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幼兒園搞活動,到底誰站C位?家長別焦慮,順其自然就是好選擇

導語: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焦慮,有的家庭焦慮孩子學習成績,有的家庭焦慮孩子不懂事,有的家庭焦慮孩子太內向,等等。孩子表現本身沒什麼大錯,但過度敏感的家長會怎麼樣呢?

幼兒園搞活動,到底誰站C位?家長別焦慮,順其自然就是好選擇

前幾日,幼兒園進行早操比賽,有列隊、組隊形等之類的要求,孩子們也都很配合的積極訓練,老師把最後訓練成果拍照片發群裡,結果引起了班裡一位家長的惱怒。 老師發到群裡的照片是其中的一個場景,幾個小朋友被圍在中間,這個家長就問老師,為什麼自己孩子在外圍而不是在中間,並且孩子是揹著攝像機方向,老師說,因為小朋友個頭較高一些,為了效果展示所以就在外圍了。

這個家長就不服氣,各種說,什麼“個頭高怎麼了,個頭高就得在外面嗎”,“個頭高也有自己的作用”等等,老師一個勁的道歉,最後這個家長都去找園長媽媽了,不管事情最終如何處理,都與孩子無關但家長卻超級不淡定。

我們都知道,表演肯定有第一有第二,一個人只有一個位置,老師一般會將一些表現好一些的孩子放在舞臺中間,這樣可以為班級整體的拉動分數,但因為這種排位問題,總有一些很多家長都產生疑問,是不是老師不待見自己家孩子,是不是孩子平日淘氣惹老師生氣了...

幼兒園搞活動,到底誰站C位?家長別焦慮,順其自然就是好選擇

事實上,老師在幼兒園活動中的孩子位置排布,遵循的是一種平常心的排布,與小朋友日常表現關係不大,並且孩子的位置也會每次都會調整位置,爭取讓每個小朋友都有突出的一次機會。

孩子是否在活動中站C位真的不重要,本身活動的意義就是為了鍛鍊小朋友們的各項參與能力,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展示在大家面前。

1.參與活動

孩子能夠認真地參與到活動中,這就是很大的收穫,哪怕不是咖位不是真正的表演焦點,但因為參與到活動中而感到自豪。並且更加熱愛這種集體行為,也願意為集體貢獻力量。

2.學會控制情緒

表演活動的C位只有幾個,並不是每一次活動都會得到這樣的機會,小朋友在未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的時候,也要學會堅強,將自己應該做的做好,並且不會情緒化的完成任務活動,這就是看不見的成長。

3.真的不在意

有的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或者說就必須使自己得到最好的待遇,甚至有的時候,家長跟著起鬨,為自己孩子“爭取”利益。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麼意義,孩子要持有一顆平常心,可以真正的做到面不改色,別人成功為他們開心,自己成功學會謙虛。

幼兒園搞活動,到底誰站C位?家長別焦慮,順其自然就是好選擇

幼兒園表演活動咖位的選擇不是一個什麼大問題,家長們不要將它過於利益化,要安然接受即可。

你們在面對孩子展位的情況時,是怎麼做的呢?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