 年12月底前完成。啟動青上化工(開封)有限公司、開封市化學試劑總廠兩家企業關閉退出,2020年12月底前完成。2019年12月底前,禁止新建化工園區;啟動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汴西產業集聚區集中整治,開展現狀調查、評估,制定整治方案並推進實施。

鶴壁市:2019全年新增公交、環衛、郵政車輛中新能源車比例達到80%。今年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58臺;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採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

安陽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電池製造、磷化工、聚氯乙烯化工、磷化肥、汙水處理等15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新鄉市:2019年12月底前,加快推進河南晉開延化化工有限公司、新鄉市玉源化工有限公司、新鄉縣新煜化工有限公司、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等五家重汙染企業的異地遷建工作;加快推進新鄉神馬正華化工有限公司、新鄉磷化鉀肥有限公司、新鄉喜締染化有限公司等三家化工企業關閉退出工作。

焦作市:2019年10月底前,12家化工企業完成VOCs無組織排放治理。化工企業優先選用冷凝、吸附再生等回收技術,難以回收的,宜選用燃燒、吸附濃縮+燃燒等高效治理技術;低濃度有機廢氣或小風量排放企業可採用活性炭吸附技術、低溫等離子體技術、UV光催化氧化技術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合工藝。10家化工企業主要排汙口要安裝自動監控設施。

濮陽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化工行業等470家涉無組織排放企業的運輸、儲存、 轉移、輸送以及生產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15家化工、石油行業企業安裝工業爐窯大氣汙染自動監控系統;石化企業2家、化工企業3家安裝VOCs治理自動監控系統。

濟源市:2019 年 12 月底前,開展濟源市濟水乙炔廠、濟源市豐田肥業、河南國泰型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搬遷改造工作;禁止新建化工園區,對虎嶺化工產業園和五龍口化工產業園進行綜合整治,確保所有企業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完成2家磷肥、5家電池等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