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绘画作品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真不一定


绘画作品是不是一定要迎合大众审美习惯,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之所以一直争论不休,一方面是因为大众的审美能力跟不上艺术思维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的确有些艺术家的创作存在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情况,大众接受不了实属正常。

绘画作品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真不一定

一般来说,写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诸如达芬奇《蒙娜丽莎》那样的古典写实主义、安格尔《泉》那样的新古典主义、陈逸飞那些描绘江南风情的浪漫写实主义、冷军的超写实油画等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同时又能得到艺术界的专业认可,可谓雅俗共赏。


毫无疑问,能够被大众和专业领域都认可的写实主义绘画作品,当然算得上是出色的绘画作品。但是,并非所有出色的绘画作品都能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比如说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赵无极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等等,虽然在艺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老百姓虽然知道他们名气很大,却很难看懂他们的作品。

绘画作品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真不一定

从创作水准和艺术价值来说,毕加索和赵无极的绘画作品都得到了专业领域的相当认可,甚至是推崇,市场价值也相当可观。虽然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这样的绘画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高度。

很多人不太理解,既然写实主义绘画作品能够使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艺术家为何还要去创作那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呢?其实绘画创作也是艺术家艺术思维和内心表达的一种需要,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在具备了相当绘画功底的前提下,随着阅历和绘画思维的改变,基本的观察方法也会跟着改变,觉得自己这样画不够了,内心提出了需要,自然就有了追求创新的可能。

绘画作品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真不一定

罗中立几十年前凭借一幅《父亲》的油画名动画坛,成为中国写实油画领域的代表画家之一。但是在游历欧洲接触到更多的经典绘画作品之后,罗中立逐渐改变了画风,后来的作品多为抽象主义画风了。虽然罗中立再也没有创作出《父亲》、《春蚕》那样受到大众普遍欢迎的写实油画作品,却不能说他后面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艺术水准不行了。

绘画作品一定要符合大众审美?真不一定

所以,写实主义画风也好,抽象主义画风也罢,能够雅俗共赏当然最好,却不能说必须雅俗共赏的作品才是出色的绘画作品。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