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中植系”再接盤法爾勝!29億接手“毒資產”後,又要吃下被羅靜金融詐騙案炸翻的摩山保理100%股權

29億“毒資產”的“接盤俠”,成了收購方,背後,“中植系”身影浮現。

1月22日晚,法爾勝(000890.SZ)發佈《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擬向深圳匯金創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創展”)轉讓其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摩山保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山保理”)100%股權,雙方就上述事項於2020年1月22日簽署了《關於轉讓摩山保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股權事宜之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

匯金創展何方神聖?

公告顯示,匯金創展與法爾勝持股5%以上股東江陰耀博泰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耀博泰邦”)為同一實際控制人,與法爾勝具有關聯關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啟信寶發現,股權關係穿透後,“中植系”掌舵人解直錕持有匯金創展99%股權,持有耀博泰邦95%股權,為兩者共同實控人。

匯金創展與法爾勝的淵源,要追溯到2019年7月。彼時,“商界木蘭”羅靜被刑拘一事影響持續發酵,法爾勝也捲入其中,子公司摩山保理與羅靜實際控制的廣東中誠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實業”)以及由中誠實業和羅靜提供連帶擔保的第三方存在業務往來,涉及尚未清償保理融資款本金約29億元。當時法爾勝和蘇寧易購關於應收賬款的說法存在出入,摩山保理的這筆保理融資陷入“羅生門”,近29億債權也成了“有毒資產”。然而,隨後不久,這筆債權由匯金創展原價接盤。

不乏市場人士質疑,對於高達29億的“毒資產”,匯金創展為何要原價接盤?

“這個債權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爭議,如果放在上市公司旗下,那怎麼處置,要不停地披露給投資者看。如果轉到中植系另一家非上市公司旗下,那怎麼處理就不需要再披露了。對於中植系來說那肯定放在非上市公司旗下比較好。”彼時,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

也有市場人士猜測,這其間是否存在抽屜協議,“中植系”或是匯金創展存在擔保義務。對於29億債權為何能夠原價轉讓,是否和匯金創展存在相關約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時向法爾勝高管進行了求證,但並未獲得回覆。

根據交易雙方的協商約定,匯金創展應於2019年12月31日前向摩山保理支付債權轉讓款不低於8億元;2020年8月8日前再支付12億元;2020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畢剩餘89,938.21萬元。

截至2019年11月27日,摩山保理已收到匯金創展支付的債權轉讓交易款共計8.1468億元人民幣。

如今,匯金創展擬收購摩山保理100%股權,雙方或成為“一家人”,不光29億債權追償的進展不用再披露,匯金創展向摩山保理支付債權轉讓款的進展或許都不必披露了。

值得注意的是,摩山保理最初正是由“中植系”出資設立,其後幾經倒手。

摩山保理成立於2014年4月,由中植資本與摩山投資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億元,二者持股比分別為90%、10%。成立一個月後,摩山保理就迎來了大舉增資,同為“中植系”旗下的中植資本和京江資本分別對其增資1.8億元、2000萬元,增資完成後,中植資本的持股比例依舊是90%。當年6月,成立僅兩個月,中植資本就將其所持90%股權全部轉讓,受讓者為法爾勝的控股股東泓昇集團,價格為6億元。

短短兩個月,中植資本出資2.7億元,獲利高達3.3億元。

“接盤者”泓昇集團也沒有吃虧,轉手就把摩山保理溢價賣給旗下上市公司法爾勝。

2015年9月,法爾勝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中盈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華中融資租賃有限公司10%股權、摩山保理100%股權。由於中盈投資主要資產為擁有華中租賃90%股權,交易實質為直接和間接收購華中租賃和摩山保理100%股權,交易總對價33.8億元,其中華中租賃作價21.6億元,摩山保理作價12.2億元。

按此計算,一年時間,摩山保理估值就翻了近2倍。

最終,這份重組方案被證監會否決。但泓昇集團轉手摩山保理的決心並未動搖。

2016年3月,避開監管審核,法爾勝直接採用現金收購。這一次,剔除了華中租賃,僅收購摩山保理,交易作價12億元,較前次交易減少0.20億元。以此算來,泓昇集團從這筆交易中賺了4.8億元。此外,“中植系”旗下的京江資本也賺了0.6億元。

兩年時間,兩經轉手,在摩山保理身上,“中植系”賺了3.9億元,法爾勝控股股東泓昇集團賺了4.8億元——一場暴利而又“雙贏“的買賣。

不過,摩山保理踩雷”羅靜案“的29億債權追償進展尚未明晰,匯金創展此次收購摩山保理還處於框架協議階段,估值尚未確定,再加上持股期間的市值變化,作為法爾勝二股東的“中植系”此番操作賺錢效應幾何,還得打個問號。

故事還有另一個背景。

2014年到2016年前後,以“PE+上市公司”的資本操作模式,“中植系”染指20多家上市公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龐然大物。“中植系”擅長以二股東的身份整合資源,推動資產重組,進行“市值管理”,高位套現或質押,以此獲利。

然而,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去槓桿不斷推進,A股一度步入下行通道,“PE+上市公司”的玩法遇到困難,“中植系”在A股屢屢踩雷,更是“被動上位”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

2019年4月,“中植系”拿下ST中南控股權,5月,相繼入股ST美麗、皇庭國際控股股東皇庭集團……

2019年11月20日至12月13日,僅僅23天,“中植系”閃電收割康盛股份、凱恩股份兩家公司控股權。這兩家上市公司易主的背後,離不開債權債務關係的清理。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