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河南滑縣:石子饃起源於滑縣?

“石子饃”簡稱“子饃”,又叫“油陷”。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

河南滑縣:石子饃起源於滑縣?

說起“石子饃”(下文通稱子饃),地處河南豫北的滑、浚兩縣的人都不陌生:鮮香油酥的火燒,裡面夾著嫩滑的雞蛋和肉餡,一口氣吃上一個,裡嫩外焦,那就一個字“爽”!

河南滑縣:石子饃起源於滑縣?

許多人都認為子饃是滑縣的北鄰浚縣的地方名吃。作為一種地方傳統名吃,子饃為浚縣的正月古廟廟會增添了不少色彩,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人都想品嚐一下子饃的美味,子饃已經成為浚縣小吃的一張美食小吃名片。

殊不知,浚縣並不是子饃的源頭產地,而是上世紀90年代前後由滑縣傳入浚縣的。

那麼,子饃究竟原產於何方?它是怎麼來到滑縣的?又如何傳到浚縣的呢?這要往前追溯到100多年前。經考證,加工子饃的手藝,是經一位山西老人在清朝末期的1900年前後傳給滑縣王莊鎮新集村姓王的一位前輩的。他的曾孫叫王海軍,現年39歲,是子饃傳到滑縣的第四代傳人。目前,王海軍已經不做子饃了,在上海做企業。

河南滑縣:石子饃起源於滑縣?

“傳說,浚縣石子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實,石子饃在浚縣的史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久遠。最早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以後(因為文化大革命時老百姓不能隨便做生意)。滑縣白道口一些有這手藝的人每年正月在現在大家常看到的石子饃棚的位置打子饃。當時廟會上的小吃品種也很少,質量不高,而石子饃以價謙物美且方便正好迎合了遠到而來的香客,在廟會上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

( 文來自摘寫馬雙喜老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