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圍城"式人生?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

縱觀《圍城》,它在"圍城"之內,主要通過方鴻漸這一形象展示了人生的困境。它雖然寫的是方鴻漸的行蹤和方鴻漸的戀愛婚姻,但它不單是掲示主人公命運歷程的"圍城"狀態,也不僅僅是揭示人類婚姻生活中"圍城"狀態。它的範圍寬泛得多,它泛指人類命運、人間萬事的這種"圍城"狀態。

它不是膚淺地就事論事,而是站在哲學的高度,俯視人生,反映了人生的某種不可抗拒的規律,給人以深刻而豐富的人生啟迪。還不僅如此,《圍城》又在"圍城"之外,塑造了一大批上層知識分子的群像, 在客觀地描寫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時,掲開了動盪不安社會里種種黑暗現象的面紗,批判了形形色色靈魂墮落的現代知識者,批判了造成現代知識者精神危機及靈魂維落的社會及社會文化。

可以說,《圍城》的諷剌形象包含著豐言的內湧,既滲透著作家對知識分子的自我反思,對人生的認識,也凝聚著作家的文化反思.正如人們所說作者站在"上帝"的高度,審視人生,否定了醜惡的一切,表現了一個正直知識分子"憂世傷生"的情懷.所以僅從主題來看,《圍城》也應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藝術傑作。

一.為什麼說"圍城"有生命性的的悲劇性

錢鍾書的《圍城》"早己將這一思想化為了藝術的血肉"。小說以方鴻漸鍍金回國,求偶求職的經歷為中心,掲示出人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即抗戰前期上海及東南數省五光十色的非主流的上層知識分子社會,記敘了方鴻漸戀愛、失戀, 就業、失業,結婚、離婚的悲劇命運。

1. "進"與"出"的困境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

在《圍城》中,愛情上真心喜歡的唐曉芙因為"時差"擦肩而過;事業上在三閭大學遭到無情的解聘;而婚姻上陰差陽錯地娶了孫柔嘉,家庭也以分崩離析為結局。這些失敗的經歷雖然與方鴻漸自身性格的缺陷有關,但另一方面卻是那個荒唐社會所給予的。

方鴻漸在外國呆了那麼多年,然而追求的仍是封建紈綺子弟的鷹懶生活,而當時的社會又是如此的混亂和動盪。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註定了方鴻漸人生諸事的不如意,也讓他深深陷進了人生進與出的困境。

從整部著作來看:自始至終,小說都瀰漫著出入"圍城"的悲劇氣氛,處處設 置著人生進與出的選擇和困境。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欣賞文中那冷嘲熱諷的筆調和嬉笑怒罵的語言,當我們跳出文辭,整體把握《圍城》的話,那麼我們就能體會到錢鍾書先生別具匠心的深意。

再將主人公方鴻漸所有的人生經歷簡化一下,不難看出,

他就是不斷地衝出一座圍城,然而衝出之後又總是陷進另一座圍城。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出城再進城,然後又是進城再出城……永無止境。這種表現絕不是方鴻漸不安於現狀、永不滿足、熱烈追求新生活的態度。

對於我們這位生性懦弱的主人公來說,這一切並非他本人的選擇,也不是自覺的行為,他的一切行為都是被動地逼上梁山。他總是處於一種盲目的狀態,幾乎是受某種本能的支配,抑或是命運的牽引,使他進出於各種城堡之間,荒廢自己的生命,消耗自己的精力,虛度自己的人生。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

2. 人在邊緣:生命的孤獨與無奈

生活在人生邊上的方鴻漸是一位孤獨的人物。又有對世界、對人生希望的虛無感覺。方鴻漸作為一箇舊家庭出身的、典型的二十世紀的中國人,也許從他一岀生開始,一生的道路就被確定了。鄉紳身份的父親希望他上大學,出國留學,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總之就是要他光宗耀祖。除此之外,岳父母對他的要求也不少,他們不僅把他當作有利的投資,還要他對他們唯命是從。

當方鴻漸不能滿足他們的種種要求時,就把他從家裡趕走。孫柔嘉的親戚們對他也有同樣的要求,失望了,就開始罵他本領沒有,脾氣倒很大。設身處地為方鴻漸想想,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誰能活得好呢?如果說他的親戚們對他的不諒解,造成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痛苦。那麼其他人冷漠無情的行動更讓他始終徘徊在人生邊上並表現出無言的困境和絕望。

首先,書中體現出了自由選擇的生存意識。以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經歷來看,從法國郵輪開始,經過數日的海上航行,到達上海孤島,從上海到三閭大學再從三閭大學到桂林、香港、上海,方鴻漸始終都是一個自由選擇的主體,自由地"行動"於外部世界。薩特認為,"

自由選擇"就是人在選擇,強調行動是人的自由所在.

