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皇帝的帽子叫“冕”(miǎn),冕前的這幾排珠簾叫做“旒”(liú),這個帽子就叫“冕旒”,是古代漢族的一種禮冠。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

早期時,帝王、諸侯、士大夫參加大典或盛大祭祀都需要佩戴“冕旒”,是禮冠中最重要的,而珠子的數量也會根據等級來定。後來就只有黃帝能佩戴了。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一:冕旒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sāo)(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影視劇中的冕旒

在央視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二季中,山東省博物館選送了銅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漢簡、明衍聖公朝服和戰國銅餐具等三件藏品。其實,山東省博物館還有一件鎮館之寶——九旒冕。它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山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九旒冕

二:“冕旒”的作用

一是對皇帝的言談舉止進行約束。“冕旒”很容易晃動碰到臉,所以皇帝時刻都要抬頭挺胸、步伐穩健,才能保持威嚴,震懾臣子。第二個作用是皇帝戴著“冕旒”表情就會被遮擋起來,這樣,大臣們就不能察言觀色的去議事了。據說“旒”的作用是“蔽明”,意思是皇帝必須洞察大體,而又能包容微小的瑕疵。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影視劇中的冕旒

三:不同時期皇帝的帽子

不同時期,不同朝代,皇帝的帽子也是不同的。

1、周朝

《釋名》中說:“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有資格戴帽子,平民百姓則沒有戴帽子的權利。天子、諸侯以及大夫祭祀時所戴的冠,人稱“冕”,冕由冠衍生。由於冕的出現,將冠分出了身份等級。《說文解字》裡專門註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這其中,又以帝王冠冕為尊。帝王的冠冕是擁有最高權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大體由延、旒、纓、紞(dǎn)、纊(kuàng)、紘(hóng)等組成。紞(dǎn)就是古時冠冕上用來系瑱(tiàn,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的帶子;纊(kuàng)就是絮衣服的新絲綿;紘(hóng)就是繫於頜下的帽帶。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周天子十二旒冕冠(資料圖 圖源網絡)

2、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列國稱雄,各國在繼承周禮的同時,因各地地理與氣候等的差異,又形成了各自的冠冕文化,如齊王冠、楚王的獬(xiè)豸(zhì)冠以及趙惠文冠等。

3、秦朝

秦朝時期秦始皇的帽子還是標準的冕旒。秦始皇廢棄周禮,祭祀天地時不再用天子十二章以及對應的冠冕制度,而統一採用黑色服飾和冠冕。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秦始皇

4、漢朝

西漢初期,百廢待興,統治者對服飾在禮教方面的認識程度不高,服制十分混亂。文景之治時期,漢文帝提倡節儉治國,對冠冕制度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基本沿用秦制。直到東漢明帝劉莊時期,漢代服飾制度才算基本定型,形成了“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勢”的社會觀念。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劉秀

5、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的服飾制度總體上承襲了秦漢舊制,只在一些形式上略有演變。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冠冕開始流行於民間。

6、隋唐

隋唐時期,伴隨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特別是在盛唐時期,帽子的特殊象徵意義逐漸淡化。不過,仍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徵逐漸流向民間。一般的讀書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依舊有區別,不同階層有規定的樣式,出現了典型的書生帽和商人帽。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唐玄宗

7、宋

一般男子也可以戴書生帽和商人帽,於是統治者又開始在冠飾上做文章,以冠飾區別等級。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趙禎

8、元

北方遊牧民族的帽子,如皮帽、氈帽等,逐漸流行於中原。元朝皇帝所戴的帽子採用珍貴皮毛製作,上面鑲有珍珠與寶石。明朝建立後,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元世祖忽必烈

9、明

明代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多戴烏紗翼善冠

。這種烏紗的翼善冠,基調為黑色,莊重典雅,而且透氣輕便,戴著很舒適,很受君臣的歡迎。皇帝會不會帶著金絲翼善冠上朝?可能性不大。金絲翼善冠硬而笨重,很難保證舒適度。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烏紗翼善冠

《明史》“志第四十二輿服二”有明確記載:皇帝冕服,“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餘不用。

”在明朝其他皇陵中,未曾發現金絲翼善冠。金絲翼善冠應是皇帝、王等在大典、祭祀等活動時使用,當然也不排除皇帝死後用作冥器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金絲翼善冠

10、清

中華歷史上最後一個傳統王朝,大清王朝表達對佛敬意的方式就是:

頂戴佛像。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朝冠有冬、夏之分,朝冠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呈卷簷式,用海龍、燻貂或黑狐皮製成,外部覆蓋紅色的絲絨線穗;夏朝冠呈覆缽形,用玉草、藤、竹橋編制。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清高宗夏朝冠(國立故宮博物院)

其頂亦為柱形,共三層,每層為四金龍合抱,口中各飾一東珠,頂上端一顆大東珠。另在冠簷上,前輟金佛,嵌十五顆東珠。

皇帝帽子前的“珠簾”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呢?僅僅是為了美觀嗎

清朝皇帝夏朝冠金佛(國立故宮博物院)

參考書籍:

《後漢書·輿服制》《明史》《說文解字》《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