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揭陽正月民俗拾趣

正月裡,潮汕各地均有舉行一些活動做為慶賀的風俗。揭陽市就出現了一些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有趣的習俗:

燒龍這一習俗已有300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初十,天剛擦黑,揭陽市東山區磐東喬西村的廣場就被從四方趕來的村民們圍個水洩不通。據一名村幹部介紹說:“燒龍在我們這裡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逢遇豐收或村中有喜事的年頭就舉行,都是在正月初十的晚上。這幾年日子越過越紅火,每年都辦。” 行彩橋元宵節前夕,潮汕揭陽地區大都有“行彩橋”的習俗。“正月十一行頭橋”是市民度元宵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這在舊方誌中有所記載,清乾隆《揭陽縣誌》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每年的元宵節期間,揭陽地區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節前,市區榕城的大小橋樑均被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橋祈福,熱鬧非凡。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祥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位於榕城打銅街的石獅橋是每年最熱鬧的地方,數以千計的人們將此橋圍個水洩不通,大家一邊行橋一邊摸著橋頭的石獅,默唸佳句:摸獅頭,富雅嫻(“賢惠”的意思);摸獅肚,娶雅妻;摸獅耳,生阿弟;摸獅鼻,寫雅字等等,祈望能夠過個豐收、吉祥、安康的年。儘管人潮如湧,但是男女老少仍樂此不疲,到處盪漾著歡聲笑語。

安仔燈可與“泥人張”相媲美。榕城“破門樓鄭”正月十一“吊安仔燈”,也是民間一種別具一格的民俗。因潮汕話中“燈”與“丁”諧音,“吊燈”即“吊丁”,舊時吊安仔燈主要是為了祭祀祖先,祈求財丁興旺、子孫發達,演繹到現代則有弘揚民俗傳統的意義了。安仔燈裡擺設的“泥安仔”來自潮州浮洋,一團泥巴,經過民間藝人的揉搓、彩繪,再放到通花雕木櫥裡,便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群眾所熟悉的歷史古裝泥塑戲。“單刀赴會”、“昭君和番”、“桃園三結義”,每一組泥塑好像都在講述著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惟妙惟肖。除了這些大家熟悉的“典故”外,還有一些反映潮汕風土人情的“泥安仔”,“喝工夫茶”、“捱磨”、“打籠”等等,樣樣精細,跟北方的“泥人張”相比,別具潮汕人精、細、巧的特點。

做丁酒在該市東山區有一處叫“新河”的村子,凡在上年度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都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酒”。宴客的席式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在舊社會,主人為了不失面子,也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之錢銀用來應付弟弟沉重的辦宴費,這就是“生阿弟賣阿兄”俗語的來歷。解放後,該村雖仍有元宵“做丁酒”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或酒店進行,且單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送香船在揭東縣霖磐鎮一個叫“桂東”的村莊,正月十六也有“送香船”的風俗。這一民俗始於明末,每年正月十六,桂東人都要舉行這一莊嚴而神聖的傳統儀式。這裡地處榕江之濱。“香船”是村民用竹篦和紙糊成的一條張著口的、長約4米的大鯉魚。農曆正月十六下午,各家各戶都把象徵著穢氣的香、紙等物投進鯉魚口中,寄寓了人們祈禱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良好祝願。

揭陽正月民俗拾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