方鴻漸在倫敦、巴黎、柏林遊學四年。雖然全無心得,卻買來了一張假博士文憑, 法國郵船上,方鴻漸受鮑小姐肉慾的誘惑,自投羅網。而當飽小姐到香港投入未婚夫的懷中後,方鴻漸馬上又和留法博士蘇文紈親近起來。在這裡,方鴻漸作為人"類" 的存在,體現了能動的主體意識,體現了存在主義選擇自由存在的思想。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

馬塞爾把人的生存處境分為問題和奧秘,問題是發生於人的外部的,而"奧秘是我自己投入的東西,它只能被想象為這樣一種處境,在其中發生於我之內的與之外的東西失去 文憑和性別本能都因方鴻漸的生存而存在,又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在這裡,作者錢鍾書在諷刺的調侃中道出了人類"自由選擇"形式上的主體性和客觀上的特定環境的制約性。

二. 鍾書獨特的人生觀與哲學觀

由於錢鍾書在藝術上的獨闢蹊徑,的確在很多方面都發展了新文學。特別是發展和深化了現代文學中的國民素養與"救國"的問題。

中國近代社會的大動盪和大變革,迫使國人不斷地去尋求救國之道。現代文學從它產生起,就與這種思想緊緊聯繫在一起。五四文化先驅們發動了 "小說界革命" "文學革命"和"詩界革命",批判國民性中的愚昧落後和一味順從的奴性。

以魯迅和郭沫若為代表的"五四"作家,從社會進步和民族振興的目標出發,密切關注人的問題,用文學來承擔改造國民性和民族振興的重任。魯迅先生首先舉起這杆大旗, 在創作中著重從國民性格和國民精神上審視民眾,在作品中提出了國民的愚昧、保守、以及安於現狀、諱疾忌醫等劣根性,

深刻尖銳地針貶和批判了國民人格中的種種病態,以期引起對療救國民精神的深思和關注。

一個作家是否關注現實,取決於作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怎樣來表現現實,則取決於作家的審美視角. 即作家對生活進行獨特的開掘並擁有自己的藝術發現。抗戰是一場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更是對古老中華民族精神的考驗。抗戰初期,特別是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日寇長駆直入我國腹地,國師準備由藍田遷到湖甫,全校師生一起撤退,只有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先生不肯離開。

《圍城》:“孤獨”與“自由”,如何度過

他表示,"神州能有振",就要不惜為國捐軀,為士人做一個楷模,使世人看到在國難當頭時,"學府中尚有人站得起來"。錢鍾書看到 這種精神後,內心深深地受到震動,慣於思考的他進行了更深沉地思索。錢鍾書對留學生這個階層比較熟悉,便以留學生在抗戰中的表現為切入點,從留學生的生活狀態與救亡圖存的聯繫來著手寫下了長篇小說《圍城》。

三. 我們如何面對圍城式人生

丹麥哲人克爾凱戈爾曾經深入地思考過關於孤獨和自由的哲學命題,最後認定,人不能指靠外來的拯救,每個人的命運都將取決於自己的意志和行為,終極審判由個體自身來承擔——因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培根也曾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一切外來的條件都是附設和無意義的。可見,人類個體在本質上是孤獨的。

人類社會形成之後,個體自主精神卻漸趨微弱,生命意志次第衰減,人們似乎只有常常周旋於社會群體之中才能獲致安全感

,正如詩人徐志摩說得那樣,我們不幸生為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人類生活中的孤獨體驗是建立在社會群體氛圍的必要性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如果將這種世俗生涯視為不可須臾而離的生活方式時,那麼他必定會因害怕孤獨而被孤獨擊敗。

總而言之,人類個體對自己的塑造和拯救的不可替代性是個體孤獨的源頭,而內在精神的孤獨說明了心靈的荒涼,外在環境的孤獨卻促成了靈性和智慧的噴發。但可悲的是,由於世俗生活的無孔不入,使得現代人的環境孤獨成了不可能,而精神上的孤獨卻越來越普遍。

作者通過《圍城》中一場場人物生存和命運的悲劇,表現了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類的悲劇,並從而表現了整個社會的悲劇。正如楊絳所說的那樣,堂吉歌德的失望招得我們又笑他,又憐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