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神經外科主任劉巍(左)與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慄文忠(右)交流。

中房報記者 李燕星 | 北京報道

“做腦CT,老人狂躁不配合,我們也無能為力”!

“這可能是腦腫瘤,我們這裡治不了,建議轉院”!

1月11日,一位88歲高齡的曹姓老人突發疾病,她的親屬在輾轉尋醫的過程中,屢遭碰壁。狂躁、神志不清、病情加劇,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確診與治療,老人生命禍福難料。

抱著一線希望,揣著好不容易做好的頭顱CT,老人家屬將她送往北京市石景山醫院,此時已經是下午5點21分。“老年性鈣化、可能腦腫瘤、建議轉院”,這些熟悉而陌生的名詞,在急診室幾位會診大夫鎮靜而針鋒的討論中,隨著秒針滴答滴答不斷蹦出。

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生死博弈靜悄悄拉開帷幕。

隨時出現的“第51個人”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青松(右1)與石景山醫院神經外科大夫邵鵬飛(右2)查房。

這時,石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90後”大夫邵鵬飛,也接到了一個來自急診室的電話,他迅速趕往會診。接過頭顱CT,邵鵬飛初步判斷,片子顯示是一例慢性非創傷性硬膜下血腫,並且血腫量較大。此時是下午5:30,距離老人到院時剛過去9分鐘。

當時,老人已經神志模糊,煩躁不安,只能應對簡單的問答,交流十分困難,並且不配合醫生查體,她應該算是神經外科接診中年齡較高的患者,“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邵鵬飛轉身與老人家屬瞭解病情,得知老人在15天前就已經出現右下肢活動不利的情形,但當時家人並未察覺。

緊急預判的關鍵性重擔落在這位“90後”大夫身上,他決定著這名垂危老人的下一步診療。邵鵬飛2019年8月份才剛剛入職石景山醫院,剛從醫科大學畢業的他,懷著仔細謹慎的態度,詳細詢問患者病史,他進一步瞭解到老人此前患有長達10年的阿爾茨海默症,並且進一步閱片發現,老人右側額、顳、頂、枕部廣泛慢性硬膜下水腫血腫,同側側腦室及腦實質受壓明顯,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明顯。

顱壓高便容易躁動,躁動可加重顱內壓增高,進一步則容易引發腦疝。神經外科主任劉巍在接受中國房地產記者採訪時用了這麼一段通俗的解釋,說明了慢性硬膜下血腫引發腦疝的病理,“如果將腦袋比作一個固定空間,將血液比作人,這個空間正常容納40個人,但是腦袋受傷後,空間裡會突然增加到50人,這時候就會變得很擁擠,達到擁擠的臨界點,一旦進來第51個人,壓力便會瞬間迸發,但是周圍都是牆,這些擁擠人應該往哪裡走?答案是門口,這個門口其實就是中樞結構,但是當所有血液都壓迫到中樞結構,它就壞死了,這就是臨床上所講的‘腦疝’。老人的病情顯然已經達到了臨界點,越早手術越好。”

“第51個人”隨時可能出現。為了不耽誤老人治療,及時給出準確診斷與治療,邵鵬飛立即聯繫了他的上級大夫,也就是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青松。青松身形清瘦,言語不甚多,身上透著常年浸淫手術室的嚴謹與審慎。接到電話時的青松正在家吃飯,這是他的休息時間,他給邵鵬飛回了一句話“病人家屬相信咱們,咱們就馬上安排手術”,然後第一時間趕往病房。

醫生在路上,死神或許也在趕來。爭分奪秒之間,邵鵬飛反覆研究並最終確診,並給出4條診療計劃:一是完善相關檢查,包括血常規、免疫、生化及心電圖等;二是監測生命體徵變化,予以輸液等對症治療;三是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病情,解釋手術方案;四是積極術前準備,請示上級醫師後完善治療。

下午6點10分,在老人到院後49分鐘後,邵鵬飛一字不差地寫下了首次病程記錄,詳細說明了患者情況、病例特點、初步診斷意見及依據,以及鑑別診斷與診療建議。“醫學文獻不能寫錯一個字,寫錯一個字都得推倒重寫”,劉巍說,這是石景山神經外科所恪守的基本。

深夜戰場1小時10分鐘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青松回憶手術前後的想法與情形。

時間變得異常奢侈。

秒針滴答滴答一刻不停歇,老人家屬一片著急慌亂,在一番討論與論證之後,他們最終決定配合醫院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晚上7點,匆忙趕來的青松第一時間前去查房,發現老人慢性非創傷性硬膜下血腫診斷明確,手術指徵明確,建議急診行腦膜切開引流手術,並迅速向劉巍做出請示。

