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自從西晉被劉曜滅亡以後,重振晉朝的使命就落在了司馬睿的肩上。因為從各方面來看 ,也只有暫居建康的司馬睿具備稱帝的成熟條件。就這樣司馬睿在王導的策劃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了東晉。可是新成立的東晉王朝與別的朝代不一樣,皇帝大多數時候並不能獨斷專行,而是與世家大族共同分享權力。這種"王與馬共天下"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制衡,保證了國家的正常運行,可惜並不穩定。從王敦與桓溫的所做所為可以看出,這種模式遲早會被終結。

其實最初選擇與士家大族共治天下時,並不是出自司馬睿的本意,更多的只是一種無奈之舉。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因為八王之亂的爆發,不僅讓西晉王朝實力消耗殆盡,而且司馬氏諸王也死傷慘重。等到司馬睿渡江之後,來到建康的他,差不多隻是孤身一人,更不用說軍權了。由於江南之地,被西晉統一的時間並不長,司馬氏的統治基礎很不牢固。這時擺在司馬睿面前的問題很簡單,如果不依靠士家大族,別說當皇帝了,就是在江南立足都很困難。

於是司馬睿選擇了與士家大族合作,共同分享權力。他的主要支持者是以王導和王敦為首的琅琊王氏,王導在朝為官,王敦在外為將。

隨著司馬睿權力的穩固,一方面對士家大族的強大實力而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他也對受到限制的皇權所不滿。因為自秦始皇稱帝以來,歷代皇帝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在到了他這裡,自然很不甘心。慢慢地,司馬睿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比如:重用劉隗、刁協等人。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看到司馬睿正在增強實力,王敦也感到了不安,於是起兵以“清君側”為名,向東攻打建康。王導出於自身的利益,也暗中相助他,很快王敦就攻入了健康。司馬睿只得安撫他,讓他統領朝政。可是令司馬睿沒想到的是,王敦自從攻入建康,掌握朝政大權以後,便野心膨脹,有了廢司馬氏自立的想法。不久司馬睿就由於悲憤交加病故了,皇位由他的兒子司馬紹繼承。

面對王敦不可抑制的野心,司馬紹並非無能之輩,他正在積極應對。同時作為皇帝與士家大族共治天下的策劃者王導,這次也站在了司馬紹一邊,他積極為皇帝出謀劃策。不久王敦便再次起兵,攻打建康,可是這一次,他失敗了。司馬紹在王導的輔助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王敦的兩次反叛,充分說明了士家大族與皇帝的分權關係,並不穩定。

皇帝希望消滅士家大族,獲得專制大權;士家大族也想推翻皇帝,皇位由自己來坐。由此觀之,所謂的共治天下,頂多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一旦某一方有實力了,必然會除掉另一方,然後獨享天下。

如果說王敦的反叛初步顯示了“王與馬共天下”這種模式的不穩定性。那麼接下來桓溫的表現更是證明了這一點,他與東晉皇帝的鬥智鬥勇,再次顯示了士家大族一旦羽翼豐滿,絕不甘居人下的野心。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王導和王敦出自於琅琊王氏,桓溫則出自於譙國桓氏,同樣是士家大族。晉明帝司馬紹在平定王敦叛亂之後,為了穩固權力,把女兒嫁給了桓溫,以此來籠絡他。同時桓溫還出任了琅琊內史,因為能力特別強,不久就被封為輔國將軍。之後到了建元年間,東晉朝廷讓他率部據守臨淮,協助荊州刺史庾翼的北伐。這次任命對桓溫很重要,他與荊州刺史庾翼成了好朋友,同時對荊州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隨著庾翼的去世,由於司馬昱不願出任荊州刺史,結果荊州刺史一職順理成章地落在了桓溫的肩上。當了荊州刺史,桓溫逐步掌握了長江上游的兵權,桓溫開始走上了與司馬氏共治天下的權臣之路。他漸漸地也具有了當初王敦的那種野心,但他的威望與實力還不及當初的王敦,還需要建立功勳來增強實力與威望。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經過觀察,桓溫發現佔據巴蜀地區的成漢政權日漸衰亡,這正是他建立功勳的好機會。

他決定討伐荒淫無道的成漢皇帝李勢,在經過周密部署後,他率領大軍進攻成漢。由於指揮得當,晉軍三戰三勝,進逼到成都城下。成都城下的戰鬥尤為激烈,桓溫差點中箭身亡,不過最終晉軍還是取得了勝利,成漢皇帝李勢向他投降了。討伐成漢的成功,使桓溫的名氣大增,朝廷不得不對他大加封賞。

由於威望與實力過於強大,東晉朝廷開始忌憚桓溫了,並且通過提拔殷浩來牽制他。在殷浩數次北伐,都遭到失敗以後,桓溫果斷抓住機會,陳述殷浩的罪狀,讓朝廷把他貶為了庶人。自此以後,東晉朝廷的內外大權都被桓溫控制了。接下來桓溫又進行了三次北伐,本想挾勝利之餘威,回國直接奪權。結果第三次北伐失敗了,聲望有些減弱。於是他借廢黜皇帝司馬奕,重立新帝的機會,大肆排擠異己勢力,來恢復並增強了自身的威望。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眼看桓溫就要執行王敦沒有完成的大業了,那就是對東晉朝廷取而代之。幸虧以陳郡謝氏為代表的士家大族站了出來,對他進行了阻止。尤其是謝安採用了拖延之計,才讓桓溫的計劃沒有得逞。桓溫作為譙國桓氏的代表,取代東晉朝廷的計劃雖然失敗了,但對於“王與馬共天下”的權力分享,再一次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王敦與桓溫一前一後,都試圖終結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相應地,東晉的皇帝也想徹底壓制住士族,恢復皇帝的專制統治,比如:司馬睿與司馬曜。這樣就形成了對峙,無論哪方勝出,都將消滅這種模式。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後來的桓玄叛亂,差點就建立桓楚成功了。緊接著劉裕迅速崛起,平定了叛亂,然後直接篡奪了皇位,建立了劉宋王朝。


從王敦和桓溫的行為,來分析東晉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終結的原因


當然王敦與桓溫的名聲並不好,後來房玄齡在監修《晉書》時,就把他們稱為反臣,然後並列一傳。書中描寫道:廢主以立威,殺人以逞欲,曾弗知寶命不可以求得,神器不可以力征。豈不悖哉!

東晉朝廷這種短暫的皇帝與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在磕磕絆絆中走向了滅亡,被新生的劉宋王朝取代了。因為這種模式在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誘惑下,很難保持穩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才是封建社會的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