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本文圖片感謝瀘州籍攝影師傅琨女士友情提供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初開,當然離著真正的滿山遍野,她在叢中笑的浪漫還有十多天。今年是閏年閏月,所以本該二月的其實要推遲到三月中旬去了。但是即便是三月中旬它徹底開放,可能也不會有太多人能看到。

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新冠肺炎暴虐全國,以武漢為中心逐步蔓延開來。但是中國人以莫大的勇氣和堅決,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抵禦這場災難。如今近四十多天過去,雖然病毒還沒有被徹底打敗,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這段時間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慘烈的,不管是值得致敬的醫務人員,還是全國堅守家中的人們,三月伊始,我們每一個人作為倖存者,都倍感幸運和珍惜。

大概這些年,經歷過各種天災人禍的我們,都沒有這一次那麼不知所措,又異常堅定。因為我們知道,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沒有到不了的春天。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雖然這個疫情對我來天天得在並不安靜的環境下寫作,雖然我也時常想暴怒,雖然我也發覺與大家同樣禁錮了空間的我,不能選擇躺著,你要寫東西就得選擇安靜的環境。以前還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前段時門都不能出,而並不是說大家不出門,就沒有嘈雜的可能了。你家裡有個神獸試試。

所以很多情況下,更糟糕的不是環境如何,而是你的情緒。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昨天終於可以去外面,當然也並沒有解禁,目前瀘州的公園包括東巖公園依然是閉園的,因為在沒有完全安全的情況下,任何一點麻痺大意,都可能引起不利的因素髮生。但是這幾天逐漸的春暖催著各種花兒不停的開放。一年一度的東巖公園春季賞桃花,這幾年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了。

每當二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三月,瀘州人都會呼朋喚友,聚集到國窖大橋邊的東巖公園。雖然此東巖非彼東巖,離著瀘州東巖夜月的老八景以及摩崖石刻還差了一段距離,但是對於連接橋頭的一處新開闢的景觀,也有了十年左右的光景,並且它屬於少鶴山一脈,叫東巖公園其實並不未過。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長江兩岸不僅僅有多年來人工苦心經營的瀘州城市綵帶——濱江路。還有沿江不同的歷史風光遺蹟。比如今天我要說的東巖。

據《瀘州志》記載:在州東南的大江岸。清乾隆年間,學使吳省欽因鶴山書院院長楊卓然請而名之。岸上有石刻“少鶴山”三個大字,大江北岸的城內依稀可見,大家邊的懸崖上還有月亮巖和“還我河山“四個大字等名勝古蹟。(此地就是舊瀘州八景之一的”東巖夜月“)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年的老東巖因為城市發展和水位變化的原因,很多古蹟已經慢慢消失,它依然在長江邊等待著新的復甦到來。

這些年老東巖寺廟已經沒有,遊人也越來越少,不過國窖長江大橋修好以後,新東巖公園卻應運而生,在離老東巖不遠的地方,給瀘州市區的百姓,帶來了一處新的臨江而望的,遊覽勝地。

時間能改變的東西,就一定證明了它具有新的可塑性,如果你現在再去新東巖,你就會發現城市園林和公園建設中心的工作者們的用心和付出。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其實瀘州東巖公園休閒區內不遠的沿江邊就是老東巖摩崖造像近70座,其中一座觀音造像堪稱長江岸邊的“樂山大佛第二”,擁有包括“還我河山”在內的名人墨跡達20多幅,但是這個到目前都沒有劃歸到這邊來管理,實在有些可惜,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徹底合併,這可能才是大家更加期盼的事情。

當年東巖公園規劃面積2080畝,2013年實施建設一期工程,十月開園,陸陸續續更新修葺,七年左右已經初具規模。更成了觀看長江的一處寶地。

瀘州東巖公園桃花已開啟,果然滿園春色關不住

沽酒客基本這幾年每年都會去很多次遊玩,其實目的是為了看看老東巖的情況,後來老東巖的河灘路越來越不好走,新東巖公園卻越來越讓我欣慰和讚許。昨日因為工作原因,可是去先睹東巖的桃花風采,於是邀請了攝影師傅琨女士與我同行。

非常喜歡她層次感豐富的拍攝技巧,而且並不是如我這般只會用所謂的傻瓜式手機拍攝。我希望能給大家多呈現一些美感,至少在大家可能今年失之交臂的情況下。果然不負眾望,我覺得有好幾張簡直可以做明信片了。

因為初開,其實一大片的還只是含苞待放,真正奪目的時期還有半個月,但是這種開始就能目睹的感覺真好,在這裡再次感謝攝影師,另外期待半個月後能徹底開放,如果不能,沽酒客繼續給大家圖文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