劉巍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表示,“對於我們醫生,特別是外科醫生,病人就是一種召喚,甭管幾點,哪怕夜裡也好,有病人就得到醫院來,因為病情是不等人的”。即便在過去15年曆年的春節期間,神經外科也有著“必須保證至少1個人值班2人備班”的傳統,如果其中兩個人需要上手術檯,起碼還有一個人可以去應對急診。

步線行針,周全考量,這一傳統在僅有7個醫生的神經外科顯得難能可貴,他們將任何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與隨時到來病人,擺在了第一位。

緊接著,晚上7點45分,青松對邵鵬飛做出進一步工作安排,他們進行了術前討論,確定實施腦膜切開引流手術,並對可能出現的意外及防範措施進行了充分探討與準備。在老人病程記錄中“術前小結”中寫著這樣一行字,“輕柔操作,保護腦組織,仔細止血”。

短短的幾個字,讓冰冷的手術刀間有了些許柔和與溫度。不同於其他外科手術,神經外科手術對開刀和治療有著更為高難度的要求,因此背後的艱難與風險也突兀而出。立即手術、降低顱壓,是最後方案,但同時存在兩個棘手問題。青松表示,“因為煩躁病人的顱內壓本身就高,需要慢慢釋壓;另外,老年病人的凝血功能通常不好,慢性硬膜下血腫會慢慢消耗凝血酶原,損傷凝血機制,所以必須仔細止血。”

晚上9點整,邵鵬飛拿起手術刀,在老人的頭顱左側頂結節附近劃開一道4公分的口子,回憶起當時持手術刀的心情,邵鵬飛表示,“因為涉及腦部手術,一開始是比較小心謹慎的,青老師當時囑咐要一點點地來。”

“顱骨上鑽孔,鑽孔後首先會觸碰到腦膜,用力過猛會撕裂硬腦膜,造成出血,同時病人出血量大,會進一步壓迫腦組織”,青松介紹當時的情形時稱,“手術刀分圓刀和尖刀,我們當時用的手術刀是尖的。手術刀背朝下,向上挑,這樣就傷不到裡邊的腦組織,挑的眼比較小,然後用一個棉球塞住,讓引流出來的血一點點浸到棉球上,放血越慢,顱腔釋壓時間越長,患者就越安全,否則像潰壩一樣,容易造成二次損傷”。

仔細沖洗,是他們接下來要完成的工作。以小孔為中心,十字型切開硬膜,用大量生理鹽水朝顱內各個方向沖洗,像鐘錶轉動一樣,以徹底清洗各個方向的陳舊血。在用盡2000毫升生理鹽水沖洗之後,老人顱腔引流出的顏色已經呈淡血性。

縫合。夜裡10點10分,手術完畢。

“救命,很平常 很平常”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中國房地產報社社長慄文忠與神經外科醫生護士們討論如何踐行“不忘初心”。

手術結束後的邵鵬飛並未安然入睡,老人的術後狀況也令他掛心。

這天晚上,他先後在夜裡23點、24點,以及第二天(1月12日)凌晨2點分別查房,進行術後管理,反覆觀察老人情況,以便應對不可預知的突發情況。第二天,第三天,神經外科的大夫們也按部就班進行了日常查房工作。

“奶奶,蚊子要叮你了哦”,在術後的一次日常查房中,護士小張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貼心地提醒老人要打針了。神經外科護士長周洋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我們有很多行為規範、規章制度、服務範疇的要求。不過總歸一點,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從1月11日下午5點21分入院,到晚上22點10分手術結束,這位普通老人的生命,在歷經驚心動魄的289分鐘後,恢復正常。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石景山醫院病房裡見到這位被搶救過來的普通老人時,她白髮蒼蒼,臉頰消瘦,安靜地呼吸著。

對於老人及其家屬,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像幾年,但對於神經外科的醫生們,卻只是一年忙碌的365天中極為平常的一天。

“我們相信,每一個身著白大褂的醫生,都是全心全意服務病人的,這是一種責任。即便手術結束,但如果病人仍然昏迷或者出現惡化,你說醫生能轉身就走嗎,能踏實睡覺嗎?這種責任感不僅是在神經外科,在整個石景山醫院都一樣。比如最近極為繁忙的呼吸科,最近一變天,病人特別多,呼吸科的所有醫生幾乎都沒有下班的點”。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寫下這段話。

石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戰士”們,無不是新時代白求恩精神的一個個縮影,詮釋出用真誠關心與高超技藝處理醫患關係的新時代註腳。但無論在邵鵬飛、青松,還是劉巍看來,救死扶傷,這都是醫生應該做的。

用周洋的話來說,“其實,我覺得我們做的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對於普通人,覺得這種事情很重大,但其實在我們的工作中總是上演,很平常,很平常。”

而用劉巍的話來說,則是“白衣天使,就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醫者初心:奪戰危情289分鐘

術後的曹老太太(中),恢復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