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粉絲經濟變現指南

最近肖戰粉絲熱搜頻頻,而肖戰代言的品牌商則有點頭痛於這場肖戰粉絲引起的憤怒,由於肖戰粉絲的舉報行為,大批群眾受到影響,反對肖戰的網友們紛紛跑到了肖戰代言的品牌下面要求該品牌開發票,也開始在肖戰代言的品牌微博和直播間下面留言抵制。一時之間,粉絲與偶像的關係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現在早已不是偶像靠著能力單打獨鬥的世界,偶像想要火和出位就需要粉絲的支持。有了廣泛的粉絲支持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綜藝、電視劇、廣告與代言,也就有了收入。明星的粉絲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粉絲支持明星,為明星代言的產品買單,同時粉絲也在某個程度上代表著偶像,影響著偶像的形象和聲譽。粉絲經濟在過去幾年發展的如火如荼,我們也來盤點一下粉絲經濟變現的主要模式。

粉絲經濟變現指南

模式一:品牌代言或者產品推廣。商家找某一個明星代言或者推廣產品,是最直接的粉絲變現的機會。各大品牌在簽訂了某個代言人之後,也等於間接綁定了明星的曝光度和其背後的粉絲的錢包。明星通過參加品牌方的活動,以及通過各大渠道為品牌宣傳,品牌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露出,並且藉助明星的人氣,提高知名度。在明星代言獲得宣傳作用的同時品牌也會針對明星推出相關的產品,提高自身銷量。以王一博代言的悅木之源產品為例,其價值320元的靈芝水套裝的頁面中關於看到王一博的推薦而購買的評論比比皆是。本次3.8節的預售也達到了2萬套,明星粉絲為了偶像的代言產品心甘情願的掏出錢包,為偶像的商業價值添磚加瓦,如果明星契合產品,那麼明星代言對於品牌而言是宣傳和銷售雙豐收的好事,對於明星而言則是增加了自己商業價值,吸引更多品牌商開出代言費,重複上一模式。品牌與明星結合最經典的案例是吳亦凡與Burberry。前幾年Burberry因其陳舊的設計遭到了中國市場的拋棄,而其在2016年大膽啟用吳亦凡作為品牌代言人拯救了Burberry在中國地區的頹勢。吳亦凡微博上千萬的粉絲帶動Burberry的粉絲突破了百萬,其代言的單品也在年輕人當中轉變形象。截至2016年12月31日,Burberry第三季度零售收入為7.35億英鎊,同比增長22%。Burberry在年輕人當中又活了過來。

粉絲經濟變現指南

模式二:偶像周邊產品。藉助其他品牌賺錢相對比較被動,圍繞偶像出周邊則是更明瞭的一種粉絲經濟變現方式。此種做法來源於韓國,更多見於偶像歌手。許多歌手在舉辦演唱會以及見面會的時候都會售賣官方的應援物品以及貼紙,T恤等周邊。以樂華娛樂的主打組合NEXT的應援燈為例,其售價為247元一個。按照售賣1萬個計算的話,收入就將達到247萬元。更遑論許多應援產品達到了每年更新一次的頻率,只要偶像的人氣在,粉絲就將源源不斷地提供金錢支持,雖然這種模式更為可控,但是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上中國的偶像周邊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暫時不能與第一種模式的規模相提並論。

粉絲經濟究根結底是偶像因粉絲而起,因粉絲而爆紅。同時偶像也因為粉絲支持與付費而變得經濟自由。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粉絲經濟如何能夠維持,更多的需要深耕如何培養粉絲、塑造粉絲、捆綁粉絲進行深度變現,而不加引導,純割韭菜的偶像那麼就有可能會被反噬,承擔商業價值流失的結果。

粉絲經濟變現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